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视域下生态文明哲学思考

时间:2022-09-04 11:08:20

人学视域下生态文明哲学思考

摘要:将生态文明拆分来看,生态是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联系,是按照自然规律发展的;而文明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是人类文化创造的积极成果。生态本身无所谓文不文明,只有当它与文明相结合之后才具有人学意义。从这个角度看生态问题就是人类问题,所以从人学的角度进行审视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人学;生态文明;工业文明;利己主义;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是人,从人学角度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反思生态困境、构建生态文明理论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反思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困境出发,寻找建构生态文明理论的人学依据,最终将生态文明理论进行人学意义上的创新实践。

1对工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1.1工业文明背景下生态观的人学依据。工业文明出现之前,人与自然并不分开谈及,更无所谓与人分开的自然概念。工业文明出现之后,人与自然相分离,人类变成与自然相对的理性存在物,人类中心主义成为工业文明以来最核心思想。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在这个宇宙中人类才是至尊荣耀的,拥有绝对目的主体和绝对理性主体两个身份,而自然界只是满足人类物质需要、具备有用性的一种客观实在[1]。这种界定彰显出人类中心主义以满足人类利益为中心任务,内在包含利己主义与整体主义两种误区,下面逐一说明。1.2利己主义生态人学观。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尖锐、人与自然关系不断紧张,人类中心主义并不像过去那样对自然进行强力控制,而是变成“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即反对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个体化利益和绝对化利益,以人类整体利益为中心评价行为正当与否并主张对自然进行适度合理开发。这是一个有意义的转变,因为它改变了以往对待自然狂妄态度。但不得不承认弱式人类中心主义还是没有改变以利己主义为核心规定人进而规定自然界的价值观。除此之外,以利己主义规定人的人类中心主义还面临两个困境:第一,以利己主义为核心价值观是否能真正保护自然环境?不论是强式人类中心主义还是弱式人类中心主义,核心都是以利益为中心并对自然加以控制。其实我们并不纠结于是否以人类为中心,而是纠结于“利益”作为衡量道德善恶的标准。如果利益二字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虽然存在人类理性力量调和,但这种以利益作为追逐对象的人类只能是利己主义、具有生物性质的人[2]。如此一来,不论一个人有多么高尚,离开了利益也就失去了保护自然的动机,自然界也就无法逃脱沦为人类利益附属品的命运。第二,以利己主义为核心价值观是否真正带来人类社会行为进步?事实证明,世俗、奢侈的利己主义价值观滋生出奢侈消费的种子。奢侈,就像是非法情爱嫡出的孩子,随着他的出世,资本主义也随之产生[3]。工业文明带来消费社会,而利己主义形成奢侈生活方式向各个社会阶层蔓延。这种奢侈消费伴随奢侈需要,导致人们对自然资源更大规模进行索取。利己主义看似满足人类需求,成为人类发展更高级表征,实际却为人类酿造更大灾难,这并不是一种进步,而是一种倒退。1.3整体主义生态人学观。人类中心主义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看似有理,实际却大大超出具体利益,具有欺骗性。这种欺骗性体现在,真实可触碰的利益都是具体的,而抽象、超越局部利益的人类整体利益并不存在。想让人类活动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消除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对立,只有消灭生产、生活资料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但这在今天并不现实[4]。现实中存在很多具有差异性和相互抗争性的不同利益主体,他们更愿意从实实在在的特殊利益与短期利益而不是抽象整体利益出发来处理环境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少数人靠多数人的劳动满足自身需要,这些少数人得到发展权;而那些多数人,他们却要为迫切需要的东西进行斗争,实质上,多数人发展可能性被耽搁了,能真正受益、垄断发展的只是少数人[5]。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环境问题上相互推诿、呼喊着“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口号掩盖弱势群体的声音、隐藏资源分配不公事实,人类整体主义所代表的正是这部分人的利益。必须明确,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资源为代价获得本国发展是极不道德的,他们对自身错误并不自知,反而更加蛮横责难发展中国家减缓甚至停滞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整体主义就成为发达国家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理论依据,历史也已证明这一点。所以整体主义并不能真正立足人类整体改善生态环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构的人学维度

西方迎来文艺复兴浪潮后,上帝已经不是唯一、至上主体了。人类发现人类自身本就具有强大力量,人代替上帝成为主体、成为宇宙最高统治者,是一种唯一、至上、实体存在物[6]。这体现出西方哲学是人本主义哲学,而人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偏颇为以人的利益为本,所以这种哲学是很难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理论后盾的。在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生态人学观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提供现实路径。第一,从人与人维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生态人学观认为生态问题究其本质是人与社会关系异化,其表征为人与人自身关系异化。不能简单将生态问题归因于科技发展、消费观变化、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困境等肤浅原因,其根本原因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生产力提高,资本主义制度出现带来私有制生产关系将人自身、人与社会关系异化,最终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生态问题由此产生[7]。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追求剩余价值成为最高目的,任何影响利润的行为,他都会果断放弃。由此可见,生态危机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方式,想解决生态危机就应变革生产方式,即以生产资料公有的共产主义取代生产资料私有的资本主义。第二,从人与自然维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生态人学观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关系,他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存在的利己主义人学蕴含,批判片面夸大人类主体作用。认为利己主义以利益为本,将人类物化,是无法带领人类保护自然的。只有扬弃利己主义这种动物式生存模式,对人类存在意义进行重新规定,才能在环境发展中促进人类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人学观批判完全将人类与自然等同的生态中心主义。首先他批判漠视人类主体性思想,毕竟没有人愿意把人类与病毒存在价值等同起来。其次他批判漠视人类实践价值。马克思指出,当人类开始劳动、开始生产所需生活资料时,人类和动物就已经不一样了[5],否定实践也就是否定人性,由此看来生态中心主义是缺乏合理性的。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生态人学观认识到生态问题本质是人类异化问题。既不片面夸大人类主体作用,也不绝对否定人类主体价值。认识到人具有改造自然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受制于自然环境。在生态理论与人学理论之间找到一种微妙平衡和谨慎张力,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积极理论引导。

3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人学观认为,人的存在、活动,人类社会和历史都要以自然界为前提和基础。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条件,人类和自然不但相互联系、作用,还相互生成、建构。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全人类发展的历史必然。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存在合理性。工业文明发展至今,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文明之所以面临被质疑的境地,除了它是利己主义生长剂之外,还因为它把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完全割裂开来。具体表现为三方面:第一,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和人口大爆炸现状使人类对自然有更大需求,自然界现有资源已无法满足人类要求;第二,科学技术发展使人类干预自然、谋求所需自然资源能力得到发展,如大量合成新材料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生态环境;第三,当我们获得大量可利用资源时,同时也制造大量垃圾。这些工业剩余物绝大多数并没有经过生态处理,而是直接排入生态系统,这样实际使环境污染更为严重[8]。这三种表现证明,在工业文明背景下,自然成为人类附属品,工业文明将自然推到人类对立面的位置上,是伴随反自然性质的。但这并不是否定工业文明积极作用,每一次人类文明的进步都加深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只是工业文明带给人类一种错觉,这种错觉使人类越来越相信自然是可以被控制的,自信使人类冲昏头脑并加大控制自然的力度,可事态越是朝这方向发展,人与自然间矛盾就越来越深。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工业文明具有利己主义、反自然性特征,长期在人类主宰的摇篮中固步自封,结果只能是自然环境被破坏、人性和人类道德的退化。只有发展生态文明才能恢复人与自然整体性关系、恢复人性完整。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人类自觉性构建。既然生态问题根本上是解决人类问题,那么建设生态文明最重要条件就是完善人性。而完善人性,最重要是完善人类自觉性、完善人类对生态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体现在对过往人类行为的反思、实现人类自我革新、形成对人与自然关系新认知从而形成人类自觉性。这种自然自觉性现在两个层面上:3.2.1人类层面。生态哲学,它存在目的就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拉回正轨,把人类从妄想征服自然的彼岸世界拉回到现实世界来,把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纳入自然存在论的领导中,重塑自然权威[6]。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如此,我们不能把自然理解成为人类服务的对象物,而应把自然作为独立、完整的整体,人类在自然界中产生发展,首先作为自然人存在,而后才能在社会中联结成为社会人。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类应首先明确自身自然存在属性,进而形成一种自觉,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觉性。一方面,人类与动物不同,人类能动进行实践,具有主体独立性,是自然与社会双重存在。人类能在实践过程中改造自然,同时也应具有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自觉性。人所具有的主体性,不是肆无忌惮向自然索取满足主体欲望,而是在人与自然相对均衡稳定的情况下实现主体性满足。另一方面,自然先于人类存在,理应获得人类尊重。人类从自然中产生,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条件、提供社会财富和使用价值,这样人类对自然的价值就有了真实体验,也能重新确立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价值要求,并逐渐内化为主观选择,指导人们形成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3.2.2社会层面。生态伦理学认为,伦理的社会功能不仅局限于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还要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交往[6]。也就是说,生态不仅是实现自然生态,还包括实现社会生态。社会层面我们还需斟酌两方面问题:第一,利益问题。前面我们已经提及,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备受推崇,但这存在一个问题,人类中心主义是否把“人类”放在中心位置?如果它将人类作为出发点,那怎么还会出现环境恶化?这说明人类中心主义并未真正考虑人类问题。实质上,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利益。如今环保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比如美团外卖设置“环保单”,再如支付宝设置“蚂蚁森林”为绿色林地做贡献等。但为什么环境问题还是没得到显著改善?因为各利益主体之间差距实在太过悬殊。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本国利益,把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不得不出卖廉价劳动力并接受发达国家污染产业,这就造成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局面。不仅如此,很多发达国家还在生态问题上推卸责任,比如特朗普就曾表述美国也是发展中国家,只是发展比较快而已;再如日本宣布退出捕鲸委员会,2019年7月起计划重启商业捕鲸项目。这些都是发达国家扩张本国利益的真实写照。不解决利益问题,人类无法获得长足发展。所以我们必须立足全人类利益,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人类与自然矛盾的和解。第二,代际公正问题。不同时代人类和同时代人类一样相互之间有种种义务和责任[9],罗尔斯正义论理论为代际公正提供启示。当代人和后代人都需要发展,如何既满足当代人发展而又不损害后代人发展的能力成为人类绞尽脑汁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只顾着当代人发展,留给后代人一个残破的生态环境,那么后代人又怎么获得更好发展呢?这是不公平的。幸而更多人意识到代际公正问题并提出新发展模式,例如支付宝蚂蚁森林新推出“生态脱贫模式”,以“豹喜牵绣”为例,既让人们重新认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了解它们的栖息地和顺,又把金钱豹形象以绣品的形式出售,同时出售当地其它特产。大部分收益还是用于建立生态基金,解决人类与其它物种发展冲突问题。这种模式是一举三得,既保障当代人利益诉求,又解决生态矛盾,更为后代人提供一个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让他们也能得到发展。试想如果这种模式被全国推广、全球推广,对生态发展而言是强大推动力,为后代人留下丰富多彩的世界再也不是梦想,代际矛盾并非不可解决。

4结语

工业文明使人类社会进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物质主义模式,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使人们对工业文明产生生态思考,生态文明也逐渐步入大众视野。生态本来是在自然视域下各类食物现象间的关系,是按照自然法则运转的,但当生态进入到文明视域下,就不单指自然界内在运行关系了,而是进一步演化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既然生态问题与人的问题息息相关并最终会影响人自身的生存发展,那么想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对人自身做审视,增强生态自觉。这种自觉不仅要在人自身方面体现,也要在人与人联结的社会中体现。我们不但要认清人自身在自然界中的定位,也要解决人类社会中关于利益冲突和代际冲突两个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了上述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才能真正有全民践行的一天。

参考文献:

[1]寇东亮.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学底蕴[J].河南社会科学,1999(2):18-20.

[2]李勇强,孙道进.生态伦理证成的困境及其现实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29(7):73-77.

[3]桑巴特,维尔纳.奢侈与资本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徐红新.论人类中心主义的虚幻性[J].社会科学论坛,2000(6):23-25.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刘福森.新生态哲学论纲[J].江海学刊,2009(6):12-18.

[7]董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逻辑构架[J].理论视野,2015(6):75-77.

[8]徐春.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4(2):37-45.

[9]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作者:栾亚丽 刘轶凡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