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研究

时间:2022-07-14 11:21:48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研究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基因和精神信仰,将其作为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一体化融合将是未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本论文对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乡村旅游一体化融合所面对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策略意见,以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未来的乡村旅游场景构建与规划中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一体化融合;新宾满族自治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资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创造和传承的杰出文明成果。它记录了人类进步和发展的轨迹,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现实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新型的文化娱乐方式不断涌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的民间文化受到严峻挑战。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是满族的发祥地,“非遗”项目众多。新宾非遗网收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8大类21个项目。部级项目包括:新宾满族剪纸、新宾满族秧歌。省级项目包括:新宾满族放路灯习俗、新宾满族婚俗、新宾满族祭祀、满族清明节插佛托习俗、人参炮制技艺、巴图鲁乌勒本、新宾满族故事。市级项目包括:新宾满族唱家戏、新宾满族祭祀舞——跳虎神、新宾满族祭祖——跳家神、新宾满族八碟八碗、兴京根艺。县级项目包括:新宾民间歌谣、新宾卡戏表演、新宾满族年俗、新宾民间小曲小调、新宾满族游戏、新宾满族火锅。抚顺新宾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类具体如下表1。从表1可以看出,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表现形式丰富、非遗资源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抚顺新宾是满族的故乡,是满族文化的摇篮,世代相传的各类民间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在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的非遗资源分布较多,同时以民俗、传统技艺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旅游资源。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藏的历史、文化、独特与参与性一方面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可以满足游客体验文化、寻求差异的需求,以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对乡村特色文化的挖掘、打造、传播,也为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了新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随着时展,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日趋渴望,在当今旅游业中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的一体化融合不仅能够繁荣当地的旅游市场,形成一条乡村产业价值链,同时也会为非遗项目的保护提供资金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一体化融合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抚顺新宾非遗旅游资源缺少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意识与品牌传播能力。目前抚顺新宾满族的非遗旅游资源主要以线上抚顺新宾非遗网与线下展馆的方式来进行品牌展示,且抚顺新宾非遗网最新更新停留在2015年,其中名录、视频、资讯等栏目中并没有提到乡村旅游字样,可见抚顺新宾非遗网并没有与当地乡村旅游很好的融合,只是了解了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传承情况。但这种带有呆板性的浏览,再加上没有详细的电子解说以及网络品牌建设的不完善,会使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不会形成对旅游品牌的认知,这将无法激发游客的旅游意愿。同时,抚顺新宾满族非遗旅游资源丰富,但尚未实现可持续的非遗旅游资源品牌传播能力。1587年,努尔哈赤在新宾永陵赫图阿拉城建立了女真国,奠定了清朝三百多年的基础,因此抚顺新宾成为满族的故乡,清王朝的发祥地,成为满汉、朝鲜、回等多民族聚居的县份。抚顺新宾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但由于新宾满族非遗文化并没有“走”出去,导致许多游客不了解抚顺新宾满族非遗文化,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相比邻市沈阳的文化宣传工作就做得很到位,沈阳东北大鼓,满族民间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欢迎,它的满族文化景点,如沈阳故宫、北陵公园、东陵公园等,已经大力推广与各种旅游App展开品牌线上推广传播。抚顺新宾相较于沈阳,对外宣传工作不到位,没有真正“走”出去,这不利于外地游客了解抚顺新宾特色的非遗文化旅游资源。(二)抚顺新宾非遗旅游资源缺失乡村旅游产品体验。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拥有多样化、个性化旅游消费需求的人们逐渐增多。非遗旅游资源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果游客只是简单的观赏而没有对非遗旅游产品进行体验是很难体会其中价值与内涵的。抚顺新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产品和服务本身缺少产品体验设计,游客大多只能是走马观花,互动体验较少。目前现状是非遗传承人碌碌表演,游客草草旁观。失去体验非遗旅游产品的机会,同时也很难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三)抚顺新宾非遗旅游资源在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中缺少全局性规划。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乡村旅游中的“非遗”元素目前还滞留在民俗节庆活动和展览馆展示上,涉及内容不够丰富。由于非遗旅游资源在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中缺少全局性规划,导致游客不了解“非遗”的历史脉络,游客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在抚顺新宾乡村旅游中的“非遗”线路就显得格外不叫座。

三、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一体化融合发展策略

(一)以“旅”活遗、全域当先。相比展览馆展示的静态观赏模式,以“旅”活遗,让非遗“活”起来需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抚顺新宾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的全域融合发展能让非遗回归大众,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之一。可通过将抚顺新宾周边的非遗旅游资源在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中进行全局性规划,使游客了解抚顺新宾“非遗”的全局性历史脉络,形成抚顺新宾非遗景点的精品深度游路线,利用非遗“先天资源”打造以满族文化为主的抚顺新宾“非遗”产业带,发挥其非遗集聚效应,使抚顺新宾满族非遗文化吸引消费者、走近消费者、感染消费者,从而带动抚顺新宾满族非遗“活”起来,做到真正的以“旅”活遗,全域带动地主经济发展。(二)关注体验,认知品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新宾满族非遗旅游产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体验经济要求我们在设计非遗产品的时候,不仅要注重景点和游客间的互动,注重产品的参与感、也要设计旅游产品可让游客们间进行互动,增加游客们的积极性。譬如单一的展览馆展览模式转变为动态体验的方式展示来增强趣味性。又如针对抚顺新宾满族剪纸这项非遗旅游产品,可以邀请新宾满族剪纸艺术传承人关长胜等资深艺人到现场表演剪纸,或走进学校和社区让各阶层的民众了解非遗的伟大魅力,扩大非遗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总之,非遗品牌的推广与影响可以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和媒介渠道,提升抚顺新宾非遗旅游品牌的认知度。(三)非遗“出走”、传来“凤凰”。针对抚顺新宾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上,应该看准时机,抓住一切机会,加强该地非遗产品的品牌推广传播,以获得抚顺新宾非遗旅游品牌的美誉度。如开展“新宾满族旅游文化节”等节日庆典,加大对新宾满族非遗的宣传,充分展示新宾地方文化特色。政府还可以鼓励非遗传承人或者民间艺术表演团体,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盛典,进行非遗文化的展示和表演,这对于新宾满族的非遗文化“走”出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除了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之外,还应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如与高校、艺术协会、旅行社等地方合作,诸如非遗文化进校园,可以将新宾满族的民俗、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为宣传对象,设计新宾满族非遗旅游线路。再如到周边地区推广社区亲子文化游、艺术爱好者等特色线路,将这些特色产品推向市场,可以令新宾满族非遗文化旅游资源更快的“走”进喜爱文旅游客的心中,以引来更多游客的到访。同时,还要定期分类分批开展新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将传统技艺、舞蹈戏曲、民俗等非遗旅游产品通过网上直播、在线视频的方式,整理归类、记录完整,突出抚顺新宾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鲜明的满族特色及旅游价值。(四)打造新媒体,发展“互联网+非遗乡旅”。旅游的最大魅力就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切身体验。而抚顺新宾满族非遗文化正是抚顺乡村旅游的核心。以新媒体与互联网为媒介、乡村为舞台,打造以非遗为主题、旅游为核心的抚顺新宾满族非遗乡旅产品,就会更加事半功倍。随着游客们年龄逐渐年轻化,借助新媒体大力发展“互联网+非遗乡旅”来吸引游客,就更加的迫在眉睫。因此采用“互联网+”进行线上宣传,与众多热门旅游App与新媒体进行合作,定期更新抚顺新宾满族非遗旅游攻略,尽快建立抚顺新宾满族特色乡村旅游网站,快速形成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非遗旅游品牌,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后在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的乡村旅游场景构建与规划中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雷蓉,胡北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分类研究[J].商业研究,2012(07):211-216.

[2]李学成.开发满族文化资源 为辽宁旅游产业服务[J].满族研究,2008,(1):17-22.

[3]杨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58-62.

[4]普丽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综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5).

作者:王丽娜 宁丁 李文国 单位: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