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结构调查分析

时间:2022-10-28 09:31:40

居民消费结构调查分析

【摘要】近年来,安康市九县一区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为探讨安康市各县区居民的消费结构,首先应用EVIEWS,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对安康市九县一区的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多重共线性检验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康市的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最终以提高安康市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为目标提出意见。

【关键词】消费结构;多重共线性检验;聚类分析

一、引言

本文研究表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因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针对此问题,结合中西方的经济研究成果,设计了清晰的研究思路,建立了合理的经济与数学模型,选取了服务型消费支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杂项商品和服务共九方面作为消费结构,根据安康市2017年统计年鉴中关于消费结构的相关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多重共线性检验。

二、相关分析

(一)安康市各县区居民消费结构的聚类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采用层次聚类方法对我市九县一区的消费结构进行系统聚类,聚类结果如图1所示。从层次聚类结果来看,若九县一区可分为三类。各类所包含的县区如下:第一类:汉滨区;第二类:汉阴县,白河县,宁陕县,旬阳县,岚皋县,平利县,石泉县,紫阳县;第三类:镇平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类的汉滨区在反映消费结构的八个方面都有较高的消费支出,可见这一地区是安康市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较高的地区,第二类的八个县在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服务性消费支出、食品等六个消费领域有比较明显的消费支出,而在衣着、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三方面的消费较低,它们代表消费水平的中等层次,它们反映了安康市消费结构的主流;第三类的一个城市在所有消费领域都有较低的支出水平。从整体上看,汉滨区位于安康市市中心,所属城镇,其他各地区属于农村,显然可以得到城乡发展不平衡,消费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二)模型的建立与结果。建立消费性支出Y关于X1、X2、X3、X4、X5、X6、X7、X8和X9的回归模型。设定模型为: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β8X8+β9X9根据eviews回归结果,可以知道X3是最重要的解释变量,选取Y=5774.78+4.1603X3为基本回归方程。(三)多重共线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自变量中,当引入X3时,模型的珚R2最高,且参数符号合理,变量也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0%的检验,因此,首先引入变量X3。然后做以下操作。第一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1,模型的珚R2提高,且参数符号合理,变量也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0%的检验,第二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2,模型的珚R2下降,,变量也未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0%的检验。去掉X2。第三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4,模型的珚R2提高,变量也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0%的检验。第四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5,模型的珚R2虽然有点提高,但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0%的检验。去掉X5。第五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6,模型的珚R2虽然降低,并未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0%的检验。去掉X6。第六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7,模型珚R2的虽然提高,并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0%的检验。第七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8,模型的珚R2降低,并未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0%的检验,因此去掉X8。第八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9,模型的珚R2降低,并未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0%的检验,因此去掉X9。因此建立如下线性模型:Y=1046.239+0.472686X1+3.437697X3+2.652806X4+0.889963X7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实际,影响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有服务性消费支出X1,衣着X3,居住X4,交通和通信X7。得到预测图(见图2)所示。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对安康市各个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进行聚类分析,将九县一区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反映安康市较高的消费水平;第二类反映安康市中等程度的消费水平;第三类,反映安康市较低的消费水平。发现各城乡消费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安康市居民总体消费水平还不高。从聚类分析的结果来看,安康市要想从总体上调整居民的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在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就得促使农民增加收入。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消费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农村消费占总体消费的绝大部分,农民购买力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农民的消费结构和各种需求都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想要刺激农村消费市场,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就得促使农民增加收入。从而加快城乡化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政府应该在多方面、多领域创造就业机会。(二)提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积极消费。城乡居民对储蓄相当的“热衷”,一般不愿意把结余的收入用于进一步消费和投资,不利于扩大内需,因此,应该提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积极消费。(三)建立社会保障支出增长机制。建立社会保障支出增长机制,明确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责任,继续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真正实现小康的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薛薇.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88~312

[2]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13~118

[3]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41~88

作者:张雪 关萍 杨瑶瑶 郭楠楠 单位:陕西安康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