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特点

时间:2022-07-02 11:55:00

中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特点

自改革开放的30年来,中国美术界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政治环境渐渐宽松,艺术创作打破了精神的束缚,回到了对美术自身价值的探索上;另一方面,西方现代艺术引入中国,给传统的主流美术价值观造成了巨大冲击。而自建国以来一直作为主流美术重要组成部分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发展,也受到了这一时期环境的影响,出现了在主题内容、表现形式、表现角度、社会功能等方面都不同于以往的鲜明特征。

80年代,政治对美术的干预逐渐减弱,西方现代艺术的引入和新潮美术的兴起也对美术创作产生了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呈现出了以下主要特征:其一,对历史人物的表现逐渐摆脱了“高、大、全”的概念化创作模式,转向对人物平实质朴的表现,让他们回归到平凡的世界,注重对人物性格,精神的刻画。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程允贤的《像》、沈文强的《孺子牛—鲁迅像》、霍波洋的《赵一曼》等等。其二,在表现形式上,艺术家展开了对民族语言的积极探索。例如《杨虎城将军》表现出邢永川对中国唐代陵墓石刻的借鉴;《鉴湖三杰》体现出了曾成钢对商周时期青铜钟鼎造型样式的借鉴;《纪念像》显示出钱绍武对汉魏书法的借鉴等等。艺术家对民族语言的探索运用丰富了这一题材的表现形式,并且在当时鼓吹“全盘西化”,“以现代艺术为标准”的历史环境下有着积极的意义。90年代,这一时期国家大力推进主流文化建设,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做为展现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创作形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而革命历史题材雕塑显现出了不同以往的特征:

一方面,出现了更多以普通战士,百姓等普通人为题材的作品,丰富了这一主题的表现内容。例如有表现当年红军女战士的《当年十八》《岁月如歌》,有表现普通百姓的《仇娃参军》,还有表现“红小鬼”的《逝去的记忆》《远方》等等。这些作品在选题内容上更加丰富,所塑造的人物更加人性化,注重捕捉小人物身上所具有的人性光辉和崇高品质。

另一方面,纪念碑雕塑得到了大力发展,艺术家展开了对形式的积极探索,形成了这一时期纪念碑雕塑的多样化表现。例如《五卅运动纪念碑》对抽象语言的运用和对立体主义形式的借鉴;《九.一八残历碑》和《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对象征语言的运用;《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雕塑》运用了多种表现形式的结合等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大胆探索与尝试,与改革开放前以苏联和南斯拉夫纪念碑模式为标准不同,而是站在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角度,探索自己的雕塑语言模式,大大丰富了这一题材的表现形式。并且更多的考虑到了作品与周围环境、建筑的关系,把对大众的教育置于不同以往的纪念性雕塑的环境里,强调观众的接受过程对完成作品的意义。

2000年至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包括美术在内的一切文艺形式所表现和强调的,都不再是以往那种单一的意识形态,而是更加的多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呈现了如下特征:

一是对主题的表现多转向了历史人文的角度。在对革命历史人物的塑造上,既不同于时的概念化特征,也不像改革开放初期那样刻意采用平实的手法,而是注重对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特征的挖掘,通过一种略带理想化的塑造,表现出这些人物身上所具有的人性光辉。例如《红星照耀中国》作品中作者李象群塑造的形象更接近一位政治家,诗人;《重庆谈判》作品中作者梁明将与两人间的微妙关系表现得很充分,没有刻以宣扬或丑化某一方等等。

二是注重传统文化的吸收。这一时期,肩负弘扬民族革命精神,传承民族历史文化责任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已经逐渐走出了西方的创作模式,自觉地在传统语言中吸收养料,而且不仅仅满足于形式的借鉴,而是从韵味气质方面进行探索,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民族特征,民族气派的雕塑作品。例如从王洪亮的浮雕作品《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可以看出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理解和运用;从作品《关东魂》中可以看到作者殷小烽对传统文化中意象表现形式的运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碑园》则体现出了对中国传统碑林布局的借鉴和对传统木雕,砖雕的表现形式的吸收运用等等。

三是科技的发展为大型雕塑创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黎明创作的长沙橘子洲大型雕塑《青年》。整个雕塑由7000多块石材拼装干挂而成,石材总重4000多吨,雕像的石材加工与安装由数百万个三维坐标定位控制这一系列数据说明了科技在这项庞大复杂的雕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我们将30年来的这些特征与改革开放前的特征相比较的话,可以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点变化:1.主题表现角度的转变,由政治的角度转向历史人文的角度;2.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由单一的西方模式到多样化发展,尤为注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借鉴吸收;3.注重审美和传承历史文化。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新中国成立初对政权的歌颂,宣扬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转变为对历史面貌整体客观的展现。当前,我国提倡大力发展文化建设,顺应时代的需要。而作为“主旋律”美术重要组成部分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更应该发挥出它特有的优势,继承并发展前辈艺术家留给我们的经验,用艺术的形式把中华民族在危难中所体现出的宝贵精神传递下去,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