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白蚁生态治理技术与展望

时间:2022-02-22 04:05:34

城市建筑白蚁生态治理技术与展望

1白蚁危害对现代城市建筑的危害

现代城市建筑的白蚁种类通常为散白蚁、家白蚁两种,在我国长江以南较炎热的地区通常以家白蚁为主,而在华东及长江流域一带则以散白蚁为主。部分地区还出现大白蚁、土白蚁、堆砂白蚁对城市建筑造成危害,白蚁危害对现代城市建筑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破坏建筑物结构。在现代城市环境下,白蚁群体为不断扩大生存领地,需要在不同建筑位置筑造各种大小不同的巢穴结构,白蚁一旦将蚁巢筑造在建筑物墙体内部、建筑物地基位置,可能会直接影响城市建筑物的结构,甚至严重影响建筑物墙体的密实度,破坏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导致墙体裂缝、地基断裂,甚至造成建筑物坍塌等严重后果。1.2降低木构件牢固度。由于白蚁种群喜食树木、纤维素类物质,如果建筑体中的木构件受到白蚁群体的侵蚀破坏,木构件内部结构最终将会被蛀食一空,严重降低建筑木构件的牢固度,甚至会引发木构件结构倒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1.3腐蚀钢筋混凝土。白蚁群体在危机时刻会启动化学防卫机制,分泌一种带有甲酸成分的酸性物质——蚁酸,而甲酸又是酸性最大、腐蚀力最强的有机酸之一。白蚁群体在建筑物中发展蚁群、觅食等过程中,如果受到钢筋混凝土的阻挡,白蚁种群感受到威胁,通常会产生酸性物质来进行防御反应,蚁酸能够逐渐腐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建筑物的稳定性。1.4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现代建筑装饰装修多以木制、纤维素等材料为主,白蚁不可避免会对装饰装修造成危害,直接或间接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增加建筑物维护成本。根据白蚁群体的生存习性,每年成熟白蚁种群在一定季节会进行分飞,建筑物内部的白蚁巢群会有成千上万的有翅繁殖蚁飞出,在建筑物内不停地飞、钻、爬等,造成人们心理、视觉上的极大不适,如果及时对白蚁危害进行治理,将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需要被迫搬离建筑物。

2现代城市建筑白蚁危害成因

2.1蚁道蔓延。现代城市建筑体附近的绿化林木带等白蚁孳生地中的白蚁群体,通过挖筑地下蚁道逐渐侵蚀到建筑物内部觅食,在适当环境条件下白蚁巢群也可能会转移蚁巢到建筑物内,对建筑物造成危害。白蚁在入侵建筑物地基之后,通过挖钻建筑物外墙,修筑蚁道逐渐蔓延上去,或者钻入建筑体砌砖与砌砖之间的填充物砂浆内,挖筑蚁道顺砂浆向上延伸,进入建筑物室内进行危害。有些地区的家白蚁群体可以搬走建筑物墙体中的砂浆,同时筑造几厘米厚的巢叶来取而代之,片状白蚁巢可形成一个整体,其主巢位于片叶中,这种形式的白蚁巢群对建筑物的危害性较大、持续时间也较长。白蚁种群还会通过修筑地下蚁道,侵蚀地基、穿过墙基直接入侵到地面下方,从地面与墙体连接缝处、水泥地板缝隙处、地面柱缘缝隙处钻爬到地面入室危害。2.2分飞繁衍。白蚁巢群分飞多集中在每年的5月份左右,大量有翅白蚁成虫通常在傍晚时分飞,白蚁具有趋光性导致其很容易飞向有光建筑物,并寻找裂缝处、阴暗潮湿处、堆积物处等合适的筑巢位置,修筑蚁巢繁衍巢群。还有些白蚁在分飞过程中钻入货物里,随着货物进入室内,在建筑物中繁殖扩散进行危害。

3生态综合治理技术

3.1饵剂诱杀。饵剂诱杀作为最常见的白蚁防治方法之一,通过在白蚁喜食的食物中加入慢性药剂,将制成的白蚁饵剂放置于白蚁巢群附近,工蚁在自由取食的过程中会将饵剂带回蚁巢中,经交哺行为将饵剂化学物传播给巢群其它白蚁。现阶段,白蚁饵剂通常使用氟铃脲、氟虫胺、吡虫啉等新型杂环类、生长调节剂类、代谢抑制类药物,近年来选取中草药制成白蚁饵剂,取得一定防治成效,中药饵剂对白蚁的引诱力强、白蚁取食量大、白蚁治理效果显著,也不会污染周围环境,还有人根据白蚁跟踪信息素或类似物与诱饵材料等混合制成诱杀块、诱杀包等诱饵药剂。地上型饵站是在诱饵包、诱饵条基础上由饵剂、方形外壳构成的专门用于白蚁防治的装置,饵剂分为药剂、饵基、辅助剂三部分,方形外壳则由木质、塑料材料构成。3.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白蚁捕食性天敌、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白蚁巢群规模,达到降低白蚁危害的目的。白蚁捕食性天敌包括:蚂蚁、食蚁兽、穿山甲、土豚等,在野外环境中蚂蚁是白蚁最大的天敌,蚂蚁对控制白蚁巢群规模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细菌、真菌、放线菌、线虫、病毒等微生物具有很好的白蚁灭杀效果,实验表明经白僵菌、绿僵菌处理的黑翅土白蚁成虫会出现僵死,该菌种具有一定的致病毒能力,为建筑物白蚁治理提供生物防治依据。微生物代谢物对白蚁的毒力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强,对白蚁的毒杀和防治效果较为明显。3.3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法利用各种物理因素或简单工具实现白蚁防治目的,防治手段通常包括:人工挖巢、热处理法、微波处理法等。人工挖巢法作为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物理防治技术,由于土白蚁属为较高等白蚁,不会产生补充型生殖蚁,挖巢后原始蚁王、蚁后被消灭,则整个白蚁巢群会自动灭亡。热处理法是利用热量杀死建筑物木构件中的木白蚁,在处理建筑物局部木构件前,需搬出不耐热物品,并保持塑料水管内水的流动性,用机器向建筑物的白蚁危害区域内鼓入50-55℃热空气,持续 1小时左右,该防治技术优点是处理周期短、无任何化学药品;缺点是可能会损害室内热敏物品,无法保证建筑物以后不遭白蚁侵蚀。微波处理法是使用多个微波发生器,对建筑物墙体产生一定微波瓦数的微波热量,达到灭杀白蚁群的目的,该技术优点是无需钻孔微波就能到达白蚁危害区域,缺点是不是适用于狭小、封闭的区域,其操作性较差。

4综合治理在城市建筑白蚁危害治理的应用

4.1总体策略。城市建筑白蚁危害治理应围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指导思路,大力推广生态型白蚁危害治理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因地制宜结合局部白蚁防治策略,采用多种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剂,同时科学评估建筑物白蚁综合治理成果,在有效控制城市建筑白蚁危害的同时,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4.2具体措施。4.2.1城市建筑防蚁设计。在设计建筑物结构时应严格按照建筑白蚁预防技术要求,充分考虑白蚁对城市建筑物的潜在危害,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开展防蚁设计。建筑物材料选用方面应选择抗白蚁蛀食材料,建筑主体结构、建筑方位设计应采光、通风,并保持不适于白蚁生存的环境。对于厨房、卫生间、阳台等建筑湿区位置,应从建筑结构设计方面降低其渗水、漏水的频率,防止白蚁通过这些潮湿部位入侵到建筑物内。4.2.2建筑施工防蚁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不仅要严格按照建筑物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重点做好厨房、卫生间、阳台等易漏水位置的防漏工作,降低白蚁从这些位置钻入建筑物室内的可能性,而且还要根据白蚁危害预防技术要求,及时仔细地处理建筑物地基内的木质废料、纤维材料等白蚁食料,白蚁即使进入建筑地基范围内也无食可寻。同时,应尽量减少建筑物外部使用木构件及木质材料,防止分飞繁衍白蚁筑巢定居。4.2.3合理确定治理区域。城市建筑白蚁危害综合治理应基于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首先整体调研白蚁危害区域,根据白蚁危害治理的成本、效益等技术指标,合理确定白蚁治理的经济阈值,只有在白蚁危害超过治理经济阈值时,才启动白蚁危害综合治理方案措施,以此实现白蚁危害治理在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效益最大化。另外,考虑到白蚁危害的隐蔽性、季节性等特点,还需要将建筑物被侵蚀部位、侵入白蚁种类、建筑结构特点、白蚁危害程度等综合因素考虑到经济阈值的确定指标中,以此保证白蚁危害治理区域确定的客观性。4.2.4控制白蚁危害区域。建筑白蚁危害综合治理不仅需要加强重点蚁害区域的生态灭杀力度,而且需要针对建筑物周边相关区域开展白蚁防治与控制工作。白蚁防治技术人员应充分调研白蚁危害现场,综合分析、科学划分白蚁治理控制范围,将建筑物周边林木绿植、景观设施等纳入到蚁害防治与控制方案中来,对白蚁危害区域进行全面性、综合性防控。4.2.5应用蚁害监控技术。受现代城市建筑结构复杂性影响,白蚁被动性防治方法往往难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且不容易彻底灭杀,而白蚁监控系统作为蚁害治理的核心环节,只在白蚁入侵时使用极少药剂,具有无污染控制建筑白蚁种群规模的特点,可以有效防止人员中毒、环境污染。另外,蚁害监控技术还可长期监控建筑物特别是大型建筑物,避免长期使用化学屏蔽药剂破坏建筑周边环境。

5建筑白蚁生态防治的展望

建筑白蚁危害防治是白蚁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加快白蚁生态防治技术的升级转型,从根本上提高白蚁防治的生态、环境效益,实现白蚁危害治理向生态环保方向发展。当前建筑白蚁生态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白蚁防治与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引导推广生态环保型蚁害防治新产品、新技术,从白蚁生物学、行为学、生态学、环境学等角度深入研究白蚁代谢机理、生存规律及活动习性,以此研发白蚁防治新药剂、新方法。建筑白蚁生态防治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是研究智能化白蚁监控技术、以及更加长久高效的白蚁饵剂、引诱材料,加快推广生态环保型白蚁防治新技术。

参考文献

[1]任庆伟,阮冠华,宋晓钢.白蚁生态防治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6,22(3):300-303.

作者:陈旭 单位:湖州爱家白蚁害虫防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