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时间:2022-05-07 11:06:38

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贵州现代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发展现代服务业既事关当前稳增长,又事关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影响。

一、贵州服务业发展阶段特征分析

(一)服务业增速较快,但仍属“总量较小、占比较高、层次较低”的工业化初中期阶段。近年来,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贵州服务业增加值增速9.5%,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位第四;全省服务业增加值6891.37亿元,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列第25位。第三产业对贵州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3%,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7.6%,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3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高于工业、农业6.1、36.7个百分点,服务业仍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主力军”。2018年末贵州省人均GDP接近6000美元,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比较看,人均GDP5000美元时,服务业将逐步起主导作用。但是,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仍然较小,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列为25位,服务业增加值比四川、湖南、重庆、广西、云南分别低14037.38亿元、11997.28亿元、3764.76亿元、2368.83亿元、1533.45亿元。贵州产业结构表现为“三、二、一”的形式,由于贵州工业化水平不高,“重工太重、轻工太轻”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改变,产业链条短,研发设计、售后营销等居于产业链两端的服务产业发展严重不足,这种“三、二、一”占比高属于工业化处在初中期阶段、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经济服务化水平低的特征,是一种低层次的“三、二、一”产业结构,在赶超发展过程中仍需要加快工业化进程。(二)新行业新业态加快发展,但结构层次较低。一是旅游业发展持续井喷。2018年,全省接待游客9.69亿人次、同比增长30.2%,实现旅游总收入9471.03亿元,同比增长33.08%,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增速。二是大数据信息服务业高速发展。2018年1-12月,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全口径)收入完成348.5亿元,同比增长31.8%;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191.2亿元,同比增长165.5%;完成电信业务收入298.2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连续23个月排名全国第1位。三是大健康服务业体系加快完善。初步建成包括健康医药医疗、健康养老、健康运动、健康管理、健康旅游、健康药食材等产业,“环贵阳健康医药产业圈”“黔中综合健康养生圈”、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梵净山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等健康养生产业集群和基地初具雏形。四是金融业平稳运行。2018年实现增加值866.60亿元,增长6.8%,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4个百分点。五是现代物流业稳步快速发展。2018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150.74亿元,增长8.3%,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7个百分点。六是科技服务业能力不断提升。全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13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5家(部级6家)、大学科技园11家(部级2家)、众创空间56家(国家备案25家)、星创天地4家(部级备案17家)。七是电子商务引领“黔货出山”。2018年全省农产品销售完成290亿元,带动56万贫困人口增收,新增313.8亿元农产品订单,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额566.82亿元,增长5.5%。八是商贸服务业持续稳定发展。2018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71.21亿元,同比增长8.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63.58亿元,增长6.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71.74亿元,增长8.0%。九是房地产业总体保持稳定。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41.71亿元,增长7.8%,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2个百分点。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来看,营利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作用最为明显,对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7.3%,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个百分点。但总体来看,当前贵州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占比高,现代服务业占比低,生活性服务业占比高,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较低,“服务外包”发展缓慢。贵州服务业是以低附加值为基本特征的产业,亟须在理念、技术以及营销手段等方面向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三)发展效益不断提高,但市场化程度仍然不足。近年来,全省服务业市场主体继续保持快速扩张,截至2018年底,全省服务业市场主体225.58万户,占全省市场主体户数总量的84.12%;注册资本4.52万亿元,分别占全省市场主体注册资本总量的68.43%;全省登记注册服务业企业数达到42.90万户、同比增长14.3%。市场主体的繁荣扩张拉大了对就业的吸纳和促进作用。第三产业占全省税收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33.62%上升到2010年的45.89%、2018年的57.0%。到2018年,全省服务业税收收入达1430.53亿元、同比增长14.9%,高于同期全省税收收入增幅的1.4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对全部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62.3%、拉动税收增长8.4个百分点。但是,除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中的公路运输和部分社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外,金融、电信、教育、卫生、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业和公用事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部门所有或行业垄断,市场化步伐发展缓慢,服务创新不足,服务水平仍需提升。(四)面临提质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贵州生态环境良好,特色资源丰富,发展服务业拥有不可多得的比较优势。从发展机遇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贵州省已进入工业化发展近中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已具备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基本条件;贵州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的加快改善,为发展文化旅游、大数据、大健康、现代物流等奠定了基础和重要支撑;生产性服务业需求正加快释放,企业对投融资、管理咨询、物流、教育科研等现代服务的需求规模正逐步加大;贵州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从2008年的43.1%下降到2017年的33%,从51.7%下降到2017年的38%,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性消费需求不断上升;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催生了层出不穷的新兴服务领域和新业态,加速推进服务业向高端化、智慧化、精细化方向提升;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健康、现代物流、创意设计、科技、服务外包、信息消费、体育、养老等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这些都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了更好环境、增添新的动力。但是,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慢,有效投资增长乏力,地方债务负担较重,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仍然较多。

二、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

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充分发挥贵州生态、资源和后发优势,坚持市场化、高新化、融合化和集聚化导向,围绕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突出重点领域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突出关键环节着力推动改革创新、集聚发展、平台建设、市场主体和项目建设,积极构建与工业化、城镇化相协调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把贵州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金融商务会展中心、物流中心和全国领先的大数据产业基地、大健康产业基地,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重要平台,努力形成具有鲜明贵州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把现代服务业打造成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新引擎。(一)切实提升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质量。加快重点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业态、培育发展新兴业态,进一步推动全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旅游业方面,紧紧抓住贵州旅游业黄金时期来临的历史机遇,围绕打造山地旅游升级版,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提升对外交流合作和宣传推介水平,切实提高全省文化旅游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水平;高品质开发山地旅游业态,培育壮大温泉康养、森林康养等旅游产品;高标准优化山地旅游服务,高水平完善山地旅游设施,加快建设“快旅慢游”体系。加快促进文化旅游发展要素集聚化、业态多元化、服务规范化,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重要平台,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家公园省”。大数据信息服务业方面,推进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应用、交易、安全等产业,加强市场主体引进培育,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信业等扩规模、上水平、提质量;大力开展产业化创新提升,打造一批应用示范项目,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推进“一云一网一平台”建设,着力打造“聚通用”升级版。大健康服务业方面,以顺应和满足市民需求发展为基础,围绕医、养、健、管、游、食的服务业领域,实施新一轮六项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等服务体系,做大做特做优健康养老、休闲养生、康体运动等重点业态,积极发展健康产品研发和第三方健康服务,推动大健康产业体系构建,推动大健康与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全国重要保健疗养中心和康体运动基地。金融业方面,加快吸引各类新增金融机构集聚贵州,逐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大力发展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融入贵州“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切实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着力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将贵州打造成为全国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和金融生态建设示范区。物流业方面,充分利用西南近海大通道的区位特点,加快改善区域物流环境和条件,着力打通贵州联结长江黄金水道的航道和重要节点,不断完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及服务功能,落实好物流降成本优惠政策,提升贵州物流区位优势,逐步把贵州打造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电子商务方面,优化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布局,支持创新仓储、运输及配送模式,加强信用服务、安全认证、标准规范、在线支付、现代物流、智能冷链物流、快递业等支撑体系建设,支持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协同发展促进消费。研发设计方面,抓好各类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建设,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科技园区(基地),加快发展高端服务外包产业,推动“贵州制造”向“贵州创造”跃升。房地产业方面,保持房价总体稳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住房消费需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发挥国有租赁企业对市场的引领、规范、激活和调控作用,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另外,在生活性服务业方面,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和家庭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二)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努力扶植龙头服务业企业,大力发展大型的、集约化的企业集团和控股公司,以实现现代服务业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加强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中小型服务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筹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服务,积极引导和扶植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中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改组改造和资源优势整合,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打造名牌服务,促使国有企事业单位按照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规则进行运作,不断提高自身信誉和商誉。切实改变服务企业“小、散、弱、差”和经营方式陈旧的被动局面,使大型企业体现实力,中小企业体现活力。(三)推进重点服务业融合发展。结合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产业园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健康服务产业基地、重点旅游景区、城市综合体等载体为基础,完善提升相关服务功能,推进服务业内部之间、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一是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产业化深度融合。在加快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的基础上,推动金融、电子商务、信息、流通、检验检测、农业科技、市场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的进一步融合,在打造和延伸特色生态农业产业链过程中积极拓展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生产性服务需求,推动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和形成整体竞争优势。二是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围绕信息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特色轻工等产业领域核心竞争力提升等生产性服务需求,加快研发设计、电子商务、原辅材料交易市场、仓储物流、金融、检验检测、商务咨询、专业化品牌展会、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态与制造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深度融合。三是推进生活性服务业与工业和农业的融合发展。围绕生态观光体验农业、工业旅游、旅游商品制作体验、大健康等服务业态的拓展,推动相关生活性服务业与生态特色农业、食品加工、工艺品加工、新医药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深入推进服务业领域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内陆开放型试验区建设,以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服务业市场准入上,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对外对内开放,持续增强服务业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动能,提升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深化服务业领域“放管服”改革,在投资管理体制、服务贸易便利化、金融管理制度、高层次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商事制度、监管体系和监管模式、法治保障体系等方面,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服务业市场活力。分门别类加强服务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服务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计等问题协调。(二)强化项目推进和服务保障。要将服务业作为新一轮招商引资重点,全力引进和建设一批以总部经济、商务商贸、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创意设计等为内容的重点项目,增强发展后劲。积极引导企业的采购、销售、信息服务、物流服务、后勤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培训服务等非核心业务实行服务外包,鼓励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加快组建服务业大集团和企业,争创服务业大品牌。(三)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投资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旅游、房地产、文化、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社区服务、公共服务等具有发展潜力、符合发展趋势的新兴服务产业,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服务业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四)加强服务保障加强服务业发展平台建设,建立人才培养交流平台,与瑞士、新加坡、港澳等发达国家、地区以及国内著名大学合作建立境内外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专题培训服务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建立开放研究平台,与省内高校联合成立“省现代服务业研究院”“省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建立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协会等组织,搭建企业与政府间的桥梁纽带,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