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期学生创业思索

时间:2022-08-23 11:28:22

新经济时期学生创业思索

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更是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学生思想上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投入到创业实践当中,然而在创业实践中失败是难免的,如何加强对学生创业实践的引导,及时对学生创业、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非常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创业成功率,以下我们总结了一些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案例,进行调研分析,剖析学生创业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

一、创业案例及相关问题的总结

2011年3月,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物流10级的四个学生提出自主创业,开设“享受生活奶茶店”,总投资3.4万元,该次创业时间仅维持了1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宣告失败。在对这些学生创业过程的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创业的动机较为仓促。这些创业学生家境均不错,他们均认为创业只要有资金就行,从一开始创业,他们就没有开展创业规划,也没有对失败的评估。同时,还有部分学生觉得创业就是找个最自由的职业,自己给自己打工。

2、创业的行业选择狭隘。一开始四个学生准备开洗衣店,原因很简单,觉得很多学生和他们有一样的需求,洗衣店有足够的市场需求,但是后面觉得洗衣店成本过高,而且自己都不喜欢洗衣服还要靠这个盈利;后面开了奶茶店还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需求,虽然市场需求规模不确定,但是与他们生活方式很接近。所以我觉得同学们问卷显示的行业偏向于自己感兴趣的吃穿类,目标行业狭隘。

3、创业的后续管理缺乏。决定创业后,四个学生就暴露出缺乏专业理论,分析问题系统性差问题,表现在,在资金上还没着落时,就确定寻租店面并装修,投入不少钱。在营销对象定位上,因为所租店面设在学校附近,营销对象主要是学生,消费能力有一定缺陷,而从创业开始,四个学生就对象定格在较高消费的群体,导致后来市场营销开拓出现问题。同时,因对行业准入不大了解,也未依法办理相关营业资格证和卫生许可证。

二、案例带来的思考-创业教育

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已渐成潮流,而在中职学校,学校也鼓励学生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也取得一定成效。在对某个班进行问卷调查时:参与人数34个,其中13个有毕业后创业意愿,占38.2%;21个没有创业意愿的人中有13个是觉得自身没有条件或者是能力不成熟,通过深入了解有8个一旦有机会还是偏向自主创业,5个是对创业没有兴趣,3个是甚至不想就业。但是由于年龄等缘故中职学生的自主创业政策和措施还不如大学生积极。但是由于中职生现阶段就业特点,创业教育必然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那么,应该如何对中职生进行创业教育呢?

1、一年级的同学不适合创业,着重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掌握专业知识。首先,引导学生对就业的思考,通过《创业教育》课程开设让学生明白创业真正内涵。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并不等于创建企业的教育。创业教育不仅传授关于创业的知识与能力,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像企业家一样去思考,即要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和知识准备,使未来创业者具备战略眼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营销能力和决策能力,并具备较好的情商。这个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创业不是干一番大事业,能够树立创业自信心。其次,增强专业知识的实践性和吸引力。中职学生普遍文化课学习能力差,应该通过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一方面可以通过模拟软件和情景教学来提高教学的实践,例如市组织的创业大赛就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和表达,还可以提高他们法律法规、工商税务、金融保险、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将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证书相结合,例如营业员证书就能够很好的掌握导购等知识。

2、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创业基地的建设实践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让企业文化和管理进班级,来提高学生对创业环境的感受,进入企业社会实践来提高职业感受;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经营校园超市、格子铺等形式创业基地,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校园这个狭隘的市场实践创业流程。这个过程可以让同学们感受成功与失败,小成本提高盈亏心理承受能力;组成自己的团队,为创业做好人员准备。

3、中职生2+1专业到了第三年,就可以鼓励以上学生自主创业。通过前面两点准备,学生已经具备了创业的基本条件,例如在创业大赛中烹饪专业的学生就和商品经营专业的学生一起合作参加比赛,又在格子铺中推出他们的菜单累积一定的经营和资金,完全有能力开个小食品店。后期主要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家庭、自身和学生已有优势,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搭建好的创业平台,与家长良好沟通交流,让学生创业有门、创业有成,激发后面学生的创业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