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底蕴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3:12:41

人学底蕴范文篇1

1.对“人”的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绝不是抽象的、孤立的、机械的人,而是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和活动着的人。

2.对“本”的理解。以人为本中的“本”,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本原”,而是在价值论意义上使用的。

3.对“以人为本”的理解。以人为本即以人民为本,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同时又不局限于人民范畴,在具体条件下应适当兼顾一定范围内类或个体的利益。其核心是以人民为本,其本质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本,同时对其他人也要讲人道主义原则,尊重一切人作为人的权利。其基本要求就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尊严、主体地位、利益和需求。因此,正确理解以人为本,就不能把它仅仅看作以简单的个人为本,看作以抽象的人为本,看作以社会中的强者或有贡献者为本,也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人类中心主义,否则都会背离以人为本的真谛。

二、“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底蕴溯源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伟大的思想传统,我们应该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其实质和核心就是以现实的人为中心,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它所具有的人学意蕴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

这样,马克思第一次把人置于中心的地位,并且对人的理解建立在崭新的实践基础上,因为没有实践就不会生成人,因而也就不会有现实的世界。如果说把实践着的人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出发点,那么,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则是马克思人学思想追求的最高殿堂。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人学绝不是空洞抽象的理论建构,而是要求具体化为个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争取解放和自由的思想武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简言之,以实践的人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为最高追求就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精髓。

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无疑具有丰富的人学思想。在人和物的关系上,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在人的价值上,始终以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作为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他在革命生涯中,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他思想和活动的基础。他自身的实践也体现了这一思想。他说:“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由此看来,在的思想中,一贯重视人,重视人的价值的实现,并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邓小平作为一位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的党员,在改革开放之后,首先举起人学批判的旗帜,平反冤假错案,恢复人的价值和尊严,从思想上彻底否定“”对人的侮辱和摧残。紧接着他对“”散布的贫困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批判,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的。”中国用改革开放和人民逐渐富裕的事实昭示着邓小平理论中丰富的人学内涵,证实了人学理论虽然重要,但实践比理论更重要。由邓小平开创的旨在重视和高扬人的生存和价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正在继续拓展。

在新旧世纪更替的时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三个代表”作为完整的科学体系,正如同志所言,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如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中所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着以人为中心,以民为根本的哲学底蕴,是对马克思、列宁、、邓小平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三、探究“以人为本”人学底蕴的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只有在现实中被切实地加以贯彻执行,才更有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党:

首先,要把为人民谋福利作为制定一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的决策对于人民利益和国家命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来调整利益关系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在我国,人民群众就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而作为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群众的具体利益是不尽相同的,这就需要通过深化经济、政治及文化体制改革来不断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地统一和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动性,才能为改革和建设获取最广泛可靠的群众基础。

再次,要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取决于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的正确,还取决于党风。党风的好坏是能否代表人民利益的最直接体现。我们党能否得到人民的拥护,能否起到“代表”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风。这就需要用共产主义信念武装全党,以从思想上保证党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还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从组织上保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作风和纪律上保证党成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

参考文献:

[1].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8:163-16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人民出版社,1972,5:262.

[3]选集(4卷).人民出版社,1991:1512,1128.

[4]选集(3卷).人民出版社,1991:1004.

[5]邓小平文选(2卷).人民出版社,1983:312.

人学底蕴范文篇2

[论文内容摘要]和谐社会有着深厚的人学底蕴。它是对传统的“物本”发展观的反思,以人为本是其基本特征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的人学底蕴对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对社会发展模式的创新有着重要意义。它使我们党更具亲和力、号召力,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深入研究和谐社会理论就不难发现,和谐社会是一种新型的和传统的“物本”发展观迥异的社会发展观念,它有着深厚的人学底蕴。

一、和谐社会是对传统“物本”发展观的反思

“物本”发展观是传统社会的发展理念。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开发自然资源、提高科技应用水平等经验事实。一方面,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年平均以惊人的8%的速度增长,但另一方面,美丽数字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分化。关于中国经济发展,世界银行2003年在《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的发展报告中称,现在回过头来看,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两个低估:一是低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二是低估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不平等扩大的程度。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以基尼系数反映的居民收入总体性差距逐年拉大,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承受线。我国目前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额的份额高达50%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2.2,1995年为1∶2.71,2000年为1∶2.79,2001扩大到1∶2.9;地区间差距扩大,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收入是西部的2.26倍,最高的省与最低的省差距超过3倍。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制度不健全导致的按劳分配及按生产要素分配之外的非规范收入,这是造成差距过大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社会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执行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重要原因。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当时的实际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政策,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由此导致了人们收入差距的拉大。收入差距拉大对经济与社会繁荣具有刺激作用,但是分化过大带来更多的是社会问题。“改革在各个方面所带来的急剧震荡效应以及其中存在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已明显带来人们的心态失衡,特别是体现于被排斥和被剥夺人群中,而普遍潜在的心态失衡极有可能发展为群体共同意识,引发社会动乱”②。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和暴富以及奢侈人群形成鲜明对比。如果继续漠视由贫富差距所导致的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冲突,社会的内在矛盾将会激化,给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埋下极大隐患。

2.资源耗费高,环境破坏严重。传统发展观念认为,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资源严重不足,难以为继,环境破坏严重。发展中的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压力。全国大部份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地荒漠化程度进一步加剧;森林的过量砍伐,导致许多地方一遇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江河泛滥成灾。环境与资源瓶颈已成为遏制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和谐社会正是对上述传统“物本”发展观所带来的种种不和谐现象进行反思的结果。它强调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自然诸领域和谐互动、全面进步的过程,是人的多种价值要求的实现过程和人的自身价值的提高过程,“以人为本”是其理论基石和最终落脚点。

二、“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集中体现

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消除社会失衡和不和谐因素;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六大特征,阐述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内容都是围绕“人”字展开的,即怎样实现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整体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其中,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构成社会整体和谐最基本的要素。

三、“和谐社会”人学底蕴价值分析

1.升华了党的执政理念。我们党长期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宪法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但在以往的执政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一些同志为了拉动GDP增长,为了彰显政绩,往往“见物不见人”,有意无意忽视群众利益,背离了我们党“为人民执政”的执政理念。虽然这只是极少数现象,但如果不引起重视,必将影响我们党的威望。有鉴于此,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都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提出和谐社会这一命题时,强调的就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③显然,党中央是为了使党更好地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论的,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以人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这是我们党在对执政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基础上,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2.创新社会发展模式。经济发展必须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要,使绝大多数人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提高发展能力,享有发展成果。经济发展必须以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结构为目的,而不是造成社会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拉大。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类自身的素质,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经济发展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但相当长的时间里,手段性的东西被当成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反而被遗忘,这种改革观和发展观的异化现象相当普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强调发展,《决定》指出:“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④但是,这里强调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一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决定的提法显示,今后改革措施的制定,将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让改革的成果、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使党更具亲和力和号召力,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当前社会上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各种利益矛盾相互交织,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国际经验表明,在这种时期,如果我们正确把握航向,成功化解社会危机,就能绕过急流险滩,平稳健康地进入到一个“黄金发展期”;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进入“矛盾凸显期”,进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正是站在这样的战略高度,《决定》明确提出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⑤和谐社会对人民根本利益的关注,中央所采取的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措施,都起到了疏导和缓解社会矛盾、亲和与凝聚人心的作用。所以,和谐社会一经提出,就深深打动了中国人的内心,并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它必将使我们党更具亲和力和号召力,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扩大和巩固。

注释:

①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第171页,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人学底蕴范文篇3

1.对“人”的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绝不是抽象的、孤立的、机械的人,而是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和活动着的人。

2.对“本”的理解。以人为本中的“本”,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本原”,而是在价值论意义上使用的。

3.对“以人为本”的理解。以人为本即以人民为本,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同时又不局限于人民范畴,在具体条件下应适当兼顾一定范围内类或个体的利益。其核心是以人民为本,其本质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本,同时对其他人也要讲人道主义原则,尊重一切人作为人的权利。其基本要求就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尊严、主体地位、利益和需求。因此,正确理解以人为本,就不能把它仅仅看作以简单的个人为本,看作以抽象的人为本,看作以社会中的强者或有贡献者为本,也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人类中心主义,否则都会背离以人为本的真谛。

二、“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底蕴溯源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伟大的思想传统,我们应该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其实质和核心就是以现实的人为中心,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它所具有的人学意蕴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

这样,马克思第一次把人置于中心的地位,并且对人的理解建立在崭新的实践基础上,因为没有实践就不会生成人,因而也就不会有现实的世界。如果说把实践着的人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出发点,那么,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则是马克思人学思想追求的最高殿堂。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人学绝不是空洞抽象的理论建构,而是要求具体化为个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争取解放和自由的思想武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简言之,以实践的人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为最高追求就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精髓。

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无疑具有丰富的人学思想。在人和物的关系上,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在人的价值上,始终以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作为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他在革命生涯中,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他思想和活动的基础。他自身的实践也体现了这一思想。他说:“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由此看来,在的思想中,一贯重视人,重视人的价值的实现,并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邓小平作为一位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的党员,在改革开放之后,首先举起人学批判的旗帜,平反冤假错案,恢复人的价值和尊严,从思想上彻底否定“”对人的侮辱和摧残。紧接着他对“”散布的贫困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批判,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的。”中国用改革开放和人民逐渐富裕的事实昭示着邓小平理论中丰富的人学内涵,证实了人学理论虽然重要,但实践比理论更重要。由邓小平开创的旨在重视和高扬人的生存和价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正在继续拓展。

在新旧世纪更替的时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三个代表”作为完整的科学体系,正如同志所言,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如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中所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着以人为中心,以民为根本的哲学底蕴,是对马克思、列宁、、邓小平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三、探究“以人为本”人学底蕴的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只有在现实中被切实地加以贯彻执行,才更有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党:

首先,要把为人民谋福利作为制定一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的决策对于人民利益和国家命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来调整利益关系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在我国,人民群众就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而作为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群众的具体利益是不尽相同的,这就需要通过深化经济、政治及文化体制改革来不断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地统一和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动性,才能为改革和建设获取最广泛可靠的群众基础。

再次,要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取决于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的正确,还取决于党风。党风的好坏是能否代表人民利益的最直接体现。我们党能否得到人民的拥护,能否起到“代表”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风。这就需要用共产主义信念武装全党,以从思想上保证党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还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从组织上保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作风和纪律上保证党成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

【摘要】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内涵极其丰富,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人学现实意义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以求实创新的态度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内涵极其丰富,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当代的全新演绎,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8:163-16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人民出版社,1972,5:262.

[3]选集(4卷).人民出版社,1991:1512,1128.

人学底蕴范文篇4

关键词:美术教育传统文化教学民族艺术

一、传统美术教学活动的民族艺术研究

(一)以“技”为主的民族传承。目前,我国古代传统美术教育仍然传承以“技”为主要成就的民族文化。严格意义上说,“技”代表某种技艺的相互传播,主要采取师徒传授、子承父业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促使技艺向着博大精深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极易形成封闭状态的教学机制,逐渐引发该项技艺消失殆尽的危机。然而,以“技”为中心的传授技巧多采用口诀等教学方法,掌握中心要领,口诀短小精悍,便于传承者的学习和记忆。(二)以“艺”为主的民族传承。历年来,富贵官司和文人学士普遍追求同属为“艺”的学识,三国时期曾经垂青历史的画家曹不兴为追求“艺”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的佳作,晋代时期顾恺之为追求“艺”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观点,闻名于世。这可以说明古代美术教育的传承和发展是基于性情、学识的平衡机制为标准的。然而,中国大部分才华横溢的艺术文匠,尽管创作了价值久远流传的艺术佳作,精彩绝伦,永远保持一颗淡泊名利的心态归隐。中国古代之所以重视发展美术教育,与其只追求精神层面的意义有关,从而保留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在对待自然与人类的交互关系上,敢于追求人类的内心世界,并通过身心平衡发展而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往往会忽略掉对物质世界的研究与渗透。由此可见,“传统艺术的民族性特征并不会完全反映出艺术作品对于生活内容的价值诠释,而是更注重艺术的民族性是否能够追求最为真实的民族精神,是否敢于利用民族精神去俯瞰整个世界。”

二、传统民族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真实反映

(一)传统民族艺术反映在课程内容上。1.国画课程教学。从现实意义上说,国画的发展历史较为久远,因其在世界著名、风格奇特等特点被国内外人民广为流传,这代表着中国最为崇高的艺术成就,逐渐成为世界美术领域自成体系派的先锋。自从国画被归为中小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艺术兴趣和爱好,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要求。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领悟情况,包括对国画产生自然而然的喜爱之情,凭借独特的视觉角度和事物特征,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理解和能力对国画发挥自由的表达思想。当学生切实感受到国画等传统民族艺术为自己带来精神层面的享受时,才会反映出更大的激情去学习。美术教育专家曾经指出,教育者要善于通过欣赏佳作类挖掘和培养学生对于民族艺术的相对敏感性,启迪学生的潜在意识。因此,教育者应当组织学生学习和接触名师佳作,包括对于国画作家的作画风格以及生长环境有所了解,引导学生去学习或者临摹与自身拥有共同习性的大师作品,让学生能够尽快接触到艺术巅峰的佳作。2.皮影课程教学。“皮影”的出现,极大改变了民间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抽象看法,它是指场面道具制品,主要角色为平面人偶,由民间艺人经手工制作而雕刻出来令人叹为观止的皮影作品。皮影作为中国最早出现的戏曲剧种的一类,因其独特性被称为民间艺术与戏曲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佳作。皮影表演过程中采取的屏幕演出原理以及表演形式,均被称为我国近代电影美术创作的发展先例,同为中华民族艺术里的瑰宝。基于此,教师应当在课程中体现以“剪纸”为基本特色的艺术形式,使学生通过艺术传承来不断坚定民族自信心。中国拥有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拥有特色的艺术文化,这就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现代美术教育发展必然按照多元化的趋势,以引起国民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二)传统民族艺术反映在教学形式上,民族艺术建立在以欣赏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标准的实行下,我国教育者应当面向不同的学生群体,根据不同层级设定相对应的民族文化欣赏课程。对于初级等级的学生来说,建议诵读简单的民俗文化读物,比如童话剧本、朗朗上口的童谣等;中级等级的学生可以以欣赏民族文化的内容为主题,借助影视作品和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和接触到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电影、历史巨作以及文艺节目等;高级等级的学生可以试着将传统民俗文化演绎为脍炙人口的真实影片。因此,学生可以通过不断欣赏民俗文化佳作,而深刻了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

三、传统民族文化在美术教育传承过程的根本途径

(一)立足本土、发挥自身优势。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愈加壮大,学校对于美术教育课程也提出了新要求,这说明少数民族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既面临着机遇优势,又需要做出巨大的挑战。综合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文化,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藏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比如被后人广泛流传的“西部文化”,从丝绸之路文化盛行之时,再到青藏佛教文化、巴蜀文化、以及云贵高原少数民族文化等文化板块的形成,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珍贵;从而美术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性相辅相成,其文化底蕴相互融合在一起,这将是各少数民族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术资源库。其次,全球化发展带动着经济的发展,导致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将面临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呈现逐渐衰竭的困境,然而远离工业盛行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则能够完整地将众多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留存至今,这是民族文化底蕴无限发展的潜力所在。此外,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物质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学校的美术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发展美术教育的道路上为少数民族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二)加强民族地区对于美术新课改教学的思考。首先,在学生教育中明确美术新课改教学原则:其一,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其二,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其三,提升创新精神;其四,加强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其五,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其次,美术课程教育提倡新课改的教学价值体系:第一,传统民族文化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激发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参与度。第二,美术新课改教学发展逐渐更新教材内容,便于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理解与传承。第三,促进传统民族美术教学,因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为美术教育课程内容中添加更为丰富且充满活力的素材。学校为了促进传统民族艺术和美术教育的有机结合,定期组织专家讲座、教师培训以及民间美术资料展刊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将传统的民间美术高效地引入课堂教学,如泥塑、土家族服饰纹样、岩石壁画、扎春等民间艺术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增加民族文化和艺术教育的共同情感,从而不断弘扬优秀的土家民族文化。

四、结语

国家在社会群体中积极提倡民族艺术的长远发展,目的是希望民族艺术能够渗透进教育课程内容中。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群体中发挥民族艺术的文化精神,旨在将民族艺术的情感与社会时代感融合在一起。长期以往,不仅能够让学生实际接触到中国更多、更具体的民族优秀文化,而且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建立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心,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美术教育的崇高目标。我们发现,将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艺术资源和自然资源融入到学生基础课程教育的行列中,能够充分发挥美术作为文化具体产物和主要载体的特性。美术教育作为民族审美文化的情感延续,为有效传承本地民族文化精神,而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希望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发展,以及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璞.把根留住———论民间美术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7,(01).

[2]朱晓红.中国剪纸艺术欣赏与创作[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3]高润喜.浅论美术教育的民族特色[J].中国民族2007,(09).

[4]王洪玲,董迎宏.美术教育应该重视民族艺术[J].艺术研究,2010,(04).

[5]张颖.传统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08).

人学底蕴范文篇5

一、活动意义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充实文化底蕴,提高综合素质。

二、活动形式

读书活动采取个人业余自学的形式进行,其读书感悟和书籍推介在每周一的学习例会上进行交流。

三、活动要求

1、购书要求:书籍购买由本单位干部职工根据个人学习兴趣和知识需求,到县新华书店或其他正规书店自行选购,尽量避免购买盗版书籍。购书者须在图书扉页写上本人姓名和购书日期。

2、读书要求:每两个月必须系统性、思考性、研究性地认真研读完一本书,在读书学习中须对重要内容有圈点、有批注,凡无圈点和批注的书籍视为没有进行阅读。其他借阅人可根据时间、兴趣和圈点批注内容等,作祥读或简读、精读或选读。

3、藏书要求:每两个月后,本办干部职工须将所购买并阅读完后的书籍交回单位作暂时收藏保管,由办公室负责统一登记、管理和对内借阅,以达到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其他借阅人应爱护书籍,妥善保管。

四、活动实施

1、实行读书奖励:鼓励干部职工读书学习,每人每年凭所购书籍和购书发票,可报销书费300元,其购书费用由单位财务列支。

2、开展读书交流:围绕“在工作中学习,以学习促工作”的活动主题,开展读书学习交流活动,在每周一的学习例会中安排两人作读书学习专题发言,每人发言时间为20至30分钟,畅谈读书感悟,进行书籍推介。

人学底蕴范文篇6

××年月我毕业分配到泾县中学工作。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岗位的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有许多不足和缺陷。因此,从一开始我就端正态度,不断努力,锐意进取。现将一年多来的学习工作总结如下:

在思想上,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原创:拥护党的领导及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学习党的各项理论知识,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年我参加了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丝不苟地完成了万字的读书笔记,篇学习心得,千字的党性分析材料,自身的先进性得到了较大提高,增强了为人民、为党、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我对照党员义务八条,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向学校里各位党员教师学习,争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在工作上,我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为之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因为我始终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所以,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总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去对待。原创:一直以来我刻苦钻研教材,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求教,经常和同仁交流,努力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各项学习、培训活动,切实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底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高二⒑班),一文一理,虽然都是普通班,基础较差,但通过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每学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成绩都位于同类班级的前列。我的努力和成绩得到了校领导和众多师生的一致好评。

人学底蕴范文篇7

本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至今已有一年时间。一年来,我在这个团结务实、温暖友爱的集体里,亲身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团结奋斗的快乐。在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我认真按照党员的标准去做,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对工作和学习精益求精。现将我在各方面的情况作如下总结: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马列著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大是大非面前,我能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我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为之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因为我始终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所以,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总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去对待。我刻苦钻研教材,认真拟订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求教,经常和同仁交流,努力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各项学习、培训活动,切实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底蕴。在接手教导处工作以来,我着重加强教导处的日常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今年规范了所有学生学籍,建立健全了教师业务档案。继续以联片教研活动为平台和载体,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不断丰富和充实教研活动内容。这些教研活动的开展,给教师提供了一个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舞台。公务员之家

虽然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身上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对于教育教学管理方面,还缺乏科学系统性,工作的创新还不够。我要好好借鉴别人的经验,向他人学习。再有,个人的教学业务水平还不够高,教学研究还欠深入,尤其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实践还是比较肤浅的,教育科研能力不强。这些,都需要我今后好好地去努力,更希望组织继续给我支持与帮助,使我各方面能尽快地向高一层次迈进。

人学底蕴范文篇8

本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至今已有一年时间。一年来,我在这个团结务实、温暖友爱的集体里,亲身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团结奋斗的快乐。在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我认真按照党员的标准去做,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对工作和学习精益求精。现将我在各方面的情况作如下总结: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马列著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大是大非面前,我能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我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为之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因为我始终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所以,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总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去对待。我刻苦钻研教材,认真拟订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求教,经常和同仁交流,努力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各项学习、培训活动,切实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底蕴。在接手教导处工作以来,我着重加强教导处的日常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今年规范了所有学生学籍,建立健全了教师业务档案。继续以联片教研活动为平台和载体,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不断丰富和充实教研活动内容。这些教研活动的开展,给教师提供了一个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舞台。

虽然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身上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对于教育教学管理方面,还缺乏科学系统性,工作的创新还不够。我要好好借鉴别人的经验,向他人学习。再有,个人的教学业务水平还不够高,教学研究还欠深入,尤其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实践还是比较肤浅的,教育科研能力不强。这些,都需要我今后好好地去努力,更希望组织继续给我支持与帮助,使我各方面能尽快地向高一层次迈进。公务员之家

人学底蕴范文篇9

金秋,风清云淡:书圣故里,翰墨飘香。

值中国书圣文化节隆重开幕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国颜真卿奖全国书法大赛作品展,这既是书圣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作品展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灵秀宝地,孕育了流芳千古的书圣王羲之和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他们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造诣为世人共仰,其代表作《兰亭序》、《祭侄文稿》成为历代后人学书的典范,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瑰宝。

为弘扬王羲之、颜真卿书法艺术,展示祖国传统文化魅力,整合、开发丰厚的文化资源,提升形象和文化品位,年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办中国书圣文化节,至今己是第三届了。经过三年的精心打造,文化节已成为海内外书法爱好者交流书艺、展现才华的重要舞台,推介、宣传主要窗口,特色越来越鲜明,品牌越来越响亮,有效地搭建起与全国乃至世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与此相呼应,由经济日报社、县委、人民政府主办,《经济日报社·农村周刊》、山东新时代药业协办的中国颜真卿奖全国书法大赛也于年推出,这是县委、人民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形象和文化品味的重要举措,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了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一赛事丰富了的文化底蕴,延伸了书圣文化节的内涵,使的书法文化享誉海内外,推动了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希望继续按照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品牌的要求,把中国颜真卿奖全国书法大赛办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书坛盛会,进一步打造好名片,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动力。

人学底蕴范文篇10

[关键词]姜嘉锵;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民族化

查尔斯西格在《规定性和描述性音乐书写》中指出:“我们至今仍未能明确地去界定音乐书写的规定性(prescriptive)和描述性(descriptive)两种应用类型,亦即为一首将要演唱的歌曲绘制的一幅蓝图和关于一首实际上已经完成了的歌唱表演的书面报告。”由此可知,演唱家是将符号化的“蓝图”转化为“完成了的歌唱表演”的重要环节。为深入解析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中演唱家的风格化这一问题,笔者于2018年2月2日采访了著名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家姜嘉锵先生。姜嘉锵先生的演唱风格在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领域可谓独树一帜,不仅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演唱生涯中征服了万千听众,还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认可。

一、姜嘉锵的艺术简历

姜嘉锵,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政府津贴。姜嘉锵自幼向“莲花落”民间艺人学习演唱,中学时代便熟练掌握温州鼓词、道情等多种民间音乐演唱,在专业学习声乐之前已具备深厚的中国传统音乐底蕴。他1956年从一名理科专业的大学生,经过层层严格选拔成为中央歌舞团歌唱演员,正式开启了其歌唱生涯。1957年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因领唱合唱《茶山调》收获一枚国际金质奖章。1958年起,赴全国各地学习,汲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传统民间音乐养分,演唱技艺得到极大的提高。1987年,姜嘉锵因演唱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为其量身创作的《枫桥夜泊》荣获“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比赛”金奖。正是这首作品使得古诗词艺术歌曲沉寂了几十年后,重回大众视野并走向了其在20世纪发展的巅峰。此后,姜嘉锵先生致力于推广古诗词艺术歌曲,发行多张古诗词艺术歌曲相关专辑,并参与录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多套节目,使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一声乐体裁在全国听众心中生根、发芽。

二、姜嘉锵的演唱艺术追求

(一)扎根民间不拘泥民间。1956年姜嘉锵先生进入中央歌舞团后,前往各地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在学习民间歌曲期间,他深刻地认识到民间歌曲的唱词便是中国语言的美化的关键,各地方言直接影响着民间歌曲风格的变化,并最终造就民间歌曲各异的音乐变化。姜嘉锵先生多次强调民间歌曲的演唱对于古诗词艺术歌曲而言十分重要,需要扎根于民间,在其首唱的200多首歌曲,无不体现出中国文化之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又不可拘泥于民间,他提出歌曲的风格需要靠声音体现,而古诗词艺术歌曲最重要的是汉语言的诗词艺术,不仅仅是发声艺术,腔调固然很重要,但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首先要具有对语言的敏感性,更多要从语言出发,表现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美。他强调:“学习过程中就能感觉到古典诗歌的语言美,学了之后发现里面惊奇的东西越来越多,就要求不断深入,不断提问题,精益求精,从感性到理性的学习,给每个字生命,每个字都要推敲。”①(二)学习西洋不照搬西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风格才真正形成,以姜嘉锵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怀抱不忘初心的使命感,致力于推动中国声乐民族化的发展,以建立中国声乐学派为毕生志向。他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伊始,正处于声乐学界洋土之争时期,他从中国经济、文化实际出发,做出“学习西洋也要把民族的请进来,不能全搬,否则会成为文化殖民地”的历史选择。姜嘉锵先生自1957年正式开始学习古诗词歌曲,一直强调中国古典诗词自古有之,有很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亦很厚重。他说:“《云格调》我大量学习古典诗词歌曲也是从情歌开始学起的,我唱歌好听或许因为语言亲切,我很注重语言,很感性地学习到有意识学习,开始处理语言,阴平阳平都要注意,唱出律动。唱一首歌要不断积累,有民族的东西,无形的东西,感受都要表现出来。比如《枫桥夜泊》要编故事,善于运用想象,歌唱中要有场景,这首歌是摇出来的,弱起寓意微风钟声,声音中要唱出画面感,像画画一样,有环境、有人物,表现手段还要高级。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要善于变通琢磨,诗词中为什么用钟声烘托环境?从历史上来看唐代只有家里死人要敲钟,当这种情绪要用到歌里便增加了声音的张力。接触到一首作品,了解背景,基本功还要扎实,有工匠精神,弘扬民族文化,洋为中用,学习各个领域的问题,考虑问题要全面,开阔思维。”①(三)注重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文化表达。古诗词艺术歌曲中蕴含着中国地域文化、审美情趣,对其演唱也不可局限于乐谱,而应该将声音与声调、声音与语言、声音与情感等关系协调统一。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决不能油腔滑调,要唱出雅乐的高贵的气质,文人音乐不能唱俗,要把人唱得掉眼泪,把古典诗词唱到心里,要唱文化、钻语言。歌唱艺术就是语言的艺术,古典诗词更强调语言,不能只唱谱子。学习古诗词艺术歌曲要有钻研的精神,先朗诵,再唱歌,要唱出内涵,唱出功夫,尽量唱出创作者的感觉,尽量表现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姜嘉锵先生将其总结为:“弘扬民族文化这是古诗词艺术歌曲表达中最主要的,音乐是传播文化的、传播伦理道德的。我们是中国人,要唱中国的东西,唱中国的文化,突出中国民族文化,让世界人知道中国这个国家。”②

三、姜嘉锵对古诗词艺术歌曲民族化的贡献

姜嘉锵先生以精湛的声乐演唱技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对古诗词艺术歌曲不懈的追求,成就了其“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第一人”的美誉。作为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领域杰出的代表,姜嘉锵先生所演唱的作品堪称时代经典,并在咬字行腔、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等方面,为古诗词艺术歌曲民族化演唱体系的最终确立做出了开拓性的历史贡献。不仅如此,他还多次代表国家赴海外演出,同时应邀出国讲学,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赢得了国际声誉。众所周知,姜嘉锵先生是复合型演唱家,集传统、现代于一身的演唱风格,不仅征服了万千听众,还赢得了音乐界的高度评价。正因如此,姜嘉锵先生的演唱实践对古诗词艺术歌曲民族化演唱体系的完善影响深远。姜嘉锵先生成长于中国声乐历史上“土洋之争”的背景下,通过自身实践总结出:“中国唱法应具备自身民族化的演唱体系,不可全盘照搬西洋唱法。”为学习中国传统声乐精髓,他先后向古琴大师查阜西学习琴歌演唱,向昆曲大师傅雪漪学习昆曲演唱,向古汉语大师郑张尚芳学习古汉语知识,并深入全国各地积极向民间音乐学习,将琴歌、昆曲、吟诵、民间音乐等多种传统艺术精粹与自身演唱实践相结合。除此之外,他还向西洋美声唱法借鉴,经过不懈的努力解决了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音域窄、音量小等问题。姜嘉锵一面向中国传统音乐学习,一面向西洋美声唱法学习,博学专用创造出博采众长的“姜式”风格。著名音乐家李西安这样评价他的演唱:“妙在淡其形似尔得神似。”古典诗词语言精练,因此每一个字的意象的凝练,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中蕴藏跌宕起伏的丰富情感内涵,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姜嘉锵先生将中国文化之起承转合概念融于每一个音符的演唱过程,使得每一个字的演唱都成为独特的艺术表达。演唱过程中先生始终强调“欲善中国歌,先利中国话”,将中国语言的独有声韵系统视为民族化演唱的根基,并在准确的语言演唱基础上深刻理解古典诗歌作品的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以营造和谐的意境之美,将诗境、乐境、意境合而为一。字正腔圆的咬字发音,淋漓尽致的情感表达,为古典诗词增添属于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成就了中国传统审美的现代表达。著名音乐家田青曾这样评论:“现代民族声乐是‘千人一腔’,而姜先生是‘一人千腔’。”1996年中国声乐学会正式成立,学会成立之初便确立了以建设中国声乐学派为第一要义。姜嘉锵先生担任学会的副会长,他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与自豪感决心将把中国音乐推向世界舞台视为毕生的抱负,并提出将演唱上升到传承与发展、语言与文化的宏观高度是建立中国声乐学派的必由之路。姜嘉锵先生曾前往苏联、美国、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并应邀前往新加坡、日本等地讲学,成功让古诗词艺术歌曲走出过门、传向世界。被誉为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西班牙著名歌唱家多明戈称赞他为“中华民族声乐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姜嘉锵先生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之所以能独树一帜,其根本在于他鲜活地将“中国味”上升到艺术层面,“中国味”的内涵包括中国传统的声韵、情韵、音韵等艺术境界。由此可见,正是对传统语言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才是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民族化的关键,才是建立中国声乐学派的必由之路。

姜嘉锵先生用“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总结自己的演唱生涯,一生坚持将中国文化融入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从传统出发,立足时代进行创作。他的演唱已不仅是声乐技术技巧的展现,更重要的是其赋予艺术歌曲以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歌唱方法服务于歌唱艺术,歌唱艺术最终实现民族化的中国表达。正因如此,姜嘉锵先生所演唱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独具内涵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技术上的炉火纯青与文化修养的殚见洽闻。换言之,正因为艺术家们的不懈追求,古诗词艺术歌曲民族化演唱体系逐渐走向完善,也为中国声乐学派的最终建立,中国唱法走向世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民康.以表演为经纬———中国传统音乐分析方法纵横谈[J].音乐艺术,2015(03):111.

[2]姜嘉锵.学习民族声乐的体会[J].中国音乐,198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