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研究

时间:2022-03-08 02:46:59

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志愿服务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善民生、助力脱贫、提升文明、促进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作用。志愿服务组织化是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志愿服务组织体系还不完善,管理方式行政化过浓,经费保障不足,需要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改进管理方式,创新服务项目和人才培养,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关键词】志愿服务;组织化;可持续发展

一、志愿服务的概念

志愿服务是一项有利于改善民生、提升区域文明程度的社会事业,也是新时代联系群众、动员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新方式,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高度关注,得到了广大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国情的不同,专家学者以及各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对志愿服务概念的界定也不尽相同。Snyder和Omoto(1992)将志愿服务看作是一系列长期的助人行动,是有计划、有准备、前摄性的而非反应性、后置性的行动,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承载着相应责任的行动,是正式化的、大众性的行动。JohnWilson(2000)认为志愿服务意味着一种通过免费、自愿地贡献自己的时间使得他人、团体或组织受益的行动,并且指出,这一界定并不否认志愿者从志愿活动中获益,但这些利益是否包括物质奖励还需要深入探讨。MichaelSherraden(2001)则将志愿服务定义为由公共或私人组织发起的捐献给社会一段时间的有条理的行动,这种行动受到社会的公认和尊重,对参与者没有或极少进行货币补偿。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指出:“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营利、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志愿服务”定义为:“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指人们在正式(非私人场合中,在一段时期内自愿、无偿地贡献自己的时间和专业技术”。美国社会工作协会认为,追求公共利益、本着自我意愿与选择而结合的一群人成为志愿服务团体,而这种团体工作则称为志愿服务。香港义务工作局则将义务工作(志愿服务)定义为“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神,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的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在国内,2017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志愿服务条例》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它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人民大学教授魏娜指出志愿服务是志愿者不以获取物质报酬为目的,自愿贡献时间、能力和财富,为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综合国际志愿服务领域和国内专家学者对于志愿服务概念的界定,本文认为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以不谋取物质报酬为目的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民生、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等特征。

二、志愿服务组织化的概念

在界定志愿服务组织化这一概念时,首先要明确组织的含义。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从管理学的角度,所谓组织是指这样一个社会实体,它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精心设计的结构与有意识协调的活动系统,同时又同外部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认为志愿服务组织化是指为完成志愿服务团体制定的志愿服务任务、达成志愿服务使命的过程,包括有明确的组织使命、有固定且活跃的志愿服务团队、有一定影响的志愿服务负责人、有支撑组织发展的基本经费。志愿服务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和志愿服务团队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所称志愿服务组织化不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某一个单一的组织,它是指一个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并且在为实现一个国家和地区志愿服务使命发挥积极作用。志愿服务组织化具有组织性、层级性、活跃性和可持续发展几个特点,也即是志愿服务组织化是一个支持事业发展的过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运营过程中,志愿服务行为从个体向社会团体逐渐发展的过程。志愿服务行为从个体层次向组织层次的渐进是动态、持续的,志愿服务组织化是整合、共享资源,使志愿服务行为效果最大化,以实现志愿服务规模效应。

三、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现状

志愿服务的萌芽自古就有,以慈善、公益的方式体现。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从上世纪60年代第三世界的国际援助,成为我国志愿服务的正式开端。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志愿服务迅速发展,尤其是在汶川地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上所展现出的志愿力量,对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在法律层面,2016年9月起,颁布实施了《慈善法》,对志愿服务有关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2017年5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志愿服务条例》。在党委层面,我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县一级,在宣传部(文明办)分别成立志愿服务领导小组、设立了志愿服务管理部门,确保工作有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设立部门分别为志愿服务局、处、科、股,部分地区设在社工委和团委,也有个别地区通过成立事业单位(志愿服务中心)承办这块职能。在政府层面,各级民政、财政部门每年对各级志愿服务组织都提供不同程度的经费支持。目前,主要通过公益创投的形式支持志愿服务项目。下一步,在中央八部委文件推动下,地方政府将加大对志愿服务组织的直接支持。在工作层面,中央文明办颁布的《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明确将志愿服务作为测评内容(二)企业践行志愿服务,以表达企业社会责任,助推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CSR)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对员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环境、对社会、对消费者的责任。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社会开始关注和践行社会责任。近年来,受外资企业的带动和影响以及国资委和港交所等平台对企业的制度要求,大批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开始表达社会责任。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6》《四川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6》等行业数据综合来看,外企、央企主要通过捐赠和志愿服务表达社会责任,丰富企业文化,凝聚企业员工。其中,参与社区服务、助学服务和环保志愿受到企业员工青睐。比如英特尔成都公司建立社会服务平台、出台配捐制度鼓励员工参加志愿服务,普华永道设立员工志愿服务日,推动公司和地区社会责任进步。(三)学校志愿服务发展基础稳固,具有明显的人力资源优势。青年志愿服务是我国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历史悠久、基础稳固。2015年以来,教育部相继出台教师和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制度,明确了志愿服务将作为老师评价、学生评优的内容,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学校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目前,国内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十分突出,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志愿服务氛围也逐渐浓厚。高校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成熟、体系完整、人员充足,形成了团委领导、青志协负责、学生参与的格局,是我国学校志愿服务领域主要力量。其中,华中农大徐本禹、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服务队等多次受到总书记和总理的关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年投身志愿服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丰富也十分丰富,特别是大型赛会和支教服务参与度最为广泛,形成了“西部计划”著名品牌。(四)民间志愿服务正呈现蓬勃发展趋势,同时面临多重困难。中国民间志愿服务一直有很好的基础,特别是深圳和东北、内陆一些发达城市特别突出。一是受境外志愿文化的影响,二是受学雷锋思潮的影响。在2008年以后,全国各地民间志愿力量在政府的推动下发展迅速。一方面社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迅速,另一方面在华企业和其它团队积极参与。全国城市社区普遍建立志愿服务站,为社区居民和社会人员建立了参与社会公益和社会事务的平台,一些退休和在家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妇女同志积极加入其中,成为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各地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之家、志愿服务中心、公益俱乐部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为外企职工和社力贤达提供了参与公益的便利渠道,满足了企业和个人表达社会责任的可能,成为当前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在此背景下,社会志愿服务事业也面临社区项目少、社会影响小、培训不专业、经费无保障等诸多现实问题。

四、志愿服务组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的是,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独具鲜明的中国特色,大型的志愿组织都是挂靠在“共青团、民政、医疗等系统的事业单位或青少年团体”。因此其活动组织往往带有较强的行政化色彩,这对于志愿者组织而言,一方面能有效地发动群众参与大规模的志愿服务,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与问题。(一)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不健全。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起步相对较晚,首先是制度化建设相对滞后,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在服务领域、人员招募、项目策划与推广、组织管理、组织发展等方面均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如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不严格,导致注册的志愿者人数极大地超过实际服务人数,“僵尸”比例过大,参与度和活跃度过低;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管理多元化、职责不清。在制度建设上的缺陷及其运行机制的不完善,使志愿服务容易陷入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的境地,影响和制约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保障机制上,目前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首先是缺乏经费保障机制。由于资金不足,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培训及管理等流于形式表面。其次是缺乏有效的激励、奖励机制,目前采取的激励形式过于单一,难以得到志愿者的全面认同。最后,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志愿成员的招募、培训、流动及退出的随意性较高,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与参考标准,造成很多的潜在问题以及负面效应。(二)志愿服务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志愿组织是社会组织的一类。独立性、社会性和自治性是志愿组织的基本特性。受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组织化动员是我国志愿服务的一个基本特点。无论是学雷锋时代的集体动员,还是自90年代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都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这也成为当今天中国特色的志愿事业的重要基础。2008年前后,将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工作职能纳入精神文明办公室牵头,由民政、群团部门作为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共同协同管理。2016年颁发的《慈善法》和《志愿服务条例》再次明确了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工作,分别将职能纳入党的部门和政府部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志愿服务整体事业发展处于快速、急进的局面,虽然取得很多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管理行政化色彩过重,也对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成为我国志愿服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比如,市民“被志愿”的情况反而增加了对政府的反感,管理过度也抹杀了民间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形成市民普遍接受的志愿文化。(三)志愿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缺乏。基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起步晚、发展快和传统文化背景,面临人才缺乏与人才流动过快的双重困境。人才缺乏一是参与的专业志愿者缺乏,二是管理志愿队伍的社会工作者缺乏,三是管理志愿服务的职能部门公务人员缺乏。《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显示,88.5%的人员月薪酬集中在5000元以下,25.7%以上公益人才的工资在2000元左右,67%的人反映工作强度非常大,每天工作10到12个小时,37.7%的人没有任何社会保险。我国公益领域普遍存在薪酬待遇低、工作强度大、发展空间狭小、社会保险缺失等问题,严重限制了优秀人才的进入,也难以留住优秀人才继续服务,导致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人才匮乏和不稳定是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管理存在的严重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持久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四)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影响力较低。在我国,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公众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尚浅,很多教育文化程度较低的民众还没有听说过志愿服务。从调查来看,广州市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城市、第一个开通志愿者热线的城市来说,也只有56%的志愿服务知晓度,在这56%的比例中,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对于志愿组织与志愿者工作了解最多,同时只有9%的志愿者是通过社会招募的方式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之中的。导致志愿服务社会影响低除了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从专业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理论研究不够,没有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就难以大规模、专业化、可持续发展。二是专业教育不够,目前我国的志愿服务学院仅在北京、广州、青岛、包头等少数地区建立,专业的志愿服务基地也很鲜见,难以满足对志愿者的专业教育和实践培育。三是文艺创作不够,现在全国有影响的志愿服务文艺作品很少,在创作、传播、推广和氛围方面都存在制度短板,说明志愿服务文化还没有深入人心。

五、志愿服务组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志愿服务组织化的繁荣发展是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组织体系保障,是精神文明事业和基层群众工作的重要支撑。组织化程度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志愿服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要坚持党的领导,转变管理方式,创新服务项目,培养专业人才,拓展资金渠道,确保组织可持续发展。(一)坚持党的领导,理顺管理体制。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国情特点,也是独特优势所在。志愿服务组织化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方向不动摇。因为志愿服务是现代非常活跃的一种青年运动,是凝聚人才、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如果没有党的正确领导,不能确保与党的方针方向一致,组织化程度越高风险反而越大。因此基于党情国情和志愿服务的两个显著特点,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在党的领导下,要进一步依法治理。严格按照《慈善法》《志愿服务条例》赋予的法律权利,按照精神文明机构牵头,民政部门依法管理,群团等部门各自做好行业志愿服务工作的要求,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权威又活跃有效的领导机制和管理机制。(二)转变管理方式,激发社会活力。志愿服务是社会服务工作的内容,社会化、群众性特点明显。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组织化发展还存在自上而下、行政安排、民间响应不足等问题。志愿服务组织化发展过程中要逐步转变管理方式,不断激发民间社会活力,才能确保组织化发展的生命力。要优化志愿服务组织登记、注册管理、评价评估等管理方式,进一步降低登记门槛,激发社会爱心团队和人士积极发展组织;进一步优化志愿者注册管理方式,注册方式、服务时间等不作行政规定,尊重志愿者的个人意愿,提高广大公众参与服务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志愿者评价管理方式,探索线上时间、个人记录和组织记录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优化志愿服务组织税务管理,简化慈善组织申报流程,减免组织税收和从业人员税收,支持和激发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投入社会服务。(三)创新服务项目,拓宽资金渠道。组织发展离不开项目和资金支撑。我国志愿服务组织目前多是精神明文明机构主管并以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其发展,购买服务项目中多以工作项目为主,对组织的人员购买不足,存在发展不稳定的困难。志愿服务组织化发展过程要创新更多服务项目,拓宽资金渠道,确保组织可持续发展,形成完备的组织体系,推进区域事业发展。一是不断创新组织运营项目和人才培训项目,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筹资,确保组织基本人员经费和能力提升。二是创新群众活动项目,推动筹资收入的多元化。三是创新慈善信托项目,将有限的资金不断增值保值。(四)创新人才培养,增强造血功能。人是组织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没有专业、合理的人才,组织化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精神文明机构应会同民政、财政等部门出台规范性文件,在国家层面应建立志愿服务人才培养机制、培训学院和保障机制。地方有条件的地区可依托高等院校、党校、团校和实训机构、企业灵活建立志愿者培训基地,加快培养一批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熟练掌握服务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志愿者骨干,着力培养一批富有社会责任感、熟悉现代管理知识、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人才。国家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要积极支持本单位、本社区的专业人才加入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优化志愿者队伍结构。在服务中发现人才、培训人才、培养人才,将人才作为组织的第一资源,不断增加组织的造血功能。六、志愿服务组织化案例以成都高新区志愿者协会1+3+N平台为例。为凝聚区域公益力量、助力区域文明和谐、畅通企业社会责任表达,2010年,在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支持下,自主培育了枢纽型社会组织———成都高新区志愿者协会并实现专人专职,负责承办全区志愿服务工作,以适应高新区特殊的部门体制和快速发展社会工作社会化规律。成都高新区通过建立健全1+3+N组织化平台,解决了“志愿服务有人干事、志愿者能就近就便参与服务”的供需问题。“1”即是成都高新区志愿者协会秘书处,负责区本级志愿服务工作职能;“3”是即是在六个街道建立分会、每个社区设立志愿服务专员,分别负责街道、社区两级志愿服务工作;“N”即是在软件园、公园、企业和公共场所建立志愿服务专业站点,满足爱心企业和个人就近参与服务。三级组织工作体系的建立健全,填补了全国基层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化的空白,实现了志愿服务管理职业化、运作项目化、服务社会化的工作局面。成都高新区志愿者协会依托1+3+N组织化平台,发展英特尔等企业、学校、社会组织会员150家,发展注册志愿者8.7万人,每年在50个社区开展2200场次各级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者超过一万人,服务居民超过六万人次,极大的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增强了居民对党委政府的认同、对志愿服务的认识,提升了区域文明程度,受到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得到了广大居民和服务对象的点赞。协会被推举为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被评为全省“4•20抗震救灾先进社会组织”协会党支部被成都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成都市文明委授予“市级文明单位”,是成都市社会组织党建现场教学基地。

作者:吴元兵 李易蔓 单位:成都高新区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