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精扶贫中形成合力的问题

时间:2022-08-16 11:35:01

浅析双精扶贫中形成合力的问题

摘要:扶贫开发工作需要全党全社会形成强大的正向合力。作者首先剖析了扶贫开发工作的作用力:贫困村自身之力、地方政府支持之力、扶贫方向性之力、帮扶单位帮扶之力等,然后以多年参加扶贫工作的经验,例举由于作用力方向的偏差、影响合力效果的情况,提醒各方力量要以法律的意识、注重细节的行动,心系村民的爱心,把扶贫的好事办好,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的正向合力。

关键词:扶贫开发;作用力;细节;法律

作为广州的一个国企,参加对口扶贫工作有七八个年头了。先是聚集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双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工作麾下,用了前后三年的时间,帮扶了增城正果镇的一个贫困村;然后参与广东省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帮扶工作,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帮扶了湛江雷州市的一个贫困村;2016年又接了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工作,帮扶的是梅州五华县的两个贫困村。在四个村的扶贫工作的策划、推进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在2014年10月17日———首个“扶贫日”之际作出重要批示所强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的重要性。只有全党全社会形成了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的合力,即正向的合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才能在覆盖了贫困地区的全中国尽快成真。

1作用在扶贫开发工作上的力

作用在扶贫开发工作上的力有几个?我们不妨象当年在力学课堂进行受力分析一样,先分析一下。第一个首当其冲的是贫困村自身的力,是村委会、村干部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激发和帮助贫困户转变观念、克服贫困根源、摆脱贫困境地。第二是地方政府支持的力,是县镇,甚至更高一级政府,依据地方优势,统筹规划布局,给予政策、资源、财力的倾斜,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在一般情况下,大约就是这样了。而目前对于最艰巨最繁重任务的贫困地区,党中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一步举全国之力、举发达地区之优势,更大范围地统筹扶贫脱困的资源,交流扶贫开发的新机制,拓宽奔小康的新思路。这是第三个力。第四个力不是孤立的,可以说是第三个力派生出来的力。是在社会责任驱动下,经党中央的部属,由各级政府组织起来的部门、单位和国企,他们有的是负责将政府财政的专项帮扶资金用到位,达到效果;有的是将自筹的帮扶资金足额用好,完成帮扶任务,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帮扶中吸收撬动更多资金投入帮扶开发工作,进一步扩充扶贫力量。严格来说,还有第五个力,那就是社会上的其他慈善帮扶力量。包括乡绅、乡贤的慷慨捐赠、扶持当地项目,还有慈善机构的专项资助。只是这个力量对于广大贫困村而言不那么确定、不那么可控,或者说不一定能均匀地感受到。

2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的正向合力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作用在贫困村扶贫开发的力是不少的,有五股甚至可能更多。但是,大家都知道:作用力越多,越不容易使向相同的方向。而且同样大小的作用力,作用方向的偏差就会导致合力的减少。也就是说,力的作用方向不一致,会使得有些力就白用了。身为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帮扶单位,或者因为介入到贫困村中是一股相对新鲜的力量,首先要调研、摸清当地政策和贫困村的具体情况、要制定切实的实施规划、要在两年半左右的时间完成很多硬性指标要求,所以对于各种力量的助力方向十分敏感。首先说说高层的扶贫方向性之力。高层本来就是引领方向的,这个力的方向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总体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有时往往一个细节的偏差,就会带来工作上的混乱和纠结,削减合力。比如,某地区新一轮的三年的扶贫工作,在驻村干部到位一年、扶贫村三年规划实施半年后,下发了一个涵盖范围很广的“实施方案”,使得帮扶单位和贫困村无所适从。如果这个高层的实施方案与新一轮扶贫工作同时下达(略迟都无妨),那么即可减轻帮扶单位调研、规划的盲目性,又可以有帮扶单位的介入,形成助推力,完成的更到位。有时细节决定成败。其次再谈谈地方政府的支持之力。在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贫困地区是影响当地发展均衡性的短板。所以,多数地区都会大力支持贫困村的脱贫项目建设,积极提供成功的经验,开设审批绿色通道、给予资金倾斜……甚至有的镇的主要领导亲自挂点,主动过问、协调,带领着贫困村的村干部和帮扶单位的驻村干部一起干得热火朝天,成绩显著。但是也有些个别很奇葩的现象:某些贫困村的项目,地方上本来是有资金安排的。帮扶单位到位后,当地部门竟然让这个当地仅有的贫困村:找你们的帮扶单位要钱吧,原来资金平衡给其它村了。这完全谈不上助力而是撤火。不但引发帮扶单位与贫困村的矛盾,还令远道而来的帮扶单位心凉。还遇到过这样的情况:2016年11月30日中午集团忽然收驻村干部的电话,说是当地交通运输部门有一份《村通公路硬底化项目计划承诺函》要求集团务必于当天下午内盖章,否则取消对该项目的补助。所附项目计划表显示是村的一段2.188公里5米宽的村公路路面硬底化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120.34万元,申请补助资金项空白。承诺函显示该项目列入申请补助项目,村委和集团“承诺该项目于2017年底完工,并及时完善相关验收手续,保证投资计划执行到位。”在之前集团没有收到该项目的任何材料,只是当天中午由驻村干部口头转达说不用集团投入。那么,集团即不是出资方,也不是实施方,更不是业主方,从法律角度讲,根本不是当事人,没有资格进行“完工”和“实施到位”的承诺,且承诺了也没有任何法律效力。所以集团不可能进行承诺。此事一度还引发了村委对集团的不理解,将错过了2017年村路硬底化改造机会归咎于集团。其实,按照上级相关对外捐赠管理的规定,50万元以内的,由企业董事会按程序审批;超过50万元要由企业董事会提出审核意见后报国资委审批,超过100万元的,国资委还要报请市政府审批。企业不是不愿意出资捐赠,而是一要有知情权,二要走程序,三要进行估算和平衡,将筹措到的扶贫资金用到村里相对需要的地方。不能不说当地交通运输部门希望有更多的监督促成村公路路面硬底化改造工程项目的保质按期完成的初衷没有恶意,但这个作用力真算不上是正向的,又是一个细节问题。第三说说最关键的贫困村自身之力。我们帮扶的贫困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多年的贫困村需要攻坚的;另一种是原来的贫困村脱贫了,自己村相对落后了,成了新晋的贫困村。前者可能会因为常年落后或经历了几轮的帮扶效果不明显,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或者形成惰性、感觉无计可施;后者可能会因为没试过贫困村的境遇,感觉不知所措,或者因为急于脱贫,思维太发散,什么都想做。以为别人的钱、不用白不用。无论哪一种,贫困村的村委会和村干部都是最重要的。我们曾帮扶过这样一个村,村书记就是一个胸有大爱的好干部。他十分关心集团派出的驻村干部,初期一直陪着在村委会住;他跟到村委会要挤占贫困户名额的亲戚翻脸;集团出资为村集体租地、买种苗开展种植业,办合作社让贫困户抱团取暖,他抵押自己的资产给村集体贷款,解决短期地资金缺口,将资金滚动起来,让贫困户看到希望……经过三年的奋斗,长期因气候灾害致贫的贫困村翻身了。有能够把带领村民脱贫的担子担起来、把贫困户的冷暖放在心上的村委一班人,就能够努力把外力组合成正向的合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的落实。今年正值村镇换届年,实际上给2016年-2018年的“双精扶贫”工作增加一些难度。

村干部可以顺利继任的,尚好。村干部当选有变数的村,至少有半年的扶贫工作会受到影响。最后再谈谈帮扶单位的帮扶之力。或许是对口帮扶的力量比较稳定、资金效率相对较高,区别贫困村的两种情况,帮扶单位用力的方向应有所不同。对于前者,多年贫困村,不但要对于贫困村的致贫原因进行认真分析,还要对前些年的脱贫措施进行效果分析,尽量少走弯路。实在不行,只能依靠区域性重点项目。而对于新晋贫困村,是要引导村委、村干部摸清问题、找准原因,中长期(五至六年)规划与三年规划相结合,制定有针对性的长效机制,脚踏实地、分步实施。许多帮扶单位都是有两三轮的扶贫经验的,原本作多了会有先例可以参考、借鉴,但有时候也会出现经验主义的问题。随着相关制度的完善,也会出现可能第一轮很有效的方法,五年后不可行的问题。需要扶贫单位有相对稳定的人员跟进相关政策、关注扶贫开发的大形势。也要选拔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干部驻村。同时尤其要重视扶贫规划的制定。我们一般在贫困村的三年规划提交集团扶贫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之前,都要派出集团的专家组对于重点项目以及资金投入较大的项目进行实地考察,给出意见。确保实施文件不要出现太大的偏差。新时期双精扶贫攻坚是要集各方之力,而且要直指脱贫奔小康的方向。正如所说“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作者:汤卫文 单位: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