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内生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13 09:11:00

技术内生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技术内生概念的澄清,对技术进步的来源作了一个分析和概述,并且用熵理论分析了技术进步的原因及其周期性,以及技术进步中止的界限,并论述了技术作用于生产的过程和方式,从而指出了技术内生对我们经济实践的作用。

[关键字]技术内生创新熵技术演进

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理论中,把技术当作一个独立的、静止的外生变量,认为技术进步是突发的纯随机变量,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变因素,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然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技术的进步推动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催生了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演进,两者见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在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的轨迹中能得到很好的验证。显然,从实际经验来看,把技术当作外生变量的突变论是站不住脚的。技术内生于社会,其进步存在很强的规律性,即存在着一个技术进步的轨迹和模式,在相对比较长的时期内,技术有着一个明显的发展和进步的路径,为有利可图的对创新的投资和新市场的成长提供机会,其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一.对技术的创新是内生的

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对现有技术的一种变革和创新,是对一定知识和经验的终结和发展,这是一个内生演进的过程。根据熊比特的思想,创新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TrialandError),很容易受到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如信息的不确定、技术变动的不确定以及市场变化的不确定等),其过程和结果都是高度不确定的,因而给人的感觉好象是突变的、外生于社会的。但在各种创新中,却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技术相对稳定的演进模式。

所有创新,无论大小一般是自几条线索的集成过程:以使消费者需求提供的线索;二是同类技术线索;三是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在一个市场经济中,对某类产品的需求是新技术产生和应用的基础和条件,无利可图的技术在市场上是无法存在的。弗里曼和佩雷斯在《结构调整危机:经济周期和投资行为》一文中指出:某些新技术在经历了酝酿和顶形的一个长时期后,为新市场和新的有利可图的投资提供了这样一个广泛的机会,当社会和组织机构的情况有利时,企业家有足够的信心开始扩张性投资的长期浪潮。这说明,一个技术当且仅当是人们所需要时,才是一个可操作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创新,需求对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以及技术的进步至关重要。但对一个新技术的采用并不是在一个稳定的静态均衡条件下进行的,任何技术在采用之前其结果大多是不确定的。“任何技术,当你在没有经过它时,你就不会知道他的结果。”其采用的根据仅仅是对结果的概率估计和收益的预期,以及对新技术小范围试验的结果,因此其具有不确定性。相对与整个社会而言,需求是由内部产生的,在这个意义上对技术的创新也是内生的。第二,对技术的创新是依据现有的同类技术而来的,即是在现存技术条件下的创新。在一个社会里,技术创新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研发以及研究机构(包括高校)的发明创造。相对于这两类创新而言,都要受到社会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社会状态整体的科技水平的影响。对企业而言,假设存在一个新的技术创新,企业的任务就是找到并且模仿它,这包括企业对技术的本地搜寻和模仿。本地搜寻是当一个给定的、不变的技术可能性集合被逐渐探明和发现时,所产生的技术进步。这个技术可能性集合就是那个假定存在的新的技术或创新。对于任何从事这种探索的企业而言,找到技术的概率分布集中在那些与现有技术比较相近的“新技术”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搜寻是本地的。而模仿主要指一个进行搜寻的企业可能要看其他企业在做什么。如果它这么做,它找到一种特定技术的概率与那种技术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产出在全行业的总产出中所占的比例成正比。我们假设模仿都可以集中在“最佳实践”上,即企业只对实践中所产生结果最优的技术感兴趣。当然,在这个模型里,什么是“最佳实践”,对于一个抱有期望的企业而言是不明显的,但广泛使用的技术是引人注意的。一个正在搜寻的企业“找到”不同技术的实际概率,是本地搜寻和模仿的概率的加权平均数。由此可见,对于技术的进步只是内生依存于现有技术基础之上的。技术进步在这个线索上是对现有技术的模仿和改进的过程,一个新的技术的产生会为另一个技术创新提供契机和基础,由此进行内生的循环,并遵循量变质变规律,技术变化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产生一个技术的大的进步。第三是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这是给人们造成技术外生错觉的主要根源所在。但这些科学和研究成果却是内生于经济和社会中的。一个新的技术是依据原有知识体系下而创造出来的新的知识,而且知识是可以累积的,这种知识通过与其他不同的知识的对话(甚至冲突)和融和就会产生一种超越于这些知识的创新,且当这种创新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当前社会的技术和知识水平产生一个大的进步和超越。技术的这种累积效应使得整个人类历史的技术演进轨迹在时间序列上是一个连续的、永不停息的内生的发展过程,一轮新的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会造成另一轮对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发明。

二.技术进步的中止和周期性

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中,索洛把时间对技术的影响表达为生产函数的时间乘子:Y=A(t)f(L,K),在典型的增长模型里,A(t)=e,由此,带技术进步的新古典生产函数就表示为,同时他假定这个生产函数是齐次生产函数,技术进步是外生于生产的“中性技术进步”。在这个生产函数中,单位要素的报酬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出,要素总报酬刚好等于总产出;“这种技术进步既不帮助‘资本’获取更大的收入分额,也不帮助‘劳动’获取更大的收入分额。但在这里所要说的是,在技术的函数里,时间本身并不是一个自变量,技术也不表现为时间的函数。纵观人类技术的发展,技术进步虽然在时间序列上是连续的、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其与时间并没有明显的函数关系。当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使得现期内各阶层的期望利益都得以实现并且后来的技术进步不能带来更高的期望收益时,就形成了一个技术进步的均衡状态,这里均衡是指技术的进步使得一方要增加一定的利益就必须损害另一方的利益。在这个均衡里,各方都对当前的状况表示满意或者为获得收益的成本比较大而得不偿失并且倾向于维持现状时,技术进步就停止了,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创新或者是只在现有技术的范围内做一些小的改进,这也是和生物的进化过程是一致的:当生物目前的存在状态与自然相适应时,生物就会在大体上维持现有的状态而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只有当环境有了大的改变后,生物才会优胜劣汰地进化。同样,技术的进步也取决于这种均衡状态所维持时间的长短,当这种均衡状态被打破后,技术才会有新一轮的进步。技术的进步是均衡被打破的周而复始的一个过程。

用熵理论来解释技术的进步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会消耗一定的能量,并释放一定的废能量,这些废能量就被称为熵。熵是可以积累的,当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人类的熵达到其技术所允许的熵的临界值时(这个临界值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够维持人类活动的能量需求的边界),现有的技术已经不能维持整个社会对能量的摄入并维持其存在,这就要求对技术进行新的创新,并产生一个能够维持对能量的需求的新的技术体系。在这里,技术的变革的需求取决于熵到达临界值的时间的长短,熵不断从一个临界点向着另外一个临界点进行积累的过程也就决定了技术演进的周期。在一定程度上,相对于人类整个社会存在的时间而言(这时熵的值达到了最大,再没有任何的技术能够维持整个人类对能量的需求),时间本身并不是技术的自变量,恰恰相反,技术成为了时间的变量,时间是技术能够在不同熵的临界值间维持的一个维度,技术是自变量。三.技术内化于劳动和资本,并不单独作为一个要素存在与生产函数中

技术应用于生产时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收益递增。科斯在其诺贝尔演说中隐含地假设单位产品成本可以分解为纯粹技术成本和纯粹制度成本,企业在生产中的纯粹技术成本是递减的,即企业的生产分工越细则纯粹技术成本越小,但专业分工与纯粹制度成本是同方向变动的,分工越细,分工的层次越多,则纯粹制度成本越大。企业的最优选择是在这两个成本间进行权衡,使得产品的单位成本最小。一个单一技术的企业,本身就是这种技术的收益递增的结果,是一个角点解。

在简单的生产函数中,只有劳动和资本这两种要素作用于生产。技术进步本身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生产要素作用于生产,它的进步体现在采用的新技术的设备投入和与这个投入相应的提高了的人力资本上,通过与的相互配合和组合,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提升,生产可能性边界不断向外扩展。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如果技术的普遍应用性比较强,可以应用于社会上生产的多数行业,如现在正在广泛应用的计算机技术,那么就可以大大提高整个国家的总产出和整体的社会福利;如果是单独应用于一个行业或者是一个企业的技术,那么也可以通过对这个行业或企业的产出的增加来促使整体产出的增加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考虑到我们所拥有资源的有限以及对能量的消耗要求的递增性,使得我们本来就很稀缺的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土地、水等等资源被大量浪费,现在已供不应求,同时去年至今的我国的电力紧张局势也说明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我国由于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对能源的大量需求已经很难得到满足,要维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需要新的、能够产生足够能量的技术和创新的发明和创造。这就产生了对一批能耗小、产出多的技术应用的需求。由于技术内化于劳动和资本等一些实际的生产要素,因此在整个社会应用节能的、高效的技术以及提高与之相应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的培养和教育就显得是对尤为重要。

综上,技术作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对经济增长和整体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因素,本身是内生于社会的,同时其演进是呈周期性的,它通过内化于生产要素来作用于生产,从而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生产能力。对技术内生的观念的澄清在现实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因为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既然技术是内生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激励政策来促进发明和创新,使技术在经济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经济的连续快速发展,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对整个社会内部创造能力的鼓励和培养,加强教育,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使技术为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福利的提高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

参考书目

1.《制度分析基础——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汪丁丁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专业化与经济组织》,杨小凯、黄有光著,张玉纲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3.《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多西等编,钟学以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4.《演化经济学》,盛昭瀚、蒋德鹏著,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5.《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纳尔逊、温特著,胡世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