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国际化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16 09:14:48

关于会计国际化问题研究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连跳”,即改革开放、加入“WTO”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已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不断攀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之所以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得益于我国开放的经济环境。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既不能闭关锁国,也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走出去。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统一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可以很好地为对外经济的开展保驾护航。(二)“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在要求。“一带一路”横跨亚非欧三大洲,途经65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复杂多样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化和将近10多种会计制度。目前,在这65个国家中,只有43个国家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为了能更好地、主动地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亟需解决经济和沟通上的困扰和不确定。为此,我国会计应在与国际会计准则无限趋同的同时,掌握沿线各国的会计准则、法规、政策等。(三)完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需要。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规范体系。在经过几次大的变革后,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两者相似但又有不同。虽然世界各国都会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会计准则,哪怕是世界最落后的国家也都有自己的会计准则,但是会计制度现阶段却只有少数国家出台,我国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在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会计准则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的问题,同时也规范会计主体应当披露哪些方面的信息;而会计制度规范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记录和报告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才导致我国跨国企业在与国外企业开展经济业务交流时产生分歧,因此,我国需要多与沿线国家交流,促使会计规范体系趋同。

二、我国会计工作国际趋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准则的制定具有滞后性。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核算的发展,才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与其他国家相比,发展比较缓慢。例如,美国已经制定了大约150多项会计准则,且绝大多数的会计准则的制定都先于会计核算项目的开展,其中包含较为复杂的会计核算项目。而我国大部分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和美国正好相反,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发现有多种解释,造成了纷争,才出台政策,具有滞后性。(二)会计师行业面临挑战。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各行各业都会面临更广阔的市场,现代服务业也是如此。会计师行业属于现代服务业之一,自然也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现今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普通会计人员过剩,收入较低,每年都有大量会计人员转行。同时,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找到对口工作的概率也在逐年降低。相反,我国高端会计人才缺口极大。会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并非仅仅专注在专业技能上,随着财会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及应用,一般乃至复杂的会计核算都能够通过编程轻松解决,这就迫使会计人才必须要往更高端的管理会计上转型,掌握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作出合理判断。而一些发达国家具备完善向上的培训系统,比我们领先几十年,对我国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冲击很大。(三)“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会计准则协调困难。“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到包括东南亚、中亚、中东欧等地区的65个国家(中国包括在内),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这些国家涉及到波兰语、希腊语、俄语等50多种语言,各自又具有独特的文化历史,意识形态差异较大。在这些国家中,将近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并没有采用或趋同国际会计准则,这就给沿线各国经济业务的往来和交流带来困难。我国企业在与这些国家进行贸易交往时,除了要维持会计国际趋同,更要尊重对方的准则、政策,以谋求共同发展。(四)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纵观世界各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可能离开政治文化背景和经济制度的变迁。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发展历史充分说明,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不是政府的主观臆断,而是市场经济机制的客观要求。因为资本市场的准入门槛必须是有梯度的,才能满足市场中不同交易主体的需求,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必须多样化,才能满足交易主体的不同需要,所以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经历了自发到自律、自由到有序、分散到集中的过程。资本市场层次划分的法律化,表明资本市场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制度框架和系统技术手段直接引用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但是单层资本市场与市场投资主体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极其突出,再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受政府干预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国外资本在是否进入中国市场上可能会举棋不定,持观望态度。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促进会计国际化的具体措施

(一)组建沿线国家会计协调组织。现如今在“一带一路”沿线上有许多区域性的会计组织,例如AOSSG(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由于这些会计组织成立的时间不长,公信力不高,许多会计准则的修订和会计纠纷的解决得不到大多数国家的信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我国政府牵头,联合民间高层次会计人才,整合散落在沿线各国间的松散会计组织,建立一个配合紧密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会计协调组织,解决会计纷争问题,探索和发展具有沿线特色的会计准则新模式。(二)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传播中国特色。会计文化我国会计之所以要与国际会计趋同,很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现代会计的发展史就是资本主义国家成长史,现代会计的产生和完善都是为了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我国在结束计划经济,开始发展市场经济时,会计游戏规则已被西方国家制定完成,并有了一套逻辑严密、假设合理的会计准则,想要开展国际合作,我国只能加入游戏,参加国际竞争。因此,我国会计必须要遵守规则,与国际会计趋同。事实证明:经济实力决定趋同态度。现如今,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与世界各国经济业务往来的过程中,底气十足。我国有着完整的教育体系,应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团体的作用,为“一带一路”建设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念,变被动为主动。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论坛等邀请沿线各国的会计精英参与,进行学术交流和经验探索。其次,高校可适当的增加“一带一路”沿线留学生的招生规模,当这些沿线国家的精英学成归国时,自然会把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带回国,进而影响沿线各国的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三)提升我国注册会计师国际业务执业能力。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7年的调研显示,虽然我国近几年来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海外业务不断拓展,但是由于语言不通、政策各异,拓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首先要加大对注册会计师业务能力的培训,除了要取得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证书外,还要鼓励参加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CFA(特许金融分析师)等资格考试,掌握国际会计业务,逐步适应外国人的思维特征和行事风格,以便更好地开展国际合作。其次要利用好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平台,这些平台密切了世界各区域间的经贸往来,有利于市场的开拓和经济活动中的业务处理效率的提升,更促使了国际间的交流、合作的进行。

四、总结与展望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在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国际合作带来全新理念。我国应紧跟改革的步伐,走出去,引进来,不断促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峻,伍中信.“一带一路”战略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沿途各国现状及我国的策略研究[J].财会通讯,2017,(22).

[2]王运运.基于“一带一路”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的研究[J].绿色财会,2016,(7).

[3]张方星.浅谈“一带一路”战略中如何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J].工程经济,2015,(5).

[4]张雅婷.“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计制度国际趋同战略[J].时代金融,2017,(11).

[5]姚文欣.浅析“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会计国际化[J].全国流通经济,2017,(14).

[6]刘冰.论“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国会计变革[J].商情,2017,(25).

[7]信红敏.浅谈“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计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纳税,2017,(35).

[8]曹云.跨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以中美两国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1).

作者:王晓岩 孙敬平 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