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持续发展分析5篇

时间:2022-08-08 10:46:48

城市可持续发展分析5篇

第一篇:城市雕塑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城市雕塑可持续发展中的代际公平问题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基础设施而言,城市雕塑其实是与后生关系最为深远,处理起来也最为复杂的现代人工构造物之一。以其他现代人工构造物———写字楼、桥梁等基础设施为例,除去个别历史风貌建筑外,当其物理寿命或经济服务寿命到期后加以拆除是完全合乎逻辑理性和经济权衡的行为。但城市雕塑是物质化了的精神,具有超越物理材料之上的艺术属性,在任何一个时代,拆除甚至迁移前一两代人创作的城市雕塑都会成为一个有巨大争议的话题。比如沈阳火车站有60年历史的纪念中苏两国并肩作战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苏联阵亡将士纪念碑》(俗称《坦克碑》),围绕是否要拆除其为规划让路,沈阳市文物部门、城建部门、铁道部门、民政部门、市民、媒体就爆发了激烈的争论。类似的案例还有安徽芜湖市的五一广场大转盘雕塑、杭州市西湖畔的《美人凤》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激化了舆论环境。按此推论,当代城市雕塑的论证者和创作者在创作之前认真调研周边人文环境,是尊重周边公众的权利;如果选择不易引起争议的主题是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公众的权利;那么,微观上控制雕塑尺度、宏观上控制发展速度,为子孙后代根据他们必然变化了的审美眼光与品位创作新的城市雕塑着想,不妨碍后代人进一步创作城市雕塑的权利,或使后代不必为维护、迁移现在遗留下的城市雕塑爆发太多争论,或耗费过多的社会资源。这就是尊重不同代际人们的权利,即为城市雕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关键性的基础。

二、中国城市雕塑发展代际公平问题凸现的原因分析

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城市雕塑发展中的代际公平通常不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尽管在城市雕塑传统比较悠久的西欧,有雕塑家就抱怨发展空间较少,但凡城市中应该布置城市雕塑的位置,就已经有前人创作的作品,其中不乏大师名作。当然,由于西欧社会已经培养出了尊重艺术的社会风气,还基本形成了一套以作者回购、迁入博物馆为代表的城市雕塑退出机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在中国,由于下列3个相互关联的原因,城市雕塑发展中的代际公平问题已经强烈凸现出来。

1.中国当代城市雕塑绝对数量增长过快

中国改革开放后接受西方现代雕塑创作理念与相应材料工艺,开始了快速的城市雕塑建设进程。据统计,截至2006年,北京市已有2000余座雕塑,其中10米以上的大型城市雕塑134座,截至2004年上海市已有城市雕塑1034座,重庆市有700余座。可见全国范围内的城市雕塑绝对数量可观,且数量增长之快超过了艺术客观规律所能允许的上限。这就产生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如果这一速度延续下去,将不会为后代留下用于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的足够土地。当然,也很可能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即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还会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土地供应应当可以满足新兴社区的需求,自然也能满足今后时代城市雕塑建设的需求。但是中国从根本上是一个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土地供应不会是无止境的。另外,按照城市雕塑建设的基本规律,特定题材、内容的城市雕塑往往要建设在特定地点,它们与所处环境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如果在某一个高速发展的年代,就在这些重要节点、关键轴线全部建设完成城市雕塑,无疑是对代际公平原则的极大伤害。当然,还会有一种解释,即城市雕塑是可以迁移的,可以通过迁移解决城市雕塑建设与保有在不同代际之间的矛盾。这就牵涉到中国当前城市雕塑建设的另一个特征,也就是下面要谈到的问题。

2.中国当代城市雕塑尺度相对较大

如前所述,在城市雕塑创作传统悠久的西欧,城市雕塑建设的代际矛盾并不突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城市雕塑的尺度相对较小。今天在欧美各大博物馆所见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经典雕塑,如世人熟悉的《萨摩色雷斯胜利女神》(现藏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尼科》(现藏希腊奥林匹亚博物馆)等。由于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物理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它们的艺术效果保留了自身的独立性。其实在落成之初,这些作品大多数都与特定环境结合在一起,可以被认为是城市雕塑的早期形式。它们被移入博物馆作进一步的收藏、保管和维护的原因部分是由于这些作品自身恒久的艺术价值,部分是由于这些作品历史悠久产生的文物考古价值。但是它们能够移入博物馆的前提却是它们普遍相对有限的尺度,直接降低了迁移和维护的难度。相比之下,当代中国兴建的大量城市雕塑普遍具有相当大的尺度,当代中国城市雕塑的大尺度一方面是由于立项者的主观意识决定的,即认为更大尺度的作品更容易产生高知名度,彰显本地区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城市雕塑不锈钢锻造加工工艺的普及,在创作与制做中间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分离,使得雕塑家亲手完成的小稿理论上可以被放大到空前大,其规模仅受到财力和空间制约。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中国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城市空间较大,这些新兴城市往往规划有尺度较大的广场可供安放雕塑。总之,当代中国城市雕塑动辄十几米、几十米的大尺度基本断绝了它们在未来可能会整体迁入博物馆保存的可能性。如果这些作品在空间或题材上与后代对城市雕塑的需求产生矛盾,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3.中国当代城市雕塑题材相对集中

当代中国大型城市雕塑立项过程中往往被加以较多的非艺术因素,比如要求以表现地区经济发展成果为主要目的等,这导致中国当代大型城市雕塑以主题性雕塑为多,且多集中在奋进、创新、崛起等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主题上。雕塑的位置、尺度、形式甚至色彩也往往服务于表现此类主题。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程度导致的心态与审美观念完全不同,这些主题在后代人看来可能是不适宜的,需要采取迁移等方式移出公共空间。事实上这一问题在今天也已经凸现出来,国内很多城市都存在部分建立于几十年前,主题时代性过于鲜明,而内在的美学质量又难成经典的城市雕塑。今天对它们的处理已经引起舆论广泛争议,可为明日之鉴。

4.中国当代城市雕塑占用、消耗的其他资源过多

如前所述,由于中国当代城市雕塑普遍尺度较大,造成对各种原材料的大量消耗。尽管当前的主要材料———不锈钢与铁质框架是可循环再利用的。但大量运用的石材则是不可再生的,事实上中国北方一些石雕业发达的县已经出现了石材资源匮乏的状况。其次,雕塑广场占地较广,其铺装还要大量消耗石材等不可再生物质材料。最后,较高大的城市雕塑在后期维护运营中为了满足夜景照明条件还要消耗大量电能,从而产生相当的运营成本并造成可观的碳排放。这些虽然是次要问题,但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后代造成了负担,影响了城市雕塑可持续发展中的代际公平。

三、解决城市雕塑代际公平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因为城市雕塑的可持续发展本身是一个需要统筹安排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各方面要素的巨系统,因此如何改善甚至解决城市雕塑发展代际公平问题也是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创作设计者包括公众共同思考和解决的主要课题。

1.提升规划科学性与加大规划执行力度并行

近年来,部分城市雕塑由于论证不完善,选址不当,为了适应城市交通系统发展需求不得不在落成不久就拆除、迁移,造成巨大人力、财力和物力损失的问题已经为相关主管部门注意到。所以北京、上海、沈阳和杭州等多座城市已经开展了城市雕塑规划编制工作。这一系列城市雕塑规划集中了政府职能部门、设计者等多方力量,应当说提升了城市雕塑建设与管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虽然城市雕塑规划编制主要的着眼点在于解决当前问题,比如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金损耗,更快提升当前城市雕塑建设科学水平等。但从长远看,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无疑是实现城市雕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自然也对控制建设速度、提升建设质量等有益于代际公平的问题有所助益。当然,城市雕塑规划还有部分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执行力度,科学合理的城市雕塑规划只有得到有力贯彻执行才能助推城市雕塑可持续发展,这就牵涉到赋予城市雕塑规划法定地位等问题。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城市雕塑规划的编制和落实可能反而引起城市雕塑建设加快速度,建设部决策层就高度警惕在一届领导任期内大量建设城市雕塑以“填充”规划雕塑景观区、带、点的问题,并指出:“编制规划要遵循艺术规律和公众的意愿,特别是要防止近期规划建设项目集中和过多的问题,为城市未来雕塑建设的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

2.控制城市雕塑尺度与提升艺术质量并行

关于中国当前城市雕塑尺度较大的情况,则需要城市雕塑立项者与设计者转换思路,改变观念,不必再坚持“以大为美”的观念,在保证艺术质量的同时尽可能控制作品尺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节省城市核心地带(特别是适于布置城市雕塑的轴线与节点)的宝贵土地资源,为后展城市雕塑留出充裕空间。另一方面,相对有限的尺度也为作品今后退出城市雕塑领域(原因不一定与美学质量有关,可能是规划变更或亟待加强保护等),进入博物馆收藏领域铺平道路,既延长了作品的艺术寿命,又便于后代根据自身需求对雕塑进行迁移,从而实现代际公平。

3.全寿命期内维护与迁移问题并重

对当前建设的城市雕塑特别是大型城市雕塑应当有全寿命期考虑,比如为实现照明所需的能源越少越好,以不给后代维护带来困难同时减少碳排放量。另外还要考虑作品在全寿命期内迁移的可能性,从结构角度考虑整体吊装的受力问题,从安装工艺角度考虑拆解并重新组装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人、环境、艺术品合为一体的有机生态系统,因此应当被置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综合考虑。通过统筹安排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各方面要素,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但是城市雕塑自身发展的必需,也是社会长远发展的必需。而在城市雕塑可持续发展之中,无论出于怎样的理论出发点与实际考量,都必须“把后代人作为人类整体和社会全体成员的一部分而纳入本代人的思维范围和理论视野之中”。事实上,实现城市雕塑发展不仅有利于“不在场”的后代,也有利于“在场”的当代,因为尊重后展城市雕塑的权利也意味着当代建设的城市雕塑能够更好得到后代的尊重与保护,从而有效延长当代城市雕塑的物理寿命与艺术寿命,打造富于生命力的艺术经典,更好地实现文化发展与传承。

作者:王鹤 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第二篇: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措施探析

1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从广义上来讲,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环境资源的合理使用再生。从狭义上讲,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从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出发,充分的考虑环境的保护的因素,更加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相辅相成的理念。

2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对于一个城市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将进行具体的阐述。首先,良好的自然环境会吸引众多的投资者的目光,无论是从商业利益的角度还是从从业者的健康心态来说,都是百利无一害的。投资项目的引进对于当地的市场经济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生存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态,在热爱的环境下进行工作,将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工作的高效性显而易见。综上所述,良好的环境会大大的提高公司的效益,从而使城市经济的整体水平提高。反之,如果城市的发展只顾眼前利益,无视环境的破坏,这座城市将会慢慢的衰败。其次,居民们面对良好的生态环境会充满生活热情及幸福感。近些年来,我们加大了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公园植被的增多,建设楼盘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吸引购房者,生态系统额平稳发展,将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乐趣,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植被的覆盖率增加将大大的净化着城市中的各类污染的气体。新鲜的空气对于当今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个期望,政府正加大力度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使一些气候问题、空气质量得到解决,从而还人们以蓝天白云。再者来说,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无论是在现在还是未来,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环境质量的优化等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好的收益,为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我们不应该目光短浅为眼前利益而牺牲自然,否则迟早有一天自然会一一还回来。现在,旧的落后的发展方式所带来的缺陷已经显露,导致很多补救工作需要实施,如退耕还林等政策。这些政策的目的就是要为未来中国留下可用的资源。可见,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城市的发展建设意义非凡。

3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措施

面对城市的建设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在发展现代化城市的同时,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努力的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环境保护规范城市,实现城市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3.1减少污染源。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经济的利益而忽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要使工业的布局规划结合城镇的规划,防止境外污染型的工业向本市转移。淘汰落后的工业技术,大力的推广节约型资源、能源、原材料,减少污染性的工业技术和方法。积极的推行清洁生产,制定和完善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可以发展生态型工业体系,建立重点工业园区。此外,工厂也不易过分集中,一些排放量较大的工厂要远离城市和居住区,通过对废气和废水的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3.2提高绿化率。在城市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的建设。城市中心往往是建筑密度最高的地方,所以也是最需要绿化的。在城市中合理的安插绿色的空间,来增加人们的休闲场所,降低建筑的密度。在有限的地面上采用立体绿化的方式从而来增加绿化的面积,提升环境的质量。实行绿化的建设与其他工程施工,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城市公园,不仅能美化环境,更净化空气,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温室效应。

3.3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得以稳定发展的一般条件是城市基础设施,同时,它也是为居民生活和物质生产提供服务的行业总体。城市基础设施包括能源利用系统、环境改善系统、水利系统、交通系统、灾害防护系统、邮电系统这六大系统。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滞后,需要做的工作和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说: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公用事业,改革原有的传统服务观念:制定并且落实改善基础设施现状,实现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

3.4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的发展建设要以城市的生态环境不遭到破坏为前提,满足人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做到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另外,为了缩小城市向外蔓延的范围,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致力于把废物的处理、土地的使用情况以及已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最合理的使用能源和材料的规划。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把人类城市的发展建设和生态学中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相结合,把一些生态学中的理论运用到城市建设发展的实践中,着力打造人类与自然生态平衡协调发展,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居住地。

3.5强化对城市建设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第一,妥善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间的关系,需要投资者和执政者树立经济发展的同时离不开环境保护的观念。良好的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切不可一昧的追求发展经济而牺牲自然环境。为了创造一个环保与发展共存的局而,政府各个部分要落实以下几点:工业方面:鼓励环境无污染、少污染型工业代替传统污染严重型工业。农业方面:拒绝引进可能对环境存在污染的项目,人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蔬菜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项目。第二,政府部门应加人环境保护工作。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中各个部分间应各司其责,狠抓落实。比如:发展计划局要做好宏观指导、统筹规划的工作:各个环保部门则要进行统一的管理监督。要想将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效的实施,将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其深刻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资源的重要性等等,只要完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在提高城市整体经济的同时,不仅仅对于现阶段我们生活的质量进行提高,更能造福于子孙后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需要长期坚守的任务,给人们一个舒适的环境生活将是整座城市更加的美好。

作者:银小娇 单位: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第三篇:城市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思考

1实例概况

某城市规划新区交通规划建设坚持可持续、生态、特色、便利的理念,以生态宜居为核心价值取向,以文化为引领,依山傍水、顺势而建,切实推进功能区位图。该城市新区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着重建设统筹完善配套公共服务、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构建高效、活力、生态的城市新区。规划区内现状主要道路仅为五象大道和龙岗大道,其余均为村庄道路,道路网密度严重不足。五象大道东西向贯穿规划区,是联系龙岗商务区与五象新区的重要交通动脉,龙岗大道作为南北向的城市主干路,向北可通过仙葫大桥直达三岸、凤岭片区,向南直通往灵山县的二级公路。规划区内现状没有加油站,公共交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仅五象大道沿线有一条公交线路,缺少停车场等交通设施用地。从城市当前交通现状表明,现状道路结构不够合理,路网密度低,道路级配不合理,缺乏次干路和支路。整个道路系统需要加以深化与完善。停车场缺乏,加油站等设施亟需建设。另外公共交通配套设施有待完善。现有站点的布置缺乏统一的规划,影响交通秩序。公交车站点的位置、停靠方式等需要进一步统一考虑。

2交通枢纽用地规划

规划区内原有的湘桂铁路复线取消,原天潭货运站亦取消,结合五象客运站设置一座长途客运站,占地面积为3.14公顷。规划五象客运站由站房、站前广场和站场客运建筑三部分组成。五象客运站作为五象新区的交通枢纽,站场内包括了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及轨道交通换等交通换乘功能。本次规划重点对五象客运站周边路网、用地进行统一协调设置,重点疏通客运站客流,满足站场出行居民的需求,使得客运站不再是对外交通插入城市的孤立点,而是寻求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一体化的城市单元,使得五象客运站由单一铁路工具的载体转变为铁路换乘其他交通方式的城市交通转换中心。鉴于客运站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重要性,其各功能分区布局应当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龙岗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布局,整体、宏观的进行考虑。通过合理的广场设计,完善现有交通流线,在形成优美城市环境的同时,使交通顺畅,成为城市新区的亮点。围绕“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旅客的需求,创造舒适、优美、人性化的空间。铁路站场作为该城市的交通枢纽核心,重点实现与轨道6号线、公交等公共交通的紧密换乘。站前广场以景观为主,站区布置以集约用地为原则,形成立体多层开发,实现人车分流。有效利用现有地形环境,优化交通组织,尽量减少人车交叉,进站、出站交叉,各类车辆各行其道,高效快捷。

3道路系统规划

3.1城市路网规划

⑴城市路网级配合理、密度适宜。规划区新规划的道路网络规划,要加强低等级道路建设,完善主要干道的集散道路系统。通过合理利用低等级分流道路,形成完善的路网级配,为道路网络中道路功能调整创造条件;道路建设的红线宽度可以考虑在不同区域,根据交通需要和沿线用地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⑵道路功能与等级明确。根据道路承担的交通流的功能确定道路的等级,确保道路上承担的主要交通流优先,降低不同特征交通流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也为交通管理创造条件;不同功能等级的道路要求功能分明,自成系统,减少不同等级的道路相互重叠,造成在交通组织上的混乱;道路的功能划分与城市的土地利用相协调。⑶发挥主干路系统交通和组织作用,强化放射道路。利用城市主干路与放射道路形成的城市道路基本构架进行内外交通的组织、转换和圈层不同区域的交通联系,其中加强放射道路能有效的组织规划区内交通和缓解交通压力。各主要道路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应结合城市交通问题与要求、用地布局与发展和城市路网结构特点赋予相应功能。

3.2规划路网结构

根据“直干曲支”的规划思路确定道路线形,规划区内以五象大道、龙岗大道、永福路、新邕路为主要道路结构,形成了“两横两纵”的区域主干路网络。“两横两纵”:指五象大道、新邕路形成区域东西向的主干路;以及龙岗大道、永福路两条南北向道路。规划区内的规划道路网主要以方格网结构为主,局部形成环状结构,整个区域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各成系统,又能协调兼顾,为片区和区域发展提供较为顺畅、合理的交通联系网络。

3.3路网密度

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一定的密度和适当的形式组成网络结构,规划分别对区域内的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进行路网密度测算。主干路道路网密度约为1.012.04km/km2,次干路道路网密度约为2.04km/km2,支路道路网密度约为2.962.04km/km2。

3.4道路等级规划

规划区的道路等级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快速路为现状环城高速路改建而来和玉洞大道延长线以及远期龙岗大道-天坛路段提升为快速路。玉洞大道延长线红线宽度为200m,道路断面为六块板,两侧红线以外各30m为绿化控制;龙岗大道-天坛路段红线宽度为60m,道路断面为四块板,两侧红线以外各15~20m为绿化控制。城市主干路采取红线宽度为68m;主干路道路断面为四块板,机非分行,两侧红线以外各15~20m为绿化控制。次干路作为为区域交通主要集散道路。次干路的道路红线宽度以40~36m为主,主要有龙华路、江湾路、规划3号路、天坛路等。其中,天坛路红线宽度为50m,道路断面为四块板,将为远期龙岗大道-天坛路段提升为快速路做预留。其余次干路断面为两块板,两侧红线以外各预留10~15m绿化控制。

4公共交通网络

规划区内形成三级公交网络:轨道交通网、快速公交网、常规公交网。根据本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轨道交通南北向穿越规划区,线路北起那井,南至那莲,共设16座车站。与该城市新区另一轨道线呈十字相交,其设有4座轨道交通一般站点。根据商务区的规划,今后商务办公中心区将打造成为高端、现代、功能复合的综合体,其内汇集商业、办公、酒店、餐饮、展览、娱乐等功能,也将是人流集聚地区,为能有效、快速分流交通与人流压力,规划建议适当调整穿越龙岗商务区的8号线路,由沿龙岗大道布设,调整为沿商务办公中心区3号路设置,往南延伸接上龙岗大道,在规划区内设有4座轨道交通一般站点。

5结语

文章通过结合某城市新区交通规划为例,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了合理的交通规划思路;结合该城市的现状实际情况,确定道路的各项规划指标,因地制宜进行竖向设计和场地平整。同时,规划还提出合理的路网结构以及公共交通规划。

作者:李迎迎 郑天 单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四篇:城市燃气企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1城市燃气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燃气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强调燃气企业市场经营的稳定性、燃气企业的不断成长以及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企业本身的全面、协调发展,也要实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只有实现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燃气企业的健康发展;只有实现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才能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顾名思义,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燃气企业有不断发展的动力,实现不断发展。要实现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就需要不断进行学习,不断进行体制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提高服务水平。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企业员工要坚持艰苦奋斗的企业精神、戒骄戒躁、诚信守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企业发展的平均寿命只有七八年,这就充分表明实现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从燃气企业自身出发加强企业建设。

2城市燃气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1燃气企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一体化

燃气企业的发展是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因此,推动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燃气企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地位要明确,是当地经济的发展的动力,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实现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燃气企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一体化。燃气企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燃气企业的快速发展。

2.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企业发展价值观念

企业的价值观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燃气企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追求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实现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根据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被员工承认和践行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可以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获得强盛的生命力,引导企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推动我国城市燃气企业发展,燃气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燃气企业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新的发展环境,这就要求燃气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发展模式创新,探索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创新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动力,是一个企业发展长盛不衰的源泉。要实现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使创新理念深入每一个员工的心里,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使员工认识到企业面临的严峻生存环境,提高员工竞争理念和竞争意识。除此之外,要摆脱燃气企业员工在改制前养成的懒惰思想,培养燃气公司员工的超前思维,对燃气企业未来的发展作出科学的展望,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学习国内外燃气企业成功的经验,推动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3深化燃气企业体制改革

首先,实现燃气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燃气企业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企业发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同时,为推动燃气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燃气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其次,要优化燃气企业组织结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环境,要不断提高燃气企业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在燃气企业发展过程中,给予子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的自主决定权。加强内部组织管理结构调整,建立完善、灵活的用户服务体系和营销管理体系。再次,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根据燃气公司发展的特点,应该在对用户进行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客户信息服务系统,提高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能力。实现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在网络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要重点建设客户信息系统、管道网络管理系统以及抢修抢险等系统建设。提高燃气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最后,加强燃气企业成本控制。实现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燃气企业的企业成本控制。一般而言,燃气企业的成本主要是由燃气企业的工程造价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企业发展贷款利息以及经营费用等等。针对此问题,燃气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企业筹资、融资以及回资渠道。在企业建设发展中应该以招标、投标等形式加强燃气企业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天气然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构成比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燃气在生活以及生产中的使用,必然会对改善我国城市环境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在我国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实现我国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燃气企业的服务能力,提供安全、可靠、清洁的燃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杰 单位:秦皇岛市燃气总公司

第五篇: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严峻问题

1.1普遍存在水体污染问题

目前,我国33%的河流、25%的沿海水域以及75%的湖泊受到严重污染,而这一部分水体污染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或者流经城市。一般来说,城市内湖的水质基本上都为劣质类,超过50%的城市市区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并且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就水利局相关的统计而言,在国内600多座城市之中,存在缺水的城市超过66%,其中又有16%的城市严重缺水,缺水量超60×108m2。水资源日益减少和水质污染的加剧,不少城市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水源危机,水资源成了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1.2城市“垃圾围城”严峻

一般来说,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城市垃圾超1.6×108t,占据世界总量的25%,现在仍旧以每年8%到10%左右的速度增长;累计堆存超70×108t,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约近200个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严重影响着城市环境卫生,恶化我们的居住生活条件。另外,由于我国对于垃圾的处理主要是选择露天堆存或者填埋的方式,由此带来的土壤污染、水体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更糟糕的是,城市垃圾中含有许多有毒的化学品与重金属,如电池中的汞、油漆与颜料等,造成二次污染,严重污染城市的水体和土壤,毒害动植物与人类,甚至还会长期存在于环境中,危害在城市中生活的下一代。

1.3城市绿地覆盖率低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自然环境不断被开发利用建设成工厂、住宅、道路、广场、果园、菜地等,自然环境中的植被被不断地砍伐、清除,代之以稠密的人口、建筑物,城市绿地的多种环境功能正在逐步丧失,已经成为尖锐的环境新问题。

1.4城市基础设施老化落后

首先,我国目前有50%城市排水管网基础设施老化落后;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率低;有1/4城市垃圾粪便不能日产日清;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5%左右。其次,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没有着落,虽然在有些城市已开始向单位和居民收取污水处理费,但所收的费用远不能维持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此外,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的实际情况不乐观,由于技术和资金原因,很多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还处于实验阶段,时断时开,运行不稳定,处理率极低。

1.5城市噪声污染严重扰民

城市噪声主要来自城市交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部分城市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86%的城市交通噪声和45%的工业企业边界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生活噪声、航空噪声污染在一些城市也越来越突出,成为主要的噪声源。此外,近几年城市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环境污染源,如强电磁污染、视觉污染、城市光污染等也普遍存在,导致城市生态出现了严重失衡,城市生态系统整体脆弱。

2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2.1综合规划,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应以维护和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社会承载能力为最高宗旨,以社会、经济和环境最佳综合效益为指导思想、原则和最终目标。新建城市和旧城改造要认真分析生态环境容量,然后根据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资源做好总体规划,尤其要做好工业区规划,严格做到按功能区发展,各功能区互不干扰又相互渗透,切实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环境。同时要加快第三产业建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例。

2.2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

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于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工作提出了更严格更具体的要求,制定了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责任追究等若干制度,强化了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要求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做到依法行政,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执法理念,全面开展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减少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噪声以及放射性物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另外城市污染源还包括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居民生活污水及城市垃圾污染等,需要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严格考核问责,确保污染源治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3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强化环境管理和依靠科技进步是城市环境整治的两大支柱。环境综合整治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1)维护基础设施,及时做好已损坏的设施的修复及道路硬化等工作。(2)维护绿化设施。(3)清理卫生死角,实现环境整洁、美观。(4)开展专项工作。为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由政府部门牵头,公安、公路、交通、工商、环保、建设等多部门联防联控,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合力,深入开展城市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共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2.4清洁生产促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目前我国工业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相对落后,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根治新老污染源。严禁发展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及时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优先使用清洁能源,使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节能、节水、节材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可持续的消费方式的支持,我们还必须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提倡节约用电,节约能源意味着能源的保护与污染的减少。提倡节约用水,保护有限的水资源。提倡抵制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倡导购买环境友好产品。

2.5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规划不合理、重复性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交通拥挤等主要问题。(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提高科学性和前瞻性,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理念,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开展地下空间资源调查和评估,统筹地下各类设施、管线布局,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交通、电力、消防、供暖、污水处理、供水、燃气等各分类规划。(2)建设污水、垃圾处理中心,在污水处理方面,应采用先进技术、先进治理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提高污水处理后的回用率。在城市垃圾方面,应做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提高废弃物的回收综合利用率。为了便于废弃物的利用,各城市都要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回收。(3)建设园林绿地系统。一般来说,宜居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要达到20m2。我国各城市人均绿化面积都小于上述数字。城市绿地相当于城市的“肺泡”,生态效益相当可观,它可调节气候、涵养水土、防止尘土飞扬,净化空气等。各城市都应合理确定城市绿地规划,加强公共绿地、居住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的建设,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另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城市医疗、教育、治安、体育、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建设。

3结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人们逐步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而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出现,则让人们清楚地了解到环境才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必需品”,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才能推动城市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作者:孟瑾 单位:日照市环境保护局东港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