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网络课程建设研究

时间:2022-04-25 03:34:44

分析化学网络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分析化学》高职化工类专业技术人员必修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信息化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发展,为建立具有特色的多层次的《分析化学》网络信息平台提供了条件。通过高职《分析化学》泛雅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有机结合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泛雅平台;分析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

《分析化学》是高职化工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能力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化学》课程是化纺系精化、生化、化妆品、环境和高分子各专业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相连的必修的专业平台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树立“量”的概念,能准确记录、处理数据,并对结果作出评价,能熟练掌握容量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掌握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熟悉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和使用,能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组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分析化学》的传统教学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探讨了在泛雅网络平台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分析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1学情分析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生源的多元化导致了学情的复杂化[1]。一方面,至2008年开始,江苏的高考考生数总量开始逐年下降,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本科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了高职生源量逐年减少,这种粥多僧少的局面使高职的招生压力逐年加大,再加上部分学生和家长的“谈化工色变”,使化工类高职院校的生源锐减,生源的质量相应降低,虽然录取分数线年年下降,但许多高职化工类院校不能完成招生计划;另一方面,以本学院化学纺织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学生入学方式就有以下五种模式:通过参加高考统招入学、不参加高考的高中注册入学、中专学生的注册入学、参加对口单招入学和“3+3”的中高职衔接入学。学生也是来自全国各地,以18环境工程为例,班级学生来自江苏、西藏、河北、安徽、四川和浙江多个省份。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不同入学模式的学生在入学前综合素质相差较大,化学相关课程专业基础知识的积淀良莠不齐,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也大相径庭,如之前就读高中的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较强但动手操作能力普遍较弱,而之前就读中专的学生(通过对口单招或者中职注册)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而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较弱。学生入学的动机不同使得学习兴趣和学习知识的主动性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单一,不能兼顾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已不能适应如此复杂多变的授课对象,要让各类学生都能有所学、主动学并真正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2.1不利于老师的因材施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本学院为例,高职《分析化学》学分5,学时80,理论(32)+实践(48),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多媒体教室PPT集中授课+实践实验室老师演示学生模仿。整个教学过程面对的是全体同学,由于生源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的能力不尽相同,按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学往往会出现下述情况:有的学生听着像天书,有的同学觉得授课内容过于简单,听了让人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教学成了一部分同学的教学。同样的教学内容,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创造适合不同学生接受能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2.2缺乏师生交流、反馈。传统的教学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这种以单向的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方式缺乏师生互动,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中的“被动接受”,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高职的《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注重学生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需要学生在课前能自主的学习操作要点,理解实验。如果学生只是在课前简单阅读实验讲义,书写预习报告,这种预习方式学生往往流于形式,老师也无法把控学生的预习效果。如果光靠后续的老师课堂上的演示,学生对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要点很难掌握,一堂课下来学生操作很不规范。

3高职《分析化学》泛雅平台

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泛在学习提供了可能。泛雅网络平台是[2-3]由超星公司开发的数字化学习系统,它整合了超星数字图书馆海量的图书、期刊、报纸等知识库,提供了大量的国内专家学者视频授课教程等教学参考资料。教师通过该平台建设完善网络课程,完成备课,课程资源建设,进行作业布置、随堂测验、在线答疑、师生讨论等互动教学活动,通过混合式的教学,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式教与学。根据课程大纲将《分析化学》分为概述、容量分析的基本知识、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和分光光度法六大模块,按“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理念将每一模块分为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又由若干个任务构成,任务前提供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及ppt,后续有相关的拓展知识便于学生深入学习。以酸碱滴定模块为例,项目前提供了酸碱解离平衡和溶液的pH值计算、酸碱指示剂、一元酸碱的滴定曲线和多元酸碱的滴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安排酸碱的比较滴定、盐酸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三个基础项目和游离酸含量的测定及醋酸总酸度两个拓展项目。如盐酸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这一基础项目又分为溶液的配置、基准物的准备与选择,指示剂的选择和数据记录及处理四个子任务。3.1丰富的资源共享。有了泛雅网络平台,学生学习的资源不再局限于教科书和老师的ppt。老师根据课程知识点的不同,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如滴定分析基本操作中容量瓶、移液管、分析天平、滴定管的基本操作,老师将这些仪器的标准操作制作成一个个小视频,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如指示剂的选择这一知识点是滴定分析的重点、难点之一,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滴定过程中滴定曲线的形状变化(考虑溶液浓度、酸碱的强度变化),我们将这一专题做成微课,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将这一知识点消化、内化。为了满足学生深层次的学习要求,平台也提供了拓展知识,分享了相关其他院校的网络课程,提供了分析化学前沿科技的链接。平台上老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提供了分层次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由控制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完成个性化的学习,按需所学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与交流互动进行差异化教学,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测试结果为后续课堂知识内化提供依据。平台提供了每单元的测试题和试题库,通过在线测试,了解学生预习或课堂教学的效果,为老师改进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供依据。3.2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即将线上的在线学习和线下的传统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有效提升学习的深度[4]。线上丰富的资源共享为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可能。学生根据老师的任务点,有充分的学习时间,通过泛雅平台学习微视频、ppt、网页等资料包,完成课堂教学前的重要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准备,给予了学生思考、认知的过程,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从而保障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生利用泛雅平台友好互动的特点,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惑点进行师生、同学间的协同交流、讨论。老师在线上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并根据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及时补充完善学习资料。老师通过测试结合学生学习讨论的情况,分析学生的需要,汇总同学们在线学习过程中反馈回来的共性问题,将之融入到线下的课堂教学。老师通过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将学生在线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深化和灵活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

4结语

随着泛雅平台引入到《分析化学》的课程教学,老师在进行资源库建设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老师通过平台设置任务点和课堂测试能很好的了解学习的实际情况,便于老师完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平台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怀侠,党雪平,黄建林.分析化学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18,33(01):16-20.

[2]王翰华,阮洪生.基于泛雅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高职课程《中药化学实用技术》[J/OL].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05):519-521[2018-11-01].

[3]潘萍,崔明超.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下高职院校中药药剂学的混合教学模式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0):47-49.

[4]胡新华.基于泛雅平台的中职“数控车床加工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J].职教通讯,2017(33):6-8.

作者:卞惠芳 沈澄英 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