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儿科护理工作质量改善价值

时间:2022-05-14 04:02:45

门诊儿科护理工作质量改善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门诊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联合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在该院门诊进行治疗的86例患儿,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常规儿科门诊护理;观察组:风险管理联合安全护理模式管理。对比两组护理工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门诊治疗时间、家长对门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工作不良事件仅发生1例,少于对照组的5例;门诊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家长对门诊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5.3%,高于对照组的79.1%。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联合安全护理模式,能够减少护理工作期间的不良事件,尽可能缩短儿科门诊治疗时间,提高家长对儿科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水平。

[关键词]门诊;儿科;风险管理;安全护理

儿科门诊治疗过程中大多数患儿对口服给药治疗的依从性相对较差,通常情况下会选择通过静脉输液给药的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但由于患儿的适应性也不是十分理想,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发生风险事件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大;对儿科门诊患儿在治疗期间实施风险管理和安全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2]。该文研究门诊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联合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在该院门诊进行治疗的8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该院门诊进行治疗的86例患儿,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发病至入院时间1~8d,平均(3.1±0.5)d;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2~13岁,平均(6.1±0.6)岁;观察组患儿发病至入院时间1~7d,平均(3.4±0.8)d;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2~11岁,平均(5.8±0.4)岁。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儿科门诊护理管理,规范操作程序,执行核对制度;在收药、配药、注射前等3个环节均应该对患儿的姓名及相关基本信息进行认真的核对,特殊用药需要经过两人的核对,在确定无误之后方可使用。在窗口服务收药的护理人员需要对姓名、年龄、性别等信息进行重点核对,确定年龄与药物剂量是否相符,所收的药物与医生所开具的治疗单上的内容是否相符;负责配药的护理人员,需要对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进行核对,负责穿刺操作的护理人员,仍然需要通过人工核对和PDA扫描的方式对患儿的身份进行再次的确认;在输液治疗期间,要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和年龄对输液的速度进行调整,加强巡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穿刺部位情况,如果有输液故障需要及时予以排除,发生过敏反应,要立即通知相关医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加强医患之间沟通,将输液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向家长进行介绍,使其能够主动配合,以便顺利完成输液。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联合安全护理模式管理:①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②通过信息化输液流程进行规范的操作。③严格实施分区管理,使输液治疗区域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④规范静脉输液操作。⑤心理护理:从家长立场出发,与其进行积极主动沟通,制作健康教育处方及手册,并向家长进行发放,观看健康教育图片,对输液期间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解;在输液大厅播放动画片、轻柔音乐、悬挂卡通漫画等转移患儿注意力,消除紧张和焦虑情绪。1.3观察指标。①护理工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②门诊治疗时间;③家长对门诊护理服务满意度。1.4满意度评价标准在门诊治疗全部结束,患儿离开医院前,通过不记名打分问卷(满分为100分)的形式,按照以下标准,调查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60分为不满意,>80分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3]。1.5统计方法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工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患儿护理工作不良事件仅发生1例,少于对照组的5例,发生率分别为2.3%和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门诊治疗时间。门诊治疗时间,对照组为(149.72±24.16)min,观察组为(93.55±10.28)min,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家长对门诊护理服务满意度。对照组患儿家长对门诊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9.1%,观察组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导致儿科门诊在治疗期间发生安全事故及护理不安全事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护理人员及相关管理方面:①护理人员对门诊输液等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意识相对较为薄弱;②在实际工作中查对制度的执行不够严谨;③输液等相关操作流程规范化和同质化低;④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相对较差,责任心有待继续提高;⑤医生与患者之间,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与交流;⑥对患儿病情变化情况观察不到位。(2)家属方面:①家属在门诊治疗期间不能够与护理人员进行积极的配合,私自将患儿带离治疗区域,使病情程度进一步加重;②家属在治疗期间忽视了对患儿的看护,当患儿有异常状况出现的时候没有能够及时向护理人员进行说明,错过处理的最佳时机;③家属缺乏足够的药理学和医学相关知识,对相关问题的认知存在严重不足,没有通过护理人员的同意,就擅自对输液速度进行调整。④家属存在紧张心理和不信任的态度,对治疗和护理计划的实施产生严重不利影响。(3)环境问题:儿科门诊的人口流量相对较大,疾病种类较为繁多,导致治疗的环境变得嘈杂、拥挤,空气的流通性不够理想,存在粉尘污染,且患者的年纪较为幼小,自理能力及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相对较差,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较大。(4)药物问题:目前,我国医药市场的竞争相对较为激烈,导致儿童用药的种类呈现逐年增多的发展态势,许多药物的名称都非常相似,规格种类较多,药师拿错药、护士投错药的现象时有发生。儿童是儿科门诊治疗的最终接受者,良好、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是保证治疗期间患儿安全,和治疗计划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保障。然而,儿科门诊治疗期间有诸多的安全隐患问题存在,对此需要对护理干预的措施和流程进行不断的改革,制定更加安全的护理服务对策和风险管理模式[4-8]。总之,门诊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联合安全护理模式,能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尽可能缩短儿科门诊治疗时间,使家长对儿科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水平提高。

作者:王婧 单位:烟台毓璜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