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2:37:01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范文篇1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及其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及志愿者组织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志愿者是指在志愿者组织登记或者注册的个人。

本条例所称志愿者组织是指依法成立,从事志愿服务的公益性社会团体。

第四条志愿服务活动应当依法进行,遵循自愿、无偿、诚信、有益的原则。

第五条志愿服务活动接受共青团组织及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鼓励和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志愿服务精神,维护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志愿者组织应当具备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注册。

第八条志愿者组织应当按照其章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第九条志愿者组织应当建立志愿者注册制度,并向注册志愿者颁发志愿服务证、志愿服务记录册和志愿者标志。

第十条志愿者组织根据需要可以在街道、社区、乡镇、村屯等设立基层志愿服务机构。

第十一条志愿者组织的职责:(一)制定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二)负责志愿者招募、培训、考核、表彰等管理工作;(三)筹集、管理用于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物资;(四)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帮助;(五)开展宣传与交流活动;(六)建立健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措施;(七)履行志愿者组织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二条志愿者组织应当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和必要的物质保障。

第十三条符合志愿者组织章程规定条件的个人,可以向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并登记或者注册,成为志愿者。

志愿者应当在志愿者组织的安排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第十四条志愿者享有以下权利:(一)自愿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或者退出志愿者组织;(二)参加与志愿服务有关的培训;(三)对志愿者组织的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并进行监督;(四)请求志愿者组织为其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和必要的物质保障;(五)有困难时可以优先获得志愿服务。

第十五条志愿者履行以下义务:(一)履行志愿服务承诺;(二)遵纪守法;(三)维护志愿者组织及志愿者的形象和声誉;(四)保守志愿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或者商业秘密。

第十六条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可以在以下范围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一)扶贫济困;(二)帮老助幼,帮残助弱;(三)抢险救灾;(四)环境保护;(五)社区服务;(六)支教助学;(七)拥军优属;(八)大型社会活动;(九)其他社会公益活动。

第十七条需要志愿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志愿者组织应当及时对申请事项进行考查,并就可否进行服务给予答复。

第十八条志愿者组织与志愿服务对象之间应当就服务事项、服务内容及服务要求签订志愿服务协议。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扶持志愿服务事业。

第二十条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由政府资助、社会捐赠和其他合法收入组成。

志愿服务活动经费应当专门用于志愿服务事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

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应当公开,并依法接受有关部门和捐赠人、资助人及志愿者的监督。

第二十一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志愿者组织进行捐赠、资助,捐赠人、资助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相关优惠。

志愿者组织接受的捐赠、资助等,应当符合志愿服务的宗旨和范围,并按照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合法方式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可以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及对志愿服务活动有突出贡献的组织、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二十三条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开展有关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宣传。

第二十四条教育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应当将培养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纳入思想品德教育的范围。鼓励中学和大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志愿服务活动。

第二十五条鼓励有关单位在招聘、招生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录取受到表彰奖励的志愿者。

第二十六条接受志愿服务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条件,为参加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提供所需的专项服务培训和必要的物质保障。

第二十七条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由于志愿者组织的过错,致使志愿者受到损害的,志愿者组织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十八条志愿者在志愿者组织安排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因有过错给服务对象造成损害的,由志愿者组织依法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志愿者组织可以根据志愿者的过错程度,依法向其行使追偿权。

志愿服务范文篇2

今年的3月5日是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是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5周年纪念日,是我省的第一个志愿者日,也是《**省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一个颁布施行日。今天,省人大法制委员会、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省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团省委在这里共同召开《条例》贯彻实施新闻会,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全社会认真学习贯彻《条例》。首先,我代表团省委向出席今天新闻会的各新闻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从我省志愿服务发展历程、《条例》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以及共青团组织学习宣传贯彻《条例》的有关要求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我省志愿服务发展历程

志愿服务工作在我省已经经历了15年的发展历程,并已逐步成为弘扬社会新风、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公益性品牌活动。回顾这15年来,我省志愿服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探索起步阶段(1993年至1998年)。1993年,我省共青团组织开风气之先,在全省启动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率先打出了志愿服务的旗帜,开始了志愿服务工作的探索。在这一阶段,志愿服务内容以开展学雷锋便民服务、“一助一”服务为主,形式以不定期、小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主,动员方式以号召式的组织动员为主,省、市、县以及乡镇(街道)都建立了志愿者协会或服务站,志愿服务的组织网络初步形成。

第二,整体推进阶段(1999年至2005年)。这一阶段志愿服务内容向环境保护、社区服务、大型赛会、抢险救灾等各个方面延伸,形式以项目化操作为主,动员方式采取组织动员和社会动员相结合,政府给予了有力支持。如在2004年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每年举办的杭州“西博会”、宁波“国际服装节”等大型赛会中,志愿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2003年抗击非典以及近年来抗台救灾中,志愿者成为生力军和突击队;特别是我们响应鼓励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去的号召,自2003年开始先后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志愿服务省内欠发达地区计划,引导大学生到基层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累计选拔派遣西部志愿者914名,选派省内欠发达地区志愿者469名。

第三,规范提升阶段(2006年至今)。这一阶段志愿服务工作以推进立法进程、加强机制建设、完善组织机构为主要内容。为进一步明确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协调、志愿服务组织的职责、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对志愿服务的保障和激励,切实用法规来调整和规范志愿服务活动,保障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2006年9月,团省委正式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了立法建议,同年底,省人大常委会将《条例》列入2007年立法计划一类项目,开展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和征求意见工作。2007年9月,**省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的正式成立,11月23日,《条例》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全票通过,标志着我省志愿服务工作走上了法治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条例》的出台,承载着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重视和关心,承载着社会各界的参与和信任,承载着全省广大团干部和志愿者的责任和奉献,是我省共青团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是我省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在此,我谨代表团省委向一贯重视、关心、支持共青团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的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和有关厅局部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条例》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省的立法不仅仅是程序上的倡导,而是一次具有实质意义的立法,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志愿服务的组织体系。《条例》规定省、市、县(市、区)设立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负责指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同级共青团组织。条例规定省、市、县(市、区)成立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协会是经依法登记成立的区域性志愿服务组织,并行使一定的管理职能,其他志愿服务组织通过申请加入志愿者协会,成为其分支机构或者团体会员,形成以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负责指导协调、志愿者协会为主干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二是从法律层面规范了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行为。《条例》明确了志愿服务组织的职责和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有利于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依法履行职责和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也有利于依法维护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志愿者责权利相统一。《条例》对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明确了志愿服务的主要领域、服务对象以及申请获得志愿服务的程序,强调了志愿服务各方平等、自愿的关系,并以“签订志愿服务协议”的契约形式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条例》还规定了志愿服务法律责任的解决途径,等等。通过这一系列具体详细、措施有力、科学可行的规定,必将有力规范和促进我省志愿服务工作,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是从法律层面强化了志愿服务的保障和激励。《条例》规定每年3月5日为我省志愿者日,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进一步激发志愿者的责任感和光荣感,也必将促进全社会尊重和关爱志愿者。《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保障,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条例》专门制定了保障和激励一章,其中有很多具体可操作性的规定。如,政府应当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和志工委的日常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等保障;鼓励组织、个人对志愿服务组织和活动进行捐赠、资助,捐赠者和资助者依法享受税收等方面的优惠;鼓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招考公务员或者招聘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志愿服务表现突出的志愿者;教育部门、学校和有关社会团体应当将培养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志愿服务能力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并将青少年和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鼓励本单位、本系统的人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和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宣传志愿服务;政府对表现突出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等等。这些都将极大地优化志愿服务的外部环境和工作条件,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学习宣传贯彻《条例》的基本要求

为了更好地引导广大志愿者学法、守法、懂法、用法,依法规范志愿服务行动,依法促进全社会关心支持并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团省委将在全省统一部署开展《条例》学习宣传贯彻活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条例》的高潮。

首先,要把学习《条例》作为首要任务,全面深入学习,把握精神实质。做好《条例》的学习,是贯彻《条例》精神、深入实施《条例》的基础。全省各级团组织、志愿服务组织要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加快“法治**”进程的高度,充分认识《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把《条例》的学习作为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要广泛组织动员广大团干部和志愿者骨干要带头认真深入学习《条例》,吃准、吃深、吃透《条例》,准确理解和把握《条例》精神和主要内容。要通过开展知识竞赛、举办辅导讲座、召开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进一步把团员青年、志愿者和广大群众学习《条例》的活动引向深入。

其次,要把宣传《条例》作为重点环节,着力营造声势,扩大社会影响。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要紧紧抓住“三五”契机,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掀起《条例》宣传的高潮,并将《条例》宣传活动贯穿2008年全年。团省委将于3月份举行《条例》宣传的系列活动:一是拟定3月5日当天为全省首个志愿者日统一行动日,开展“人人争做志愿者,人人关爱志愿者”——**省首个志愿者日统一行动;二是向社会征集“最需要志愿服务者”,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对象和志愿者各方信息的有效对接;三是对我省志愿者行动15年的发展历程作全面回顾;四是挖掘近年来我省志愿者行动中所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向全社会作进一步的宣传;五是编印万册《条例》宣传手册免费发放到基层;六是制作志愿服务宣传海报免费发放到基层;七是制作志愿服务公益宣传片在各地电视台展播。各地要根据团省委的统一部署,在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帮老助弱、帮孤助残、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科普宣传、法律咨询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当地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传媒作用,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条例》。

志愿服务范文篇3

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我奉献·我快乐”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办字号)及委《关于印发<“我奉献·我快乐”志愿服务活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管字文件精神,委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自月27日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尽职尽责、克服困难,坚守岗位,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起到了很好的社会示范作用。为进一步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切实让“小蜜蜂志愿者”成为我市大街小巷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使之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工作品牌,现结合我委实际,就继续做好“我奉献·我快乐”志愿服务活动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委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要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要将活动开展作为提升干部综合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展示城管系统干部职工风采的重要平台,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成立以党委(总支、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志愿服务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和联络人,加强工作协调,加强对活动的培训指导,及时组织人员到岗,及时沟通联络,及时对参与志愿服务上岗情况进行登记,及时反馈情况信息,积极推动,协调安排好志愿工作。

二、持之以恒,全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人数多,时间跨度长,委属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提高认识,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参加。要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长期的重要的工作任务来对待,广泛动员委系统干部职工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对出现了少数志愿者主观能动性不足、执行力不强等问题要及时进行思想动员、统一认识,深化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识。要及时总结志愿服务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不断探索和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确保志愿服务持之以恒。

三、严格纪律,落实责任。委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要结合实际,将志愿服务活动层层分解,落实责任、责任到人。每一位志愿者在执行工作任务时统一穿戴配发的装备,严禁出现迟到、早退及出勤不出力现象;服务行动中做到举止端庄、态度端正、言行一致、有问必答。委活动领导小组要建立志愿服务行动全过程动态管理,加强督导,不定期进行巡察,对人员不到岗、脱岗的单位和个人将在全委进行通报批评。对因市志愿服务督导小组在督导中发现的人员不到岗、脱岗等情况,将追究相关责任。

四、搞好宣传,规范服务。委属各单位要在着力健全志愿服务机制上下工夫,引导干部职工正确处理好正常工作与志愿服务行动的关系,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要善于挖掘活动中的鲜活事例、选树先进型、加大宣传力度,各单位在活动中一些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要充分利用委局域网、宣传栏及各种宣传媒介进行宣传,并及时报送委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活动氛围。

志愿服务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与时俱进的要求,推动学雷锋活动和青年志愿者行动深入开展,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为共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的意义

本次活动以“弘扬雷锋精神、共筑和谐”为主题,动员和组织全处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对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带领职工共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三、活动主题

弘扬雷锋精神、共筑和谐

四、领导机构

五、活动内容

(一)开展“寻雷锋足迹、扬志愿精神”活动

1、开展“学雷锋月”活动。与社区联系,开展义务劳动、便民服务和访贫问苦活动。注重发挥青年志愿者和群团组织的作用,真正贴近群众,将学雷锋活动落到实处;

2、在广大职工中积极开展“寻雷锋足迹、扬志愿精神”主题活动,缅怀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争做新时代的雷锋传人;

3、参加区团委在广场开展的学雷锋义务服务活动。

(二)结合单位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

1、组织干部职工上街开展文明劝导活动。

2、组织单位职工积极参加义务献血活动。

3、结合3.12植树节进行义务植树活动。

4、组织干部职工上街开展“洁城”活动

5、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三)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研讨

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座谈会、演讲会、理论研讨会等多种方式,深入总结学习雷锋活动和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经验,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深化对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好地推动新时期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志愿服务范文篇5

[关键词]文化自信;广西;志愿服务;志愿者

1广西志愿服务发展的特点

1.1志愿组织多由政府部门或共青团完成。志愿服务是指在业余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专长,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自愿向他人、社会以及国家提供形式多样的无偿服务活动,而且积极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公民一般思想觉悟较高,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热心社会公益的特点。广西较有影响力的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无一例外都是在政府部门或共青团直接组织或其支持引导下开展的。如在广西较有影响力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就是由共青团中央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组织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志愿者和“暑期大学生志愿服务万村远程教育活动”广西区志愿者的招募及活动开展也都是主要通过广西区政府和共青团广西区委组织的。因此,政府部门尤其是共青团广西区委在广西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1.2人员构成上主要以高校学生为主体。从广西目前开展的扶助社会弱势群体、服务大型社会活动中的人员构成中,由于共青团广西区委的主导作用,各高校的在校学生形成了志愿者的主力军。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专业志愿者全部在高校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中招募,环保活动开展中的志愿者也主要通过各高校的环保社团来进行,在每年的“学雷锋月”中,各高校也都会开展进社区、看望敬老院老人、义务劳动等相关主体活动。蓬勃发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具体重要的实践意义。1.3从服务地域上看,形成了区内服务、支援区外、外派东南亚国家的全方位服务。广西志愿服务活动依托于广西区的政府部门及各社会团体在广西区内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广西,如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同时,在面向全国的大型社会活动及应急救援活动的志愿者招募中,积极参与,为区外提供支援的同时学习区外志愿服务的经验,如在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抗击肺炎疫情中都能有广西志愿者的参与。并且,在国家汉语办组织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活动中,广西具有东南亚语种特长的志愿者们每年都会有大批赴东南亚从事志愿服务,他们成为弘扬中国文化的交流使者,把爱国情怀渗透到每一位海外华人心中。

2文化自信推动广西志愿服务

2.1文化自信对广西志愿服务有引领作用。广西作为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增强民族自信也尤为重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日益普及的志愿服务活动有着相辅相成的效果,一方面广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中,形成了“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是具有广西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而志愿服务的精神是:团结、互助、有爱、奉献,这与广西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志愿服务是践行广西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另一方面通过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积极的志愿服务活动,对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2.2文化自信促进广西志愿服务的文化建设。新时代以来,加强广西志愿服务文化建设,就是在文化自信的引领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厚植家国情怀、民族情怀,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时代指引。一直以来,广西志愿服务都能紧随时代的步伐,面向社会需求,服务涉及大型赛事、脱贫攻坚、西部计划、环境保护、应急救助等众多方面。一是帮助服务对象改善其生活状态,调整他们与社会的关系。二是推动社会走向融合,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3民族文化为广西志愿服务提供思想指导。广西作为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仅世居民族就达12个,全区共设有12个民族自治县,民族乡58个,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民族风俗与文化,形成广西宝贵而丰富的文化资源。广西民族文化形态丰富,最典型的有六种类型:一是以喀斯特地貌景观为基础的桂林山水文化;二是以红水河和左右江流域为主的丰富多样、融合共生的少数民族文化;三是以巴马长寿之乡为代表的充满生态智慧的长寿养生文化;四是北部湾地区开拓进取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五是以边境地区跨国民族为代表的开放包容的中国—东盟文化;六是以左右江革命老区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在国家的支持下,各高校对于民族风俗及文化的课题研究不断增多,众多民间文化组织的成立,都为民族文化的发掘整理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众多的志愿者以参加各种下乡活动、参与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等形式,成为传承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让大家对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通过自身的宣传,完成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增进民族间的和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振平.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路径[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54-61.

志愿服务范文篇6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精细化、社会化,努力将国土志愿服务打造成全市志愿服务的品牌,为加快建设实力、幸福、美丽作出更大贡献。

二、主要活动

(一)“交通文明”志愿服务活动。

1、活动时间:全年的星期六上午。

2、活动地点:常新路幸福路交叉口。

3、活动内容:以建设安全交通、维护优良秩序为宗旨,开展文明礼让宣传和文明交通劝导,引导驾驶员、行人和非机动车遵守交通规则,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养成文明交通习惯。

4、参加人员:局直单位全体志愿者按值勤表轮流值班值勤。

(二)“窗口文明”志愿服务活动。

1、活动时间:全年的正常工作日。

2、活动地点:市行政中心国土窗口。

3、活动内容:以树立窗口形象、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学习业务知识、锻炼岗位技能、遵守职业道德、履行服务规范,在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职业技能优势,为群众提供土地设定登记、变更登记、抵押登记的专业化志愿服务,推动窗口行业文明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4、参加人员:局土地交易服务中心(驻窗口)全体志愿者。

(三)“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

1、活动时间:以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为主。

2、活动地点:空巢老人家庭。

3、活动内容:以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养生保健、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以系统内的“空巢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组织老干部支部党员志愿者与空巢老干部结对,加强空巢老人之间的日常联系和情感交流,帮助解决空巢老人生活困难和精神孤独等问题。

4、参加人员:老干部支部党员志愿者及相关科室志愿者。

(四)“环境文明”志愿服务活动

1、活动时间:以8月至11月期间为主。

2、活动地点:人民社区。

3、活动内容:以净化美化城市、打造优美环境为宗旨,以新一轮省文明城市测评为契机,清除街道小巷、公共场所的卫生死角,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践踏绿地、破坏公物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制止和劝导。

4、参加人员:局直单位全体志愿者按值勤表轮流值班值勤。

(五)“社区文明”志愿服务活动

1、活动时间:以8月至11月期间为主。

2、活动地点:人民社区。

3、活动内容:以维护文明城市荣誉为目标,开展卫生环境整治、结对帮扶等活动,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困难群众等特殊人群提供生活照料等志愿服务,营造和谐氛围。

4、参加人员:局直单位全体志愿者按值勤表轮流值班值勤。

(六)“礼仪文明”志愿服务活动

1、活动时间:以来客接待期间为主。

2、活动地点:会场、饭店、景区。

3、活动内容: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文明形象为宗旨,在接待上级机关领导和友好市县同行的过程中,勤俭节约、文明就餐、文明出行、文明观赏。

4、参加人员:局领导、局办公室及相关科室志愿者。

(七)“关爱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1、活动时间:以寒假、暑假期间为主。

2、活动地点:学生家庭。

3、活动内容:以“生活关心、学习关注、情感关爱”为主题,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学费不足等问题。

4、参加人员:局直单位全体志愿者。

(八)其他志愿服务活动

按照市文明办的要求随时组织志愿者参加

三、活动要求

志愿服务范文篇7

一、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情况

区文化志愿服务最初始于2010年,区文化馆把文化志愿者工作纳入到文化辅导工作中,着力培养业务精干、服务能力强的文化馆干部开展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走进校园、走进军营、走进乡村,在还没有“文化志愿者”这一组织称谓的时期,便以文化馆干部为主体组织开展了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

二、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情况

在不断进行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文化志愿者一言一行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取得的社会效益,吸引了社会各界更多有服务特长、有社会责任心、有爱心的人士加入到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形成了一支可以提供全面、优质、专业文化志愿服务的志愿者队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各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志愿服务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撑,区文化志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这支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定名为“区文化志愿者服务团”。志愿队伍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定期组织培训,区文化馆协调解决志愿服务地点等事宜,并定期调度志愿服务开展情况,不断推动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规范化建设。

三、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建设

由于文化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人数大幅增多,为了更好的发挥文化志愿团队的作用,为社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志愿者服务,制定了“区文化志愿者服务团章程”,通过服务团章程,规范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行为,制定全年志愿服务工作计划,使文化志愿者服务团具备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提供社会文化服务的能力。

四、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

文化志愿者以青少年和社区文化队伍为主要服务对象,常年活跃在文化志愿服务第一线。

2011年至2013年,区文化志愿者深入街道对艺术团进行长达2年的民族乐队组建排练辅导,并辐射到街道村、。2016年以来,文化志愿者、等坚持到区小学开展少年合唱团组建和辅导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和陶冶了孩子的音乐情操。2017年“区文化志愿者服务团”成立,并组织志愿者服务小分队进入区八一希望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音乐支教活动,对该校小学部六个年级进行了音乐课教学辅导。

志愿服务范文篇8

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目标,以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宗旨,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为推进科学发展、构建文明和谐贡献力量。

二、活动主题

以“献礼十八大、温暖身边人”为主题,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全县志愿服务活动进入常态化。

三、活动内容

(一)围绕讲文明树新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由秘书科牵头,各科室配合,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宣传文明礼仪知识,着力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知礼、重礼、行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围绕扶危济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各科室要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三)围绕维护社会稳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公共安全公益宣传、法制教育和安全提示志愿服务活动,普及公共安全知识。

(四)围绕环境保护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志愿宣传实践活动,引导人们提高环境道德素养,积极参加义务植树、绿化美化和环保实践活动。

志愿服务范文篇9

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志愿队伍以及服务体系的发展仍处较低水平。一方面,很多社区志愿者队伍以及服务体系产生于国家行政权力尚未涉及、无法覆盖到的“真空地带”,使得社区志愿服务类型有限、领域不广、公共性不强。另一方面,社区志愿者队伍以及服务体系数量少、不够规范,它们只具有正式组织的雏形,大多数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带有临时性、随意性缺点,远没有达到社区志愿者队伍以及服务体系所应该达到的自主治理、自我服务要求。

一、社区志愿服务的不同类型

为了分析不同类型的社区志愿者组织及其服务体系运作逻辑,我们选取了厦门龙头社区、泉州少林社区、漳州西街社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促进社区志愿者队伍以及志愿服务体系完善的具体措施以及可能途径。我们把漳州的西街社区称为行政主导型社区志愿服务(简称行政型),泉州的少林社区志愿组织模式及志愿服务类型为社会型(简称社会型),而厦门的龙头社区则介于这两者之间,我们称为混合型。

我们之所以称漳州西街社区志愿队伍及其服务属于行政型主要就在于这个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成立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该社区既没有成立“社区志愿服务协会”或“志愿服务站”,使得该社区的志愿小分队服务围绕上级政府下达的“各项中心任务”,行政性特征明显。社区志愿者的招募主要依靠政府的安排以及社区的动员,个人自愿参加的仅有13位同志[1]。同时,志愿服务组织的领导不是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而是通过社区干部的选举任命。因此,这样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属于政府主导型。

我们之所以称泉州少林社区志愿队伍及其服务属于社会型是由于:一方面,少林社区志愿者队伍主要通过“志愿服务站”通过发放倡议书、张贴招募宣传广告、上门宣传等形式吸纳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小分队,社区志愿服务站主动与驻社区单位沟通如何壮大志愿服务小分队力量。另一方面,少林社区志愿服务站对自身所建立的社区志愿服务小分队进行了规范管理。按照社区志愿小分队建立社区志愿者分类档案,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卡”,使社区志愿者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项目以及服务时间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记录。同时,志愿服务站围绕社区志愿服务态度、社区志愿服务的权利义务、服务技能等方面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培训,努力实现助人自助。

同样,我们之所以称厦门龙头社区志愿队伍及其服务属于混合型主要是由于:一方面,该社区通过成立常设机构——志愿服务理事会——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理事会所设立的理事长由社区居委会书记或主任兼任,理事单位则由社区居委会与各驻社区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等组成,负责招募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队伍,志愿者小分队负责人则由居委会考察推荐与志愿者队伍自己选择相结合方式产生。这样的志愿服务组织具有行政与社会相结合特点。另一方面,从志愿服务内容来说,主要配合街道等政府部门的各类创建工作以及社区居民的日常志愿服务工作;从志愿者招募方式来看主要有志愿服务理事会组织招募以及社区居民的志愿参与相结合。

二、不同类型的社区志愿服务比较

我们认为志愿服务体系应当包括志愿服务输入、志愿服务筛选以及志愿服务输出这样一个组织化过程把志愿服务体系分为志愿者队伍组成方式、志愿服务经费来源、志愿服务开展、社会支持网络、志愿服务项目以及志愿服务价值实现等六个方面[2]。认为尽管社区志愿服务的类型有所不同,但是都应当围绕着这六个方面进行展开。为此,我们从这些方面对所调研的社区志愿服务进行比较。

指标社区

西街社区

少林社区

龙头社区

志愿服务类型

行政型

社会型

混合型

队伍建立

志愿者招募

行政指令

社会动员

行政指令、社会动员

队伍负责人

社区干部任命

志愿服务站选拨

经费

支持

经费来源

街道拨款

志愿组织募集

政府拨款、志愿组织募集

经费形式

现金

现金、实物

现金、实物

充裕程度

紧张

紧张

充裕

小分队数

6

8

11

志愿培训

较少

志愿活动

少、短期、暂时

一般

较多

服务类型

扶贫济困

内容较多

内容较多

政府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企业支持

一般

支持

支持

社会参与

一般,少

比较多

很多

居民参与

较少,普通志愿者

一般,易形成资深志愿者

比较多,易形成骨干志愿者、资深志愿者

项目确定

政府确定

志愿者确定为主,兼顾社区

社区与志愿者组织协商、社区与企业事业单位协商

服务目的

配合社区

志愿组织

社区、单位及志愿组织

服务规范[3]

不规范

较规范

较规范

志愿

价值

自我认同

服务社区

服务社会、实现自我

实现自我、服务社会

他者认同

很少评价

志愿服务

志愿精神的体现

志愿精神宣传

很少宣传

宣传,效果较好

宣传,效果一般

三、壮大社区志愿队伍,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思考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转型时期要想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必须在坚持发展混合型志愿者组织的同时,吸收社会型志愿组织的优点,切实采取如下三点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队伍登记注册制度,为壮大志愿者队伍提供合法性身份认同。要积极推进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法规的制定,统一规范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的机关、内容、程序,整合志愿服务注册的不同性质,明确注册中社区志愿者应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及时制定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促进社区志愿服务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同时要求每一个有志于为社区做贡献的人都应该严格遵循注册申请,颁发中国社区志愿者证。

第二,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规范自身管理与运作。首先要健全队伍招募制度。不仅要继续鼓励社区老年人参加志愿者组织,而且要动员和鼓励有专业技能的年轻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其次要建立志愿者培训机制,对新招募的社区志愿者,进行社区志愿者基本概念、志愿者活动发展情况、志愿服务宗旨、发展目标、信念、志愿服务的有关规定、管理制度、相关道德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对老的志愿者进行文化理念、人际交往能力、专业服务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和系统培训。再次要健全社区志愿者的考核评估机制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努力使志愿服务成为“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储蓄,实现“助人自助”。

第三,健全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拓展志愿服务内涵,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既要努力拓展新的志愿项目,开展对特定群体的志愿服务,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内容,扩大服务的覆盖面与受益面。又要不断超越社区原有的志愿服务项目与服务内容,拓展社会救助、慈善公益、优抚助残、敬老扶幼、治安巡逻、环境保护、社区矫正、科普咨询以及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项目内涵,努力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和志愿服务质量,使志愿服务的价值得到认同,志愿服务精神得到推广。

--------------------------------------------------------------------------------

[1]即使这13位志愿者组成的社区公志愿小分队他们也主要根据社区居委会的安排进行的。

志愿服务范文篇10

志愿者服务工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通用培训、专业培训

通用培训:主要使志愿者具备志愿服务必要的知识技能,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服务精神和服务能力。

专业培训:重点对象是专业志愿者,根据服务岗位的专业要求,实施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1)志愿服务理念培训

(2)志愿服务礼仪培训

(3)应急救援、志愿者自护、医疗常识培训

(4)志愿服务心里培训、团队意识培训

(5)文化知识培训

(6)志愿者体能培训

二、培训时间

每季度培训1次

三、培训方式

集中开展学习培训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优秀志愿者典型做专场报告、讲座、通过视频教学的形式,诠释志愿者的意义和各个岗位志愿者的工作要求。

骨干培训,针对关键岗位的志愿者,以学习营和训练营方式开展培训。

实践培训,通过开展各种公益实践活动,组织实战演练等方式,提高技能,培养团队精神,营造志愿服务氛围。

测试评估,通过对志愿者素质的评估,评估培训效果,确保达到培训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