科研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策略

时间:2022-08-12 09:38:23

科研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策略

一、科研事业单位资金运动特点

(一)资金来源多渠道

既有来源于经营活动的资金,也有来自于各类科研经费拨款的资金。科研经费通常强调“专款专用”,尤其是来源于同级财政的科研经费,由于在零余额账户内拨付及使用,虽然拨款的计划性较强,有利于进行资金使用的规划,但与来源于经营活动的资金不同,资金的使用受到严格的限制,不宜作为流动性和资金安全库存的补充。

(二)资金“季节性波动”显著

非同级财政拨付的科研性资金,通常在每年年末集中拨付,科研项目的开支,对于全年资金的占用量较大、占用时间较长,给资金的流动和筹措带来较大压力。

(三)资金管理存在多重目标

受资金来源影响,“事业性”资金管理侧重于合规性,强调符合财政资金的管理要求及科研项目管理的经费使用要求;而“经营性”资金管理更侧重于流动性,并逐步趋向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理念。

(四)资金管理是多因素作用下的非平衡系统

资金管理,从存量控制上,应当更加注重安全性,对大额的偿付做好提前筹划,对可能出现的现金盈余,寻找合适的增值渠道;在流量管理上,着重兼顾流动性,结合业务活动的开展,统筹安排流出,根据资金需求和资金使用成本,合理筹划资金筹措渠道。由于资金管理是基于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及资金成本等多种管理,并兼顾业务流转以及渠道管理,各因素间存在协同性,因此资金管理是复杂的多因素影响下的非平衡系统。

(五)资金单体管理

科研事业单位通常为单体的经济实体,资金规模较小,难以获得企业集团式的协同效应,日常的资金流动也无法通过资金池、票据池等资金管理模式得到有效补充。资金管理主要以营运资金的循环及必要的投融资活动为主要对象。

二、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的多重目标使得管理的重点不统一

从资金管理的内容看,包括预测、预算、分析、控制及增值等,事业性资金的“合规性”管理,重点在预算与控制,而经营性资金的营运管理,重点在于预测与加速流动。由于两部分资金管理各有侧重,容易导致管理的策略不清晰。

(二)投融资渠道单一

由于科研事业单位不能进行权益性融资,因此,资金需求的解决方式以债务融资为主,导致科研事业单位的融资成本过高、风险较大,筹资的手段较为单一;资金的投资渠道有限,增值能力受到限制。由于科研事业单位更加重视资金的安全性,对于暂时闲置的资金,缺少合适的渠道进行投资,影响了资金的增值能力。

(三)经营性资金营运能力不足

科研事业单位由于管理目标不清晰,在实务中,通常以资金的合规性和安全性为基本要求,资金营运能力不足,未能充分发挥资金管理的作用。在经营性资金的运动过程中,主动管理和加速运转的行为较少,以收支平衡及流动性安全为管理的基本手段和目标。

(四)非平衡系统使得资金管理难以定量设定目标

资金管理的效益不能片面的理解为闲置资金的投资收益,而是资金管理与业务协同后,带来的缩短时间周转周期,创造的资金循环上的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难以量化,导致管理行为的不确定性较强,或不能联动的关注资金管理的总体效益,只能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指标管理,使得资金管理在行为上无所适从。

三、策略分析

(一)加强资金计划,控制风险敞口

资金计划是企业进行资金精益化管理的重要依据,可以促进企业有序开展资金管理、规划并合理使用资金,控制风险敞口。月度的资金计划与战略规划、年度预算结合,可以对资金筹措进行提前规划,并在全年按时间进度,合理安排资金投入,通过月度精益的资金规划,对投放在各渠道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资金计划管理的重点不仅在于保证资金存量的安全,更重要的在于规划资金流动,加速资金流转,做好资金的流量管理。

(二)加强融资管理、稳健进行资金筹措

在融资管理中,首先结合资金计划及资金预测对资金的长短期需求进行规划,在充分调动经营活动资金周转的基础上,找出资金需求与存量之间的缺口,从而确定筹资数量,进行方案规划,选择合理方案、降低资金成本、控制财务风险。同时,对融资活动,加强对融前分析、融资交易、融后事项的全过程管理,做好风险控制及事后评价。在日常管理中,应当结合业务开展情况,加强对银行授信情况进行管理,并结合科研事业单位的背景及技术成果转化等情况,加强对政策性融资渠道的利用,减少资金使用成本,降低资金偿付的风险。

(三)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配置资金资源的使用

资金计划对资金的综合平衡可以发挥资金资源在不同渠道配置的作用,因此,各渠道资金的合理投放可以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加速资金的流动性管理。在实务中,由于科研事业单位资金体量较小,月度资金计划可以达到逐笔进行支付安排的明细程度,对分配在采购渠道、生产渠道以及营销渠道的资金可以从总量上进行配置,也可详细划分不同的产品类别,分类别进行更加合理的资金安排。使资金协同安排,最大限度的获得资金加速周转带来的效益。

作者:孙菲 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