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条例十篇

时间:2023-05-06 18:12:10

志愿服务条例

志愿服务条例篇1

广东省志愿服务条例全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鼓励和规范志愿服务活动,保障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及其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志愿服务,是指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自愿以自己的时间、知识和技能等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公益性活动。

本条例所称志愿者,是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个人,也称义工。

本条例所称志愿者组织,是指从事志愿服务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性组织。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引导、支持和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保障。

第五条 省志愿者联合会指导和协调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志愿服务活动,市、县(区)志愿者联合会(协会)或者义工联合会(协会)(以下统称志愿者联合会)指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联合会在同级共青团组织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并接受民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鼓励和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维护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活动。

提倡、鼓励公民和社会各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第二章 志愿者组织

第八条 具备《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条件的志愿者组织,应当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登记,接受其监督和管理。

第九条 志愿者组织依法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可以按照志愿者联合会的章程申请成为其团体会员。

第十条 志愿者组织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培训、考核和激励等工作;

(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三)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四)志愿者组织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一条 志愿者组织招募志愿者时,应当公告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者的条件、数量、服务内容以及风险等信息。

第十二条 志愿者组织应当建立注册制度、志愿服务时间累计和绩效评价制度,并建立志愿服务档案。

志愿者要求志愿者组织出具参加志愿服务证明的,志愿者组织应当及时、如实出具证明。

未经志愿者本人同意,志愿者组织不得公开或者向第三方提供志愿者的个人信息。

第十三条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可以组织本单位、本系统、本社区的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章 志愿者

第十四条 志愿者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志愿服务能力和从事志愿服务必要的身体条件。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经其监护人同意或者由其监护人陪同,可以参加与其年龄、身心状况相适应的志愿服务。

第十五条 鼓励符合条件的个人向志愿者组织申请成为注册志愿者。

第十六条 志愿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自愿加入或者退出志愿者组织;

(二)参加志愿者组织的活动,接受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关的教育、培训;

(三)获得志愿服务活动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

(四)获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所必要的条件和安全保障;

(五)要求志愿者组织帮助解决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六)对志愿者组织的工作进行监督,提出建议、批评;

(七)在自身生活有困难时优先获得志愿服务;

(八)法律、法规及志愿者组织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七条 志愿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志愿者组织的章程和制度;

(二)接受志愿者组织的指导和安排,履行志愿服务承诺,完成志愿服务工作;

(三)尊重志愿服务对象,不得泄露在参加志愿服务过程中获悉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其他依法受保护的信息,不得损害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四)因故不能完成志愿服务活动时,及时告知志愿者组织;

(五)不得向志愿服务对象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报酬;

(六)不得利用志愿者身份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

(七)维护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声誉和形象。

第十八条 志愿者参加经志愿者组织安排的志愿服务活动时,应当佩戴志愿服务标志。

第四章 志愿服务活动

第十九条 志愿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扶贫济困、帮孤助残、支教助学、科技推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区服务、大型社会活动、应急救援等社会公益事业。

志愿者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的具体范围和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条 需要志愿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并如实告知所需志愿服务的信息和风险。

志愿者组织应当在十日内对志愿服务的申请进行审查并予以答复;不能提供志愿服务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二十一条 志愿者组织与志愿者之间、志愿者组织与志愿服务对象之间,应当就志愿服务内容协商一致。任何一方要求签订书面协议的,应当签订书面协议。

志愿者组织安排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签订书面志愿服务协议:

(一)对人身安全、身心健康有较高风险的;

(二)连续三个月以上专职服务的;

(三)为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应急救援等提供志愿服务的;

(四)组织志愿者在本行政区域以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

(五)志愿服务活动涉及境外人员的。

第二十二条 志愿者组织安排志愿服务时,应当根据志愿服务的需要,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安全、卫生、医疗等条件和保障,开展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志愿者配发志愿服务标志,帮助志愿者解决与志愿服务活动相关的实际困难。

第二十三条 志愿者组织应当告知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时的风险,不得安排志愿者从事超出其自身能力的活动。

志愿者组织应当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需要,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提供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二十四条 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在参加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时,应当接受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志愿者组织的统一指挥和管理。

第二十五条 举办大型社会公益活动需要志愿服务的,举办者可以自行招募志愿者,也可以委托志愿者组织招募志愿者。

第二十六条 志愿者组织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章程的规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或者其他非法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行指派志愿者组织或者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不得利用志愿者组织或者志愿者的名义、志愿服务标志等进行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或者其他非法活动。

第二十七条 志愿者组织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国内外志愿服务交流活动。

第五章 支持与保障

第二十八条 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的经费来源包括政府支持、社会捐赠和资助,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九条 本省依法设立省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为发展全省志愿服务事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省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的资金主要用于:

(一)资助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文化培育、志愿理念宣传、志愿者事业研究、志愿服务推广;

(二)资助志愿者培训、志愿者表彰和志愿者权益保障;

(三)资助其他与志愿者事业发展相关的项目。

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依法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并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条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资助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

捐赠人和资助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关优惠。

志愿者组织接受的捐赠、资助,应当按照其章程的规定,并根据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合法方式使用。

第三十一条 志愿服务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

志愿服务经费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有关部门和捐赠者、资助者、志愿者以及社会的监督。

第三十二条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当将志愿服务教育纳入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组织青少年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培养青少年树立志愿服务意识。

第三十三条 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宣传。

第三十四条 鼓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招聘人员以及学校招收学生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录取优秀志愿者。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志愿者在参加经志愿者组织安排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因志愿者过错造成志愿服务对象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志愿者组织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损失或者损害是因志愿者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志愿者组织承担民事责任后,可以向其追偿。

第三十六条 志愿者在参加经志愿者组织安排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因志愿者组织或者志愿服务对象过错受到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志愿者组织或者志愿服务对象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志愿者在参加经志愿者组织安排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因不可抗力受到损害的,志愿者组织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损害的,志愿者组织应当协助志愿者向第三人取得赔偿。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利用志愿者联合会、志愿者组织或者志愿者的名义、标志进行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或者其他非法活动的,志愿者联合会、志愿者组织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予以制止并责令其改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侵占、私分或者挪用志愿服务经费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1999年8月5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同时废止。

志愿服务的特点1、与公民的成才和就业全面挂钩

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公民的成才与就业问题是各国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之一。只有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公民的成才就业等切身利益挂起钩来,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得到社会民众的全面响应,才能确立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

2、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切入点

相对于过去那种以满足少数受服务者的生活需求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模式,着眼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局,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中寻找服务课题的志愿服务模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志愿服务条例篇2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及其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及志愿者组织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志愿者是指在志愿者组织登记或者注册的个人。

本条例所称志愿者组织是指依法成立,从事志愿服务的公益性社会团体。

第四条志愿服务活动应当依法进行,遵循自愿、无偿、诚信、有益的原则。

第五条志愿服务活动接受共青团组织及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鼓励和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志愿服务精神,维护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志愿者组织应当具备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注册。

第八条志愿者组织应当按照其章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第九条志愿者组织应当建立志愿者注册制度,并向注册志愿者颁发志愿服务证、志愿服务记录册和志愿者标志。

第十条志愿者组织根据需要可以在街道、社区、乡镇、村屯等设立基层志愿服务机构。

第十一条志愿者组织的职责:(一)制定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二)负责志愿者招募、培训、考核、表彰等管理工作;(三)筹集、管理用于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物资;(四)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帮助;(五)开展宣传与交流活动;(六)建立健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措施;(七)履行志愿者组织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二条志愿者组织应当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和必要的物质保障。

第十三条符合志愿者组织章程规定条件的个人,可以向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并登记或者注册,成为志愿者。

志愿者应当在志愿者组织的安排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第十四条志愿者享有以下权利:(一)自愿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或者退出志愿者组织;(二)参加与志愿服务有关的培训;(三)对志愿者组织的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并进行监督;(四)请求志愿者组织为其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和必要的物质保障;(五)有困难时可以优先获得志愿服务。

第十五条志愿者履行以下义务:(一)履行志愿服务承诺;(二)遵纪守法;(三)维护志愿者组织及志愿者的形象和声誉;(四)保守志愿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或者商业秘密。

第十六条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可以在以下范围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一)扶贫济困;(二)帮老助幼,帮残助弱;(三)抢险救灾;(四)环境保护;(五)社区服务;(六)支教助学;(七)拥军优属;(八)大型社会活动;(九)其他社会公益活动。

第十七条需要志愿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志愿者组织应当及时对申请事项进行考查,并就可否进行服务给予答复。

第十八条志愿者组织与志愿服务对象之间应当就服务事项、服务内容及服务要求签订志愿服务协议。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扶持志愿服务事业。

第二十条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由政府资助、社会捐赠和其他合法收入组成。

志愿服务活动经费应当专门用于志愿服务事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

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应当公开,并依法接受有关部门和捐赠人、资助人及志愿者的监督。

第二十一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志愿者组织进行捐赠、资助,捐赠人、资助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相关优惠。

志愿者组织接受的捐赠、资助等,应当符合志愿服务的宗旨和范围,并按照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合法方式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可以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及对志愿服务活动有突出贡献的组织、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二十三条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开展有关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宣传。

第二十四条教育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应当将培养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纳入思想品德教育的范围。鼓励中学和大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志愿服务活动。

第二十五条鼓励有关单位在招聘、招生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录取受到表彰奖励的志愿者。

第二十六条接受志愿服务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条件,为参加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提供所需的专项服务培训和必要的物质保障。

第二十七条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由于志愿者组织的过错,致使志愿者受到损害的,志愿者组织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十八条志愿者在志愿者组织安排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因有过错给服务对象造成损害的,由志愿者组织依法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志愿者组织可以根据志愿者的过错程度,依法向其行使追偿权。

第二十九条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因志愿服务对象的过错对志愿者或者志愿者组织造成损害的,志愿服务对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志愿服务条例篇3

关键词:志愿者权益 维权困境 制度借鉴 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D631.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志愿者(英译volunteer),联合国对其的定义是“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志愿者”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然而,在志愿服务中,由于种种原因,志愿者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制约人们志愿服务的热情,更打击了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目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阶段,以往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已不再适应时展的要求,因此建立新的志愿者权益保障机制,是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关键。[[1] 党秀云 蒋欢《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困境、问题与对策》,新视野2010.3(43)][1]

一、志愿者的界定

对志愿者的法律界定中,我国大陆、台湾和美国皆趋向于将其界定为民事法律关系,类似于劳动派遣关系。我国大陆规定,志愿者是从事志愿服务的人。大型活动志愿者是受活动主办方委托参与活动举办期间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型活动志愿者承附于活动主办方,不是独立的法人,其法律责任由主办方承担。美国97 年制定的《联邦志愿者保护法》倾向于将志愿者相关的法律关系界定为民事法律关系,同时在权利保障上给予志愿者较多特权。我国台湾地区2001年制定的《志愿服务法》也侧重将志愿者相关法律关系界定为民事法律关系,表现为民法上的委托与被委托关系。我国大陆地区尚未制定统一的志愿服务法,但是各省市基本上都已基本制定相关的志愿者保护条例,内容相差无几,在志愿者权益保护上体现了对志愿者相关法律关系界定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倾向性,如《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可以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要求,以及申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志愿者。第十七条规定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与志愿者之间、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与志愿服务接受者之间,可以根据需要就服务的内容、期限、要求及其他必要事项签订书面协议。

二、国家政策支持

关于志愿者权益保障的相关法律暂时还没有出台,只有民政部门的部门规章,但是《社会志愿服务条例》已经列入国务院立法规划。93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公众、团体和组织的参与程度,将决定壳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进程”(第20章)。这项政策鼓励公众参与志愿服务,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这也是后来的一些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国民的价值观也发生转变,一种团结和谐、互利互助的人际关系正在建立。为促进这种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发展,95年民政部颁布《社区服务示范条例》,在全国范围内鼓励开展创建示范社区活动,对于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的人给予表彰。96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目标远景纲要正式将社区服务纳入国家发展计划。 98年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门关于开展国际老年活动意见的通知》中对于志愿者活动的意义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要组织机关干部、青年志愿者队伍和大、中、小学的学生积极开展面向老人献爱心、送温暖、扶老助困活动,以体现党和政府对于老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财政方面在2001年的《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中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9号)中指出“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慈善机构、基金会等非盈利机构的公益、救济性捐款,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慈善机构、基金会等非盈利机构,是依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及《民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组织。”这一规定鼓励社会各界对非营利机构进行捐助,对于完善社会志愿保障产生积极作用。[[2] 中国青年志愿者情况交流总第45期。][2]

三、我国志愿者权益保护的现实困境

尽管我国在政策上对志愿服务的发展给予诸多鼓励,但是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时间较短,部分规章制定不到位,志愿服务涉及的法律问题也逐渐显现:志愿服务法律地位问题、志愿服务原则问题、志愿者组织及成员与服务对象的法律关系问题、志愿者个人的权利与义务问题等。关于志愿服务的统一立法未出台,一些深层次矛盾开始浮出水面:各地立法散乱——地方性法规的内容原则性较强,缺乏约束力;志愿者法律地位不明确——志愿服务不规范;志愿者权益保护制度简陋——地方性志愿服务条例无可操作性。在实际操作中中,志愿者权益保护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经费来源不稳定和社会认知度不高两个方面。

四、来自美国志愿保护的启示:制定统一的志愿者保护条例,从法律层面保护志愿者权益

美国志愿者组织在19世纪已形成相当规模,已作为非政府非盈利组织构成了美国公民社会的基础。他们有自己的经济力量、社会影响,甚至广泛渗透于政治、文化、体育、宗教、环保等多个领域,从不同角度对美国的政治特别是社会政策乃至国际政治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突发事件中都扮演及其重要的角色,志愿者权益保障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9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志愿者保护法》,对志愿者服务的责任承担及豁免制订了详细的规则,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与保护志愿者及被服务对象利益的平衡,值得世界各国在志愿者服务立法上借鉴。

“美国《联邦志愿者保护法》的内容包括七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该法案在引述时应当使用的简称, 即《1997年志愿者保护法》( Volunteer Protection Act of 1997) ; 第二部分是立法的背景和目的; 第三部分是关于本法在和州法冲突时的优先适用和选择适用; 第四部分是志愿者责任限制的具体规定, 是该法的主要内容; 第五部分是关于非经济损失的限制; 第六部分是关键术语的解释; 第七部分是生效的规定,即签署后90 日生效, 不溯及既往。”

该法案的核心内容为第四部分。美国侵权法的特点在于以惩罚侵权者为主要目的,而对受害者的补偿则为次要。鉴于志愿服务的特殊性,对于志愿者承担的惩罚性损害赔偿责任,第四部分规定,在志愿者履行非盈利组织或政府机构赋予的职责范围内,对志愿者行为引起的损害可以不裁决其承担惩罚性损害赔偿,除非申诉人提出确凿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损害是直接由志愿者的故意或犯罪行为,或者明显的有意漠视他人权利或安全引起的。这样,就把志愿者的惩罚性损害赔偿责任限制在一个范围内。第四部分对志愿者责任限制的各种例外行为也进行了详细例举,包括恐怖犯罪行为或国际恐怖主义行为、仇视性犯罪行为以及根据州法,涉及犯的行为,触犯联邦或州关于公民权利的法律行为,及被告在酒醉或吸食药物的情况下发生的不端行为等。此外,该法案还涉及了志愿者在履行非盈利组织或政府机构职责是应当承担的共同和连带非经济损失责任的规定。根据该规定根据该规定, 志愿者承担的非经济损失责任应当和其职责相对应,但不影响其承担的共同和连带经济损失责任。这样规定的精神在于既保障经济损失的完全补偿( 包括治疗费用、收入减少、替代支出和预算外开销等) , 又不至于让志愿者承担非由其造成的非经济损失, 确保公正。

同时美国在其他相关立法和政策优惠上都显示出对志愿者活动的大力支持的态度,对志愿者个人的物质保障也有很多相关政策法规,如联邦与州设有专门机构,每年有专项奖金,对志愿者绩效进行评估,志愿者经历可以加学分,对于升学、就业、晋级都有利,杰出的志愿者还将得到政府的表彰和奖励。[[3] 叶松竹梅 发达国家志愿者服务的立法研究 法制与社会 2008.05(中)P259。][3]

针对我国法律法规在志愿者权益保护方面的不足,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

一是改变地方立法分散的情况,制定统一的志愿者法。志愿者服务立法应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可分两步走:第一步,由国务院统一立法,制定行政法规。第二步,在实践和调研的基础上,待时机成熟时可提请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者服务法》。这样就会使志愿服务更有组织、有秩序、有效率。[[4] 刘 峰,《对灾区重建中志愿者立法的分析》,《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4]二是明确志愿者的法律地位。明确志愿者的法律地位必须明确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组织的非营利性质;明确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的义务;明确志愿者、被服务单位和个人及志愿组织三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建立三方之间的纠纷解决机制;明确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将一系列鼓励志愿服务的制度和措施法制化,着眼于建立成熟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有关志愿服务经费筹措、捐赠优惠、经费管理及运营的规定,等等。而其中的核心内容是志愿者、被服务单位和个人及志愿者组织三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及纠纷解决机制。[[5] 李俊卿:我国志愿服务法律完善的分析,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Volume 2)2010年。][5]三是建议相关立法结构。目前的立法有单独列章和不单独列章而直接规定条文两种情况。单独列章比较清楚, 建议单独列章。单独列章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 总则规定立法目的、立法依据、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志愿者的法律地位等。第二章: 志愿者组织规定志愿者组织的产生、性质、职权职责、工作方针、工作程序等。第三章: 志愿者规定志愿者资格、权利义务等。第四章: 志愿者服务规定志愿者服务的方针、范围、程序、异地志愿者和国际志愿者服务、志愿者服务标志、志愿者服务日等。第五章: 支持、保障与奖励政府和社会的财政、税收、经费、宣传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以及对优秀志愿者的奖励等。第六章: 法律责任和救济规定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对象三者权利义务关系的性质、违法的法律责任、纠纷的处理及其救济等。第七章: 附则规定施行日期等。[[6] 田思源:《北京奥运会与我国志愿者立法》,《法学论坛》2007年第4期。][6]

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改进现有志愿者权益保护集体措施,促进志愿者活动的长期发展。

志愿服务条例篇4

关键词: 比较视角 中美大学生 志愿服务

多年来,中国和美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各自国家、社会的支持下,在大学生的踊跃参与下,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样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志愿服务,由于历史和现实国情的不同,中美两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相似的地方,更有不一样的特质。总体而言,中美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有价值观、组织形式、服务领域、评估机制、志愿服务法律和保障体系等方面的不同。

一、价值观的比较

中美两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为了增加个人生活体验。在一定意义上讲,志愿服务是一项只付出而不求回报的善举,中美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都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认为这既是一种美好的人生经历,又是一种向善的心灵之旅,这将成为成长中的深刻记忆,也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二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志愿服务是一种公益行为,没有什么现实的利益可图,中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以青年人特有的热情和责任感,用自己的能力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以实现自己的青春价值。

中美两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价值观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意识形态下的价值取向不同。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美两国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价值观的根本不同点。资本主义强调个人主义,注重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发展,美国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大都为了自我内在精神需求的满足,不是把促进人与人的团结和社会的平等友爱作为根本出发点,而是将其看做一种单纯的对新的生活方式的尝试。社会主义强调集体主义,注重集体与社会的和谐,我国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是基于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应尽的责任,是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爱洒向社会,把温暖带给人间,是一种真正的无私的高尚行为。这也是社会主义的一种优越性。二是志愿服务所受的传统文化影响不同。在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取向受到基督教教义观念的影响极为深远。现在的美国社会,包括政府在内的任何社会力量对于道德的督导及捍卫道德的决心均无法与宗教相比。美国宗教史学家安德鲁斯曾说:“宗教是慈善之母。”因此许多美国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是为了履行基督徒的责任。在我国,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主要根源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兼爱、慈悲、互助精神。我国传统文化要求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兼济天下、和衷共济,倡导天下一家、贫富共享的大同精神,这些传统文化和伦理思想对我国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组织形式的比较

中美两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并呈多元发展趋势,特别是民间志愿服务组织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政府性质的志愿者组织和社会性质的志愿者组织构成中美两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这是中美两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形式的相同点。

当然,由于两国国情迥异,中美两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形式也有不同的地方。从中国志愿者组织的整体发展状况来看,我们发现由政府或准政府部门发起并推广的志愿者组织占据了其中主要的部分,自上而下发起并推广的模式是目前中国志愿者组织发展最为繁盛的一种形式。从民间自发产生的志愿者组织虽亦呈现出日益迅猛的发展态势,但与前者相比,其发展仍相对缓慢,且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规模的推广。概括起来,可以说我国志愿者组织形式的现状是“政府为主、民间为辅、多元共存”。而美国志愿服务虽然由政府推动,但主要都是由社会组织的,社会性质和民间性质的志愿服务组织比较多,特别是一些财团和企业家所支持或组织创建的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载体。

三、服务领域的比较

中美两国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有相似之处。例如中美两国大学生都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同样把社会普遍关注的弱势群体,如养老院的孤寡老人、残疾人作为服务的主要对象。尤其海外志愿服务活动是中美两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如我国每年都要派遣大批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去往圭亚那、埃塞俄比亚、老挝、缅甸、津巴布韦、泰国等第三世界国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美国的许多高校同样每年也会组织派遣大批大学生赴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开展志愿服务。

尽管志愿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并无差异,但在历史传统、政治和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积淀、、思维方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中美两国的志愿服务发展多元化趋势愈加明显。如,美国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侧重关注人权、环保、社会正义等,中国大学生侧重于消除贫困、帮扶特殊人群、减少地域差异等。美国大学生的志愿者活动已经拓展到社会福利之外的很多其他领域。如学龄前儿童日托、学龄前儿童课余活动、老人日托、保护妇女、社会义举、民权、安置移民难民,社区开发、医疗和卫生、艺术和文化,等等。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主要集中在社区服务、帮助孤寡老人、大型赛事活动、公益服务等方面,志愿服务还停留在简单的便民服务工作层面上,服务内容的科技含量较低,所学知识运用较少,大学生的专业性和技能性没有凸显出来。

四、评估机制的比较

志愿者活动的评估工作主要是指活动过程中及后期的系列反馈。评估主要分为两大类:自评和互评。从对象上看,自评可以分为组织者自我评估和志愿者对于组织的评估。中美两国在这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评估依据不同

从条文角度观察,国内以不同的队伍规章作为约束,或者没有约束。目前各个高校中的志愿者总队都有一定的文本规章,而作为一个自治组织的大学各院系的分队,就很少有整齐的队伍约束了,大家普遍认为,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公益活动,能参加已经表明志愿者很有爱心了,已经很好了。因此,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明确的评估依据。而在这一方面美国国家则有法律制度规定,明确评估的机构、标准和内容,有章可循。

(二)评估的主体不同

我国现行的对志愿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的管理办法,长于严格登记审核,却疏于事后监督。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评估和监督工作主要依靠登记注册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媒体来完成。其中,媒体的监督是十分有效的,是公众了解志愿组织经营、活动状况的唯一渠道。但是,媒体由于自身追求新闻效应的特性,更关注某些特定事件或突发事件,而对志愿组织的日常活动无法长期有效的监督,事实上许多问题正是在日常活动中暴露出来的。在高校,因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一般都由共青团组织,所以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估工作一般都由共青团组织负责。而在美国,由于志愿服务已经迈向法制化、社会化和专业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评估工作主要是由专门的、专业化的组织来负责。

五、志愿服务法律的比较

从中美大学生志愿服务法律体系的比较中看出,两国都极为重视志愿服务立法,把志愿服务推向制度化、法制化是两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共同方向。两国都实施了注册登记制度,如1999年,美国修订了全国社区服务法,法定社区志愿服务队是全国从事管理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注册组织,未经组织注册人员不得从事相应的志愿服务,我国目前实施的志愿服务条例也对志愿者进行注册登记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

美国的志愿服务历史久远,拥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并制定实施全国统一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但是,到目前为止,政府还没有就如何开展和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形成一套完整的法规,还没有对志愿组织及志愿者的管理问题提出一个综合的、系统的规定,特别是在志愿者的招募、筛选和培训方面更是没有明确的说明,更不用说是志愿者的人身、医疗保险问题。美国极为重视保护志愿服务行为主体的合法权益,如针对志愿者权益保障的1997年出台的《志愿者保障法案》就明确规定:“任何为非营利组织和政府实体志愿工作过程中产生有害行为或失职,都无需对产生的危害承担责任。当然,这种有害行为不能是志愿者故意为之的。”我国现行的志愿服务法规中仅有部分省、区、市为其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期间提供人身保险,例如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规定,根据青年志愿者所从事志愿活动的需要,青年志愿者组织为参加志愿服务的青年志愿者提供相应的人身保险,而如南京等部分地区仅在服务条例中概括地规定要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对保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对志愿者权利的保障、权利受损时的救济途径问题并没有细化。美国对志愿服务行为主体的资格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如《志愿服务法》规定,参与志愿服务主要是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而我国各省(区、市)出台的志愿服务条例在对服务行为主体方面的规定各不相同,如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中,第9条将行为主体的年龄限定在16~35岁,而黑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对于志愿者则无年龄上的限制。

六、资金和福利保障体系的比较

保障主要包括资金和福利两方面。资金起到保障活动开展的作用,而福利则起到保障成员参与性的作用。

(一)资金保障的比较

当前,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资金缺口相对较大。由于志愿者工作直接挂靠学校中的团委,进行商业化操作的可能性较小,就使得活动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狭窄,影响到队伍的发展。而美国的组织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总量也相对较大。在美国,政府会从财税政策上给予志愿者组织极大的支持,如拨款,给予特定的免税政策,规定非政府组织从事社区服务所形成的盈利或利润必须用于社区发展的再投入,为大众服务,不得用于个人。同时,一些志愿者组织还依靠会员会费、商业、基金会及个人捐助、社会筹款等途径,保障志愿服务的健康有序展开。

(二)福利保障的比较

对于志愿者个人的福利主要包括津贴和实物等形式。总体来讲,目前我国志愿者的活动大多是无偿的,主要看项目要约方的安排。福利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和规定,一般以“车贴、饭补”为主。在这个层面,作为志愿者组织更应当为本组织的成员尽量争取应有的利益。虽然,目前国内的志愿者福利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之相对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于志愿者的福利保障则做得比较好,不少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参与“为美国服务的志愿者”,服役期为一年,服役期满后可以得到两个学期的奖学金,而且选择联邦职业时可免除考试资格。参加“全国民事社区服务队”的志愿者,年龄在18到20岁,10个月的服役期满后可以得到6000美元的津贴和2000多美元的一次性奖学金。

七、美国经验对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借鉴意义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美国拥有数量庞大的大学生志愿者,在美国做志愿者几乎是每一个美国人必修的一门课程,可以说“美国全民皆为志愿者”,特别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都非常高。在美国还有一条规定,中学生要想升入好大学,必须在三年内完成至少40小时的志愿服务。如果要上更好的学校就必须参加更多的志愿服务。而成就美国志愿服务如此普及最重要的原因除了政府的鼓励,还应该归功于完善的志愿者组织机制。在美国每一年都有一个全国志愿者大会,届时社会名流、政府官员、演艺明星都会到会向志愿者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那时志愿者们都觉得自己所做的得到了承认,他们更加看重的是精神上的奖励。

从组织机构上看,美国大学生志愿者相对灵活,往往不局限于一个志愿者组织,而是同时分属于不同的组织,为不同的组织服务,使得人才得以流通,活动进行得更为顺利,各组织能够更好地发展,每个志愿者的能力也能够全面发挥。当然,这些与他们国家有健全的志愿者组织体系,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志愿者”,并投入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有关。在中国,志愿者组织的宣传确实比较少,组织形式也比较单一,大学生要当志愿者,或者组织志愿者服务的团体要招募志愿者,首先想到的是找相关组织。然而,要找到这方面的信息常常要费很大力气。在美国,志愿者组织的信息很容易找到。最常见的就是,一些慈善机构常在电视上播放节目,募捐和招募志愿者。人们只要按提供的电话号码和他们联系就行了。所以,在组织形式、评估机制,志愿服务法律和保障体系等方面,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做法都应该成为我们借鉴的地方。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不断推动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勖.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中美比较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71-72.

[2]孟凡平,赵佳宾.论美国的志愿服务及借鉴价值[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02):52-54.

[3]侯婷婷.中美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4]熊亮.中美志愿服务立法比较研究及发展建议[J].法制与社会,2012,(04):270-272.

[5]龙永红.中美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比较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9):46-49.

[6]张斐.中国志愿服务立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7]刘芹.中国志愿服务行为立法研究——以法律的规范功能和激励功能[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9.

志愿服务条例篇5

一、研究目标

志愿者(Volunteer,也称志愿人员、义工、志工)是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1大学生志愿者包括注册大学生志愿者和非注册大学生志愿者,二者在实际中有一定区别。注册大学生志愿者主要指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在高校共青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注册登记、参加服务活动的志愿者。2非注册大学生志愿者一般认为是参加高校共青团组织、志愿者组织的临时招募,或个人自发的自身知识、技能等自愿、无偿地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的大学生。注册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年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有关权利、义务上都有明确规定,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组织一般会统一安排活动内容和时间;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在被招募期间由团组织安排服务内容和时间,而自发的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内容、时间比较自由。

本报告根据对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实证调查,首先试图了解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志愿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其次,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的理念特征、服务领域与存在的问题;第三,探寻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从而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构建。

二、研究方法

从*年开始,作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进行了较大范围调查。*年,调查集中在浙江省*市,对象主要为在丽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管理部门、大学生志愿服务对象,搜集获取一个地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料信息。

为了进一步了解某一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现状及如何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年5—10月,课题组对浙江省内50所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除在样本的代表性兼顾了本科、高职高专和电大三个高校类型,在区域上覆盖浙江省11个市外,还重点分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大学生自愿服务对象三个类别进行专题研究。调查问卷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发放调查和邮寄方式进行,在大学生志愿者中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462份,回收率为97.47%,有效率为100%;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部门发放问卷50份,回收13份,回收率为26%,有效率为100%;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对象中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1份,回收率为94.2%,有效率为100%。

同时,采取定性分析方法,对来自不同高校、不同地区生源的近一百名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进行了深入的个案访谈。

三、调查现状与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认同度的分析

老师和父母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最大支持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认可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谁最支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方面,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有认同分歧。从表3可看出,大学生志愿者认为支持他们参与志愿服务,老师、父母、朋友、同学分别为30%、29.4%、20.6%、20%;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认为支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老师、父母、同学、朋友分别为54.55%、9.09%、27.27%、9.09%,见表3。虽然两者均认为老师支持的比例排在首位,但父母、同学、朋友三者的比例也都不低,说明志愿服务在得到大学生积极响应的同时,也得到了志愿者的老师、父母、同学、朋友的高度认同。与此同时在谁最反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志愿者认为朋友、同学、父母、老师的比例分别为29.7%、21.2%、17.4%、12.5%;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认为同学、朋友、父母、老师分别为18.18%、18.18%、9.0%、和0%。这一反对比例与支持比例的四者态度基本一致,而有54.55%的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四者皆不选的留空进一步说明他们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全力支持,以及他们认为根本不应反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坚决态度。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体制完善度的分析

本研究主要调查考评、激励、惩罚、经费、组织体系等机制、体制。首先,管理条例缺乏。目前,《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正在制定过程中,省内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也有待建立。许多高校虽有志愿者组织,却没有志愿服务管理条例。第二,激励措施不完备。被调查的省内13所高校团委和志愿者组织负责人表示,各级团组织都有大学生志愿者的单项评优,在综合评优、入党等方面同等条件下是否会优先考虑时,有8所学校表示“会”;而8所学校中实际将此写入相关推优、评优文件或制度中的只有6所,不到调查高校数的一半。第三,处罚措施空白。被访问高校表示目前未有大学生志愿者因服务过错而受相应处罚,原因是无相应条例可对照办理。第四,信息交流平台不足。一些高校会在团委网页上下设志愿者协会网站,但多数内容不大更新,只有志愿者含义、精神、义务、权利等内容,有些找不到浏览器,也尚未见到浙江省内高校有大学生志愿者的刊物。各市(地)志愿者组织举办大学生志愿者交流、座谈会也极少。第五,组织架构各有特色。从被访问13所高校得知,把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分为“学校、学院(分院)、班级”三个层次的有5所,分为“学校、学院(分院、班级)”两个层次的有6所,只有“学校”一个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层次的有2所。第六,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经费上,被访问的13所高校中6所有专项经费,7所高校表示没有。上述调查表明,浙江省内高校之间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机制、体制建立上极不均衡,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协调,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运作。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和谐社会构建受益群体满意度的分析

受益群体的满意度在这里是指大学生志愿服务满足了受服务群体在质和量上的何种程度的需求。我们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群体和个人为对象,从尊重服务对象、尊重制度、人际交往、接受意见、服务态度、专业服务等六方面进行了调查。

大学生志愿服务期间,一些受服务单位和个人会对志愿者出勤、服务情况反馈给高校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许多高校团组织也会将志愿者的表现情况备案,并将其作为考核评估志愿者全年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对受服务单位的问卷调查中,着重进行受服务群体和个人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尊重服务对象、尊重制度、人际交往、接受意见、专业服务、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依次为78%、72.1%、78.9%、73.72%、74.1%、78.4%。虽然认为满意的群体接近80%,但认为一般和不满意的群体还是超过20%,非常满意的比例没有一次达到或超过50%。这表明,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和谐社会构建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质量有待提高。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和谐社会构建关系度的分析

1、普遍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非常密切

调查表明,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构建关系“非常密切”的,高校团工作者和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100%认同。大学生志愿者认为“非常密切”的占72.6%。排在第二位的是“有点关系”,约占15%,认为“没有关系”的占6.5%。值得注意的是,还有5.9%的大学生志愿者“不知道”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有没有关系,虽然位于各类比例中最后一位,但由此可知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和谐社会构建这两大内容缺乏应有的了解,自然无从判断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问卷调查,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均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的共同理念排在前四位的是以人为本、互助互惠、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善社会治理。

2、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越来越广

大学生志愿志愿既走进农村,也走出国门;既走进西部,也走进欠发达地区。调查显示,大学生志愿者认为成效较好的是社区服务(26%)、社会公益服务(16.4%)、环境保护服务(12%)、扶贫接力开发(12%)、两项计划(10%)、服务青少年成员(7.7%)、社会应急(6.3%)、服务新农村建设(5%)、国际志愿交流服务(2%)。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则认为参与社会服务、环境保护、社会公益服务、两项计划和服务新农村方面成效显著,而对扶贫接力开发、社会应急和国际志愿交流服务认可率较低。

3、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现实

在调查大学生志愿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动机中,我们同意被调查大学生志愿者最多可以选三项。结果显示,动机排在前三名的项目分别是“更好地锻炼自己”(38%),“加分,为评优增加法码”(27.9%),“想为社会、群众做点实事”(22.6%),动机非常现实,需要引起重视,引导大学生将实现个人理想与服务祖国、社会相结合,弘扬志愿精神,明确志愿服务的宗旨。

4、大学生志愿服务促进了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

关于当前大学生对解决社会哪些问题有帮助,调查问卷显示,33%的服务单位认为“对社会公益活动人力资源稀缺有帮助”,29%的服务单位认为“对弱势群体有帮助”,19%的服务单位认为“对政府职能转变有帮助”,10.3%的服务单位认为“对提高社会成员归属感有帮助”,7.2%的服务单位认为“对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有帮助”。同时,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和谐社会构建产生影响方面,认为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的比例为59.1%;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作用不大的是41.9%;认为几乎没有影响,可有可无者比例为0%。总的来说,大学生志愿服务特别是“两大计划”开展以来,为大学生提供了奉献社会、服务基层、锻炼成才的舞台,开辟了一条向西部、向欠发达地区输送人才的“快车道”,是一条互助互惠之路。

(五)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性分析

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包括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间的长久性和服务项目的持久性。

首先,大学生志愿者压力见表5。明显的是,大学生志愿者认为压力来自经济和学习的分别高达40.7%和39.3%的比例,而认为在生活、人际关系、家庭上有压力的总共才占20%。巧合的是,访问13所高校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负责人也持相同意见,他们也认为做大学生志愿者最大的压力首推学习和经济。这两个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和志愿项目长久开展的重大压力。

其次,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哪方面品质改善最大时,大学生志愿者与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出现较大分歧。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认为对大学生志愿者品质改善最大的合作精神、感恩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关心他人分别占30.77%、23.08%、23.08%、23.08%,抗风险能力和创造力为零。而大学生志愿者中,六种品质均有人认为能最大改善。这说明两者之间的思考和实践层面存在体会差距。

第三,大学生志愿者通过身体力行,把志愿精神辐射到社会每个角落,也传播了志愿服务的理念。在对大学生志愿者的问卷调查中,毕业后继续从事志愿服务的可能性,表示可能性很大的占52%,可能性不大的占30.4%,不确定的占17.6%。问及如果再给他们一次选择,是否选择做大学生时,仍然选择的占78.7%,不会选择的占7.4%,不确定的占10.9%。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活动,也直接影响在校大学生,一些被访问大学生表示是在接受或看到志愿者服务后,而萌生加入志愿者组织的愿望。同时,被访问的13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管理者,对大学生志愿者充满信心,有5所学校认为大学生志愿者毕业后继续从事志愿服务的可能性很大;有9所学校认为如可以再选择一次,这些大学生志愿者还会坚持自己的选择。

当问及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数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时,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均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认知缺乏、资金不足、培训不足、制度不保、理论引导不够等方法可选三个时,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作了如下认定。

(六)走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困境需要健全长效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既有直接的经验、经费等原因,也有间接的信息不畅、岗位不匹配等间接原因。访谈大学生志愿者和高校团组织负责人,认同度较强,认为影响因素依次为:服务领域偏窄、服务经验不足、服务经费不足、素质与服务岗位不匹配、信息源缺乏。所以,为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构建,需要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者都认为应尽快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完善相关法规条例,问卷调查结果。

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和高校团工作者都希望学校、上级团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能大力宣传、关心、扶持大学生志愿服务,感染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让大学生志愿服务成为中国志愿者的品牌项目。

四、调查结论与建议

调查显示,志愿服务已走入众多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在服务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定认可。然而受到人们观念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也遇到种种困难,产生了不少问题。一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观念的误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一个良好的认知氛围,认为大学生志愿者们提供志愿服务不图报酬、不计报酬,是一种奉献行为,应该做出一些牺牲,不能谈回报,影响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大学生志愿者资源的缺乏。虽然大学生注册志愿者增长很快,但与社会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遇上临时性、大型性活动仍需团组织出面动员团员参与。正因为大学生志愿者资源的严重不足,开展的主要是一些典型的集中的服务活动,还没有做到完全意义上的“四进社区”。三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对象的局限。一般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门针对弱势群体或特殊者服务,没有将服务视野扩展到社会成员的合理需求,没有从“神圣化”向“日常化”转换,限制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域,降低了服务效率。四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依赖性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挂靠学校团委,活动内容、人员、时间和经费都要靠党、团组织批准,对人治的依赖性大;同时大学生志愿者过于依赖组织来安排项目,缺乏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五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的缺位。我国现有9个省和7个城市的人大分别通过通过了本省、本市的志愿服务条例,但国家尚未对志愿服务进行有效立法。3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支持网络完美,政府、媒体、宗教机构、企业、社区、民间组织都会支持,而且许多社会团体都积极支持和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而在中国,民间团体自身发展困难,无力支持,而企业因为没有免税的优惠也不愿意支持志愿服务,所以大学生志愿服务在资金、财物、场地、安全上会遇到种种困难。六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不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历来重使用轻培养和管理,由于大学生志愿者在对工作职责、服务技巧、服务程序、服务经验的了解和欠缺,导致服务效果不佳。七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对志愿服务精神理解不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不纯,功利性太强。八是高校团组织和大学生志愿组织对志愿服务研究缺乏。本研究课题在申报时曾邀请多个高校团委参加,但高校团委负责人均表示对此选题无力研究;许多高校团委负责人表示对调查问卷关于大学生志愿者的一些内容不太熟悉,无法判断,导致这一问卷对象的回收率偏低。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程,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的成效,应建立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

1、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热情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温,其群体的特殊性也需要靠制度和立法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相关部门要制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制度,通过法律法规对志愿服务的运作程序进行,明确权利和义务,包括登记注册制度、健全的例会制度、服务项目的审批制度、志愿者评优表彰制度等各项完善的管理制度。政府要制定方方面面的政策来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用政策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者权益的基础上,引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念,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基金,大力资助大学生志愿服务重点项目。这样政府尽社会服务责任之时,也扶持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2、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建设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者组织的领导,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覆盖面,不断建立和健全大学生服务队、服务站、服务点和服务基地。二是加强各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会组织的联系,实现相互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整合方方面面的社会资源,创建一支多专业、多层次、高素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三是各高校都要培养一批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通过志愿服务理念教育和指导志愿服务活动实践,提高他们把握大局,拓宽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的能力。

3、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队伍建设

一是“引进”志愿者。高校扩招难保大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要把真正乐于志愿服务不图回报的高素质大学生招进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对只想借志愿者名义沽名钓誉,损害大学生志愿者形象的学生在教育无效的时候要及时剔除。二是“留住”志愿者。准确了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动机,需要给大学生志愿者尊重、尊严,让他们在从事志愿服务时有满足感、成就感,体现自身价值。三是对作出贡献的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学校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奖励的形式要多样化、技巧化。我国已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精神奖励,如授予“年度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的表彰、授予“杰出青年志愿者”等各种称号,服务“两项计划”的大学生志愿者在考研、考公务员时给予加分、优先录取等。但这都是基于事后的,还要进一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做法,增强服务过程中的激励功能,例如为大学生志愿者安排相关培训、个人成长、就业安全、福利待遇和志愿者优先享受其他志愿服务权利等。

4、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培训

大学生志愿服务也涉及质量问题。在服务前、中、后进行教育和培训是必要的,培训的内容包括知识、态度、方法和技巧等。服务之前主要介绍志愿者的工作职责、服务目的、服务对象、服务程序、服务方法及初步的服务技能;服务之时主要通过实践观察和模仿学习服务知识和技巧;服务之后要及时总结优缺点,及时排解志愿者的困难和不良情绪困扰,帮助志愿者互相沟通和互动,促进其社会责任感的提高和自我成长,从而提高服务成效。需要推动现有教育体制的改革,在学校设立公民义务教育课程。

5、加大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

不仅高校内部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吸引更多大学生参加,充分展示大学生志愿服务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营造全社会正确对待、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通过宣传号召,在最广泛的层面上呼唤起社会群体的志愿意识并形成共识,充分认识到参与志愿服务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从而动员全社会民众共同参与志愿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相处,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社会所产生的示范效应。这个参与不仅是指我们社会各阶层人士要共同参与这项崇高的事业,而且要把我们的服务对象尽可能地从一个被动服务变为一个服务主体。因为他们中间也蕴涵着巨大的能量,他们也有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参与对于我们建立和谐社会有非比寻常的意义。所以,有人建议志愿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八个字里再加两个字——“参与”。

6、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项目建设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入,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越来越广阔,现有的志愿服务项目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需要深入群众去调研、去创造项目。在创建新的项目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全面考虑项目实施的资金来源,志愿服务结束后的出路问题。如果参与志愿服务过度投入,影响学习,甚至影响个人的基本责任和生活,这类牺牲不应被鼓励,因为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总结原有项目经验,树立品牌意识,精品意识,推动新项目,优化老项目,逐步拓宽服务领域,构建大学生长期项目与短期项目结合,地方项目与高校项目互动,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共同发展的志愿服务项目体系。

7、突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信息库建立

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志愿者网上信息库,每所高校都要有一支有准备、有头脑、有思想、有技术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建立大学生志愿者信息库,全面、系统、科学地将志愿者资料储存起来,分类管理、重点应用、接受监督。一旦有急事、大事来临,便于迅速召集起来,并以此为骨干辐射出去,动员和吸纳更多大学生参与。

志愿服务条例篇6

一、志愿服务主题

认真实践“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为主题,精心部署,广泛发动,认真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二、志愿服务品牌

结合政法特色,打造“平安日照、法治日照”志愿服务品牌,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制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关爱社会、关注民生、关心群众,重点围绕3月5日“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日”、3月12日“植树节”、9月9日“老人节” “法律服务民营经济”、“《 日照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贯彻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联系社区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道工作”、开学季等节点开展活动。

三、成立志愿服务队伍

1.加强队伍建设。成立“日照市政法委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下设分队,按照日常业务工作划分为普法宣传分队、反邪教宣传分队、公益服务分队等。统一部署安排,各分队要结合自身特点,灵活机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2.统一活动标识。制作统一队旗,组织开展活动时,要打出队旗、亮出活动标识。对外活动和新闻报道时要统一使用“日照市市委政法委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名称和志愿服务品牌。

3.规范日常管理。做好志愿者的注册、登记、审核、管理等工作,按照制度化、常态化要求,加强志愿者能力培训、考核激励、表彰奖励、信息报道等方面的全链条工作。

四、志愿服务内容:

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志愿者进村居、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讲、评、帮、乐、庆”为主要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组织慰问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志愿活动。由机关志愿服务队牵头。在端午、中秋、春节前夕,组织志愿者赴包联村、包联社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为他们送去节日礼品,献上节日祝福,让他们感受到爱与温暖。

2、开展服务民营经济系列活动,普法宣传分队要深入企业开展“六个一”公益法律服务活动。

3、扎实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由机关志愿服务队牵头。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密切党群关系,依托“普法宣传”主动配合社区做好社会性、公益性工作,积极参与社区的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活动。

4、“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活动。通过常态化、实效化整治中小学校周边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5、组织礼让斑马线志愿活动。根据市文明办的工作安排,积极参加文明交通劝导活动,组织志愿者在重要交通路口、路段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

6、组织植树造林志愿活动。根据团市委的统一安排,在每年的3月份组织志愿者开展植树绿化活动。

7、组织无偿献血志愿活动。联合x中心血站,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8、从4月下旬至6月底期间,组织开展《日照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进社区蒲公英志愿行动,开展《日照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背景、内容和意义宣讲、分发宣传资料、开展“三关爱”志愿行动。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实现《条例》内容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9、开展公共秩序维护志愿服务行动。倡导干部职工践行“文明旅游、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上网”四大文明行动,主动实践乘车礼让、排队守序、合理取餐、礼让斑马线等文明礼仪行为,自觉劝导拥挤加塞、奢侈浪费、随意拍照、刻字留念、不遵守交通秩序等不文明行为。

五、志愿活动要求,搞好总结提报: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弘扬新时期雷锋精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认真做好志愿者活动安排,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形成“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模范”的生动局面。

2、扩大影响,营造氛围。要切实加大对“xx”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网站、宣传栏的作用,普及志愿服务理念,让全体干部职工了解和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列入日常工作管理内容,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的舆论氛围。

3、严格考核,务求实效。要结合实际,周密安排,认真制定好活动实施方案,精心设计活动项目,丰富创新活动载体。将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纳入单位和职工个人考核内容,大力宣传雷锋精神和雷锋式模范人物,树立更多可亲可敬可学的道德标杆,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志愿服务品牌。要及时总结集中活动的经验,着力探索志愿服务常态化的有效途径,确保活动深入持久、扎实有效的开展。

   

  附件:1、xx市委政法委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组织体系

       2、xx市委政法委2019年度志愿务活动计划

 

 

志愿服务条例篇7

一、深入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

构建党政主导、团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网络,逐步实现关爱农村留守学生阵地、队伍和服务基本全覆盖。

1、加强“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建设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网络平台,并以此为载体及时掌握各地农村留守学生基本情况,做好“留守学生之家”的建设规划、项目评估、检查验收等相关工作。要适应不同地区特点,紧扣农村留守学生需求,创新建家模式、灵活建家标准,因地制宜建设“留守学生之家”。要逐步扩大合作建家领域,探索依托青少年宫、志愿者协会、青年中心、青少年维权岗、青年文明号、农村书屋、农村警务室等阵地建设“留守学生之家”。

2、培育关爱志愿者队伍。积极招募大学生、医生、教师、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组建关爱农村留守学生流动志愿服务队,深入“留守学生之家”服务。要广泛动员干部职工与农村留守学生结对,坚持做到一年内做一次家访、谈一次心、推荐一本好书、写一封信、与农村留守学生父母做一次沟通。要通过举办亲情大讲堂、志愿服务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培育关爱志愿骨干队伍,逐步提高关爱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3、加大关爱资源整合。以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爱心联盟为纽带,整合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组织、慈善机构、新闻媒体、公益团体等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争取社会支持,形成关爱合力。

4、开展系列关爱活动。利用暑假、春节等关键时期,立足亲情弥补、学业辅导、卫生保健等关键领域,开展系列关爱活动。将中长期关爱项目与短期服务、集中行动和分散服务、大型活动和小型服务、即时行动和日常服务有机结合,提高关爱服务的长效性和针对性,确保农村留守学生切实受益。

5、选树关爱工作先进典型。积极宣传推广关爱工作的先进事例和典型经验。评选第二届留守学生自强之星、关爱之星,举办颁奖晚会,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浓厚关爱氛围。

6、强化关爱工作理论研究。依托专业力量深入调研,收集掌握农村留守学生信息和关爱动态,为研究解决农村留守学生的亲情缺失、关爱工作长效机制的健全、社会资源综合支持体系的建立等突出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

二、 继续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1、规范管理模式,健全考核机制。规范招募工作,把好“入口关”,提高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招募质量和水平。规范岗位管理,加强信息沟通,科学合理安排服务岗位,在受援县审定、岗位安排等方面做到整合力量,集中使用,全国项目受援县实施规模原则上不少于20人。各受援县必须按照团中央的要求,百分之九十的志愿者到乡镇服务。规范日常管理,加大日常检查和年终考核力度,明确职责和标准,严格考评,对工作不达标的受援县将取消受援资格。

2、丰富宣传手段,营造良好氛围。采用集中宣传和典型宣传相结合,评选 “四川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市州项目办”、“四川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服务县项目办”,组织开展四川省大学生志愿西部计划优秀文艺作品网络展、服务成果展。利用各种媒介,着力对西部计划先进个人事例进行生动报道,宣扬志愿服务理念,提高西部计划影响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3、落实政策待遇,完善措施。根据志愿者的切实需求,完善措施,及时落实有关优惠政策。着重在就业和升学上为志愿者提供政策保障。联合省委组织部开展西部计划志愿者转聘“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干部”和西部计划志愿者考取选调生工作。举行西部计划志愿者专场招聘会,积极为期满志愿者创造便利的就业创业条件。

4、科学策划培训,提升服务技能。按照基层实际和岗位需要,探索集中培训、在岗培训和上调轮训相结合的全方位培训形式。面向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理念、服务岗位技能的培训,帮助志愿者深入了解省情、民情,深刻领会志愿服务理念,强化自学能力,提高适应能力,更加有效地做好志愿服务工作。

三、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

1、开展社区志愿服务调研。掌握基层服务情况、了解基层服务现状、找准基层服务困难,定期联合有关部门召开协调会,研究、讨论新问题、新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2、建设社区志愿服务站。依据社区实际情况和居民需要,科学合理建设社区志愿服务站,做到既方便工作,又高效精干,充分发挥社区志愿服务站的桥梁纽带和阵地辐射作用。

3、拓展社区志愿服务项目。 以“中国志愿服务15年”为契机,认真组织实施爱心助成长、法律援助、就业指导、物业管理、金融服务等具有城市特征的专业志愿服务,实现社区居民所需与志愿服务的有效对接。

四、做好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服务工作

1、选拔培训奥运志愿者。通过网络报名,网络、手机答题,专家面试,选拔100名奥运志愿者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志愿服务。通过网络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传授奥运志愿者对外礼仪、常见医疗处理及急救措施、简单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手语交流等基本知识,帮助奥运志愿者为奥运会、残奥会提供优质赛会服务。

2、开展奥运志愿系列主题活动。开展“传递微笑、服务奥运”、“奥运志愿进高校”、“迎接奥运、志愿有我”等系列主题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奥运、参与志愿服务。

五、夯实志愿服务工作基础

1、推进《四川省志愿服务条例》立法。联合省人大内司委等相关部门开展《四川省志愿服务条例》立法调研。学习考察其他地区的经验,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适时成立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畅通与各职能部门的联系渠道,形成工作合力。

志愿服务条例篇8

关键词:志愿者;侵权责任;激励保障

绪论

高校志愿者活动是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是一项当代中国十分感人和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充满了正能量的事业。这是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是当代青年志愿者肩负的使命.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有许多贫困人口需要帮助;天灾人祸,摧毁我们正常的生活,花草无情,人有情.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需要他们的每一个角落,让受助的人如沐春风.然而对于志愿者我们又了解多少呢?作为当代大学生,学校志愿者活动参加的情况我们又了解多少呢?因让我们确定开展此次调查活动,以此来了解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情况及其对志愿服务事业的认识。高校大学生作为当代志愿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了解他们对志愿服务事业的认识程度,有助于志愿服务事业更好的发展。

一、志愿者的概念及特征

(一)志愿者的概念

志愿者(英文:volunteer),美国专家将其定义为“在非营利组织中为他人和社会提供的无偿劳动的当事者”。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并列举“红十字”的活动加以具体说明,认为志愿者“超越了雇佣的范围,不求利益和回报,以各种形式为社会作贡献、尽义务,不仅对他人和社会有益,也使参加活动者自身得到了满足。”

(二)志愿者的显著特征

1.无偿性。志愿服务的无偿性是一个显著的特征,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当然志愿服务可以得到其他形式的回报,只是不要表现为金钱、物品等方面的支付方式,志愿者也可以得到相应的补贴,以及相应的保险,还有来自政府和社会的象征性的表彰和奖励。

2.自愿性。指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完全出于自愿,而非基于某种从属关系的职务行为。志愿者可以完全自主地决定是否从事志愿服务,从事什么样的志愿服务。即使是加入志愿者组织的志愿者,也有权退出该组织而不负任何责任。自愿性也可以理解为非义务性。

3.社会公益性。指志愿者的服务目的和结果是增进社会公益,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是志愿者特征中最核心的一点。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两类:①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如贫困人口的帮助、对残疾人等,这种志愿服务应当纳人社会保障体系的范畴中;②为大型赛事活动或大型文体活动提供服务。

(三)高校志愿者的特征

高校志愿者除了具有之上的三个性特征外,还具有时代和青年大学生要求的一些特征:

1、鲜明的时代性。高校志愿者服务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着眼于为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弘扬社会新风正气,传递文明与爱心;补充我国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方面;上为政府分忧,下位百姓解愁,帮困扶贫,减轻了社会压力,缓和了一定的社会矛盾。

2、统一的组织性。高校志愿者一般都是在高校共青团组织或具有志愿性质的大学生社团的号召、组织、知道下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这种方式会增加大学生的归属感及荣誉感,也给了大学生向组织靠拢的一个机会。

3、丰富的多样性。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从原来比较单一的的扶老助弱助残生活帮扶等等活动,发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义务献血、义务维修、交通协管、爱心家教、清洁环境、卫生疾病预防宣传,法律、教育、心理、技术等咨询与援助、理论政策,大型活动和赛事志愿者行动,高校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暑期“三下乡”服务行动等等,吸引着广大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

4、显著地流动性。由于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的时间和任务,使得高校志愿者服务队伍新老成员的交替对相对比较频繁,流动性较大。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届一届的高校志愿者毕业走向社会,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帮。这也给高校志愿者的整体队伍素质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带了一定的困难。

二.目前我国志愿者活动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志愿活动多数依靠志愿者自发组织,很多人是以个人热情和积极性为支撑的。但是随着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壮大 光靠热情已经无法解决问题。比如: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受伤是否视为“工伤”,如何补偿;如何认定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法律属性;志愿者服务很难获得对等的社会尊重;经费短缺,临时活动多,长期规范活动少;活动开展过后缺乏反馈;队伍难以壮大。

(一)志愿者侵权现象时有发生

近几年来,志愿者在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屡屡遭受人身损害、乃至献出宝贵生命的现象常被披露出来。例如,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有多名志愿者遇难,而在志愿服务中遭受财产损失的志愿者也是数目可观。有些受损志愿者本人或其所注册的志愿者组织为志愿者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出险后获得了保险理赔;而没有人身意外保险保障的志愿者中的大多数人则得不到任何形式的赔偿或补偿,为社会无偿提供社会公益的结果是“流汗、流泪甚至流血”;不少志愿者家庭为此背负了沉重的压力,一些家庭遭受到丧子、丧女之痛,志愿者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受到的打击则更为沉重。

相比较而言,同样参加某些社会服务活动的其他人员可能获得补偿或相应的待遇。例如在抢险救援活动中,国家公职人员、受政府组织的专业应急救援人员伤亡的,其本人或其遗属可能获得工伤保险或伤残抚恤、死亡抚恤、困难补助、评定为烈士等待遇,而在同一活动中伤亡的志愿者能否获得同样的待遇,则相当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横向不公平问题。除此以外,受志愿者组织指派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志愿者在发生伤亡时,其所属组织常因缺乏足够的经费而难以承担补偿责任;如果所属组织没有为志愿者投保人身保险,那么志愿者的伤亡后果则由个人承担。因此,伤亡志愿者或其遗属能否得到应有补偿,主要取决于所属志愿者组织的资金能力和管理水平,这同样会产生横向不公平问题。至于个人自发从事公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非注册志愿者,他们的伤亡后果则更无法得到有效、合理解决,这在为社会作额外贡献、冒风险的志愿者和未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且无风险之虞的其他公民之间,也会产生横向不公。

(二)针对志愿者服务的立法缺失

当前,虽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志愿服务活动,但还没有制定出一部完整的《志愿者组织登记管理条例》,更没有制定出统一的全国志愿者服务法,志愿服务的有关规定散见于各省市的地方性志愿服务条例,对志愿者组织的界定也缺乏统一的规范表述,而且在各省市的地方性志愿服务条例中也找不到对志愿者组织法律主体资格的具体规定。

尽管有关部门或一些省市施行了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文件,如中国红十字会颁布了《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也颁布了《中国青少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但由于没有一部全国统一的关于志愿服务的规范性法律、法规,使得我国志愿服务法律很不健全,专业性、权威性不够,致使志愿服务缺乏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难以依法管理。”代表们认为,志愿者合法权利易受侵害,难以解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也缺乏对志愿活动的鼓励及对参与者认可的政策或制度,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志愿精神的培育和壮大。

(三)现有司法解释中存在的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出台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和第14条对此作出规定:“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在从事帮工活动中致人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帮工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赔偿权利人请求帮工人和被帮工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帮工人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帮工人因第三人侵权遭受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第三人不能确定或者没有赔偿能力的,可以由被帮工人予以适当补偿。

表面是看志愿者的服务关系有点类似于雇佣关系,实际上志愿者的服务应与雇佣情况是基本一致的,可以适用雇主替代责任。是承担无过错责任或者严格责任,而且《解释》对义务帮工的相关规定,与雇主对其雇员执行职务致人损害的雇主替代责任之规定是几乎完全一致的。不仅是在归责原则方面,在责任承担等方面的规定都完全一致。其中有待商榷的是:“帮工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赔偿权利人请求帮工人和被帮工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一表述容易产生歧义。试设想:赔偿权利人不要求帮工人和被帮工人承担连带责任,那么即使帮工人有故意和重大过失,也不用承担责任;如果被帮工人请求帮工人负连带责任,那么法院能支持吗?这样不同于《解释》第9条的规定,不是很妥当。(四)高校志愿者自身特点增加了其维权难度

高校志愿者多为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他们有着自身的特点:

1、在法律上一般已被认为是已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但在现实生活中高校志愿者多半仍旧依靠父母作为经济来源,尚不能以自己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一旦自身遭到侵权,风险抵抗能力较差;

2、从校园生活志愿者往往凭借着一腔热情投入到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实践中去。高校志愿者往往会由于缺乏生活阅历和经验,这使他们的人身权利更容易受到侵犯。而且容易挫伤志愿者的信心,使志愿活动难以长时间维系。

因此我们应当针对高校志愿者的特点,用适当的方式予以帮助和引导,形成一定的长效机制。

三.如何建立和健全志愿者权益保障制度

(一)制定《志愿服务法》,从法律层面保障志愿者权益

第一,在现有法律体系上,我们应尽快界定出志愿者概念、权利义务关系、服务范围、资金来源和保障机制等基本问题,希望国家层面的相关基本法早日出台。无论从志愿者服务的自身性质分析,还是从当前社会背景和法制环境来权衡,较为明朗的各方态势都为制定志愿者服务国家立法提供良好的契机:①志愿者服务活动因其跨地域性、普遍性等显著特征更适应于统一立法,这样既可以着力提高志愿者服务的立法层次,也无形中避免了大量地方立法资源的重复和浪费;②1999年《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志愿者服务法规至今,我们已制定的相关地方性立法二十余部、在志愿者服务立法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实践经验,也为国家统一立法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参考资料;③在广泛开展志愿者活动的同时,尤为瞩目的是奥运和世博引发的志愿者服务热潮,也从实践经验上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志愿者服务基本立法的思路。

第二,在国家立法的层面下,各地方应进一步对现有的法律规定进行统一整合和修订。在此过程中,各地方立法机关应立足在基本法的原则指导和机制框架下,结合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与志愿者服务相关联的立法,如《慈善事业促进法》、《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红十字会法》、《基金会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相互对照,来完成体系内的有机协调。当然了法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社会现象的法制化进程原本都是曲折反复。

(二)引入强制保险机制,从财力层面保障志愿者权益

为加强对志愿者的保障、维护志愿者自身权利的实现,当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是为志愿者提供保险,以使其有能力抵御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应当设计出一种保险模式,为志愿者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保障。

首先,在立法规定中增加强制保险的硬性规定。目前,尽管大部分省市志愿服务立法中对志愿者组织购买保险的规定“可以”而非“应当”购买,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志愿者组织已逐步树立起为志愿者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的理念。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人保财险签得《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志愿者综合保险保险协议》,惠及13万人次世博志愿者和1000个城市志愿者站点,保险金额高达650亿元。嘴险范围覆盖意外给付、医疗费用补偿、200个城市志愿服务外建站和800个城市志愿服务内建站等财产的财产保险等O M其次,在被保险人范围上应尽量做到全覆盖,对所有在编注册的志愿者办理集体保险。据报道,上海市的70万持证的志愿者更可享受中国人寿提供的20万元保额志愿服务保险和志愿服务意外住院50元/天的补助。从事任何的服务活动都必然存在着一定的人身风险.采取应对降低风险的措施,一方面要提高志愿者自身的防范意识,同时,应当将所有的志愿者尽可能的纳入到保险体系范围中,确保志愿者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获得一定保障和经济补偿。第三除了人身保险,还要涉及财产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从而完善保险制度。尤其是从事一些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服务活动,应当再提供附加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

(三)政府加强引导,增强志愿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政府应开展志愿者权益保障培训,使其了解哪些权益是受保护的,权益受损应如何维护。对志愿者在专业知识、沟通技巧、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也会减少服务中出现的志愿者或服务对象利益受损的可能性,增强志愿者自我保护能力。

要从法律上界定包括志愿者组织在内的各种公共治理主体的权利与责任,真正厘清志愿者组织的参与公共治理的领域和路径,提高其参与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实践中要设立正式的渠道了解志愿者组织的诉求,关注其需求,引导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合理地进行利益表达,以恰当的方式传递意志和愿望。要加强对志愿者组织透明度、自律性和非法活动的监控力度,保证其非营利性、公益性、服务性,打造公信力、提升动员能力、民主参与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加强广播、报刊、大众传媒的监督作用,及时对经营过程中的行为进行报道,每年公布、提供准确和及时的组织动态,开展以新闻监督、群众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监督,构建良好的社会协同、社会监督机制。还要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加强对志愿者组织的监管,促进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积极发挥其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物品、表达不同群体利益诉求、保障社会公益等作用。

志愿服务条例篇9

关键词:志愿服务    立法保障    政策建议

一、问题提出 

志愿服务是一项全球性的、高尚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志愿服务活动是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志愿精神的具体体现。志愿服务有一个最基本的中心思想,即个人或团体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以促进社会和公共福利。它表现为个人或团体,为追求社会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志愿精神的感召下,自愿献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体力,通过志愿服务为他人乃至整个社会提供服务。 

就我国志愿服务而言,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志愿活动和志愿者。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支志愿者队伍在共青团系统中形成,并产生了全国性志愿者组织。1998年底,经中央编委同意,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正式成立,负责全国青年志愿者工作的规划、协调和指导,我国的志愿服务开始启动。截止到2008年4月,我国已有12个(自治区、直辖市)、8个城市制定了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以及河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深入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决定》。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和谐社会的构建亟需通过志愿精神与志愿服务来融合与发展。 

二、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志愿服务在我国已逐步成为一项具有广泛公众基础、蓬勃发展的社会事业,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需求和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由于我国志愿服务的各种规章制度还很不健全,志愿者的合法权利不能得到保障,尚没有全国性的法律来规范志愿服务活动。 

(一)志愿服务行为主体立法残缺 

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直接实施者,由于我国缺少全国统一的志愿服务立法,对志愿者没有标准的定义。目前出台的相关条例在志愿服务行为主体方面的规定都各不相同。而对于志愿者技能的培训,大部分条例都没有相关规定。如果志愿者没有通过专门的培训直接上岗,在很多情况下就会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这不但影响到志愿服务的质量,而且可能危及到志愿者的人身安全,特别是在从事技术性较高危险性较大的志愿服务,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而在志愿者的保护规定上,由于缺少专门的、权威的、统一的法律规范,现实中才出现了许多让志愿者寒心、让服务对象不安心的情况出现。目前看来,虽然个别地方有相关的规定“青年志愿者组织要为在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志愿者进行人身保险”,但由于经费问题也没有落到实处。 

(二)志愿服务行为主体与客体的法律关系模糊 

志愿者在参与社会服务中时,其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模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服务对象往往把志愿者作为无偿劳动力而随意使用。第二,部分志愿者把志愿服务作为是对受助者的一种怜悯,服务态度不端正。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不能被作为无偿劳动力乱用,志愿者服务过程应该受到尊重。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就总体而言,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法律关系还不十分明确,志愿服务过程中问题的解决、纠纷的处理、救济的实现等,都需要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予以明确的法律界定。 

   (三)志愿服务组织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首先,在志愿服务的管理工作中,由于没有出台统一的管理体系,造成了各地方性条例各自为政的情况发生,形成一定程度的混乱情况。党政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争相设立志愿者组织,使得政出多门、管理紊乱的弊端,不利于志愿服务的科学管理与规范发展。政社不分的管理体制已经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阻碍了志愿组织内在活力的发挥。其次,志愿服务被行政干预严重。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新事物,我国的青年志愿者组织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现有的志愿者组织大多数是借助政府和党团的力量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这些组织在管理体制方面,很自然地沿袭了许多党政的做法。所以,我国的青年志愿者组织并未摆脱行政干预,在活动领域和活动方式上也未获得足够宽松的制度空间,因此也就失去了最原始的意义。

以上种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志愿服务的发展,不利于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要解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要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使志愿服务走上有序的发展道路,立法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 

三、完善我国

志愿服务立法的政策建议 

(一)将志愿服务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志愿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在理论根源和社会功能上具有相当的一致性。首先,志愿服务以扶贫济困为主题,以社会困难群体为主要扶助对象,而社会困难群体主要是社会弱者。志愿服务的重点对象是社会弱者,志愿服务在社会功能和服务对象方面与社会保障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为志愿服务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作为社会减压的一支重要力量提供理论前提。其次,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资金不足、内容有限、覆盖面狭窄和服务保障薄弱等问题,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为生活苦难的群体提供社会服务,无疑给社会保障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完善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出积极的贡献。第三,我国目前的志愿服务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这就严重影响了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单向的,主要由国家和社会来负担,将志愿服务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由国家财政的支持,必将会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 

(二)明确志愿服务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首先,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的关系。志愿者组织是社会团体,依《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依法登记成立,它与志愿者不具有行政上的管理关系。志愿者是纯粹的无偿劳动,他不从志愿者组织领取工资和报酬,他与志愿者组织既不是雇佣关系,也不是劳动关系。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关系。其次,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无偿劳动的志愿者与接受服务的一方是一种自愿、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提供服务与接受服务的善意关系,他不从服务对象收取报酬,不适用于劳动法规。如果出现有关问题,可以比照民法来处理。第三,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当服务对象申请服务时,服务对象与志愿者组织之间是一种民事委托关系。 

     (三)明确志愿服务的法律地位 

目前影响我国志愿者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严重缺乏,并且来源很不稳定。志愿者组织是从事志愿服务的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非营利性决定了志愿服务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这是志愿者组织在组织活动时其经费来源缺乏保障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组织大型的公益活动以及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时更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志愿者组织在开展活动时可以根据服务对象的社会性质以组织的名义必要的成本费用,但这种费用不能分配给志愿者,以维持志愿者组织的生存和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真正的参与者,是实际上的行为主体,比如在为大型企业进行活动宣传时志愿者组织可以收取必要的成本费用。第三,由于现阶段我国志愿服务的组织机构十分混乱,不便于统一管理和开展各种活动。因此,应由共青团统一组织和指导,因为共青团有一套强大的服务组织网络,并且志愿者行动最先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四、小结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不完善,导致志愿服务的实践中存在不少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当前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志愿服务法律体系,只有在这样一个服务网络之下,那些弱势群体才能够在改革中受益。我们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这样一部比较完善的法律来规范和推动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使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能够与民间社会的力量相互辉映,成为社会主义法制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邓国胜.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模式[J].社会科学研究,2002(2). 

[2]江汛清.关于志愿服务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青年政治学报,2002(4).  

[3]陈东.浅论美国志愿服务经验及其借鉴价值[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20).  

志愿服务条例篇10

县委宣传部 

《荆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自2018年1月1日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关心和监督下,县委宣传部认真履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职能,督促各地各单位全面学习宣传贯彻《荆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县在推进文明行为促进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从三个方面作汇报:

一、贯彻落实基本情况

(一)加强宣传氛围

1.机关学习深入推进。各地各单位利用每周学习日开展学习《荆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活动。坚持将学习宣传《条例》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对条例内容进行解读学习,采取集中学习、自学研讨等多种形式,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原原本本集中学、学用结合深入学的浓厚氛围。

2.社会宣传广泛开展。一是组织动员各地各单位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微信工作群、QQ群等载体和平台,及时宣传条例内容,对条例出台的背景、目的、依据、文明行为界定、鼓励与促进措施、保障与实施举措、法律责任等进行深刻解读。二是扩大学习宣传覆盖面,印发到各地各单位《条例》共16000本,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提升《条例》知晓率和参与率,真正理解内涵,切实规范言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开展系列活动

1.志愿服务形成常态。为加强对全县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管理,组建了县志愿服务中心,已入驻8个社会公益组织,2个志愿服务工作室。目前,全县各地各单位组建志愿服务团队达150多个,志愿者19860人,成立了蓝天下妇女儿童维权协会、一米爱心社、绿叶志愿者协会、蒲公英爱心协会等一批优秀社会志愿服务团队。各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蒲公英助学项目惠及全县23个乡镇管理区,受助留守儿童达八百多人;蓝天下妇女儿童维权协会的“万家无暴”项目,创新性地设计“妇联+公安+社会组织+”模式,直接服务家暴受害人1200余人,助6名自杀者放弃轻生,70余名想自杀或杀死施暴者的受害人恢复平静,帮数百家庭修复受损关系。

2.立德树人全面推进。县教育局重点突出文明校园创建,将文明行为养成纳入教学计划、纳入课堂教育、纳入教师考评,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各类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题,大力宣传推介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了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今年6月,我县带领群众致富的黄歇口镇毕利霞被评为省荆楚楷模,入选中国好人7月份候选人;多年来坚持5元钱理发的柘木乡王章林被评为市荆州楷模;我县四位“90后” 街头爱心接力,救治心脏病男子的救人群体被评为荆州雷锋帮。

3.移风易俗成效显著。县文明委制定印发《监利县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实施方案》,狠抓主体责任落实,成立工作专班,制订工作措施,并以发倡议书、广播村村响、流动宣传车、“贴门神”、签订承诺书等多种形式开展全覆盖立体化宣传,同时利用电视台、电台、报刊、政府门户网等媒介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公益广告宣传,让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县各村(社区)已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省财政拨付我县村红白理事会奖励经费15万元,我县按照每村464.5元的标准平均拨付到各村。每个节假日前,县委宣传部印发《文明过节倡议书》,通过电视、网站、报纸等媒介开展文明过节宣传活动,通过系列举措,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文明新风逐渐深入人心。

(三)文明创建有序推进。一是开展了省、市文明单位届中测评。组织专班对已申报省、市文明单位开展届中测评,对测评分数较低的单位予以取消考评资格,采取优胜劣汰的方式分别向省、市文明委申报21个省级文明单位和33个市级文明单位。二是开展了县级文明单位、村(社区)的创建申报工作。印发了县文明办《关于做好2018-2019年度县级文明单位、村(社区)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截止目前,已向县文明办申报的单位45个,村(社区)58个。三是开展新一轮全省县域文明指数测评迎检准备工作。为夯实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县委宣传部坚持以常态化模式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制定印发了《2018年监利县文明指数测评问题清单》的通报,督促各相关责任单位进行自查自纠、逐条整改,认真对照《湖北省县域文明指数测评体系》和《监利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2019年工作实施方案》上的要求对标创建,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细化工作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督办指导。

二、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推进《条例》落实的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联动有待进一步提升,各地各单位虽然围绕工作职责尽力开展工作,但工作联动和工作合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执法管理标准还不严格,对禁烟控烟、乱涂乱画、乱闯红灯、乱停乱放、违规使用车灯等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三是文明行为先进人物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等。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再加责任,再强措施,确保《条例》在我县落地生根。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明确目标,制定规划。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既需要攻坚期的强力推进,也需要长时间行为养成,我们将根据《条例》规定,逐项细化行为养成的具体实施步骤,明确长远和年度工作目标,形成既放眼长远、又注重当下的可操作、可实施的工作路线图,同时,我们将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围绕工作规划,制定贯彻落实《条例》的工作目标、实施步骤,推动我县社会文明程度有效提升。

(二)注重引导,加强宣传。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条例》的学习宣传,坚持将其纳入各地各单位每周学习日的重要内容,同时,联合县公安局、县融媒体中心办好不文明行为曝光台,依托各类宣传平台,做好《条例》的宣传解读、文明行为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推介,全面推进《条例》宣传进乡村、进校园,形成全社会“讲文明、树新风”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