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对人才结构变革的影响

时间:2022-06-14 04:57:12

产业结构对人才结构变革的影响

【摘要】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结构调整会带动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为摆脱经济持续出现负增长的压力,重新振兴东北老工业,辽宁省在十三五期间从供给侧的角度,主动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这样势必影响着省内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本文通过对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分析,从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两个方面提出了辽宁高校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方向,以期待为各高校进行专业调整提供基础研究成果,进而为辽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人才结构;供给侧;专业设置;招生规模

地处东北三省核心位置的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为我国的工业体系建设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但进入新世纪后,因受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自身发展的动力不足等问题,使得经济增长缓慢,明显落后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虽然,自2003年中央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辽宁经济有所提升,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在“十二五”收官之时,辽宁生产总值仍然低于全国4.2个百分点,经济下行压力大、政府债务风险大、工业增速下滑大,需求动力明显不足。2016年作为辽宁省“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为-2.2%,呈现负增长趋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1%是拖累辽宁GDP负增长的主要原因。辽宁的经济持续下滑,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落后、营商环境不理想等原因有关,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几十年形成的产业格局不可能在短期内调整到位。例如,据最新统计表明,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仍然高达80%,产业结构急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在我国按三次产业划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1~3]。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质上意味着对资源配置关系的改变,其中,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技术结构呈现出高度化和柔性化的特点,因此,不仅会影响人才需求的结构,同时,对人才需求的层次、规格和类型也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在经济压力下,辽宁主动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对我省高等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因此,本文在充分研究辽宁省十三五高校人才培养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探索高校专业设置调整的方向,改善人才的供给结构,使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相匹配,为辽宁高校深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基础研究成果。

一、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分析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着劳动力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比重,从而影响着就业结构的变化。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劳动力市场需就业人员总数为2500万左右,而仅仅2016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756万,占30.24%。因此,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势必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尤其是专业设置产生深远的影响。“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三次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8.8:54.1:37.1,调整到8.3:46.6:45.1,呈现出“二、三、一”的发展格局。而在“十三五”期间,辽宁将继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4]。因此,对各产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将进一步发生重大的变化。预计,“十三五”期间,辽宁省总的人才需求量为301.3万人,其中,三次产业人才需求量分别为9.6万人、85.7万人和68.1万人,分别占总需求的3.2%、28.4%和22.6%。人才需求呈现出对高学历、重技术、懂管理人才的渴求,如图1和图2所示。

二、我省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截止到2015年,辽宁省内高校有在校生110万人,其中,硕士以上9.5万,本科71.1万,高职专科29.5万。研究生专业涵盖理工、农医等12个学科门类,在校生人数前三位的是工学、医学和管理学;本科开设341个专业,在校生多集中在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中;高职专科开设417个专业,覆盖了19个学科门类,在校生以制造、财经和文化教育居多。“十二五”期间,辽宁省高校毕业生有134.2万人,平均初次就业率为88.35%,其中,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就业率分别为85.88%、88.15%和89.34%[4~6]。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辽宁省高校积极响应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要求,针对全省产业布局,及时调整了专业结构,但是因专业结构调整相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性特点,我省的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还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的新要求,实现不了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相脱节。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无特色。各高校为一味贪大求全,纷纷向综合性高校发展,专科学校积极争取升级变本科,盲目设置专业,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缺乏对未来就业前景的预测及预警机制。如,目前几乎省内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艺术类专业,其招生规模几乎占招生总人数的10%~20%,而与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创新型和高技能型专业开设的较少。(二)校企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没有形成深度合作。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适应性不够,在各高校同一专业开设课程一致,课程内容一致、讲课方式一致,没有对本校毕业生未来就业岗位进行有效的调研和分析,及时根据岗位需求改变课程和内容。校企合作雷声大,雨点小,因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无法解决,缺乏深度合作,只是存在名义上的合作,缺乏实质上的合作,教师和企业人员互相无法融入对方的工作环境,出现两层皮、表面化现象。(三)学科设置不合理,缺乏顶尖学科。虽然在“十二五”期间,我省高校的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装备制造业相关的专业数量和招生数量,但是,专业设置缺乏高技术含量,培养人才基本处于生产“加工链”的底端,无法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

三、人才培养调整的方向

结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布局以及“十三五”期间对人才需求情况分析,均表明我省对各产业结构中人才需求的专业和数量也呈现出“二、三、一”的格局。但是,我省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专业招生人数的及时响应上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从供给侧的角度,及时跟进,适时调整,以满足我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次振兴中的人才需求。2016年7月辽宁省发改委和教育厅联合了《辽宁省“十三五”高校人才培养规划》,站在供给侧方,从三次产业结构的角度,对省内高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招生规模进行了计划指导。(一)专业设置的调整“十三五”期间,辽宁省高校拟增设37个本专科专业,其中第二产业相关专业25个,占67.6%,第三产业相关专业10种,占27%,而与第一产业相关专业只有2种,占5.4%。在增加新专业的同时,也撤销了一批人才培养过剩或已不再适合时展需求的专业,本专科共计59个专业。按三次产业划分,与三个产业相关的撤销专业数量分别是0种、1种和58种。这说明目前省内各高校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基本没有问题,符合产业结构布局需求,只适当的补充2个新专业即可,分别是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技术。与第二产业相关的本专科专业,减少1个专业增加25个专业,说明现有专业设置没有问题,但专业种类满足不了辽宁未来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改造的需求,如纳米材料与技术、导航工程、互联网+高分子材料等。我省在十三五期间对第三产业的人才需求仅次于第二产业,因此,需增加10个新专业,但需要减少58个专业,这说明现有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存在较大问题,已经不再适合当前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还会增加就业市场压力,增加社会矛盾。增加的新专业均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接地气,需求量大。如:婴幼儿护理、家政服务、老年服务与管理等。图3为本专科新增专业中招生数量前五名专业名称及招生数量。图3部分新增的本专科专业(二)招生人数的调整“十三五”期间,辽宁省高校各专业调整招生人数,共有60个专业在原有招生人数的基础上需扩大招生,其中涉及第一产业0个专业,第二产业42个专业,第三产业18个专业。减少招生的本专科专业49个,与各产业相关的专业数量分别为0、1和48个。这组数据再次印证我省各高校设置的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不仅在专业设置上存在问题,同时,在保留的专业中也应该减少招生数量,以减缓毕业生就业压力,如音乐表演、工艺美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等专业。而与第二产业相关的,需扩大招生规模的专业基本上都与装备制造行业有关,这与辽宁省的经济发展目标相吻合,如图4所示。图4为本专科扩大招生人数前五名专业。

四、结论

到2020年,辽宁省高校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要取得成效,学科建设基本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建立起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相融合对接的研究生、本专科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更加合理,基本实现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一)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适当微调,基本保持现状,进行更加深入的教学内容改革。(二)增加与第二产业相关的专业数量,同时增加与装备制造业相关的专业招生规模,重点在新材料和智能化制造方面,培养高端、高级、深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三)深度改革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从专业设置到招生规模,重新布局,切实培养就业市场急需,以及能够服务于装备制造业发展和贴近民生的服务型人才。

作者:裘荣鹏 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杜怡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1):19-22.

[2]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赵艳林,王文,徐建平,等.地方工科院校专业设置与服务地方互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6):66-70.

[4]辽宁省“十三五”高校人才培养规划[EB].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和教育厅,2016.

[5]李海宗,杨燕.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5):101-104.

[6]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