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基础英语教育探析

时间:2022-04-01 02:27:56

文化自觉基础英语教育探析

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基础。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进一步提出传统文化教育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服务于国家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战略,目的语(主要指英语)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受到高度重视。长期以来,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体现和集中在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层面上,外语能力的考核范围也集中体现在语言形式本身和以英美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上。但是,交际应该是平等双向的互动,片面强调学习西方文化导致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

一、消除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症呼唤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观点,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圈子里的人对自己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2]。文化自觉建立在对民族文化的找寻与继承上,只有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自知之明”和充满自信心,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才能增强传承自身文化的能力、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的能力以及增强与不同文化之间接触与交流的能力。“中国文化失语症”(AphasiaofChi-neseCulture)这一概念最早由南京大学从丛教授于2000年在外语教学中提出。[3]他发现,许多英语水平很高的中国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不能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在互致问候和自我介绍之后往往无话可说,不但无法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文化和习俗,甚至连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节日等内容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述。这种跨文化交际的不平衡状况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导致这种“文化失语”的最主要原因是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因此从丛教授建议在多层次英语教学系统中引入和加强中国文化教育,并强调中国文化英语表达之教学是我国各层次英语教学应共同担负的重要任务。中国文化失语症最主要的“症状”是理解、接受西方文化能力强,但输出、交流中国文化能力弱。走向文化自觉的英语教育应根植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以“学习外语”为出发点,以“交流中西文化”为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一)文化自觉下的英语教育能兼具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英语教育的工具性是指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主要是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人文性是指理解、认知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目的语和母语所承载的文化的学习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育体现文化自觉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主体意识和中西文化对比辨别能力,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对目的语和母语文化的认知和相互理解基础之上。研究表明,掌握了一门语言基本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知识以后,言语交际的障碍和失误多数来自渗透在语言系统各个层面的,承载了一个民族文化和传统的习惯搭配、习语构成以及词汇内涵意义等的社会文化的差异。但外语教育的本质不是工具性的,而应是对人的基本素质教育。[4]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是当下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就已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所以,语言教育只有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生跨文化理解与交流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升,交际中才能从“失语”变成“有语”。(二)文化自觉下的英语教育是促进经济全球化和保持文化多元化的客观要求。英语教育走向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在横向互动和纵向发展的过程中维持自身体系与特征并与世界文化共生共荣的保障。在全球化趋势中,不同文化的相互渗透有助于各民族之间互相借鉴,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民族文化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求生存,历史上,中华文明沿古老的丝绸之路传播,深刻影响着沿途乃至全世界各民族的文明进程。中国现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构想的实施是中国经济的“走出去”战略[5],也必然带动中国文化的输出。文化的传播以语言为载体,一方面,中国文化的输出以汉语为载体,近些年遍布世界各地百余所的孔子学院汉语教育模式对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巨大作用;另一方面,英语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和信息化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工具,以英语为载体输出本民族文化,打破“语言霸权”带来的文化征服,是各国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融入世界文明又同时继承、发展和传播本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全球化大趋势下的文化互补与融合需要合格的传播中国文化的外语人才,而培养这种人才的过程也正是治愈“失语症”的过程。(三)文化自觉下的英语教育能够促进两种语言文化的共同增长。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6]根据罗德•埃利思(RodEllis)的“语言迁移”(Lan-guageTransfer)理论,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将他们所掌握的母语知识运用于外语学习的一个过程,分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两种形式。[7]长期以来,人们过分重视语际之间的负迁移(interlingualnegativetransfer)而忽视了正迁移作用。母语对外语学习虽有消极影响的一面,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基于人类对自然万物的共同认知(CommonSense)和体现在语言上的共性,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会对外语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是语言的正迁移作用。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看,英语在其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先后受到拉丁语、古诺斯语(OldNorse)和法语等众多语言的影响,从古英语词尾曲折变化复杂的综合型语言(syntheticlanguage)逐渐演变成了词尾曲折变化简洁规范、表现力丰富的分析型语言(analyticlanguage)。汉语是典型的分析型语言,所以在语言类型学层面英语和汉语同型,也都是通过词序(wordorder)来表达语法关系。除此之外,英语与汉语的基本句子结构相同,都以主谓宾结构(SVO)为主。两门语言之间在合成词构词、句法结构、隐喻生成机制、语篇模式等具有共性,不但会促进和加强英语的学习,还会逐渐提升英汉-汉英互译能力。信息“输入”主要考查的是英汉能力,信息“输出”则是汉英能力,互译能力是交际的基础和保证,互译能力越高,“失语”现象就越弱,直至消失。因此,英语教育要走向文化自觉,既要在英语教育中渐次融入中国文化内容,也要体现文化自觉,重视和利用汉语语言对英语的正迁移作用,把双语的表达习惯正确运用到英语教学和学习中,让中国文化的表达既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又能充分表现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二、基础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现状及原因

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原因很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国家“开放”和“引进”战略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各层次外语教育过度倚重语言的工具性学习而致。就基础英语教育而言,文化缺失的表现主要集中在教材、教师、课堂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一)教材中中国文化知识缺乏。现行基础教育英语教材涉及中国文化内容有以下特点。在初中阶段:一是中国文化内容以简单的单词、词组和短句为主;二是短文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饮食和名胜古迹等旅游景点上,量少且语言表述简单笼统;三是教材中几乎没有涉及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文化的内容。[8]在高中阶段:一是中国文化内容范围仅涉及中西文化在生活方式、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上的对比;二是中国文化内容在必修1~5册内容中占比26.8%,在选修6~11册内容中占比11.76%,总体来看英语文化内容高于母语文化内容的一倍以上[9];三是中国文化内容只是零散分布在教材的各模块中,前后没有关联,很难让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对比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系统性认知;四是母语文化更多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文明,缺少现代文化气息,尤其缺乏改革开放后中国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的相关内容。[10]因此,无论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材还是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国文化知识的覆盖面严重不足。且直至目前,除一些理论探讨外,我国还没有系统可用的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基础英语教育教材和双语教材。(二)应试为主的教育目标忽视中国文化教学。一方面,英语课程教学与评价中中国文化的融入不足。外语的教与学仅仅围绕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其所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学习,中国文化相关内容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英语教学范式固定在语言“知识点”的灌输上,所涉及的西方文化知识也是围绕应试知识点展开,中国传统文化只是零星地分布在教学内容中,如节日、名胜等,结果导致学生虽具备牢固的语法结构知识,却无法流利地用英语进行表达,更不用说准确地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了。另外,由于英语教材和课程考核的内容皆以西方语言和文化知识为主,这也在客观上决定了课程教学也必须以语言知识和西方文化为主。另一方面,应试主义的教育目标也导致了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意识薄弱。由于成绩至上的教育目标忽视中国文化教育,使英语教师把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当成最重要且几乎唯一的教学目标。同时考试制度的“指挥棒”效应促使英语教师们形成根深蒂固的语言教学范式,导致课堂上传授中国文化意识的薄弱甚至不自觉淡忘;另外,由于我国师范类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缺乏中华文化相关内容的学习,这在人才培养的根源上造成了基础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师中国文化修养不足,缺乏用英语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教学的能力。

三、基础英语教育通向文化自觉的合理路径

只有走向文化自觉的英语教育才能根本上解决目前外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的问题。融入中国文化的外语教育,要从两种语言文化开始接触之时,即从基础教育就开始,这样才能从小养成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培养出具备双语文化交际能力的合格人才。走向文化自觉的基础英语教育首先要体现在国家层面,要制订基于培养具有平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教育方针和目标。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还要根据各地区的具体实际,制订有效措施来贯彻实施和规范融入中国文化的外语教学活动,既要有国家统一规范,也要体现地方和民族地区特色,这是保障外语教育体现文化自觉的关键。其次,在各学段的“课程目标”中,要明确规定学生应掌握的相应程度的母语文化表述能力,并把规定具体落实到教材编写、教师培养、教育教学与考核方式等方面。(一)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课程体系构建应注重选取中国元素。教材内容要选取与日常生活和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中国风土人情、人文与自然地理、饮食习惯、建筑园林、神话、寓言、民间传说等典型中国元素内容,同时应将改革开放后的新时代文化作为渗透内容,这些内容最具中国文化特质和富于时代精神,也最能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英语教材内容呈现时,中国文化内容的选取要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和前后连贯,例如风土人情内容的选取可依次按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和节日文化的顺序。也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递次展开,逐步提高所融入中国文化的广度并挖掘深度。其次,编排与考核中应注重中国文化元素的呈现。课程的编排方式要以侧重两种文化的对比为主,逐渐提高中国文化内容比例。可以参照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等较好解决外语教育融入文化自觉的英语教材范例,重新编写加入中国文化、中西文化对比等内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级别英语教材。以日本为例,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基础教育《学习指导要领》中强调交际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把西方国家和亚洲的文化内容放入英语教科书内,体现了日本把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教育培养目标。在英语教科书中,像寿司、天妇罗、寿喜烧等日本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经常出现。课文中的场景则以观光情境内容居多,在观光途中介绍日本文化,例如镰仓的大佛和禅道、广岛和长崎的和平纪念馆、冲绳的竹福岛风景和岛上居民传说等。在语言文化方面,介绍了日本和英语国家的言语和非言语习惯的不同等。[11]同时,也需要编写系列的中国文化双语读本作为教辅材料与教材配套使用。教材和读本首先要图文并茂,内容要符合第二语言习得规律,在课程的潜移默化中体现出文化自觉。再次,考核方式与英译规范的统一。考核方式是课程与课堂教学能否体现文化自觉的关键所在。开展与教材匹配的中国文化题库建设,把测试内容、形式、比例具体化。由于中国文化内涵的丰富多样性和博大精深,人们对于其中的许多内容往往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导致术语的翻译不尽相同。目前,国内涉及中国文化内容的翻译五花八门,许多翻译都是混合着汉语思维的“Chinglish”,令外国人费解。因此,应编撰有针对性的中国文化汉英词典,统一语言表达规范,以确保体现文化自觉的外语教学贯穿英语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二)教学方式的改革。走向文化自觉的外语教育与以往以语言技能和西方文化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同,由于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独具特质的中国文化和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学方式要具有多样性。首先,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灵活性。一是外语教学体现文化自觉要从词汇教学开始。语言词汇是最基础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在语言的诸多因素中,词汇包含的文化信息最多。基础英语要求掌握的词汇基本都是日常生活词汇,也是最有生命力的词汇。由于东西方文化相隔万里,基于海洋文化、工业文明的英语和基于大陆文化、农耕文明的汉语在习惯表达和隐喻意义上差异很大。所以词汇学习的过程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是一个有效的体现文化自觉的途径。例如:学习“feather”这个词时,可将汉语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英译:“Birdsofafeatherflocktogether”讲给学生,汉语里的“人”和“物”在英语里变成了“相同羽毛的鸟”,这样学生通过英汉词汇对比教学,在增加词汇量和习语表达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母语文化的理解。二是生活化的语言输入不但能提高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发展阶段选择中国文化教学内容。把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模块,教材的编排和教师的备课都要围绕这些模块来开展。比如在编排一日三餐的教学内容时,可以加入馒头、米饭、包子、油条、豆浆等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食物名称,学生不但很快就会掌握这些知识,同时也会加强对面包、汉堡、沙拉等西方食物词汇的掌握。用英文谈论学生日常生活,不但会增加教学的实用性,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三是课堂教学时间之外,教师要安排和鼓励学生多途径获取语言文化信息,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步化的课上课下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如在班级和学校的宣传栏上开设中国文化英语角、组织中国文化主题双语班会、举办中英文诗朗诵会等。在这些活动中,要紧密配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循序渐进,学生在稳步获得更多有关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活动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化时代,科技的进步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逐步缩小区域和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12]。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将文本(Text)、图形(Graphics)、图像(Image)、动画(Anima-tion)和声音(Sound)等形式整合,制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多媒体智能教学和学习课件,把语言知识和文化内容设计成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块,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利用多种感官去理解和接受知识,在学习的同时产生愉悦感,从而更快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化知识。将中国文化知识分解成符合语言学习认知规律且能以喜闻乐见的卡通动漫、游戏、歌曲等方式呈现的知识片段,并通过模拟真实生活情境等方式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在促进中国文化学习的同时,也强化了英语的学习。另外,信息技术也促使线上和线下两种学习方式并存,线上学习是相对于线下学习而言的,是对班级教学的一个有效的补充。主要指通过互联网等虚拟媒介而实现的未发生面对面交谈的交互式学习。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线上学习愈发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学生可通过个性化差异学习解决个性需求。基于互联网平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包含目的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不但能极大丰富学习资源,在加强英语学习的同时,也能有效体现文化自觉。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学校与家庭的互动,使学校的学习与家庭巩固学习相辅相成。兼顾中国文化知识的英语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课外活动设计以及课后作业,都可以凭借即时通信软件等手段实现学校和家庭的互动,从而构建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三)教师的培养。体现文化自觉的外语教育,教师是关键。《意见》指出: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1]英语教师不但承担着语言技能的教学任务,还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任务。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中西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胜任体现文化自觉的外语教育教学任务。首先,改革和完善外语师范专业培养方案。在现行的英语师范教育培养目标中,中国文化教育的缺失是教师缺乏文化自觉意识和能力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应改革培养目标,修改培养方案,加入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学习与考核,在专业学习的各年级逐渐加大中国文化学习的比重,同时提升师范生母语文化的修养,从而根本上解决外语教学中文化自觉缺失的问题。其次,进行在职外语教师的中国文化培训。一方面是通过外部培训提升,对在职外语教师进行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培训,并将其作为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的一个重要评定标准,全面激发在职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自觉加强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学习,逐步提高和完善驾驭母语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依据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国文化全方位融入英语教育各环节。基础英语教学要从教材、教师、教法、考核等方面入手,在输入目的语文化的同时渐次强化中国文化的融入。在基础英语教学中体现中国文化的内容,既是文化自觉的需要,也是培养辩证的文化意识的需要。从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编撰、中国文化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更新、考核方式的完善等方面全方位开辟通向文化自觉的路径,是解决当前各层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严重缺失问题的有效探索。

作者:陈友军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