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课教学策略论文

时间:2022-09-11 09:54:00

英语口语课教学策略论文

自修订版SeniorEnglishForChina(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使用以来,广大英语教师一直在摸索新的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以及在其基础上编写的SEFC新教材。但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有其规律性,教师只有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并结合教学实际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又认真观摩了多节新教材的研讨课,笔者发现当前口语课教学中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问题一:虽然使用了新教材,但仍承袭旧教材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口语课上还是以自己表述为主导,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的跟着教师走,按照任务完成学习。

问题二:学生在课堂中只是“热热闹闹”的完成老师提出的“任务话题”,但在其谈论的过程中漫无边际,无法和教材内容相融合,达到真正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如何有效的设计“口语课”并加强学生其他语言能力的培养?如何在课堂中既点燃学生的“兴奋点”又能兼顾教学过程中的听说策略呢?

创设语言环境,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新的课程理念提倡从用的角度出发进行英语口语学习。要使学生能根据交际的话题、场合、人际关系等相关因素得体地运用语言。教材中,每节课都有生活背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话、演讲、课本剧表演、辩论等,通过pairwork和roleplay展示出来。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来设计一些不同的口语课活动形式。如Dialogue、Competition、Talking、Debate、Discussion等环节,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善于采用教学策略,激活学生学习潜能。SEFC教材不同的项目设置和不同的项目要求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英语口语教学,多元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

第一,教师可设计具体的日常口语会话情景,训练学生日常口语会话能力。

学生要熟练掌握日常口语会话,就必须掌握范围广阔的、基本得当的日常用语,以服务于交际目的。如怎样表示想与陌生人交谈;怎样表示喜爱与厌恶,赞同与异议;怎样问路与指路;怎样发出与接受邀请;怎样处理电话;怎样抱怨与安慰别人;如何购物、求医、求学,节假日或旅游时的交际范围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由于中西文化及语言的差异,好多学生不知如何应付这些问题。在基础会话单元教学过程,笔者针对这一情况首先通过中西方语言差异比较,将学生感到困难的关键句列在黑板上,然后将学生分组,自己设计情景,组织会话,并进行反复实践,使学生对自己使用不当的和欠得体的语言进行加工并逐步加深印象。

第二,通过对日常生活题材讨论,逐步提高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

SEFC教材提供了涉及邻里关系、购物、运动与健康、家庭生活、看病、抽烟与疾病、教育与发展等等日常生活话题。题材的讨论是训练学生口语能力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通过组织多种形式课堂和课外的讨论活动,适时引导学生广泛地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题材相互间进行会话,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又活跃学生的思维、扩大了知识面。同时,教师还可以自己创设情境话题,让学生组织讨论。例如:“Talkabouttheholiday”

(1)Telltheclassaboutyourholiday.Didyougohomeortravel?Whatdidyoudowithyourfamilyeachdayorwheredidyoudo/whodidyousee/visit?

(2)DiscussthecustomsoftheSpringFestival.WhatdopeopledotopreparefortheNewYear/SpringFestival?Aretheresomeinterestingactivitiesthatyoudoinyourfamilyorhometowntocelebrate?

(3)Whatisthebestplaceyouhaveevertraveledto?Whydidyoulikethatplaceandwhatmadeitspecial?

在讨论这样的题材时,可以每组负责讨论一个问题,然后面向全班阐述自己的观点;有时是各小组将各自讨论的结果作对比,分析总结异同,学生即兴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在讨论某一问题时,要求每个发言者不能只顾自说自己的,而要针对前一个人的发言做出评论,提出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看法。

第三,通过对热点话题辩论,提高学生口语的思辨能力。

提高学生口语的思辨能力是口语教学的最高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作长篇论述的能力。目前,大多数中国学生需要口语输出时,讲的多是零星片语,而形不成有序的逻辑主体,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联想与想象这方面的训练,不知道应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剖析。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对每一个会话题材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如在“Thesilverscreen”一课时,组织学生讨论:“copyright”

笔者引导学生先做横向讨论,即不同的人对版权有不同的观点:演员对版权的观点是什么?影迷对版权的观点是什么?导演对版权的观点是什么?警察对版权的观点是什么?影碟店老板对版权的观点是什么?再从纵向来讲,进一步深化讨论的主体,正版影碟的利弊是什么?盗版影碟的利弊是什么?引发学生们思考:虽然盗版影碟很便宜,但它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是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的。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引导和讨论,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口语的思辨能力,而且启迪了他们的思考。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与思辨、分析和创新能力,笔者在口语课的后期阶段还采用演讲、辩论或二者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如对老师布置的题材,要求每位学生选择不同的主题准备2分钟,然后上台做即兴演讲,演讲完毕后,其他学生可以质疑,以此引发出热烈的辩论。这样既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又训练了学生批判性倾听能力。有时,还采用正反两方辩论的形式组织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先定好辩论的话题,确定正方与反方,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分析资料,再综合对比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学生不仅知道了如何推理、如何识别与利用不同的资料为自己服务,而且知道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类似问题。既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