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与港口协调发展研究

时间:2022-07-12 04:10:06

产业经济与港口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战略。港口城市依港兴市,港城经济相互依存和制约。南通市产业经济强劲,南通港内河运输发达。南通城港经济发展中存在城港发展地域争夺加剧、城港经济综合竞争力低、南通市内产业经济难支撑港口大发展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港口定位、依托上海航运中心协调发展临港产业、发展海港石化码头和产业、促进港口产业与城市经济的绿色协调发展。

关键词:南通;港城经济;产业经济;绿色协调发展

一、引言

2017年10月18日,中共第的报告全文共十三部分,其中三个部分涉及了“绿色发展”理念,且强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念基石。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绿色运动从民间走向政府理念,试图协调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制约之间的矛盾。绿色理念指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源节约,它们之间实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系,目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1]。协调指系统或要素间和谐和共存的关系,发展指系统本或要素的优化过程。“协调”与“发展”的结合是“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过程中,系统或系统要素之和谐共处、相互优化[2]。在协调发展的相处过程中,发展是系统运动的趋势,协调是对这种优化行为的有益约束和规定。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又相互独立、共存。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绿色、协调发展是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最佳选择。[3]城港经济是指以港口为核心,港口城市为载体,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同时实现港口与城市之间相关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繁荣,实现大陆经济和海洋经济的结合[4]。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是相辅相成的,需港口和城市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以港兴市,以市托港。

二、南通城市和港口经济发展现状

(一)南通市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南通近年地区生产总值如表1所示,2017年GDP达到7734.6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18位,地级市第6位;增速7.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其中第二产业产值3639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产值3712亿元,增长9.4%。高附加值产业贡献率提高,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7.8%,增幅明显;南通重点“3+3”产业产值增长9.8%,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装备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增速较快,分别达到15.6%、15.2%、15.1%和11.3%。[5]南通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经济质量提高,高科技产业异军突起。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高新信息技术产业“一核两区六基地”开始建设。另外,南通市产业园区优化功能布局,无缝对接上海经济,深入融合“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江苏省“1+3”功能区战略,落实长三角城市群、扬子江城市群建设规划。目前,南通市重点发展“3+3+N”产业,即形成了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六大主导产业,培育互联网经济产业。利用政府引导,市场配置机制,优化了产业资源,集聚了经济高端要素,重点发展企业集群。推动南通船舶海工向绿色化、标准化、流水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使产品符合国际船级社标准和新的国内环保标准。支持高端纺织向智能化设计、定制化生产、个性化服务升级,利用互联网做大做强叠石桥世界纺织中心,启动通州湾高端纺织产业园建设。助力新技术研发,提升智能化水平;培育了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新产业,促进南通智力制造、自动制造。新能源电池业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厂在如皋顺利开工建设,从动力电池到整车分工协作的产业链基本形成。(二)南通港口发展现状。南通港2017年泊位102个,万吨级泊位53个;工作拖轮22艘,驳船4艘;仓库堆场面积43.8万平方米,体积444.4万立方米;装卸机械972台。历年南通港吞吐量见表1,其中2017年,南通港务集团货物吞吐量2.36亿吨,同比增长4.2%;外贸货物吞吐量5945万吨,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标箱,增速达20%。[5]南通市推动“一市一港一集团”发展模式,坚持效益与协调发展为一体,整合港口管理、经营、集疏运三个一体化;不搞大开发大建设,在保护长江沿岸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促进南通港口和城市协调发展。南通港实施“一港八区”方案,即通海、如皋、通州湾、洋口、吕四(含东灶港作业区)5大重点港区为主体,天生、狼山、启海3大港区为补充,联动叠石桥“陆港”及内河港口建设的“五主三副多联”的全市港口发展格局,促进重点突出、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建立了港口岸线联审制,对港口岸线使用集中管理。南通港集团开始运营,港口集团优化重组,保华集团、北京国投交通已全部退出;南通港集团与中远海运合作成立了集装箱运营公司。全市港口集疏运规划基本形成,通州湾港区、如皋港区两条铁路专用线进入国家港口集疏运铁路建设项目库。另外,为了南通经济绿色协调发展,市区码头搬迁加快推进。根据规划,南通市区沿江段将逐步退出货运功能,其中集装箱码头向通海港区转移、散货码头向天生港区横港沙作业区转移。通海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水工部分已通过交工验收;横港沙散货码头工程正抓紧开展项目报批、建设。

三、南通绿色城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南通市经济难以支撑南通港“一港八区”的高端发展。长三角是我国港口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南通沿江港区对上海港(外高桥、黄浦江)、江阴港、太仓港、南通港、常熟港形成激烈的竞争;南通海港通州湾港区、洋口港区面临连云港港、上海港(小洋山港区)、宁波舟山港区的竞争。面对上海港集装箱业务位居世界首位的优势与地位,以及宁波舟山港和连云港港的深吃水散货泊位优势,南通港只能错位发展,将集装箱业务作为上海港的辅助港,散货运输发展为沿江经济服务,重点发展通州湾、洋口石化码头,促进远离城区的石化工业发展,适度超前发展期临港经济。(二)南通市城港发展的空间矛盾加剧。由于土地利用、船舶大型化、临港工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南通港口与城市发展到现阶段,出现了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南通市由于前期重点发展海工船舶业,沿江资源被船厂占据,造成土地、岸线等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南通沿江土地、水域资源是南通港发展的基础,城市扩张和港口发展矛盾加剧。临港工业对绿色南通造成冲击,南通港、造船厂和临港工厂产生大量的污水、垃圾、废油液等。特别是市区附近的南通老港、中远川崎船厂产生的噪音、粉尘、扬尘等也会对南通城市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三)南通市城港综合竞争力较低。南通港区域分散,沿江深水泊位较少,集装箱吞吐量较小;大力发展的通州湾液化气船码头刚起步,靠泊船少;南通市区县都存在不同等级开发区,从国际级的南通经济开发区到苏通科技园,管理分散,缺乏统筹管理。南通港码头所有权属于不同级别企业和政府,单个港口企业的资本逐利,很少不考虑与南通城市经济绿色和谐发展。造成南通城市经济管理型人才欠缺,高端港行人才匮乏,总体城港经济竞争力较低。(四)南通优势产业功能很难支撑港口发展。南通临港工业发展形成规模,港口功能实现多样化和专业化,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六大主导产业。但目前船舶海工和纺织业还是南通市的支柱产业,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能过剩;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刚刚起步,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占工业销售的比重较小,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趋缓,产业升级压力大。适应港口发展的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物流业的发展水平相对于高速发展的港口还显得较低。物流业在全市增加值和服务业中的比重还比较小;本土物流企业规模偏小,缺乏高档次、规模化的龙头物流企业;物流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南通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另外南通市港口信息化落后,高端人才比较落后,港口服务装卸效率总体不高,跟深圳、上海还有很大差距。

四、南通城港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一)明确南通港口战略定位,与上海港深入合作、协同发展。[6]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制定南通港口“十三五”发展规划及长期发展目标。首先,南通港要定位为上海港口的组合港、辅助港,长江航道下游的枢纽港。结合上海自贸试验区运作的新现状、新形态,利用南通市和上海的区位优势,全面对接上海港,无论是港口硬件建设还是软件管理,都要向上海港口跟踪学习。另外,适度超前地控制港口投资建设力度,增强南通港综合竞争力。上海港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其定位以集装箱干线为主,同时为国内枢纽港、中转港。南通港作为其长江航道的下游的辅助港,可重点发展长江集装箱中转业务,与上海港的合作要优势互补。其次,与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错位发展,重点发展液化气运输,进而促进南通石化工业的发展壮大。最后,承接上海港产业转移的需求,发挥南通港市作为长江下游的中转港优势,努力发展散杂货和特种货物的业务,服务南通经济发展。(二)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经济和港口发展对接。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成立对南通市经济和港口发展提供机遇和挑战。目前基本形成长三角地区港口群布局,以上海港(外高桥、小洋山)、宁波舟山港为干线港,包括苏州、南京、南通等长江下游港口共同组成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水路运输系统。以上海、杭州、苏州、南京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已经形成,其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是世界顶尖的经济湾区。南通城港经济要以上海、苏南为依托,整合长江沿岸港口和海港资源,产业分工互补,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南通港优势是长江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的交汇点,是上海港资源整合、互补发展的重要合作对象,长江内河运输的中转站。南通应利用部级经济开发区和通州湾大发展的优势,配合上海航运中心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强化为上海城港经济的配套服务,更好地参与上海经济与港口分工合作,有利于发挥对上海港散货分流、整装货物分拨与喂给的功能,从而有利于南通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而参与国际竞争。(三)协调发展临港产业体系和现代服务业。南通市临港产业要以高新技术、智能化制造和绿色能源产业为主体,形成面向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产业园区,促进港口航运相关产业和物流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南通城港经济发展。政策扶持航运服务业,利用互联网经济和资本市场,探索发展高附加值的航运融资体系及服务体系。南通海工船舶作为支柱产业,要改进目前南通航运相关产业以市场融资为主的局面,联合基金、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和市场资本,提升海工产业融资水平。学习创新航运投资方式,鼓励南通市内外多种资本参与设立相应的产业基金(船舶产业基金和物流产业基金等),有的放矢地为南通市航运服务业的提升做多渠道发展,进而实现港口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提升城港经济绿色度。(四)大量引进港航方面专业人才。目前江苏省内包括南通市港航方面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江苏科技大学培养的船舶建造类人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和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航运服务业人才。为了提高南通市港口与航运业发展,仅省内的人才培养还不够,还要大力引进船舶建造设计、海事、远洋物流相关及金融领域相关的高端人才。对落户南通市的高端港航人才的以特别优惠政策引进,为发展南通城港经济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需借鉴英国伦敦、新加坡、香港等国际航运中心航运经纪服务的发展经验,借力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着力发展船舶买卖经纪、船舶租赁经纪等船舶运营性航运经纪,重视发展船舶融资经纪、船舶保险经纪等船舶金融性经纪,为南通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五)发展南通城港绿色经济。1.减少港口生产污染,防止重大港口污染物泄露事故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和港口法律法规行为坚决禁止,以环境保护为首位,规范港口建设和营运。对靠港船舶和长江过路船,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大气和水污染检查,杜绝超标排放,做到船舶垃圾和污油水全部回收,减少长江水源污染。建立船舶应急反应和溢油监测体系,提高船舶溢油事故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适应通州湾石化码头需求,防止恶性污染和泄露泄露事件发生。将社会资本准入船舶废弃物、污油水接收业务,做到垃圾密封输送,实施防尘、抑尘措施,建设南通安全港口,绿色港口。2.控制临港工业污染,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南通临港工业要逐步淘汰和转移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产业;优先发展高科技、高投入、低污染的绿色产业。加强南通沿江水域和通州湾等近岸重点水域污染防治,绿色开发长江和海洋资源。尽力建设沿江生态保护湿地和生态保护,协调南通宜居城市和经济发展。对沿江海工船厂建立土地置换和无效益退出机制,使其远离城区,使无经济效益的企业有序退出市场,提高单位国土面积的生产总值。

五、结语

南通经济增长迅速,内河运输发达,城港经济协调发展潜力已经进一步释放。未来南通港需与上海港深入合作,错位发展。实现南通产业经济与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支持通州湾海港和临港产业开发。引进港航方面专业人才,使南通城市与港口发展更协调。同时,坚持南通城港经济绿色化,减少港口生产污染,防止重大港口污染物泄露事故,控制临港工业污染,促进经济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妍,马丽斌,刘婷婷,等.绿色发展理念下PPP支持河北特色小城镇发展的创新对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7,(4):107-111.

[2]李俊哲,刘畅,徐蕊.河北省沿海港产城协调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8(4):61-67.

[3]朱善庆,吴晓磊,刘健,等.“多规合一”背景下临港经济区规划探索[J].水运工程,2016,(10):28-33.

[4]宋敏,李剑,蒋苗苗.上海港对间接腹地经济的作用研究——基于资本路径和物流路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25(2):180-189.

[5]南通统计局网站.数据南通[EB/OL].tjdata.nantong.gov.cn/indexTree_toIndex.do,2017-11-5.

[6]王建涛,夏存霞,王铃.提升我国航运软实力之对策建议[J].水运管理,2016,38(5):9-11.

作者:贾立校 王建涛 冯爱国 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