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融资困境和解决之道

时间:2022-00-00 12:00:00

关于企业融资困境和解决之道

摘要:国家顶层战略“一带一路”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和新动力。抢抓“一带一路”提供的机遇,加快投融资的创新升级,是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抓手。但往往也会陷入内源融资不足、过度依赖银行、融资渠道有限的窘态。本文通过分析发现企业走出去出现的问题,并给出对策及建议,试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经验借鉴,力争在创新投融资领域挖掘新的发力点。

关键词:一带一路;企业;融资;对策建议;窗体底端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深刻把握国际经济形势,为了充分发挥企业在发力推动经济复苏中的作用,相继出台各类措施文件,予以政策支持,为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打下坚实基础。在我国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布局中,企业将会发挥更关键的作用。而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资本是企业的核心资源,雄厚的资本实力是企业立住脚的核心优势。但在许多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中,企业的融资总是暴露出许多缺点,诸如内源融资不足、过度依赖银行、融资结构有限等。因而要想进一步解决企业投融资障碍,突破投融资瓶颈,创新融资模式就显得尤为关键、势在必行。

1“一带一路”对我国企业发展的意义

“一带一路”符合我国企业进一步融入世界的需要。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融入世界发展是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一个友好的国际经济环境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的保障。但当前主流组织及条约都是维护西方国家的利益。放眼东方,亚太经合组织、TPP等都在美国的势力范围,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重重阻碍,“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带来希望。“一带一路”为我国企业转型发展指明方向。在当前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企业发展进入转型发展的困难期。“一带一路”理念强化了企业间的联系,一体化是企业未来发展之道的正确选择。“一带一路”有助于我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近几年,鉴于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影响,我国很多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源禀赋较差,且与我国差异明显,互补性较强。“一带一路”带动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推动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拉动了我国经济发展。

2“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走出去面临的融资困境

2.1企业走出去基础差、实力弱。通过对走出去企业统计分析,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占比较高。资本市场向来对中小企业歧视严重。我国民营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限,但仍有部分民营和中小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财务不透明、信息不对称、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致使金融机构对民营和中小企业贷前调查评价时,应用有限经济数据评价偿债能力存在困难。由于民营及中小企业先天存在各种问题,即使获得贷款也多从中小金融机构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获得,企融资期限相对较短,融资成本相对较高,经营利润逐年收窄,致使民营和中小企业很难持续健康经营,基础实力弱。2.2融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我国企业融资大多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为主。由于绝大部分银行授信准入门槛过高,企业存在抵押物不足、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难以达到银行授信准入要求。而金融机构信贷融资较为重视企业信用,多倾向于大型企业,思想固化严重,扭转较难。而我国企业在外信誉不高,其在银行的信用评级较低,严重影响企业融资保证能力。另外,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需要,大多信贷审批较为严格且信贷审批流程较长,融资时间成本过高。2.3企业境外融资平台少、渠道狭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不高。沿线地区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水平不高,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我国银行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数量很少,而且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使得海外企业的融资成本高,融资合作困难,无法满足企业对海外资金的需求。同时,海外金融发展市场的不发达,导致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不畅,走出去企业直接融资受阻。2.4走出去企业境外信息掌握不足。我国企业走出去经验欠缺,获取信息的渠道狭小,且信息获取成本较高,质效满意度差。由于信息量少且质量低,企业无法真正认识到境外发展面对的市场环境,这就影响企业对自身的整体实力与发展潜力的认知,无法真正制定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和境外融资方案,选择有吸引力的融资项目,增强境外投资者信心。此外,因为无法充分了解东道国的融资需求和相关政策、法律,评估投资环境,企业做出的决策不能保障是对自身有利的甚至是正确,阻碍企业融资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3“一带一路”背景下解决企业走出去融资困境的措施

从上文分析可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实施,虽然我国已有一大批企业走出国门、境外发展。但这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实际对外投资中普遍遇到了融资条件不过硬、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服务与保障欠缺、融不到资金等方面融资难问题。破解这一困境,必须切实统筹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立足企业境外发展需求,用好境内金融市场对走出去企业的各项政策,同时深刻分析国际金融公司的游戏规则和贷款逻辑,树立理性而务实的国际化融资理念,从而实现有效、可靠而持续的融资支持。3.1注重政府与金融机构融合发力,助推企业有能力“走出去”。针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基础差、实力弱等问题,应鼓励企业积极寻求财政资金支持。针对投融资门槛和预期收益率“双高”问题,应鼓励金融机构利用已有自营贷款、援外优惠贷款及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等业务品种,并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为我国各地区“走出去”项目提供融资支持。针对我国境外项目经营风险大、金融机构投融资顾虑多等问题,应鼓励保险机构研究开发适用于我国“走出去”企业风险需求的产品,增设我国“走出去”优惠政策和商业险种,积极探索创新境外保险项目承保、理赔、防灾减损等服务方式。针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建议加快建立我国“走出去”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针对企业面临的境外投资基础设施差、前期投入大等问题,建议借助援外资金支持我国援外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支持产品加工、仓储和物流等,以全产业链援助的形式夯实企业境外项目开发基础。3.2注重对标国际融资标准,探索企业在境外有效率地融到资。一是针对企业境外发展直接面对激烈国际市场竞争的实际,应充分认识企业的整体实力与发展潜力是获得国际融资的基础,认真制订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和境外融资方案,选择有吸引力的融资项目,增强境外投资者信心。同时着力提高境外融资技能,整合企业内部融资机制和工作团队,寻找境外专业融资机构和专家的帮助,改善提升与国际投资者的沟通能力,充分了解东道国的融资需求和相关政策、法律,评估投资环境,做出最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决策,并提高融资风险管理能力。二是针对企业境外融资平台少、渠道窄的问题,成立“中国企业走出去三合联盟”,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三合”即合作、合资、合股。具体来讲,第一,引导企业树立国际化融资理念,学习、领会和掌握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国际化融资成功做法和经验,可以采取“师傅带徒弟1对1”的合作模式,全方位采取“拿来主义”,包括师资聘请、教材汉化、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模式等,并结合我国“走出去”企业特点,创新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真正设计和编缉一套适合、实用、系统的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课程和教材,加强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第二,发挥好行业协会作用,深度挖掘中国企业国际合作协会等行业协会的潜力,带领我国企业抱团“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重点开启海外上市融资模式,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引导我国企业赴海外资本市场博弈和发展。第三,发起成立“中国走出去企业国际合作基金”,联合社会、民间和企业的资本、实现再生产融资,推进在目标国家成就“中国智造”。3.3注重把握“走出去”发展的不同阶段,推进融资有策略破困境。针对各种融资方式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不同发展阶段发挥着不同作用的客观情况,企业应当根据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融资需求,深刻解析资金市场的运作机制,综合考虑各种融资方式所需要的条件和融资成本的高低及其优缺点,选择一种相对来说更加适合自身情况的融资战略,从而制定出有效、科学、合理的融资结构策略,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在企业的创业阶段,融资应以内部融资为主;在初建阶段,以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为主;在积累阶段,以内源融资为主;在对外直接投资阶段,尝试进行上市融资;在国际化经营成熟阶段,可以进行国际股票融资、海外投资基金融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等。另外,在当前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防范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受限于整体宏观经济环境,当前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难度增大,资金成本上升较快。同时,银行贷款发放额度及发放周期明显缩紧。鉴于此,建议企业根据自身债务情况,提前做好融资规划,对当前融资难及融资贵的实际情况做好充分准备,多渠道筹措资金,有效保障未来到期债务的按时偿付及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在现有融资渠道的基础上,可充分通过项目收益债券、PPP项目等多途径融资。

参考文献

[1]周宏莉,魏峰.“一带一路”战略下国有企业的挑战及应对[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6(3).

[2]张宁.“一带一路”倡议下国有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国际贸易,2017(10).

[3]姜文璐.“一带一路”下沈阳“走出去”企业金融问题探讨[J].辽宁经济,2019(02).

[4]马晶晶,胡江峰,徐瑞.“一带一路”倡议下民营企业“走出去”研究:重庆例证[J].中国西部,2019(04).

作者:杜健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