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10-30 10:51:56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摘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选择,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和发展趋势。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探行“校企双元,分段轮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阐述该模式改革内涵,并在校企双元,产教融合背景下,进行分段轮岗培养模式改革和“双线交织,交替平行”课程体系构建探索与实践。通过改革与实践,有效提高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学徒制;产教融合;分段轮岗;模式改革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中指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是行业、企业提高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最直接方式,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重要有效途径。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探索试行现代学徒制的初级阶段,现代学徒制的理论研究时间尚短,实践层面更是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纯粹的学校教育,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于2015年正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在“校企双元、分段轮岗”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尝试和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教学效果和成果。

1“校企双元、分段轮岗”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

“校企双元,分段轮岗”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职责标准为导向,以学生(学徒)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企业将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合理分配学徒需要掌握的若干岗位资源,并按时间顺序进行岗位轮训,以师傅带学徒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实践,使学徒熟练掌握轮训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企业深度参与,以教师和师傅双重传授作支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提升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佛山是全省首个获批创建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政府主导成立校企合作联盟,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坚持强专业适应强产业,新产业引领新专业,面向地区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出台系列促进措施,引导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实施和推广现代学徒制是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的重要支撑。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批高素质和具有较强岗位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是解决产业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地处工业园区腹地,丰富的企业资源为“校企双元、分段轮岗”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提供重要保障。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特点,探索和实践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校企双元,分段轮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双线交替,技岗融合”的课程体系,在工学交替框架内,实施工学平行,即让学生在佛山软件行业协会里的多个企业的不同工作岗位上平行交替轮岗,校企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师傅带徒相关制度及考核方案,对企业导师进行考核和激励奖惩,学生(徒)在校培养时,由校企导师交替教学,在企业岗位培养时,由企业导师主导岗位教学,学校导师参与理论知识教学。探索和完善招生招工制度,规范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程序,明确学生(徒)双重身份,确保学校、行企、学生(徒)三方权益,明晰学生(徒)具体的岗位培养和权益保障,按学校和企业共同设置的工作岗位进行培养。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企业因规模而无法一次性接收多名学生顶岗的问题,又解决了因企业性质而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的问题,通过一个企业多个岗位、多个企业轮岗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实践,不仅使学徒明确学习目标、主动融入企业岗位、更加爱岗敬业,而且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提前储备技能人才、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2“校企双元,分段轮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1选定优质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实现协同育人。在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机制框架下,学校与选定的优质合作企业签署校企双主体育人协议,从招生招工一体、培训基地建设、岗位课程开发、双导师队伍建设、学徒培养评价五个维度展开合作,协同育人。校企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初步完成顶层设计。明确“校企双元”育人、分段施教、校企资源共享等方面职责、分工,共同制定实习计划、确定课程模块、岗位(工种)数量、岗位人数、带教师傅、考评制度等。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岗位课程,共同制定教学标准,共同编写教学内容,共同编写教学内容,共同建设培训基地,共同培养校企导师,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共同进行考核评价,实现双元招生、双元计划、双元教学、双元管理、双元评价、双证就业。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学校与广佛近10家优质IT企业签署学徒合作育人协议,成立由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师傅、行业协会人员参加的学徒培养教研小组,针对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能力标准、教学管理、评价考核等问题,开展针对性教学研究,促进学徒制培养教学工作的开展。梳理出智能移动终端软件开发、Web网站设计与开发的典型工作岗位,包括移动终端UI设计、Web网站开发、网络数据库设计、移动终端APP开发等。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筛选与分析,提炼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重构“双线交替、技岗融合”课程体系。依据每阶段的生产活动确定教学内容,按照生产阶段确定学徒岗位和学徒任务,明确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所分担的教学任务和考核任务,实现校企双元育人。2.2校企共建基地,校企互兼互聘,实现资源共享。与合作企业共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金点“互联网+”众创空间,众创空间以促进和实现科技领域发展为目的,以“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硬件、VR技术、工业4.0等为导向,定期开展创客训练营,助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项目的培养与孵化,为学生提供硬件、技术支撑,提供教育服务、融资服务等服务支持,通过打造校企共建的众创空间,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在培育人才方面获得发展与共赢。设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兼职教师岗位,实施校企导师双向挂职锻炼,定期开展忖题研讨学习,促进导师素质与能力提升。提高IT业科研人员、企业师傅到学校任教的比例,将新技术、实用技术、生产经验引入课堂。专业课教师到IT企业挂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学徒实践,确保学徒实训质量。明确企业导师、学校导师遴选条件,建立互聘共用、合作共育的双导师机制,打造高素质现代学徒制导师队伍。合作开展专业项目研发,推动专业教师与企业、IT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完善和更新相关理论知识,提高教科研能力。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教师在企业实践、学徒教育教学、技术服务纳入考核内容,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合作企业选派技术人员作师傅,负责学生(徒)岗位技能传授。企业建立带班师傅绩效考核制度,将学徒业绩与师傅工资奖金捆绑在一起考核。2.3课程对接岗位,校企共同构建专业岗位课程体系。深入调研和分析不同产业及产业链对应代表性企业典型岗位及岗位标准和典型工作任务,基于企业岗位标准化,构建产业学徒岗位培养标准和岗位课程体系,提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校企共同组建课程体系开发小组,推进学校技能课程和企业岗位课程同步开发,重构“双线交替,技岗融合”课程体系(架构模型见图1所示)。课程体系由文化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等组成,文化基础模块包括道德修养、思想政治、大学英语、生涯规划等规定课程;专业基础模块包括与专业相适应的通识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核心模块包含职业核心岗位所需要的课程职业技能主干课程;专业拓展模块充分考虑学徒的个人发展需求,学徒岗位迁移后的个性成长,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需要。2.4共同实施“123”三段轮岗育人,提高学徒专业技能第1学年,第1学期学生身份在校学习文化基础模块和专业基础模块,依托校内实训基地训练岗位需要的基本技能,增强对专业感性认识,邀请企业师傅来校开设行业发展和企业文化讲座,进行企业文化渗透,让学生认知企业。第2学期开始,以学徒身份进入企业顶岗、轮岗培养,融入企业。第2学年,主要进行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教学。学生以学徒身份在企业轮岗实训,企业将需要学徒掌握的多个岗位进行合理搭配,在岗位师傅的带领下,按一定时间顺序进行3-5个岗位的技能轮训,使学徒熟练掌握每个轮训岗位所需的技能,采用企业化的班组管理模式,一个师傅带2-3个学徒,在此期间学校安排相应的专业老师到企业对学徒进行理论、技能指导。每个岗位训练环节包括任务布置、策划、实施、测试、反馈和评价等,训练结束后进行考核。通过岗位轮训,学生掌握专业所需各项基本技能,践行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师傅、学徒与员工、培养培训与终身教育等五个对接,体验、模仿、尝试、感悟企业文化。第3学年主要进行专业拓展模块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教学。根据培养方案,企业共同实施“123”三段轮岗育人模式,教学组织形式包括集中讲授、企业培训、项目教学和岗位轮训等,根据课程类型、技能培养需要,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学习场所实施,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学习场所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交替进行。每个轮训岗位都开发课程教学标准、指导书、教学计划和技能训练教材,配备有明确的实训考核标准和评价表,根据学徒岗位轮训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程度、学习态度、实训表现、职业素养和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由企业师傅和学校老师对学徒轮训岗位进行技能达标考核。岗位考核合格后,将进入下阶段轮训岗位,直至完成本专业所有岗位轮训。

3总结

“校企双元,分段轮岗”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一个企业多轮岗、多个企业共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实践,有效实现学校与企业、基地与车间、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员工、培养培训与终身教育的对接,依据每阶段的生产活动确定教学内容,按照生产阶段确定学徒岗位和学徒任务,明确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所分担的教学任务和考核任务,实现校企双元育人,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何礼果,李礁.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创新研究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7,(3).

[2]朱玉凤.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农业网络信息,2015,(12).

[3]殷佳庭.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2).

[4]朱翠苗.“岗学交替、轮转互动”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软件,2016,(8).

[5]刘波,刘洪武.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9).

作者:王雪松 段荟 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