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少儿溺水事故可行性路径研究

时间:2022-10-31 11:57:33

农村少儿溺水事故可行性路径研究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对近五年四川农村地区发生的20起典型少儿溺水事件进行分析。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1.2.2调查法。制定调查问卷对农村地区游泳安全、游泳知识、游泳技能推广等方面情况进行广泛了解。1.2.3实证研究法。选取少部分农村地区学校作为实验基地,进行游泳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推广,探索在四川农村地区推广游泳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实施路径。

2.分析与讨论

2.1近5年四川农村地区典型溺水事故统计分析。以官方(电视、新闻、网络)报道的2014-2018年四川发生的20起典型溺水事故为研究对象,共造成37人死亡,平均每场事故死亡人数1.85人。通过分析发现20起溺水安全事故有18起是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公共水域,一起发生在人工游泳池,一起发生在水上乐园,农村溺水事故占到事故率的90%;对溺水者的年龄及性别分析,发现男生28人女生9人,男生发生溺水事故的概率明显高于女生;年龄主要集中在小学生和初中生群体[2],年龄分布如图1所示;造成农村少儿溺水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私自到公共水域玩耍、失足落水和盲目施救等因素,具体原因如图2所示:2.2影响四川农村地区溺水事故的主要因素。导致农村地区的少儿是溺水事故多发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层面的问题、有监管层面的问题、有技术层面的问题,分析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1政策及安全教育落实不到位。政策和安全教育是预防少儿溺水事故的首道屏障,只有出台相关政策并要求各级政府、行政单位、学校安排专人落实,才能从源头解决溺水危害[3]。海南、广东、浙江、长沙等省市已经出台了关于游泳安全和推广游泳技能的相关文件,值得进行推广。目前四川还没有出台关于预防少儿溺水和推广游泳技能的指导性文件,政策引导还需加强。同时,社会、学校、家长对预防农村少儿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还不够。其主要表现为:水上安全教育的意识淡薄;水上安全教育的形式单一,缺乏专业的施教内容;水上安全教育的效果不佳,青少年没有形成安全意识。2.2.2重点人员缺乏监护。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同时也说明农村地区将有大量的留守儿童产生。留守儿童一般又是由隔代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监管,但是因为祖辈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也较低,很难起到对孙辈的教育和监管作用,留守儿童大多处于无监管的状态,所以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观性很大。同时因为农村学校的场地、师资等条件有限,特别是在放学和假期间,学校对学生的监管和教育也处于真空阶段,也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安全隐患。第三,农村地区青少年假期生活单调,大都没有机会参加课外培训,特别是暑假期间。而暑假期间天气炎热,是与水亲近的最好时机,农村少儿也同样有下水游泳的需求,由于监管不严他们也会选择私自下水,这也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之一。从季节分布看,因天气炎热与暑假两大因素叠加,6-8月是溺水事故的高发季节(74.53%),学生下水游泳消暑纳凉,往往发生溺水事故,而在其它季节的发生率不高。在日间时段方面,13:00-17:00为事溺水的高发时间段,从近四年的情况看,60%以上的溺水事故发生在这一时段,成为农村溺水事故发生的“死亡时段”,其次为上午[4]。因此,针对这些溺水高发时段做好监管是预防减少溺水发生的关键。2.2.3重点场所缺乏监管。四川的河流湖泊遍布全市,不仅如此,城市化的推进使得许多建筑工地的洼地在雨天积水后成为新的危险水源。许多属于危险水源河流、池塘警示标识不全;即使有警示标识,由于大部分儿童对警示标示的认知有限,儿童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往往选择在家附近的河涌、运河、水库游泳戏水。亲水成了儿童溺水的诱因。在统计溺水事发地时,我们发现许多溺水事故的事发地都是同一地点;许多禁止游泳、屡次发生溺水事故的水源处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乏力。梳理近5年四川农村地区所发生的溺水案例,我们发现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即农村村落周边只要存在自然水域,一般都发生过溺水事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规律。四川水域类型丰富多样,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相互交织,范围广泛,村落周围普遍存在鱼塘、水坑,在很大程度上为溺水事故的发生隐埋了条件。因此,除了做好预防溺水的主观安全意识及应急教育以外,还需对危险水域进行排查、清除、警示、隔离及监控,从溺水发生的主体条件方面严加防控。从统计情况看,近5年溺亡人数最多的事故点为江河,其次为池塘。2.2.4游泳技能情况分析。少儿急救、自救能力差,施救不当也是导致少儿溺亡的原因之一。在历年的溺水事故中,有多例为一人先溺水,同伴去救,最后多人溺亡的教训。四川溺亡农村少儿的游泳技术如何,我们在这里是无法统计。但公开报道文字描述中和溺亡地点的水情判断,我们仍能感受到大部分少儿是不会游泳“旱鸭子”。根据我们调查四川农村各学校游泳普及结果显示:小学80.5%、中学75.8%的学生根本不会游泳;已会游泳但对自己游泳技术没有信心的学生占60.5%;83.5%的学生是在游泳池里学会的游泳,几乎很少在公开水域游泳。这组数据足可以反映学生野外涉水的危险程度。

3.预防四川农村少儿溺水的措施及路径研究

溺水是可被认知、预防和控制的。家长作为中小学生的主要监护人和家庭教育者,在预防学生溺水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1加强对儿童的监管。调查显示,溺亡儿童多为农村留守儿童,所以家长在监护方面存在缺失。留守儿童的监管人多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样的隔代监护人或者亲戚朋友等,长辈由于精力不足、忙于农活等原因都会对儿童缺乏安全监管。为了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家长首先要在暑期加强对儿童进行安全监管和安全教育,时时提醒儿童不要去水边游玩;其次,加强对农村家庭的安全知道,对儿童监护人进行安全指导和救护培训,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最后相关单位应该在当地多创造就业机会,力求使家长减少外出务工,从而减少留守儿童数量。3.2学校要加强日常管理。各学校要严格要求学生不得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之下去水边玩耍;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引导家长加强安全意识,加强学生上下学及节假日时段的监护工作;多举办一些安全教育活动,如预防溺水活动周、安全事故座谈会、发放防范溺水安全手册等[5],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将已发生的溺水事故作为案例或者进行情景演示、救赎实验,让学生全面认识溺水,牢固安全意识。3.3明确管理责任,设立巡防小组。各级政府、学校及村委会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学生上下学、假期中经常活动的区域进行综合评估,确认危险区域,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可处理的水域要进行填埋;对事故多发点或者潜在溺水点要设立警示标志、隔离区,长期进行公布宣传;在事故高发季节要设立寻访小组定时开展巡防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3.4培养学生游泳技能。培养学生掌握游泳、自救技能是当务之急。学校和主管教育机构应该将“人人学会游泳”纳入学校章程,列为学生必备技能。农村学校虽然条件较为艰苦,但是要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学会游泳创造条件,如地方自建简易游泳池、或和第三方体育培训机构合作,在有条件的农村城镇修建游泳池,作为当地推广游泳技能的基地;政府组织暑期游泳公益课程,聘请有条件的游泳教学志愿者团队到农村进行游泳技能推广,教导学生掌握一些游泳技能。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安全意识培养,基本技能学习,施救、自救技能等等,简单实用,让学生容易掌握、容易上手。

4.结语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的未来继承人。孩子的成长与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因此,预防儿童溺亡事故的发生,不仅与家庭和学校紧密相连,更与教育界和国家息息相关。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新的暑期即将开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重视起来,共同努力,尽最大限度减少溺亡事故的发生。

作者:刘杨俊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