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增长点的效果与实践

时间:2022-08-23 09:13:05

新经济增长点的效果与实践

2011年,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34个部门联合《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发展服务外包作为“十二五”服务贸易发展的主导产业,把加快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和品牌的服务外包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列为“十二五”服务贸易的五大发展目标之一。国务院副总理在服务外包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努力将服务外包产业打造成新的增长亮点。”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把发展服务外包作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十二五”时期浙江经济的基本主题就是科学发展、转型升级,为了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服务外包,在浙江选择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工作中具有显著的产业优势,已成为浙江经济继制造业之后第二次腾飞的新的发展引擎。

一、浙江发展服务外包加快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前提条件

浙江作为长三角重要区域,是中国经济实力强,对外开放程度高,投资经营环境良好、市场经济发达,信息技术先进,优秀人才众多的省份。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加快培育服务外包新经济增长点的前提。

(一)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处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战略机遇期当前,浙江省正处于人均GDP6000—10000美元的新阶段。2010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为27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约占全国人口4%的浙江人,在全国1%的土地上,创造了全国7%的经济总量,人均生产总值769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42美元,位居中国大陆省区首位,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1745亿元,增长12.1%,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入世十年,浙江的对外贸易从2000年的278.3亿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2534.8亿美元,越来越多的浙江制造走向全球;外资引进从2000年的25.1亿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200.5亿美元,大大推动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结构调整;境外投资也从2000年的1514万美元增长到33.6亿美元,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创造了一个海外浙江,这为培育服务外包新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从技术发展水平看,处于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的重要跃升期当前,浙江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开始向创新驱动转变。2010年浙江全社会科技技入800亿元以上,是2005年的2.5倍;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1.2%提高到1.82%;研发人员20万人,是2005年的2.5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国第三位,有效专利数居全国第二位。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和各类创新载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创新型省份建设步伐加快,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首个试点省,杭州、宁波、嘉兴市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以杭州为中心,宁波、嘉兴市为副中心,其他市和各县(市、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格局基本形成,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这为培育服务外包新经济增长点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三)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看,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当前,单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片面追求数量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使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浙江要实现持续、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拓展发展空间,积极寻求和培育带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对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浙江省服务业发展规划》以及《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等,明确把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服务业发展重点行业。为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还专门出台了《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在市场准入、要素保障、集聚示范区发展、重点企业培育、重大项目建设、吸引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优化服务外包政策环境,这为培育服务外包新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浙江发展服务外包加快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成效

服务外包是智慧型产业,环境优美的办公场所和有睿智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它的重要发展条件,浙江无一不具备。浙江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起步较快,成效显著。大力培育服务外包新经济增长点,正是基于浙江服务外包快速发展的好势头。

(一)服务外包区域发展格局更趋优化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结构是服务外包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有助于确保浙江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各地产业的现有基础和发展情况,浙江服务外包已构建“一核三区多点覆盖”的区域发展框架,形成以省会城市杭州为核心,宁波、金华、嘉兴为三个产业集聚区,全省多点覆盖的服务外包区域发展的新格局。杭州作为全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一枝独秀,成为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布局的核心。宁波、金华、嘉兴作为浙江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积极打造浙江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同时争取列入国家示范城市。湖州、台州、舟山、温州、丽水等地结合地区经济特点,积极发展重点领域的特色服务外包产业,形成浙江全省多点覆盖的差异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服务外包总量持续高增长据商务部服务外包业务管理和统计系统统计,2011年,浙江省承接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444175.69万美元,接包合同执行额为327696.04万美元,合同执行额同比增加76.54%。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为324488.42万美元,离岸合同执行额为259188.18万美元,同比增长50.15%。进入商务部服务外包业务管理和统计系统注册登记的浙江省企业有2108家(2011年增加612家),有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执行的企业总数为557家。其中,离岸执行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49家,离岸执行额共179964.24万美元,占浙江全省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的69.43%。其中,离岸执行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有14家,离岸执行额115829.62万美元,占浙江全省总额的44.69%。经过三年的努力推进,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已经达到一定规模,成为涉外经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一道亮点。

(三)离岸市场分布日趋多元化2011年,浙江服务外包市场又有新拓展,除美国、日本等传统市场外,香港、德国、芬兰等成为浙江服务外包的新兴市场。浙江全省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合同中,对美国的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达88172.56万美元,占浙江全省离岸执行额的34%;对日本的合同执行额30556.67万美元,占全省的11.78%;对香港的合同执行额17213.70万美元,占浙江全省的6.64%;第四至八位分别为:德国、芬兰、韩国、意大利、英国。相比较,浙江省企业多为欧美主流客户直接提供外包服务,具有较强的接包能力。浙江省服务外包市场结构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服务外包市场的多元化分布正在深刻改变着浙江的贸易格局。

(四)杭州“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带动作用逐步显现2007-2010年,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杭州离岸执行额年均增长121.97%,进入商务部服务外包管理系统备案的企业有727家,解决了17.5万名大学生和高学历人才就业。2010年杭州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15.53亿美元,增长69%,是所有行业中增长最迅速的。从2011年浙江省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情况来看,杭州市首次跃上20亿美元台阶,占浙江全省的78.35%,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148家,离岸执行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29家。杭州市已形成以道富美国、浙大网新、思科、凯捷、惠普、诺基亚西门子、东忠软件、虹软科技等为核心的服务外包骨干队伍。在示范城市杭州的引领下,其它主要城市宁波、金华、绍兴、嘉兴等服务外包产业风生水起,也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从全球来看,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浙江在这一阶段开好头,起好步,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总额在全国各省市排名第三,总体处于良好发展态势,为下一阶段服务外包产业的加快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为浙江加快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着力点。但与长三角江苏省、上海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服务外包企业规模总体偏小,欠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高附加值的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比重偏小,服务外包人才供需匹配性不强,参与国际服务外包的市场竞争力有待增强,将服务外包培育成为浙江新经济增长点仍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三、浙江发展服务外包加快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做法

努力打造“浙江服务”整体品牌,不断提升服务外包产业整体竞争力,将浙江省建设成为全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先进省份。积极建设浙江“服务外包大省”,以培育服务外包新经济增长点启动浙江新的发展引擎,拓展新的增长空间,为增强浙江综合竞争力提供新的支撑点。

(一)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快浙江“服务外包大省”建设浙江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外包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核心,以提供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为重点,以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金融服务外包、通信网络研发、电子商务、动漫及网游设计、人力资源、物流货代、生物医药等领域为主要发展方向,推行“内外并举”的双轮推动战略。重点发展美国和日韩市场、努力开拓欧洲市场,在国家更加关注内需市场成长的大背景下,积极培育在岸市场。从浙江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实施和加快转变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高度,形成浙江省“十二五”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将浙江建设成为国内外服务外包的的重要承接地,打造“浙江服务外包”品牌形象,加快浙江“服务外包大省”建设步伐。借鉴江苏服务外包城市产业圈经验,浙江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应以杭州为中心,以宁波、嘉兴为两翼,向全省各主要地市全面铺开,构建一个浙江省“服务外包城市联盟”。联盟各成员结合自身条件科学定位,在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方面加强相互之间的互补共享,形成浙江服务外包的整体优势。

(二)各地市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服务外包重点领域杭州在国家示范城市创建中特色鲜明,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金融服务外包交付中心、国内领先的软件外包开发中心和中小企业的托管应用管理中心,基本建成部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城市,打响“天堂软件、杭州外包”服务品牌;宁波充分发挥现有的港口地理优势和现代物流服务业的产业优势,积极打造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国际物流外包中心,并积极创新政府服务外包;金华作为浙江第二大信息传输和交换枢纽,充分利用其信息增值服务业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独特优势,着力发展网游服务外包、影视和动漫制作外包;嘉兴共享沪杭等大城市的技术、信息、人才等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商务成本优势、田园型宜居城市等优势,逐步建设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摇篮”;温州重点发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外包;台州重点发展医药研发外包;舟山重点打造海洋服务外包品牌。在国家示范城市杭州的引领下,各地市基于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努力提升在全省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总额和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中的占比,推动浙江承接服务外包产业持续发展。

(三)建设和发展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培育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借鉴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创新案例,大学和研究机构、政府、企业以及具有创新黏结功能的中介机构是区域创新网络的四大主体。四大创新主体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沟通交流,相互激发,进行信息、人才、技术、项目和政策等资源的高效配置,显著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充分实现产业集群的创新价值。服务外包园区作为承载、孵化和促进服务外包企业的物理载体,是推动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浙江已形成了部级—省级—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的梯队结构,但大部分园区欠缺创新增值服务,还没有形成整体对外的品牌效应。按照《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总体部署和要求,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高校、培训机构为配合单位的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四大创新主体形成的“资源整合器“的作用,汲取与配置来自不同主体的服务外包人才、技术、资金、信息资源,强化服务外包园区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将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培育成国际服务外包的重要承载地,不断增强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四)扶持培训机构做大做强,着力集聚高层次服务外包人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浙江省级和各地市级培训机构对服务外包基础人才培养的带动作用。积极落实《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5号)等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培训的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人才(大专以上学历),通过服务外包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并与服务外包企业签订一定年限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培训机构一定的培训奖励。进一步扩大培训服务范围,创新培训服务模式,特别是构建一种集咨询、培训、跟踪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培训服务模式,不断满足客户对个性化培训服务的需要。我国的服务外包产业难以接包欧美大项目,主要原因还在于缺乏具有全球视野,具有创新意识,深谙国际外包运作规律的服务外包领军人才。浙江省政府应当制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海内外高端人才吸引和服务的政策,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在人才落户社会保障、落户、居住、子女就学、配偶工作等方面,提供全方面的便利和服务。同时,要为引进的高端人才提供最宽松的事业发展环境,保障高端人才安居乐业,努力使浙江成为“体制机制真正创新、创新创业热情高涨”的高端服务外包人才聚集区,为创新驱动发展奠定要素基础。

(五)构建长三角区域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构建长三角区域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长三角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占据全国1/4之多,各个都成为“印度的班加罗尔”不太可能,面对国际承接服务外包的激烈竞争,长三角城市集群之间应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贯彻实施国务院长三角指导意见和区域规划。一要推动各城市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战略制定方面的相互配合,各城市政府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服务外包产业规划的同时,更要充分考虑到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的整体特色,进行差异化互补。二要在全国统一的法律和政策体系的指导下,加快推动长三角服务外包合作的制度建设,以便通过区域有关服务外包的共同立法和执法来优化长三角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三要设立长三角服务外包行业协会暨产业联盟,统筹区域内服务外包产业整体发展。长三角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应发挥行业组织信息交流、中介协调、平台服务等作用,以改善产业环境,创建共同品牌,提高行业自律,培训专业人才和提供技术支持为主要任务。在行业协会的框架下,尽快组建以企业合作为主体的服务外包产业联盟,培育壮大服务外包企业,加强彼此的协作和信息共享,促进长三角服务外包产业健康发展。浙江作为长三角区域重要一极,应是长三角服务外包区际协同发展的大力推动方。江浙沪三省市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正共同推动长三角服务外包高地的形成,使服务外包产业尽快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