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教学趋势研究

时间:2022-04-08 10:57:30

机械设计制造教学趋势研究

1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教学存在问题

1.1教学方法传统。目前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教学工作教学方法、备课方法和模式较为传统,无法激发学生自主意识,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教学知识量过大,实践教学较少,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接受能力问题。学生未能从教师的讲授中直观的感受知识的重要性与价值。1.2未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现有的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讲解与模拟重复课本实验为主,实践性不强,未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未能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型的实践实验活动。还有的教师从安全角度考虑,限制了低年级学生的动手操作次数,不敢放手让学生进行机械制造操作,教学配备的实践设备也不足。再加上教师在学生实践中的指导有限,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实践动力,未能培养出实践型人才。1.3师生互动有待开展。当前机械设计制造发展的速度较快,但是教师未能在教学过程中介绍行业热点现象,不能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有效的交流氛围,致使课堂教的氛围过于沉闷。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讨论关系,未能有效带领学生走进课堂,影响了机械设计制造教学的质量。还有的院校缺乏双师型队伍,不能在学生深入企业实践中进行有效理论指导,不能建立起依靠互联网与自媒体互动空间。1.4校企合作蓬勃发展。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各类院校的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教学工作普遍向着校企合作的方向发展,在设定职业背景基础上加强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操作能力。但是,有些院校的理论教学与校企合作对接不足,存在着企业提供实践岗位单一,学生不参与企业核心项目,教学活动的综合性不足,学生不能在企业获得有效理论与技术双重指导的问题。

2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教学发展趋势

2.1丰富多样化教学手段。为了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在相关课程教学中还要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主动性,全面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首先,要注重引入情境型、探究型与实践型课程,要采用多种媒体教学形式,全面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在丰富的教学资源的辅助下,根据学生的兴趣与机械制造的热点,更好的满足学生的成本需求。其次,创新使用互动教学方法,切实把项目教学与任务教学引入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课程,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立体感,在真实直观的操作环境下,促进学生更深刻的感受相关知识。2.2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当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仅是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要求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教学给予必要体现。首先,转变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分而授之的模式,强化配置阶段性、项目性的实践教学的内容,着力在项目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需要来针对性的进行理论授课,切实发挥出理论课指导实践的价值。其次,实现理论课向课下转移,借助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切实运用微课与慕课资源进行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一般理论的教学,在课堂上重点解决学生课下学习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有效的利用了学生碎片化的学习时间。第三,真正增强实践教学比例,例如,应当提高金工实验、金工工艺分析等多方面实践课程的比例,开展以学科知识相融为背景的跨学科实践课程,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实践比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2.3加强师生的必要互动环节。当前自媒体给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沟通空间,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解决师生互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首先,应当摒弃传统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方式,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由教师主导创设良好的教学空间,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有效互动。其次,围绕着行业热点话题进行互动,提高互动内容的质量,着力通过有效互动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明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第三,鼓励学生创新,营造有助于创新的轻松互动氛围,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轻松的氛围里进行教学。2.4创新校企合作方式。为了实现校企合作的目标,有效通过企业培养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人才,还要设置丰富的企业实践岗位,明确企业实践教学活动的标准,丰富企业实践教学活动的载体,在有效的校企合作方式中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首先,要实现院校与企业人员双向互动,强化实践型师资力量的建设。其次,丰富企业实践教学岗位,拓展实践教学的项目与内容。第三,加强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时的理论指导,实现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的磨合。

【参考文献】

[1]刘春香.浅谈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教学对策[J].读与写,2015(1).

[2]金雪平.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方法的现状和改进[J].科学导报,2014(5).

作者:姜彦泊 单位:武昌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