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发展与环境保护探讨

时间:2022-08-04 10:53:44

可持续性发展与环境保护探讨

【摘要】概括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即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同时还需要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认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生态平衡

一、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环境保护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我国环境问题严重,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人口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是保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是:改变单纯的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等措施,协调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致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最终达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源相对短缺,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资源过度开采和浪费,资源分配不均使得区域发展不平衡,出现“富的越富,穷的越穷”的现象。以西部地区为例,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十分明显,但是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并不必然能够实现国家经济的“起飞”,相反的是,自然资源丰富并没有给国家带来好运,例如收入分配极端不平等,腐败和权力寻租活动盛行,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内乱频频爆发等等,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源诅咒”。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态灾害已日渐频发,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瓶颈。目前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极其复杂,加上千百年来的多次战乱和自然灾害及各种人为因素,自然环境在不断恶化,如水资源短缺,植被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不断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环境污染问题愈加突出。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们不得不采取围河造田、毁林种粮、涸泽而渔、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四、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转变观念,增强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强资源环境管理;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增强生态观念,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和环境矛盾突出,必须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利用功能分区和生态经济区划,为循环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不适当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和消费,通过清洁生产和环保消费,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和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与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可持续进行下去。(二)制定法律法规,切实保护环境。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加强,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形成了较完善的中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三)加强思想认识环境质量的变坏,不仅危及到人民生活的水平提高,更是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四)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控制人口增长是减轻环境压力的重要措施,当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是,人口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当人口增长超过自然界承载时,人口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便会使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收到破坏。(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缓解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合为一体的生态经济。(六)降低能源消费,开发利用水资源。在能源消费方面,要实施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原则,通过节能措施发展能源新技术,努力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利用率。要推行自然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增殖并重的政策,挖掘资源潜力,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运用市场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七)强化行政管理,深化环境教育。总量控制与绿色工程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环境目标实现的两大重要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结构,重视城市规划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严格管理城市环境,加快城市工业污染治理,减少“三废”及噪声污染。六、结束语可持续发展的就是要处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实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那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得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资源,人类只有利用一定自然资源并将其应用于生产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作者:郎淑云 单位: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2]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彭珂删.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生态环境与保护问题及其对策.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3(4)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