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体育发展方向思索

时间:2022-05-18 09:23:00

广东体育发展方向思索

1中国体育发展战略服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1.1现代体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双重特征

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体育属于上层建筑,是依附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发展一方面要受到经济基础的支持和限制,另一方面也要反映经济基础的水平和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体育不但作为上层建筑继续发挥着它在意识形态和精神生活方面的作用,更大的变化是体育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大规模地进入到了经济领域,成为经济基础的一部分。有资料显示,美国的体育产业已经超过了钢铁、石油、汽车等传统产业,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1]在这种情况下,体育不仅仅是反映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其本身也是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混合体,因此体育对经济基础映射作用就更加真切和及时。

1.2不同阶段中国体育发展具有不同的战略目标

我国的体育发展战略目标与我国的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是密切相关的,体育发展状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我国整体社会发展状态的一个窗口。建国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水平从总体上可以以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标志划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清楚地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态。第一个阶段我国的体育的发展宗旨可以用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来概括,体育在这一时期和其它文艺形式一样,主要是起到活跃人民文化生活、鼓舞人民的作用。体育的发展处于封闭的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状态,这与当时的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的长期封锁的国内外形势是分不开的,反映了当时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在当时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状态下,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也处于发展相对缓慢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以我国参加1984年奥运会到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为止,这一阶段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在奥运会和其它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对外以此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彰显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内则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民族凝聚力,从而促进我们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实际上自从1972年我国恢复联合固的合法地位后,我国的对外交流的窗口大为扩展,体育发展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我们连续几届参加了亚运会,运动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并在亚运会上超越了日本,成为亚运会的领头羊,这也是我国1984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能获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原因。如果从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起步算起,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经过几代人整整30年的艰苦奋斗,我国体育事业终于完成了屹立于世界体坛最高峰的战略目标,实现了在体育领域“振兴中华”的伟大号召。在这一阶段我国的体育管理部门提出了以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为两翼的发展战略,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具有了明确的目标。第三个阶段是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以后至今。在成功举办奥运会后,总书记向中国体育界发出了建设体育强国的号召,[2]中国体育界将以总书记的指示为今后中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从竞技体育强国到体育强国的转变,这将是一场比发展竞技体育更加艰巨的长征,中国体育界和中国人民将为此做出更大、更艰苦的努力。

1.3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国体育的进步物质基础

自1984年的第23届奥运会至今,我国参加了多次奥运会,而在2008年奥运会上获得了51枚金牌,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奥运会上新的盟主。回顾我国参加奥运会的历程,正处于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经济总量以西方经济界难以想象的平均每年10%以上的速度持续递增,更令西方经济学者不可思议的是这种快速增长能够一直保持20年以上,且没有停止的迹象。这一时期中国体育的发展战略是与中国经济追求快速发展的目标相一致的。中国各个省份大力加强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电力、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建材、电子等大中型企业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金融、通讯、物流等各种服务型行业也得到全面发展,国家经济发展总量得到快速提高,已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广东省的GDP位于全国第一,目前已经超过5万亿大关。而这一时期中国体育发展的战略就是在奥运会上取得更多的金牌,努力从第二集团跨入由美国、俄罗斯组成的第一集团,并向美、俄发起挑战。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这一时期的中国体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持,各级体育部门有了更多的经费进行体育设施的建设、增设项目、增加运动队编制、改善运动员的训练和生活条件、聘请国内外高水平教练员和外援,开展各种职业联赛等,为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

1.4奥运战略的成功得益于全运战略

奥运战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各个省市的支持,这种支持是在无形的全运会指挥棒下运行的。相对于奥运会,全运会是各个省市的小奥运会,各个省市都要在全运会上争夺金牌和总分的座次,金牌和总分成绩的好坏不但反映了各个省市的经济实力,也显现出当地体育领导部门的能力和水平,甚至成为考核官员的指标,因此各个省市都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努力发展本省市的竞技体育队伍,这也就为国家队提供了大量的优秀运动员资源。广东省也不例外,广东省在第九届全运会上取得了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和总分三项第一,为此广东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但建设了大批新的场馆、组建了大规模的参赛队伍,还创造了引入国外教练员、与国内其他省市交流教练员、运动员代表广东省参加比赛的先河。在以后的第十届全运会上获得金牌、奖牌和总分三项第二,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又获得奖牌和总分两项第二、金牌第四的成绩,并成功举办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可以说广东省通过努力提高竞技体育的实力,不但在全运会上取得了的辉煌成绩,也为国家的奥运战略贡献了一份力量,当然这种成功与广东省雄厚经济实力和社会快速是分不开的。

2经济转型升级形势下的广东省体育发展方向

2.1金融风暴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划

经过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我国领导阶层清醒地看到了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深知依靠基础建设投资和低附加值产品生产不能维持经济长期的健康增长,必须进行结构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并准备在2008年奥运会后开始进行。但是,2008年不但是我国体育发展的高峰,同时也是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在2008年爆发了美国次贷危机,从此世界经济一路下滑,至今没有缓和的迹象。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欧洲经济爆发了欧债危机,希腊、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欧盟国家已经深陷债务泥潭,没有人能够预测欧债危机今后的发展前景,以及欧债危机爆发后对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2008年开始的金融风暴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划,我国不得不停止了准备在2008年开始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计划,转而以4万亿资金投入的方式拉动内需,以促进经济增长,抵御金融风暴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的影响。从2008年至今,我国已经成功地保持了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然而从长远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是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目前进行经济转型升级已经提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程上了。

2.2广东省重启经济的转型升级

广东省是我国的第一经济大省,GDP已经超过5万亿大关。如何保持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后劲,广东省委书记在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广东省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平稳增长将常态化,转型升级将成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旋律。广东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走过了做大总量、赢得速度就是赢得机遇的发展阶段,单纯追求速度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再符合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和广东的实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加快转型升级放在第一位,坚持“好”字当头,在保证经济增速不出现大幅下滑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优化结构,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3]广东经济的转型升级是广东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反映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及本身已经成为经济基础一部分的广东体育如何在新形势下得到更好的发展是摆在广东省体育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2.3经济转型升级形势下的广东省体育发展方向

2008年奥运会后,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体育强国”的号召实际上就是中国体育达到竞技体育顶峰后的转型升级的动员令。虽然“体育强国”的内涵在学术界还有争论,但是把追求大幅提高竞技体育实力、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转变为保持相对高的竞技体育水平、注重提高全民族的体质、提高体育发展的科技含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轨道上来是中国体育界的共识。其中包括正确处理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的关系,摈弃金牌政绩观,把工作的重点转到群众体育上。[4]

2.3.1提高效率,保持竞技体育水平。

在“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广东省今后将不再把追求全运会的金牌数量和名次作为努力方向,转而以通过提高效率的手段保持现有的竞技体育水平。广东省具有保持目前竞技运动水平的诸多有利条件,具体来说,拥有相当数量的高水平的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有丰富的训练和比赛经验;拥有相对齐全的项目设置;拥有国内一流的体育科技设备和科研人员;经过两次全运会和亚运会建设,广东省拥有一流的体育场馆和设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具有一定的规模等,这些都是广东省在今后保持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基础。新时期广东省保持竞技体育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对目前的竞技体育队伍进行优化组合,加强优势项目队伍的建设,确保优势项目长盛不衰。其次,缩减项目设置规模,消减没有群众基础、投入产出比小、竞争力不高的项目,以此达到效益最大化目的。第三,把尽可能多的运动项目转入市场化运作,提高全社会对竞技体育的参与力度,特别是通过各种政策吸引民营资本投入竞技体育的发展建设中来,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第四,还要发挥全省众多大专院校的科技力量,为竞技体育进行科研攻关和服务。

2.3.2体教结合,努力开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新局面。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兴旺,也是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但是长期以来,在追求金牌和运动成绩的思想指导下,体育部门对于青少年体育的重视更多地是集中在加大青少年体校和竞技体育的后备队伍建设上,而没有很好地担负起提高全体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加强体育锻炼的责任。教育部门同样也存在智力第一、升学第一的指导思想,对于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也没有放在与学习文化课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就导致在几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都发现我国学生体质存在身高增加,而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有下降的趋势。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甚至学生家长都对这种现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新时期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体育部门首先转变观念,把开展校园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也作为体育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体育部门要和教育部门联手在学校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不但要把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号召在所有学校落实,还要制定长期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使青少年体育活动在校园中能够持久、健康地开展起来。在加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让学生从体育锻炼中学到健身知识,更加热爱体育、关心体育事业的发展,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后备力量。

2.3.3关注民生,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体育的作用。

我国体育发展目标转型升级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性进程中发挥体育的重要作用。新时期体育的发展要为我国实现和谐社会的整体战略性目标服务,体育的发展要满足社会各个阶层对体育的需求,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得到满意的体育服务,享受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其内容包括: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城镇建立各种体育设施,满足人们锻炼需求;开展长期的体育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培养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普及科学锻炼和健身知识,使各个年龄段的居民都能做到科学锻炼、科学健身,提高全体人民的健康素质;加大体育旅游、休闲体育、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建设,丰富人们的业余体育文化生活,满足不同人群对业余体育休闲活动的需要,也使外国游客感受到兴旺发展的中国带给美好享受;要面向全体民众,以“健康、休闲、娱乐”为服务的指导思想,积极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大众体育型信息服务[5];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完善各种法规制度,鼓励各方面的资金进入体育产业领域,提高体育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完成这些任务就需要体育管理部门转变工作重点,把更多的注意力和人力、物力转移到群众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等等有关民生的领域中来,切实搞好这些方面的工作,这是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

2.3.4开拓创新,促进广东体育的健康发展。

新时期广东体育发展不能循规蹈矩,按照常规亦步亦趋,必须开拓创新,加快体育发展的步伐,以适用新时期社会和人民大众的需要。开拓创新一直是促进广东经济快速发展的法宝,在新时期的体育发展中也必然扮演重要的角色。开拓创新最重要的是体制创新,对目前的体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使其更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其中恒大女排、恒大足球俱乐部的成立和崭露头角就是民营经济实体成功进入竞技体育赛场的例证。在新时期,不但竞技体育要开放,其它体育领域都要开放,不但有举国体制,还要有其它体制,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效益,使广东的体育发展走上全面、高效、可持续增长的轨道。

2.3.5重视科技的作用,大力加强体育科研队伍的建设。

要成为一个体育强国必须具有强劲的科技实力,谁在体育科学研究和体育科技创新方面领先,谁就能够占据体育发展的制高点,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我们要认识到,推动竞技体育关键技术突破必须依靠自主科技创新,提升全民族健康素质必须全面提高大众健身科学化水平,推动体育产业进步必须重视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

因此,新时期广东体育发展要把提高科技水平放在突出的位置。提高竞技体育水平要转移到向科技要成绩的轨道上来,提高训练的科技含量,向科技要成绩,向科技要效益;要把解决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关键问题为科技工作的着力点,组织科研攻关研究与科技服务,不断提升体育科技对全民健身的支持力度;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一方面要坚持科技是最大的生产力的理念,不断推动科技对管理体制、生产机制的推动创新,建立和逐步完善有广东特色的体育产业项目,为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新的领域;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在体育科研实践中锻炼一大批具有创新奉献精神的高素质体育科技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