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

时间:2022-02-19 03:53:45

汽车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之中,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空前发达,这些条件都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进步与实际应用提供了环境基础,而这一技术的应用,又给汽车智能制造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文章首先简单论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相关理论概述,并结合社会实际,具体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表现,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阐述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汽车制造行业中,使得汽车的生产更加智能,功能更加丰富,给人们日常出行带来便利。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智能制造;具体应用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一个现代科学技术空前发达的阶段,各式新型技术的研究层出不穷,而对于科技的研究和发展,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将先进的机电技术应用到各类智能设备的制造中去,所带来的改变是十分明显的,这也意味着机电一体化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汽车的智能制造行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提升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在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度的同时,也为我国的公共交通安全做出了贡献。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相关理论概述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工业生产的要求更加趋向于精细化,这就促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诞生。顾名思义,将传统的机械生产技术与现在背景下的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数据整合技术等高新科技相结合,并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也就形成了现在一般意义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念[1]。从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机电技术的含义中还包括自主化、功能化、智能化、选择多样化、以及信息集成化的方向,与此同时,对于全新的人工辨识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操作方式,并且具有一定的自主决策能力,这在工业生产机械的制造中,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突破。这不仅仅是对传统生产模式的更新换代,同时也是对整个工业生产行业的进步和推进[2]。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具体应用

2.1自动变速器。利用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在日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损耗问题,通过对变速器的改造,根据行驶过程中速度的变化,设置更多的档位,使得动力系统识别指令更加灵敏,汽车的速度控制变得更加有效,体现出智能化的控制方式。机电技术还能够体现在汽车的传感装置中,以便时刻检测汽车的当前工作状态,根据不同的路况以及实际情况,将信息反馈,帮助驾驶人员可以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使得车上的乘客感受更加舒适,也能够有效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3]。2.2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汽车制动系统中,能够有效限制刹车过程中汽车后轮出现的偏移,也就是统称的防抱死系统。这一系统的工作原理在与和汽车制动器的相互配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车速,提升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能,从而使得汽车制造行业更加智能。如果没有汽车防抱死系统的出现,紧紧依靠后轮制动器的作用,不仅无法保证实际所需制动力,同时无法避免车身可能出现的侧翻事故,其安全性和使用价值都无法得到保障。2.3激光测距雷达系统。激光雷达系统一般位于汽车的前后两端,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司机判断车身距离障碍物的远近,能够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第一时间发现前方道路出现的障碍物,并且根据距离情况判断出当前应当采取的措施,使得驾驶人员在应当采取措施实,不至于手忙脚乱。同时测距雷达系统还能够在倒车或停车时发挥作用,它能够准确分辨出车身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危险范围,从而使得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安全。2.4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的未来发展趋势。由于汽车是当代社会比较常见的交通工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于汽车制造行业的技术研究,必定是向着更加专业,更加精准的趋势进步。与此同时,当今社会更加注重汽车功能全面性和智能性,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的性能改进将会更加注重操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以及对于公共交通安全的追求。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对时展潮流下要求变化的反映,是大势所趋。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迅猛,对汽车生产制造要求越来越高,寻求技术上的进步无疑是正确的途径。要想在汽车智能制造行业中更好地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作用,就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丰富汽车操作自动化、智能化功能的同时,也要注意交通安全问题,从而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善用科学技术,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驱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时代汽车,2018(2):40-41.

[2]左昌达.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8(6):80.

[3]王佺庆,秦挽星.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电子世界,2016(20):134-135.

作者:崔国栋 单位:烟台霍富汽车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