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电子化走势以及意义

时间:2022-12-18 11:24:00

货币电子化走势以及意义

电子货币是支付制度演化、信息技术进步、网络经济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电子货币的产生被认为是继中世纪法币取代铸币以来货币形式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货币电子化,是在电子货币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在商品交易活动中实现广泛地使用电子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过程。

一、电子货币的概念、分类及属性

(一)电子货币的概念

关于电子货币的定义理论界众说纷纭,其中较为规范完整并被广泛引用的是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二)电子货币的分类

根据载体的不同,电子货币可划分为以储值卡为主体的卡基类电子货币和基于互联网的网基类电子货币。卡基类电子货币主要代表为多功能预付卡或电子钱包,其介质为智能卡和IC卡,通常作为现金替代品使用于零售业的终端支付。而网基类电子货币代表为虚拟货币,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电子货币,例如支付宝;另一种是各网站发行的电子货币,常见的有Q币、游戏币等。

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电子货币可划分为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和非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是我国最为规范的电子货币,以商业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发行的信用卡和借记卡为典型代表,其最大特点是有金融机构的参与,并将电子货币的发行和使用纳入金融监管体系。非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主要有磁卡、IC卡、网络游戏点卡等,通常由电信、公交等机构或者网络运营商所发行。

(三)电子货币的属性

相较传统货币,电子货币的特征显而易见:发行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流通领域广泛、技术设备先进,成本低独立性强,结算方式安全、快捷等。但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仅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当前的电子货币就本质而言并非是一种完全脱离现金或存款的新型货币,仅是货币形式的变化,是信息革命中出现的现金存款替代物,执行了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因此,现阶段电子货币尚未形成独立的货币体系。

二、我国货币电子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的第一张“中行卡”标志着中国步入货币电子化轨道。“金卡工程”的建设、中国银联的成立、网通联用的全面实现、市场化运营机制的确立,中国用24年走完发达国家50年的货币电子化历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我国银行卡的发卡量和发卡结构统计

1996-2009年间,银行卡市场发展迅猛,2009年突破20亿万张,年均增长率达到32.13%,其中信用卡年均增长19.98%,借记卡年均增长38.79%,但银行卡总体增幅稳步下降。信用卡增幅在历经两年的负增长之后,在2003年业绩明显好转稳步上升,2008年增幅达到98%,但在银行卡发卡所占比重上从2001年开始一直低于10%。借记卡增幅总体处于稳步下降状态,自2000年起一直占据90%以上的银行卡市场,彰显绝对的主导优势,是银行卡市场的生力军。

总体来说,我国银行卡发卡量持续上升,增幅稳步回落。银行卡市场结构极度不平衡、借记卡独占鳌头的局面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银行卡发展的主要格局。信用卡虽有较好的发展势头和发展潜力,但尚未能扭转这一趋势。

(二)我国银行卡的交易额和存款余额统计

银行卡业务量总体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交易额增长远高于存款余额的增长,在银行总业务量中占较大比重(见图1)。但在2008、2009年两年,银行卡存款余额明显上升且增幅较大,2008年存款余额高达321985亿元,增长率高达396.54%,占银行卡总业务量的比重也明显提升,从1996年的5.13%上升到25.32%,我国货币电子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银行卡交易额中的消费、转账、存款业务量总体持续增长,银行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其中,取现业务比重近两年大幅下降,从侧面反映了电子货币的优势逐渐得到更广泛的认可。消费业务比重总体低靡,但近年有所上升,随着持卡人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银行卡受理环境的优化,银行卡消费业务的比重将不断上升。

银行卡渗透率是指剔除房地产、大宗批发等交易类型,银行卡消费金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渗透率越高表明用卡环境越成熟。结合图2,近10年我国银行卡渗透率呈现持续攀爬趋势,2006年开始增幅加剧,2009年突破了30%,社会公众持卡用卡意识不断增强,银行卡消费对推动社会消费以及货币电子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我国电子货币发行量和电子货币替代率统计

纵观1990-2009我国电子货币发行量(见图3),在2000年之前电子货币数量十分低下,一直缓慢爬行上升,2005年后增幅较为明显、增速上升较快。2008年电子货币发行量从2007年的60000多亿一跃至320000多亿元,2009年依然战绩不菲,突破了350000亿元。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经济疲软的2008年,反而成为了电子货币大力发展的绝佳契机,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电子货币的发展,2008、2009年两年,电子货币量的激增显现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

结合电子货币发行量和电子货币发行替代率(见图4)两张图,发展趋势大致相同,电子货币替代率呈缓慢上升,2000年增速加快,2005年后增速更为明显,2008年电子货币替代率一跃升至1.937%。电子货币近5年来发展神速,其替代率的上升表明了电子货币在货币流通领域发挥了其对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明显替代作用。电子货币替代率的上升将放大货币乘数效应,加快货币的流动性。现金漏损率则呈现截然相反的趋势,从1990年至今一直处于缓慢下降趋势,现金在流通领域比重的减少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电子货币强大的替代作用,大量现金被取代并转化为银行存款。

三、我国货币电子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分析

电子货币的发展在推进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的同时,给货币供给带来许多挑战。电子货币不仅可以瞬间实现不同形式货币之间的转换,缩小了金融资产之间的流动性差别,模糊淡化了传统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界限,还使影响货币供给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发生变化。

(一)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基础货币由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社会公众持有的通货组成。央行通过垄断发行货币以控制现金的投放与回笼,通过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能力。

电子货币对现金的替代效应使其一部分转化为其他货币形态,另一部分则转换为活期存款。这对央行通货发行权的垄断形成挑战,铸币税收入减少,资产负债规模缩减,降低了对通货的控制能力。

存款准备金的政策作用被大大降低。由于电子货币无准备金制度,电子货币会取代一部分有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的存款,降低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总量。商行向央行所缴的存款准备金并无利息收入且增加了商行融资的机会成本,而电子货币及衍生品为商业银行规避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提供了可能。商业银行快速借入资金的难易程度和融资成本的高低是影响超额准备金持有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电子货币的高流动性和低转换成本恰好满足上述条件,超额准备金下降。社会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及投资组合是另一影响因素,电子货币能使不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以较低成本迅速转换,加之现金并无利息收入,整个社会对现金偏好减弱,现金持有量下降,导致超额准备金下降。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现金漏损率与货币乘数成反比,因为现金漏损率上升导致银行超额准备金下降,削弱了货币创造能力,货币乘数下降。另一方面,现金漏损率上升导致商业银行原始存款下降,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也随之下降。

电子货币对现金和存款的替代效应扩大,使电子货币对狭义货币的替代率(E/M1)上升,这必然会使流通中的现金减少,现金漏损率下降。另外,电子货币增加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也放宽了存款准备金的制约,商业银行有更多资金用于投资或贷款,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电子货币的快速发展必然会放大货币乘数效应。

(三)结论及建议

电子货币环境下货币供给量不再是央行所能一手掌控,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变动随机性增强,社会公众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和决策都会对货币供给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更复杂,增加其内生性加大了央行对货币供给的监控及调节难度。

随着货币电子化进程的迈进,央行应通过网络对商行准备金和存款状况及时监测,缩短报告时滞,对货币供应及时监管、科学调整,缩短货币政策运用与生效的时滞,保持基础货币相对稳定。对于乘数的扩大央行应该适时地将从控制初始货币供应量转移到电子货币的发行资格的认定、电子货币流通法规的制定、电子货币流通过程中安全支付标准的审查和监管作为金融监管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