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体制革新下人民币国际化

时间:2022-09-04 10:11:33

货币体制革新下人民币国际化

引言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对美国以及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的经济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同时,这次危机也再一次暴露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于2009年3月23日提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古老而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因此,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可谓是迫在眉睫,受到了各方的重视。美元占据国际货币霸权的局面由来已久。此次危机正是揭示了其既作为信用货币,又充当国际货币和国内货币的弊端。此次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须对美元施加强有力的限制和约束,发展储备货币多元化,构建国际货币体系的新局面。而这对于目前持有着巨额美元储备资产而身陷“美元陷阱”(DollarTrap)的中国而言,既是严酷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挑战在于,如何既能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又能保证中国所持美元资产价值稳定,不会严重缩水;机遇在于,如何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占领先机,达到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目标。

一、金融危机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牵涉时局变化与多方利益,要见成效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但是,金融危机漫长持久的负面效应呼吁着改变与进步。在此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改革方向。

(一)美元的监督约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不可否认,美元的国际霸权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目前可行的最优策略,就是加强对美元的监督与约束,这需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当前世界上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多边国际货币合作组织之一。美元的监督约束,可以从基金组织的改革入手。

1.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改革。目前,美元在基金组织中把握着绝对控制权。如果不改变这一点,再多的改革设想也只是空想。截至2010年3月底,中国在基金组织中的份额为80.9亿特别提款权,占总份额的3.72%;拥有投票权数81151票,占总投票权数的3.65%。2006年新加坡年会上,基金组织决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四个份额被严重低估的国家进行特别增资。但即便如此,中国在基金组织中的份额和投票权仍被严重低估。因此,应积极敦促基金组织落实自2006年开始的治理结构改革决议,尽快完成对中国等被低估国根据份额新公式所承诺的特别增资。此外,从长远来看,应通过份额公式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组织结构改革等提升中国在基金组织中的地位,从而使基金组织的治理机构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相对应。

2.基金组织的监督职能改革。作为基金组织的三大核心职能之一,经济监督(Surveillance)历来是其极为重要的使命。基金组织除了拥有舆论约束效应的多边监督(MultilateralSurveillance),还有针对各国汇率政策的双边监督(BilateralSurveillance)。鉴于目前尚未将美元约束纳入到监督框架中,所以未来可以考虑在双边监督下设立一个对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特别监督(SpecialSurveillance)。通过基金组织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发行、汇率走势等关键指标进行监控,若发行国的行为对基金组织其他成员国经济或世界经济的稳定造成潜在影响,基金组织可通过对话和劝说告知当事国,并将监督内容通过出版物形式对外公布,形成舆论压力。

(二)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上述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美元监督措施,是约束美元的直接手段。但这些外部监督的执行力与效力都有限,更多地停留在了“道德劝说”和“舆论压力”的层面。因此,更为实际的措施,是通过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来达到间接约束美元的目的。国际储备货币的格局演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国际货币的立足与多元化的推进则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曾经日元的无功而返,与如今欧元的“初长成”,都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不难预料,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势必引起国际储备资产格局的大调整,如果此过程过于激烈急促,也会引起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动荡和风险。因此,多元化必须从长计议、循序渐进。目前,在竭力降低全球经济失衡无序急剧调整所带来的风险的同时,应开始着手调整储备资产结构,逐步增加欧元等其他货币的比例,降低美元在储备资产中的份额,扶植人民币等新国际货币的影响力,以实现储备资产的多元化。

(三)超主权货币设想早在二十五年前,库珀(Cooper,1984)就曾设想过“国际货币大同世界”。虽然未能付诸现实,但这可以算是超主权货币设想的前身。周小川(2008)提出了与库珀(1984)相似但又有区别的国际货币的改革设想,即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周小川曾指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理论上,超主权货币确实是非常理想的手段。以超主权货币取代国家主权信用货币,既可以弥补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克服了“特里芬难题”;又可以对美元实行强有力的约束,总体上提高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极大地降低了未来再次发生全球性危机的风险。设想中进一步提出,现有的特别提款权具备了超主权货币的特质,可以对其进行改造和完善,使之成为超主权储备货币,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集中管理成员国的部分储备。但现实情况是,这一设想在可行性上有所不足。特别提款权能否担此大任,其定值、供给、分配等问题都值得商榷。况且,此设想虽然得到了一些“不成熟债权人”国家的积极响应,但同时也遭到了现行主权货币国家美国的强烈反对,即表明此设想缺乏实行的现实基础和有力支持。所以客观而言,超主权货币也许很难成为现实,但其不失为国际货币体系未来长期发展的理想构思。

二、人民币国际化思考

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当今的国际经济局势下,业界与很多学者都对此抱有乐观的期望。客观而言,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确实为人民币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但无论是从人民币目前的国际地位或内在实力,还是国际化所需要达到的货币标准或制度环境,人民币的国际化都还需要长期的酝酿与准备。

(一)现阶段成果经历了改革开放与加入WTO十年,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使中国总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到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日本、居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金融危机使得包括欧美在内的众多经济发达国家遭到重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未来经济的复苏更不是在短期内可以完成的。相反,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则逆市上扬,2010年中国经济增速突破至10.3%,2011年也稳定在9.2%。这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经济基础。除了大力发展国内经济,人民币国际化还采取了如下措施:

1.人民币互换协议。在2008年年底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之际,中国与一些国家地区深入合作,推出了货币互换。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冰岛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签署了总计6535亿元人民币的三年期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此外,与其他一些国家地区的双边货币互换也正在进行沟通和磋商。互换资金可用于贸易融资。双方国家(地区)的货币当局通过互换可以将换得的对方货币注入本国金融体系,使得本国的商业机构可以借到对方货币,用于支付从对方进口的商品。这样一来,在双边贸易中出口企业就可以收到以本币计值的货款,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汇兑费用。中国通过此形式,可以推动双边贸易与直接投资,并且增加人民币的对外使用,促进经济的增长。

2.人民币跨境结算与清算。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加快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试点工作。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2009年4月8日,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10年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由上海市和广东省的4个城市扩大到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20个省市。这标志着人民币结算由此前仅限于边贸领域开始向一般国际贸易领域拓展。2010年3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与白俄罗斯国家银行签署了《中白双边本币结算协议》。根据协议,符合两国法律规定的民事主体间的支付与结算可以使用两国法律所允许的任何货币(包括中白两国的本币)办理。这是中国与非接壤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一般贸易本币结算协议,也是继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之后的又一个重大进展。

3.人民币债券境外发行。早在200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就曾《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时间推进至2009年,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当年5月和6月批准东亚银行(中国)和汇丰银行(中国)两家港资法人银行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40亿元和30亿元。除中资机构外,2009年10月,中国财政部在香港发行了总计60亿元的人民币国债。这是财政部首次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国债,虽然数额不大,但显示出了中国想要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试图让其发挥国际价值贮藏职能的意图。人民币境外债券的发行,为跨境贸易结算而滞留境外的人民币建立了一个回收机制。通过完整的人民币出境和回流通道的构建,有效推进了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不足与努力方向上文所提到的一系列举措与成效,尚属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初级阶段和有益尝试。要真正实现国际化,过程曲折,且前路漫漫。在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向国际货币多元化迈进的道路上,中国仍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与探索。

1.国际货币标准与国内制度环境。按照国际货币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成为国际关键货币,至少要满足广泛接受性、流通性、稳定性等几大标准。以此衡量,人民币与真正的国际化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还不具备国际关键货币所必须具备的实力和特性。不难发现,中国已经就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广泛接受性和稳定性这两点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初见成效。但在流通性上还有相当大的欠缺。一般来讲,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本前提是该种货币完全可自由兑换。但以目前中国国内的制度环境来看,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仍然被严格管制。这将大大降低人民币的流动性和国际接受程度。如果未来监管当局可以放开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这就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开端,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外,人民币也需要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可自由流动,由于存在“三元悖论”,所以只有采取浮动汇率制才能保证货币政策独立有效。

2.扩大金融开放与完善金融体系。一个高度开放发达的金融体系是一国货币进行国际性流动的基础载体,同时也是一国货币向国际清偿力转换的重要机制。因此,高度开放发达的金融体系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进一步而言,人民币的国际化应该是扩大金融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体系的高度统一。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金融对外的开放程度与国内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都还远远不够。除了前文提到的资本市场的限制、汇率制度的僵化等问题,中国金融体系的不足之处还包括发展基础薄弱,存在诸多结构性矛盾,国际影响力微弱等。此外,人民币国际化对进一步完善国内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国内金融机构跨国经营、提供国际金融服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人民币要真正成为国际货币,国内金融机构必须能为国际经济交易及资产投资提供及时、高效的资金结算、托管等服务,否则会提高国外政府、机构、企业持有人民币进行支付结算、价值贮藏的交易成本和流动风险。同时,应该大力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便利国外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和结算。

3.渐进式国际化与国际货币关系。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立足国情实际、紧跟国际时势,实现人民币自由化、区域化、国际化的渐进式目标。具体而言,渐进式目标也可以细化为地域渐进性和功能渐进性两个方面。地域渐进性是指,人民币的影响范围应从周边到区域再到全球。而功能渐进性是指,人民币从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的演变过程。在国际化不同的阶段中,有一点是长期不变的,即与其他有影响力货币的竞争与合作。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美元,成长壮大的欧元以及同在亚洲的日元等,目前处于上升通道的人民币无疑会与它们形成竞争。而同时,中国与美国、日本以及欧元区,都有着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在对外支付、结算清算和外汇储备等方面都息息相关。尤其是,目前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中国在国际货币市场中的表现与美元有着微妙的依存和制约关系。因此,在国际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应理性分析、沉着应对,在合作中求利益,在竞争中求发展。结语罗马非一日可以建成。无论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与权力重新分配,还是人民币的国际化,都是长期的规划与方向。而这两个目标也将在未来很长的时期内积极、谨慎、稳定、渐进地互相作用、互相推进,最终一起融为国际货币格局的崭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