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切除术外科护理效果分析

时间:2022-05-19 10:36:33

结直肠癌切除术外科护理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6例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2d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BP、PF、RP、MH、RE、SF、GH和V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围术期的效果显著,明显缩短了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和住院时间,可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结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围术期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男性居多[1]。该病病因主要与大肠慢性炎症、大肠腺癌、遗传、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生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临床症状早期不明显,随着癌肿发展,表现为腹痛、便血、肠梗阻、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是治疗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的优点,但术后患者易出现疼痛和恶心呕吐、切口感染、肠梗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一系列并发症,且手术创伤易引起患者生理应激反应并造成心理负担,故在围术期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对辅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2]。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是从减轻围术期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角度出发,可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并发症[3-4]。鉴于此,本研究为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术期中应用效果,选取106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6例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病症;②体质量指数(BMI)>18kg/m2;③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TNM分期为Ⅰ~Ⅲ期,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70分。排除标准:①具有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和放化疗治疗史者;②具有凝血功能、全身免疫性疾病者;③有语言、听力和精神障碍者;④合并肠梗阻、慢性肠炎、肠坏死或胃肠道动力障碍者;⑤不配合治疗者。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对照组男36例,女17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4.64±12.78)岁;TNM分期:Ⅰ期18例,Ⅱ期35例;ASA分级:Ⅰ级20例,Ⅱ级33例;肿瘤部位:结肠癌28例,直肠癌25例。观察组男35例,女18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5.11±12.83)岁;TNM分期:Ⅰ期19例,Ⅱ期34例;ASA分级:Ⅰ级21例,Ⅱ级32例;肿瘤部位:结肠癌27例,直肠癌2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模式干预,具体如下。①术前2d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知识并进行健康宣教,消除恐惧、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水;术前24h和术前12h分别进行一次肠道准备,术前晚和术晨各进行一次清洁灌肠;常规放置胃肠减压装置(肛门排气后再行拔除),放置导尿管(首次下床活动后拔除)。②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2d确定无胆漏后拔除),术中充分补液。③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充分补液,待肛门排气后方可饮水、饮食,循序渐进过渡到流质饮食。观察组给予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①术前2d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围术期手术方案、注意事项、术后不良反应等,通过心理疏导、情绪安抚及成功案例分享,缓解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②术前3d进食半流质饮食,术前1d以流质饮食为主,术前6h禁食、2h禁水,术前2h口服800mL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口服同量木糖醇溶液),不做肠道准备。(2)术中。术中于切口下注射0.25%盐酸罗哌卡因10mL浸润麻醉;保持手术室环境温度25℃、湿度60%,补液总量少于2000mL,使用液体加温装置将所输液体温度加热至35℃,腹腔清洗液温度加热至37℃,使用加温毯保持患者体温恒定(37℃左右);术中不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和胃管,手术开始前再放置导尿管,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3)术后。对于放置导尿管的麻醉清醒后的患者,术后24h内拔除导尿管。给予止吐药镇吐和丁派卡因镇痛,术后2d补充所输液体总量少于2000mL,视情况调整补液量,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麻醉清醒后4h口服200mL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口服同量木糖醇液体),并给予热敷、按摩措施协助患者排尿;术后6h可饮温开水或温盐水50mL左右,待肛门首次排气后进食流质饮食,1d转为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去枕平卧6h,麻醉清醒后取左或右半卧位,更换体位间隔为2h;术后1d协助患者进行床上翻身、四肢伸展、坐起等自主活动,尽早下床行走,可在病房、走廊等处走动锻炼,并逐渐增加运动量,切勿过度。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术后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2d疼痛程度。其中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满分10分,0分为无疼痛,1~4分为轻度疼痛,5~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分数越低表示疼痛越轻[5]。(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合并尿路感染、胆漏、肠梗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生活质量。术后1个月利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从躯体疼痛(BP)、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心理健康(M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总体健康(GH)和生命活力(VT)共8个维度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每个维度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4]。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軃±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2d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2.3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比较。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BP、PF、RP、MH、RE、SF、GH和V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结直肠癌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癌症之一,发病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式,其中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最具代表性,且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微创优势已经得到临床认可,另外还具有应激反应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器官的恢复。但手术创伤会引起应激反应,导致患者术后出现疼痛和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5]。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在围术期采取一系列的优化措施,能减少患者应激反应和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2d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BP、PF、RP、MH、RE、SF、GH和V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加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辅助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术前。①首先介绍加速康复护理模式,并进行健康宣教,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针对患者疾病特征和心理情绪,给予心理疏导,能消除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使其配合治疗。②术前缩短禁食时间、能量补充、未实施肠道准备及清洗对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低血糖和体力不支情况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手术耐受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前未常规放置胃管和腹腔镜引流管,手术开始前再放置导尿管,能保证患者身体的舒适感,并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2)术中。切口下注射镇痛药物能有效保持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保温措施能有效避免切口感染,降低出血风险,降低机体分解代谢能力,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而术中严格控制补液量既能避免低血容量所致的重要脏器灌注不足,也能减轻心肺负担,减少肠黏膜水肿、尿潴留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3)术后。按时给予患者镇痛和镇吐药物,可减轻围术期有害刺激,降低外周和中枢疼痛敏化,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降低不良反应和应激反应,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减少肺部感染、恶心、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尽早进食、下床活动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缩短肠麻痹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促进肠胃功能快速恢复,加速患者康复速度,缩短其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效果显著,不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程度减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杜灵彬,李辉章,王悠清,等.2013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7,39(9):701-706.

[2]王宇,李燕,王承志,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11):1749-1751.

[3]宋美璇,严莲,李飞,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8,32(15):107-111.

[4]王红,马克骥,赵丽丽.优质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3):108-111.

[5]黄凌,王真,李海春.全面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8):75-78.

[6]简红云,管丽丽,雷君.加速康复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7):513-515.

作者:李小华 杨雅茹 单位: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