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12 04:43:00

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论文

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有其特定的心理卫生问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是心理上、生理上逐渐走向成熟的过度时期。青少年在探索生活的道路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应激与挫折、伙伴关系中的不良影响、对性成熟的惶惑与无知、缺乏正确引导而滋长的颓废无聊等不良情绪,都有可能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有关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如何、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正确处理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为此,作者对驻马店市在校中学生进行一次抽样调查,目的是了解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以便为开展中学生心理咨询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与方法为使样本具有代表性,参照驻马店市重点与普通中学生人数分布比例,计算出样本构成比,采取分区分层取样,在驻马店市6所中学共调查中学生544人,重点中学219人(40·26%),普通中学325人(59·74%),其中,初中生334人(61·4%),高中生210人(38·6%)。男生290人(53·31%),女生254人(46·69%)。年龄11~19岁,平均(15·04±1·77)岁。

1·2调查工具90项症状清单(SCL—90);中学生生活事件调查粗表。参考国内外有关生活事件量表[1~3],选择了48项与中学生有关的生活事件条目,内容主要涉及学习、人际关系、恋爱、疾病、意外事故等方面,采用团体集中调查。

2结果

2·1中学生SCL—90量表各因子分和痛苦水平的分析(表1)。

计算初、高中SCL—90各因子的均值,发现中学生以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偏执四项因子分相对较高。并且高中生各因子分均高于初中生,经协方差分析有显著性(P<0·05~0·0001)。多数中学生因子痛苦水平达中度以上,高中生也多于初中生,其中,亦以强迫、人际敏感、偏执、抑郁四项因子达中度痛苦水平以上的人数为多,高中生明显多于初中生,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性焦虑四项因子分的均值女生高于男生(t检验,P<0·05~0·0001),四项因子痛苦水平达中度以上的人数,女生也明显多于男生(χ2检验,P<0·01)。重点中学学生与普通中学学生SCL—90各因子分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2中学生18项主要生活事件标准回归系数、强大、频度均值等级(表2)。

3讨论

调查发现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和抑郁情绪方面评分较高,提示这几方面的问题可能比较突出,并且高中生评分高于初中生,女生评分高于男生,提示高中生和女生有更多的心理应激反应。比较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心理应激反应类型基本相同,均以强迫、人际敏感、抑郁为主,但在反应程度上,中学生比大学生要强,SCL—90各因子评分和中度痛苦水平以上的人数中学生均低于大学生[3~5]。由此看来,在青少年期,由初中、高中至大学,心理应激反应呈递增趋势,可能是因为逐渐与社会交流的增加而需要在心理上不断的进行调整和适应,因而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适应不良反应。作者据此认为学校心理咨询应十分重视初中生这一人群,通过各种咨询工作使中学生能有效地顺应自己的智力、兴趣、能力等,同时也能适应自己的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从而达到自我了解、健全适应与自我实现,由于提高了心理适应能力,在高中和大学期间就能较好地对环境作出心理调整,减少心理适应不良的发生。

另发现与中学生心理应激反应关系密切的18项生活事件主要涉及“独立意向”与亲子关系矛盾、担心高考、人际关系、恋爱等方面的压力,初高中生又各有一些特点,此外,视力下降对中学生心理上的不良影响也应引起重视。这些主要心理应激因素是中学生心理咨询的重点,如何指导中学生在“独立意向”、恋爱交友和性教育、与父母和老师关系处理等方面的正确发展,是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点,为此,在培养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十分重要。针对中学生心理应激的共性问题应开展一些群体性心理辅导、社会适应性训练等,可望使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萌芽之际就得到了解决,对有效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一版.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155~159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31

3赵靖平,郑延平,杨德森.低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2):76

4季建林,徐俊冕,夏镇夷.83例大学生心理咨询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4(1):34

5季建林,夏镇夷,徐俊冕.不同专业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4(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