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出口问题分析

时间:2022-02-04 11:38:13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出口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相应的对于高层建筑的设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安全疏散出口是最主要的设计环节,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出口设计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解决。基于此,本次对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安全疏散出口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一些完善措施,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出口;完善措施

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出口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并且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对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包括建筑的安全要求、房间布局合理性需求以及消防疏散扑救等等。如何设计出合理的安全疏散出口,是设计人员应该注重的设计环节,是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环节。因此对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出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讨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详细分析安全疏散出口的相关问题及处理措施。

1安全疏散出口基本概念

安全疏散出口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至室外的各个出口的总称。安全出口布置一般要将各个疏散口均匀分散布置在平面的不同方向,为人员疏散提供更多选择路线。高层建筑中安全疏散路线应遵行从门→走道→前室→楼梯间的基本规则。

2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出口不少于2个时存在的基本问题及解决方案

2.1高层住宅。建筑户门开向前室大于3樘建筑高度大于33米的住宅建筑每层开向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3樘,有些核心筒设计中,通过单向走道的方式来规避此规定,导致这些住户只有一个安全出口,正确设计方法应满足开向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3樘,且通过走道互相连通,对比图如下:正确示例错误示例2.2安全出口未通过公共区域连通。两个安全疏散出口在同一楼层上应能通过公共区连通,有些设计中没有通过走道等公共区域连通,导致安全疏散口与房间直接连通,万一房间发生安全问题,就会直接蔓延至安全区域,使得安全疏散不能起作用,这种设计应该坚决杜绝,以保证建筑物安全。2.3高层建筑中前室穿前室前室互相穿前室,通常是指通过一个楼梯间前室(含合用前室)进入另一个楼梯间前室的疏散方式。从疏散路线上讲,从一个前室进入了另一个前室,或者从一个前室通过走道进入另一个前室,都属于“前室穿前室”。在安全疏散设计时,人员进入前室,就已抵达安全出口,应从疏散楼梯撤离,不能再进入另一个前室,更不能通过走道(不安全区域)进入另一个前室。“前室穿前室”是一种“更不方便使用和更不利于安全疏散”的方式,容易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设计时应该注意避免此类问题。2.4安全疏散出口距离。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相邻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其目的不仅仅是要满足两个安全出口的防火间距需要,而是要使人员能有多个不同方向的疏散路线可供选择和疏散,如果两个疏散出口之间距离太近,在火灾中实际上只能起到1个出口的作用。因此设计时应考虑安全疏散距离,以增加人员安全措施,保证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方便意外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逃生。2.5安全疏散出口宽度。安全疏散宽度包括疏散门,走道,楼梯间等,其三者宽度关系应该是大于等于的关系;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此类问题,以防设计时走道宽度小于楼梯间宽度或者楼梯间小于疏散门的宽度等,如果设计不满足此要求,则在人员逃生过程会发生人流踩踏等事件,对人生命安全造成隐患,因此设计应严格把关。

3安全疏散出口通过屋顶连通

将建筑的疏散楼梯通至屋顶,可使人员多一条疏散途径,设计中经常存在有些楼梯间有条件却没有通至屋顶;有些虽然楼梯间通至屋顶却没有相互连通;有些楼梯间通至屋顶,楼梯间出屋面门确没有像疏散方向开启等等因素。因此设计时如果考虑此方面,将会使人员在危险来临时多一条途径。

4室外疏散楼梯做安全出口

设计室外疏散楼梯做安全出口时经常存在楼梯周围2.0米范围内墙面上设有门、窗、洞口等,这样会使建筑物内火灾蔓延至疏散楼梯,不满足楼梯安全疏散要求。还有些室外疏散楼梯倾斜角度过大,楼梯过陡,楼梯过窄、栏杆扶手高度不够等均会导致人员疏散时的安全隐患,设计时应注意此类问题,以保证室外疏散楼梯真正起到安全作用。

综上所述,建筑物安全疏散出口在建筑物设计中起着相关重要作用,因此,设计师首先应该以行业道德为准则,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其次,设计单位应对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严格把关,多组织培训活动来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从而做好对人才的管理,强化高层建筑设计质量。最后,还要做好对设计审核、审定的管理,在设计环节当中,每一个程序结束都要进行相应的审核、审定工作,在审核、审定环节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发现设计纰漏及时解决,就可以对一些设计上的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做到及时改正并且解决。严格把控质量关,力争设计一个合格的、符合要求的高质量建筑物。

参考文献

[1]石峥嵘.消防资源网2019.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

作者:刘凯星 单位: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