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医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21:05:55

门诊医生

门诊医生范文篇1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在实践的工作中,把“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今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知识更新的必要性,现实驱使着我,只有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努力学习,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胜任本职工作,否则,终究要被现实所淘汰。努力学习各种科学理论知识,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和党政策,领会上级部门重大会议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同党同组织保持一致,保证在实践工作上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结合本职工作,我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医疗卫生理论及技能,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根据工作中实际情况,努力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解决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将来回首自己所做的工作时不因碌碌无为而后悔,不因虚度时光而羞愧。

二、恪尽职守,踏实工作

当我们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的时候起,我就谨庄严宣誓过:“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今天,我不断的努力着。基层医疗工作,更使用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医疗工作者,肩负的重任和应尽的职责。按照分工,摆正位置,做到不越位,不离任,严格遵守职责,完成本职工作。只有把位置任准,把职责搞清,团结同志、诚恳待人,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勤奋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工作,才能完成好本职工作,做好我作为一名基层医疗报务工作者的本职工作。

(一)、在门诊,往院的诊疗工作中,我随时肩负着湖潮乡4149户,共1万7千多口人及处来人口的健康。360天,天天随诊。那怕是节假日,休息日,时时应诊。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不耽误病人治疗,不推诿病人,理智诊疗。平等待人,不欺贫爱富,关心,体贴,同情每一位就诊的患者。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诊疗中,严格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规则,开展门诊,往院的诊疗工作。

(二)、相关政策宣传及居民健康教育方面,从年新合医在我乡开展以来,本人认真学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及相关新型农村合医疗会议精神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制度,组织村医生及本院职工进行培训学习,并利用赶集、到卫生室督导检查和下村体验时间及平时诊疗工作中,以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新合医工作。以电话、现场咨询及发放资料等方式,开展居民健康教育工作。

(三)、安全生产维稳管理、新型农村合医疗管理。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是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2010年的本院的安全生产维稳管理,本人通过职工的会议培训,使全院职工安全意识有明显提高,通过组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使我院的事故发生率全年为零,保证了我院日常工作正学开展。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搜集、汇总、反馈及时上报各新型农村合医疗管理方面的意见和材料,为院领导班子更好地决策,并协助管理我院及我乡的新合医及乡村一体化工作。

(四)科室管理。2010年本人自负责医疗科工作以来,按照分工,摆正位置,做到不越位,不离任、不超位,严格遵守职责,搞清职责,团结同志、诚恳待人,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在院领导指导下,在本科室全体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协助下,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并扎实推进,辅助科室相互协作,使科室医疗服务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着。通过派人进修、自我学习,集体培训等方式,使全体医务人员的诊疗知识、诊疗技能及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增强了我院的诊疗报务水平。

门诊医生范文篇2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在实践的工作中,把“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今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知识更新的必要性,现实驱使着我,只有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努力学习,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胜任本职工作,否则,终究要被现实所淘汰。努力学习各种科学理论知识,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和党政策,领会上级部门重大会议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同党同组织保持一致,保证在实践工作上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结合本职工作,我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医疗卫生理论及技能,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根据工作中实际情况,努力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解决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将来回首自己所做的工作时不因碌碌无为而后悔,不因虚度时光而羞愧。

二、恪尽职守,踏实工作

当我们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的时候起,我就谨庄严宣誓过:“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今天,我不断的努力着。基层医疗工作,更使用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医疗工作者,肩负的重任和应尽的职责。按照分工,摆正位置,做到不越位,不离任,严格遵守职责,完成本职工作。只有把位置任准,把职责搞清,团结同志、诚恳待人,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勤奋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工作,才能完成好本职工作,做好我作为一名基层医疗报务工作者的本职工作。

(一)、在门诊,往院的诊疗工作中,我随时肩负着湖潮乡4149户,共1万7千多口人及处来人口的健康。360天,天天随诊。那怕是节假日,休息日,时时应诊。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不耽误病人治疗,不推诿病人,理智诊疗。平等待人,不欺贫爱富,关心,体贴,同情每一位就诊的患者。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诊疗中,严格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规则,开展门诊,往院的诊疗工作。

(二)、相关政策宣传及居民健康教育方面,从年新合医在我乡开展以来,本人认真学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及相关新型农村合医疗会议精神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制度,组织村医生及本院职工进行培训学习,并利用赶集、到卫生室督导检查和下村体验时间及平时诊疗工作中,以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新合医工作。以电话、现场咨询及发放资料等方式,开展居民健康教育工作。

(三)、安全生产维稳管理、新型农村合医疗管理。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是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2010年的本院的安全生产维稳管理,本人通过职工的会议培训,使全院职工安全意识有明显提高,通过组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使我院的事故发生率全年为零,保证了我院日常工作正学开展。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搜集、汇总、反馈及时上报各新型农村合医疗管理方面的意见和材料,为院领导班子更好地决策,并协助管理我院及我乡的新合医及乡村一体化工作。

(四)科室管理。2010年本人自负责医疗科工作以来,按照分工,摆正位置,做到不越位,不离任、不超位,严格遵守职责,搞清职责,团结同志、诚恳待人,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在院领导指导下,在本科室全体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协助下,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并扎实推进,辅助科室相互协作,使科室医疗服务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着。通过派人进修、自我学习,集体培训等方式,使全体医务人员的诊疗知识、诊疗技能及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增强了我院的诊疗报务水平。

门诊医生范文篇3

诊4000人,发现结核病1048人,其中阳性患者380人,双感病人29人。对非阳性患者严格采用国家规定的诊断方案和集体讨论的方式,对确诊有疑问的患者及时与市五院和河南省胸科医院有关专家联系,

请他们进一步检查会诊。85%的患者采用国家规定的不住院花疗。对急重症和严重并发症患者采取住院。09年收治结核住院患者396人,其中肺结核患者324人,占结核病住院患者的81.81%,结核性胸膜炎

49人,占结核病住院患者的12.37%,淋巴结核和腰椎结核也占一定比例。虽然有少数患者治疗中出现了药物副反应,但在门诊员工的健康教育下,结核病住院患者同舟共济,相互鼓励,圆满完成了结核

病的治疗任务。一份辛劳,一份收获,09年结核病住院收入1495742元,其中结核病新农合住院收入1459742元,对门诊经济指标的完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门诊的管理工作对患者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耐心解释问题,认真书写门诊登记,合理开检查单,合理开处方。努力做到准确诊断、合理用药,对不能合作医疗的药品,及时与患者或家

属联系,耐心解释,并请他们签字,不增加患者负担。辅助检查做到准确、可靠。对患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讨论解决,不易解决的问题及时汇报。通过员工的共同努力,09年获得了省市县领导的好评

且无1例医疗纠纷,为慢病的申报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虽然09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仍客观存在。表现在;1.门诊登记有空相,姓名、性别、年龄、地址、患者来源、主诉都不缺,但有个别患者检查结果未登记在门诊登记本上。2.辅助

门诊医生范文篇4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在实践的工作中,把“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今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知识更新的必要性,现实驱使着我,只有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努力学习,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胜任本职工作,否则,终究要被现实所淘汰。努力学习各种科学理论知识,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和党政策,领会上级部门重大会议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同党同组织保持一致,保证在实践工作上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结合本职工作,我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医疗卫生理论及技能,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根据工作中实际情况,努力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解决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将来回首自己所做的工作时不因碌碌无为而后悔,不因虚度时光而羞愧。

二、恪尽职守,踏实工作

当我们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的时候起,我就谨庄严宣誓过:“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今天,我不断的努力着。基层医疗工作,更使用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医疗工作者,肩负的重任和应尽的职责。按照分工,摆正位置,做到不越位,不离任,严格遵守职责,完成本职工作。只有把位置任准,把职责搞清,团结同志、诚恳待人,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勤奋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工作,才能完成好本职工作,做好我作为一名基层医疗报务工作者的本职工作。

(一)、在门诊,往院的诊疗工作中,我随时肩负着湖潮乡4149户,共1万7千多口人及处来人口的健康。360天,天天随诊。那怕是节假日,休息日,时时应诊。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不耽误病人治疗,不推诿病人,理智诊疗。平等待人,不欺贫爱富,关心,体贴,同情每一位就诊的患者。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诊疗中,严格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规则,开展门诊,往院的诊疗工作。

(二)、相关政策宣传及居民健康教育方面,从年新合医在我乡开展以来,本人认真学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及相关新型农村合医疗会议精神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制度,组织村医生及本院职工进行培训学习,并利用赶集、到卫生室督导检查和下村体验时间及平时诊疗工作中,以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新合医工作。以电话、现场咨询及发放资料等方式,开展居民健康教育工作。

(三)、安全生产维稳管理、新型农村合医疗管理。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是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2010年的本院的安全生产维稳管理,本人通过职工的会议培训,使全院职工安全意识有明显提高,通过组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使我院的事故发生率全年为零,保证了我院日常工作正学开展。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搜集、汇总、反馈及时上报各新型农村合医疗管理方面的意见和材料,为院领导班子更好地决策,并协助管理我院及我乡的新合医及乡村一体化工作。

(四)科室管理。2010年本人自负责医疗科工作以来,按照分工,摆正位置,做到不越位,不离任、不超位,严格遵守职责,搞清职责,团结同志、诚恳待人,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在院领导指导下,在本科室全体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协助下,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并扎实推进,辅助科室相互协作,使科室医疗服务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着。通过派人进修、自我学习,集体培训等方式,使全体医务人员的诊疗知识、诊疗技能及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增强了我院的诊疗报务水平。

门诊医生范文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医院门诊部的14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19~47岁;主管护师4名,护师8名,实习护士2名。1.2方法。对照组按照门诊的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重视门诊护理中遇到的难点,总结经验并采取相应措施。(1)护理难点分析:①大型综合医院的门诊护士大多数是刚毕业的护理学生和实习护士,在学校的护理教学中没有门诊具体护理服务的相关教程,缺乏临床上的护理工作经验和沟通能力,这样会影响医院门诊的护理质量。比如挂号、取药、专家咨询等,都需要全面地给问询的患者进行解答,②门诊就诊流程各个医院大体一致,但每个医院或者不同的医生有部分细节不一样,门诊就诊流程繁琐,就诊的地点分散,患者找不到诊室或者患者比较多的时候会导致集中拥挤等问题[3]。大部分患者会因为等待时间较长,候诊期间耐心不足,容易与医护人员发生语言沟通障碍。③部分专家门诊有时候会停止出诊,医生因为经常外出开会或者医院的事情不能正常出诊,患者挂号之后找不到医生,持续的治疗不能进行,这就给门诊护士的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尤其是节假日休息时门诊有限,医生和护士人数少,在就诊患者多的情况下,患者需要等候时间比较长,患者会产生不满情绪等。④许多门诊科室,比如眼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小科室在门诊会安排定期的治疗和检查项目,由于不同的医生和不同的护士负责不同的治疗或者检查项目,由于医生倒班或者轮休许多患者在一天内不能完成检查和治疗项目,甚至有的检查项目需要排队一周才能完成,会引起患者的不满,从而增加门诊护士的工作难度。(2)改进措施:重视门诊护理中遇到的难点,安排护士查阅文献,制定研究措施,分析结果,总结经验,实施相应的措施。护士的行政管理统一由门诊部负责。护士长全面掌握日常护理工作,安排每天的责任护士,明确每天的门诊就诊流程。应用最新的手机软件,如微信公众平台等,建立门诊的公众号和门诊护士站公众号,对一些专家停诊信息、导诊信息和缴费取药流程采用图文形式及时,让复查的患者关注公众号通知,及时获取门诊科室的最新信息,针对预约检查和预约专家门诊的特殊患者信息进行登记,并提前进行电话通知,加强护士和护理实习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对入科轮转的实习护士进行医院相关注意事项的培训,完善门诊护理工作安全制度。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比较患者和医生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评分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在专业技能、护理安全、理解能力、护理质量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医生与患者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医生与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门诊作为每个医院必有的科室,患者最多,人流量大,门诊的医生流动性大,专家值班日期不同,所以医院的门诊护理服务有患者的范围广、工作量庞大等特点,不仅要求护士要有扎实的基础护理操作,还要对医院有一些了解,许多患者会咨询一些与医疗无关的问题或者专业问题,比如就诊是否需要买病历本、住院手续如何办理、检查科室在哪、复印病历去哪、取药在哪个窗口等,护士还需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许多患者会咨询一些专家信息,大部分医生既要出门诊还要管住院患者,针对复查的患者,有的医生会让预约的患者去病房见面复查病情,所以护士要熟知医院各个科室的特点和一些专家的基本情况。临床因就诊者流动快,患者维权意识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高,使传统的一些护理模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为门诊护理管理带来了挑战[4]。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在专业技能、护理安全、理解能力、护理质量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医生与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还发现,门诊护理的难点在于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合理,人力资源组成结构不合理,护士专业知识匮乏。有研究指出,综合医院门诊的护理工作繁忙,直接影响医院的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5]。及时转变门诊护理管理理念是解决门诊护理工作难点的有效途径[6]。本研究结果显示,门诊实施优质护理管理,能够明确门诊护理职责,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贾冲冲.综合医院门诊护理难点及应对措施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28):5475-5476.

[2]毛凤.综合医院门诊护理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效果评价[J].医学美学美容,2014,23(7):272.

[3]刘英丽.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特点及护理管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2(8):73-75.

[4]赖爱友,刘萍.综合性医院门诊导诊优质服务中难点与应对措施探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10):21-22.

[5]韦必鲜.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97-98.

门诊医生范文篇6

1门诊患者的常见心理特征

1.1陌生、恐惧的心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的就医条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门诊患者特别是首次来医院就诊,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就诊程序不了解,加上对自己的疾病能否治好的担心会产生惧怕心理。

1.2焦虑、烦躁的心态病人到医院就医,一般都经过挂号、候诊、诊断、检查、交费、取药、治疗等过程,在这个诊疗过程中,由于医院面积的扩大,科室和专业进一步细化,患者在就诊时,常常要来回多次,“造访”多个部门和诊室,加上求治心切,希望尽快办理就诊手续,希望医护人员尽早明确诊断,或者害怕病情加重,往往对疾病的治疗表现出焦急、烦躁情绪,甚至引起医患关系紧张。

1.3祈求“神医”心理在大多数病人的心里,都希望找到医术好的“神医”,尽快详细的检查,及时、准确的诊疗,药到病除;对护士穿刺总希望“一针见血”;对所有检查总希望一次就有了明确诊断。

1.4心存疑虑的心态近些年,由于部分医务工作者在诊疗活动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良行为,导致“白衣战士”和“白衣天使”形象在人们心中有所暗淡,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有所下降,有些患者就诊时,一方面希望得到医生的治疗,另一方面又对医生的能力表示怀疑,心理表现较为矛盾。

1.5期待诊疗,祈求安全患者就诊时期望医生为其进行全面检查,并给予正确诊疗,对自己患病经过的叙述,总担心有遗漏,而误导了医生的诊断,若医生不耐心倾听,便会产生自责和不安心理。尤其是一些有难言之痛的患者,叙述病情遮遮掩掩,而后又叮咛医生保密,希望医生对自己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1.6消费心理每个患者经济收入、消费观念、文化素质的差异,对医生诊疗水平、服务质量要求各不相同。有些病人既希望医术高明的医生为自己诊治,但对医生开具的检查和药物不理解,总担心自己被“宰”;有些病人排队挂号、候诊很长时间,总希望医生能做详细检查,甚至主动要求医生给自己做检查,开“好药”,误认为便宜药不管用。

1.7药到病除、急于求成心态门诊患者大多都对疗效有一定疑虑,想迫切体验到治疗效果。特别是慢性病患者,病程长,治疗效果差,多次复诊常使他们怀疑医生的诊疗水平,有些病人甚至认为自己的病是治不好的,患者总希望看一次医生就能“立竿见影”。

2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管理措施

2.1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宽敞的诊区,舒适的候诊椅,清新的空气,清晰的电子呼叫系统和液晶电视等措施,能舒缓病人的紧张情绪,使病人在轻松的氛围中候诊。

2.2设置明确就诊流程在各诊区设有鲜明的挂号、就诊、交费、取药指示标牌,当患者初次来医院就诊时,鲜明的指示标牌能缓解病人的恐惧感。

2.3“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门诊服务护士是第一时间与病人接触的医务工作者,因此形象十分重要,美观整洁的仪表,亲切的微笑与问候,都能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气氛,对病人焦虑、恐惧心理起到安抚作用,护士在施治过程中要讲究语言的技巧,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不同心态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如安慰、鼓励、劝说、疏导、解释或指令等,使用暗示性语言,通过积极巧妙的暗示,使治疗发挥最好的效用[2,3]。

2.4提高医护人员心理素质,以优质服务善待病人门诊医护人员要加强医护心理学的学习,倡导人性化护理,注意察“言”观色,从不同的患者及家属的眼神中读懂他们的疑虑和疾痛,尽最大努力给予满足[4];预测患者的需求,积极主动地提供服务,解决患者的疑问,从患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出发,善待每一位病人。

门诊医生范文篇7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在*医院举行的双心门诊揭牌仪式。希望可以借此机会就双心医疗模式这一话题和大家进行交流。

40年前,当我刚刚走进*医学院(现*大学医学部)的校门,成为一名医学生时,我以为将来作外科医生就是学习开刀,作内科医生就要学会用药。到了上一世纪80年代,我从美国学到一些介入技术回国后,觉得这些技术很神奇,比如经导管射频消融,不需要开胸手术,就可以根治心律失常,告别药物。

随着作医生的时间推移,在大量的医疗实践中,我逐渐接触到过去不曾意识的问题:来心血管内科就医的大量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问题-焦虑、惊恐、抑郁。事实上,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伴发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共病”)在国际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课题,各国专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在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和发病机制的探讨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生命科学在进步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化,并为新兴的社会-心理-生物综合医学模式所取代。健康的定义也不再仅仅是不生病,而是人类个体在躯体、精神和社会功能三个层面上均维持良好的状态。生存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经常遇到平时无症状,无先兆突发心肌梗死的患者,虽然得到了及时抢救,成功接受了介入或手术治疗,效果很好,但术后症状并不减轻。甚至有患者生动的讲,术前有痛苦,术后却痛不欲生。医生又让造影,还是正常。医生关注的是躯体的疾病,忽略了这种突发重症对患者造成的巨大精神心理创伤。

来心脏内科就医的患者存在的精神心理问题,其常见原因如下:

1.患者对自身病情不了解,所以担惊受怕。

2.患者关注自身所患疾病和相关疾病,并读了大量相关书报,但又不能完全理解医学专业知识,反而受到误导,从而过度紧张。

3.由于疾病(如长期患病,或反复手术)给患者心理造成的伤害。

4.由于心理打击引发的心血管疾病。许老就曾经遇到过一个病例,她是一位著名的歌唱演员,丈夫突然去世,精神上承受的突然打击使这位女演员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

5.患者确实合并有精神心理症状,甚至疾病。

6.患者把单纯的精神心理疾病的症状误认为心血管病而来心内科就诊,例如惊恐发作。

7.家属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也会给患者造成精神心理压力。譬如患有良性早搏的青少年,孩子本身多无症状,在常规体检中发现,家长一旦得知,往往会惊惶失措。我的门诊中就有这样的一对母女,母亲比女儿的心理压力更大,孩子也在母亲的恐慌中受到了惊吓。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患者的精神心理压力正是我们医疗工作者造成的。在给各位的背景资料里就有这样一个病例:2000年我到*同仁医院工作,在门诊遇到一位由丈夫推轮椅,自感痛不欲生的中年女患者,诉说她12年前因体检发现心电图上有st段下移和t波低平,被医生诊为心肌缺血,“隐性冠心病”。长期休假治疗,直到2年后坐上轮椅,实现了“赵本山效应”,患上重度抑郁。经治疗,这位女患者3个月后下地行走,半年后登上八达岭长城,安全恢复了正常人生。

另外,不要忘记那些还躺在病床上的患者。由于身体状况的恶化和周围环境的突然改变,所产生的不适感是很难克服的。即使是出院以后,当重新面临生活的时候,他们也往往会需要鼓励和帮助。

由此可见,心脏内科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是复杂和多种多样的,所以在日常医疗实践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有一成不变的治疗方案。但一成不变的是我们作为医疗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感和对患者的关心和耐心。有这样一位患者,在当地医院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医生告诉他要做冠脉搭桥手术。他不清楚手术的具体操作方式,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够耐受手术,又怕不做手术病情会继续加重,因此心情异常低落。后来经过向他详细的解释手术方式和可能的风险,很快就打消了他的顾虑。医生的耐心解释和与患者沟通有时比先进的诊疗技术更重要。

当然,不容忽视的是*各大医院心血管内科每天超大的门诊量,导致了医生分摊在每个患者身上的时间就会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开设“双心门诊”,目的是对日常的心脏内科门诊量进行分流,为伴有精神心理疾患的患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充裕时间。

“双心门诊”是由不同的专业知识层次共同构成的。我们现在采取的方式还比较保守,主要是以对患者负责的原则作为出发点,既关心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又不能随便给他们戴上莫须有的疾病帽子。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到我们这里就医的患者都是怀疑自己有心脏病才来的。我们必须在诊治患者的器质性病变(即患者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患有何种心血管疾病,和应该采取的合理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关注他们的精神心理健康。因此,目前我们的“双心门诊”中会有一位比较资深的心血管病医生,凭借他们丰富的行医经验,在诊治病患心血管病的同时,判断他们是否存在着伴有精神心理疾患的可能。

接下来的工作会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可能是:像许老和王老一样的老专家,他们出的是特需门诊,本身就有充裕的时间面对患者,再加上丰富的行医经验和人生阅历,一个人就完成了“双心门诊”的前两个步骤。而第二种可能,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可能:同样是由于门诊量过大的原因,主诊医生将患者转给受过相应培训并具备相关知识的辅诊医生,由他们对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进行初步处理,如果当场来不及解决,那么会约患者再次回来,专门就患者上次就诊的遗留问题进行处理。

如果面对的问题棘手,超出了心血管病医生的应对范畴,就应该把这些棘手的病例作适当集中,比如每次集中3-4个病例,请来精神心理专科医生会诊。经诊断需要转诊的,我们应该尊重精神科医生的意见,配合他们劝说患者进行必要的治疗。

但其中还是有个例存在的。我知道上届长城会双心专场开专家碰头会时,就涉及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因冠心病住院的患者同时又伴有精神分裂症,那么应该如何处理?我个人非常同意陈彦方教授的意见:应该以患者的器质性病变为主,救命是第一位的,同时心血管病科和精神科要相互联合,共同参与为患者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这又牵涉到“双心医疗模式”的探索,我一会儿会加以说明。

有人会说,现在有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也有专门的心理门诊。我也曾想把在心内科就医的有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转给这些机构,也就解决了。但事实上并不如此。

1.一些本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中年女性,发现有心电图st-t波改变,和(或)发生胸痛、胸闷症状,她们首先顾虑的是心脏问题,而来心内科就诊,很少可能去心理门诊或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就医。即使被转到专科门诊或医院,专科的精神心理医生也难以对心电图改变或室性早搏给患者一个满意的解释和结论。一些有明确,甚至严重心脏病患者(如心肌梗死后)伴有精神心理问题,他们大多数不愿在心内与精神心理两科看病。

2.来心内科就医的患者的精神心理疾患大多为轻中度,患者数量大,现在的精神心理专业队伍的规模难以应对这种需求。

3.心内科的医护人员习惯于传统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对来就医的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一是不关注,二是缺乏识别这些精神心理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人形象的形容心血管病人的心理、情绪问题成为了“被现代医学遗忘的角落”。一位著名报告文学作者在国内一家著名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住院诊治多日,诊断不明,直至跳楼自杀。事后才恍然大悟,患者死于重症抑郁。没有初步的识别,更提不上进一步治疗了。人们曾感叹,认为医学院校在医学生教育中应加强精神心理方面的内容。这固然不错,但无论在医学院的课程如何增加精神心理课程,如果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都是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大学期间学习的精神心理知识无用武之地,很快就会遗忘干净。我们开设“双心门诊”正是为了帮助我们的医疗工作者们树立关注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的意识,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无疑,“双心门诊”的开设引发出了人才培训的问题,也就是说,心脏内科医生究竟应该对精神科的专业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目前,这种培训正在进行中,心血管网上登出了我倡议的医生课堂,其中对精神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做了比较系统的讲解。而参加这次授课活动的精神科专家们,大多数都到了现场。我对他们和同样来参加今天“双心门诊”揭牌仪式的其他精神科专家们表示感谢。我们同精神科已经有了两年的合作,我希望这种合作不但会继续下去,而且会深入下去,共同来探索和最终建立“双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毕竟这不是一个科室可以独立完成的。

提到“双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我必须强调三点:

首先,“双心门诊”不是全部,而是“双心医疗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接触患者最多的最前沿。“双心门诊”的开设只是意味着万里长征刚刚走完第一步。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要实实在在的改变传统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把身心健康服务融合在一起,首先在心内科的同一诊室,同一次查房或会诊,由心内科医生和精神心理医生一起面对患者,一起解决患者同时存在的躯体痛苦和精神心理创伤。同时,对心脏专科医生进行培训,对广大医护人员进行普及教育,使他们了解和掌握识别处理常见的轻中度精神心理疾病,构建重视身心全面健康的氛围,和身心全面服务的人性化、理性化医疗模式。在心内科的日常医疗实践中解决患者的精神心理创伤,这就是我倡导的。我坚持在做“双心门诊”、“双心查房”和“双心会诊”。在这种全新医疗服务模式实施和推广过程中,我们明显看到患者对医生和医院的服务满意度提高,明显减少了不必要的检查与治疗,节约了医疗卫生资源,医患关系更为和谐,很多参与“双心”服务的研究生和年轻医生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感觉到或找到了选择医生职业的神圣。一旦有了这种氛围和模式,来院实习和学习的医学生、进修医生们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对医学的理念,树立了大健康的概念。

其次,注意专业队伍的培养,使年轻医师具备相关常识,增强他们的识别能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转变固有的服务理念。“双心门诊”的真正成功在于形成一种日常操作模式,而非挂上一个牌子说这个时间段或这个诊室才是“双心门诊”。如果每个医生在日常出诊时都从患者的身心健康出发,如有需要安排患者的回访和必要时通过医院申请联合会诊,那么每个医生出的都是“双心门诊”。我希望的“双心门诊”就像当年我积极推广的介入技术一样,不是某家或某几家医院的特色,而是医院运营的必须。所以,今天的揭牌仪式没有安排实际的“揭牌”,意义就在于此。

第三,心理疾患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来自于个人认识和与周围环境的交流障碍。因此,重要的还是家人和社会的关爱与理解支持,药物治疗是辅助和次要的。曾经有位患者因为早搏问题非常苦恼,甚至想到自杀来解脱,但他的家人没有放弃,通过与医生的不断的交流,让患者意识到家人始终站在他身边,疾病并没有什么可怕,从而成功的纠正了老人的心理疾病。关键的问题是寻找心病背后的故事。

我正在干一件事,写一个首都心血管防治的总体规划的建议。我呼吁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组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广泛联盟。“双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所谓“联盟”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集合各界的力量使“心脏大健康”的概念深入人心。今天来参加揭牌仪式的有心血管科和精神科老中青三代的医生,你们是学科可以发展的坚实基石。到场的朝阳区卫生局负责医政的领导、两家医院的院领导和各位负责医务工作的干部,感谢你们对这一医疗领域改进的探索给予的理解与支持。在座的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希望借助你们手中的笔,将“双心的医疗服务模式”传播给大众,进一步帮助人们了解全面身心健康、维护全面身心健康。

十年开放技术,已经使电生理、支架、搭桥等治疗技术得以普及,并家喻户晓。在现代医疗技术足以将人们从生死一线之间挽回的今天,我呼吁“关爱生命,以人为本”,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医观念,将患者的机体看作是一个整体,人们的一生视作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认清我们医疗工作者为大众提供的是“一生所需、连续不断、全面综合的医疗服务”。

谢谢大家。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在*医院举行的双心门诊揭牌仪式。希望可以借此机会就双心医疗模式这一话题和大家进行交流。

40年前,当我刚刚走进*医学院(现*大学医学部)的校门,成为一名医学生时,我以为将来作外科医生就是学习开刀,作内科医生就要学会用药。到了上一世纪80年代,我从美国学到一些介入技术回国后,觉得这些技术很神奇,比如经导管射频消融,不需要开胸手术,就可以根治心律失常,告别药物。

随着作医生的时间推移,在大量的医疗实践中,我逐渐接触到过去不曾意识的问题:来心血管内科就医的大量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问题-焦虑、惊恐、抑郁。事实上,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伴发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共病”)在国际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课题,各国专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在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和发病机制的探讨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生命科学在进步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化,并为新兴的社会-心理-生物综合医学模式所取代。健康的定义也不再仅仅是不生病,而是人类个体在躯体、精神和社会功能三个层面上均维持良好的状态。生存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经常遇到平时无症状,无先兆突发心肌梗死的患者,虽然得到了及时抢救,成功接受了介入或手术治疗,效果很好,但术后症状并不减轻。甚至有患者生动的讲,术前有痛苦,术后却痛不欲生。医生又让造影,还是正常。医生关注的是躯体的疾病,忽略了这种突发重症对患者造成的巨大精神心理创伤。

来心脏内科就医的患者存在的精神心理问题,其常见原因如下:

1.患者对自身病情不了解,所以担惊受怕。

2.患者关注自身所患疾病和相关疾病,并读了大量相关书报,但又不能完全理解医学专业知识,反而受到误导,从而过度紧张。

3.由于疾病(如长期患病,或反复手术)给患者心理造成的伤害。

4.由于心理打击引发的心血管疾病。许老就曾经遇到过一个病例,她是一位著名的歌唱演员,丈夫突然去世,精神上承受的突然打击使这位女演员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

5.患者确实合并有精神心理症状,甚至疾病。

6.患者把单纯的精神心理疾病的症状误认为心血管病而来心内科就诊,例如惊恐发作。

7.家属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也会给患者造成精神心理压力。譬如患有良性早搏的青少年,孩子本身多无症状,在常规体检中发现,家长一旦得知,往往会惊惶失措。我的门诊中就有这样的一对母女,母亲比女儿的心理压力更大,孩子也在母亲的恐慌中受到了惊吓。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患者的精神心理压力正是我们医疗工作者造成的。在给各位的背景资料里就有这样一个病例:2000年我到*同仁医院工作,在门诊遇到一位由丈夫推轮椅,自感痛不欲生的中年女患者,诉说她12年前因体检发现心电图上有st段下移和t波低平,被医生诊为心肌缺血,“隐性冠心病”。长期休假治疗,直到2年后坐上轮椅,实现了“赵本山效应”,患上重度抑郁。经治疗,这位女患者3个月后下地行走,半年后登上八达岭长城,安全恢复了正常人生。

另外,不要忘记那些还躺在病床上的患者。由于身体状况的恶化和周围环境的突然改变,所产生的不适感是很难克服的。即使是出院以后,当重新面临生活的时候,他们也往往会需要鼓励和帮助。

由此可见,心脏内科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是复杂和多种多样的,所以在日常医疗实践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有一成不变的治疗方案。但一成不变的是我们作为医疗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感和对患者的关心和耐心。有这样一位患者,在当地医院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医生告诉他要做冠脉搭桥手术。他不清楚手术的具体操作方式,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够耐受手术,又怕不做手术病情会继续加重,因此心情异常低落。后来经过向他详细的解释手术方式和可能的风险,很快就打消了他的顾虑。医生的耐心解释和与患者沟通有时比先进的诊疗技术更重要。

当然,不容忽视的是*各大医院心血管内科每天超大的门诊量,导致了医生分摊在每个患者身上的时间就会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开设“双心门诊”,目的是对日常的心脏内科门诊量进行分流,为伴有精神心理疾患的患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充裕时间。

“双心门诊”是由不同的专业知识层次共同构成的。我们现在采取的方式还比较保守,主要是以对患者负责的原则作为出发点,既关心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又不能随便给他们戴上莫须有的疾病帽子。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到我们这里就医的患者都是怀疑自己有心脏病才来的。我们必须在诊治患者的器质性病变(即患者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患有何种心血管疾病,和应该采取的合理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关注他们的精神心理健康。因此,目前我们的“双心门诊”中会有一位比较资深的心血管病医生,凭借他们丰富的行医经验,在诊治病患心血管病的同时,判断他们是否存在着伴有精神心理疾患的可能。

接下来的工作会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可能是:像许老和王老一样的老专家,他们出的是特需门诊,本身就有充裕的时间面对患者,再加上丰富的行医经验和人生阅历,一个人就完成了“双心门诊”的前两个步骤。而第二种可能,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可能:同样是由于门诊量过大的原因,主诊医生将患者转给受过相应培训并具备相关知识的辅诊医生,由他们对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进行初步处理,如果当场来不及解决,那么会约患者再次回来,专门就患者上次就诊的遗留问题进行处理。

如果面对的问题棘手,超出了心血管病医生的应对范畴,就应该把这些棘手的病例作适当集中,比如每次集中3-4个病例,请来精神心理专科医生会诊。经诊断需要转诊的,我们应该尊重精神科医生的意见,配合他们劝说患者进行必要的治疗。

但其中还是有个例存在的。我知道上届长城会双心专场开专家碰头会时,就涉及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因冠心病住院的患者同时又伴有精神分裂症,那么应该如何处理?我个人非常同意陈彦方教授的意见:应该以患者的器质性病变为主,救命是第一位的,同时心血管病科和精神科要相互联合,共同参与为患者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这又牵涉到“双心医疗模式”的探索,我一会儿会加以说明。

有人会说,现在有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也有专门的心理门诊。我也曾想把在心内科就医的有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转给这些机构,也就解决了。但事实上并不如此。

1.一些本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中年女性,发现有心电图st-t波改变,和(或)发生胸痛、胸闷症状,她们首先顾虑的是心脏问题,而来心内科就诊,很少可能去心理门诊或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就医。即使被转到专科门诊或医院,专科的精神心理医生也难以对心电图改变或室性早搏给患者一个满意的解释和结论。一些有明确,甚至严重心脏病患者(如心肌梗死后)伴有精神心理问题,他们大多数不愿在心内与精神心理两科看病。

2.来心内科就医的患者的精神心理疾患大多为轻中度,患者数量大,现在的精神心理专业队伍的规模难以应对这种需求。

3.心内科的医护人员习惯于传统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对来就医的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一是不关注,二是缺乏识别这些精神心理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人形象的形容心血管病人的心理、情绪问题成为了“被现代医学遗忘的角落”。一位著名报告文学作者在国内一家著名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住院诊治多日,诊断不明,直至跳楼自杀。事后才恍然大悟,患者死于重症抑郁。没有初步的识别,更提不上进一步治疗了。人们曾感叹,认为医学院校在医学生教育中应加强精神心理方面的内容。这固然不错,但无论在医学院的课程如何增加精神心理课程,如果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都是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大学期间学习的精神心理知识无用武之地,很快就会遗忘干净。我们开设“双心门诊”正是为了帮助我们的医疗工作者们树立关注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的意识,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无疑,“双心门诊”的开设引发出了人才培训的问题,也就是说,心脏内科医生究竟应该对精神科的专业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目前,这种培训正在进行中,心血管网上登出了我倡议的医生课堂,其中对精神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做了比较系统的讲解。而参加这次授课活动的精神科专家们,大多数都到了现场。我对他们和同样来参加今天“双心门诊”揭牌仪式的其他精神科专家们表示感谢。我们同精神科已经有了两年的合作,我希望这种合作不但会继续下去,而且会深入下去,共同来探索和最终建立“双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毕竟这不是一个科室可以独立完成的。

提到“双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我必须强调三点:

首先,“双心门诊”不是全部,而是“双心医疗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接触患者最多的最前沿。“双心门诊”的开设只是意味着万里长征刚刚走完第一步。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要实实在在的改变传统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把身心健康服务融合在一起,首先在心内科的同一诊室,同一次查房或会诊,由心内科医生和精神心理医生一起面对患者,一起解决患者同时存在的躯体痛苦和精神心理创伤。同时,对心脏专科医生进行培训,对广大医护人员进行普及教育,使他们了解和掌握识别处理常见的轻中度精神心理疾病,构建重视身心全面健康的氛围,和身心全面服务的人性化、理性化医疗模式。在心内科的日常医疗实践中解决患者的精神心理创伤,这就是我倡导的。我坚持在做“双心门诊”、“双心查房”和“双心会诊”。在这种全新医疗服务模式实施和推广过程中,我们明显看到患者对医生和医院的服务满意度提高,明显减少了不必要的检查与治疗,节约了医疗卫生资源,医患关系更为和谐,很多参与“双心”服务的研究生和年轻医生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感觉到或找到了选择医生职业的神圣。一旦有了这种氛围和模式,来院实习和学习的医学生、进修医生们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对医学的理念,树立了大健康的概念。

其次,注意专业队伍的培养,使年轻医师具备相关常识,增强他们的识别能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转变固有的服务理念。“双心门诊”的真正成功在于形成一种日常操作模式,而非挂上一个牌子说这个时间段或这个诊室才是“双心门诊”。如果每个医生在日常出诊时都从患者的身心健康出发,如有需要安排患者的回访和必要时通过医院申请联合会诊,那么每个医生出的都是“双心门诊”。我希望的“双心门诊”就像当年我积极推广的介入技术一样,不是某家或某几家医院的特色,而是医院运营的必须。所以,今天的揭牌仪式没有安排实际的“揭牌”,意义就在于此。

第三,心理疾患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来自于个人认识和与周围环境的交流障碍。因此,重要的还是家人和社会的关爱与理解支持,药物治疗是辅助和次要的。曾经有位患者因为早搏问题非常苦恼,甚至想到自杀来解脱,但他的家人没有放弃,通过与医生的不断的交流,让患者意识到家人始终站在他身边,疾病并没有什么可怕,从而成功的纠正了老人的心理疾病。关键的问题是寻找心病背后的故事。

我正在干一件事,写一个首都心血管防治的总体规划的建议。我呼吁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组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广泛联盟。“双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所谓“联盟”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集合各界的力量使“心脏大健康”的概念深入人心。今天来参加揭牌仪式的有心血管科和精神科老中青三代的医生,你们是学科可以发展的坚实基石。到场的朝阳区卫生局负责医政的领导、两家医院的院领导和各位负责医务工作的干部,感谢你们对这一医疗领域改进的探索给予的理解与支持。在座的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希望借助你们手中的笔,将“双心的医疗服务模式”传播给大众,进一步帮助人们了解全面身心健康、维护全面身心健康。

门诊医生范文篇8

本文作者:毕德琼工作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外科门诊

前列腺增生生活常识:玖寒冷会使病情加重,注意防寒。2、忌酒。3、少食辛辣。4、不可憋尿。5、不可过劳。6、避免久坐。7、防止性生活过度或性交中断,以免引起前列腺充血。8、症状明显时积极正规治疗等等不同的科普知识,每季度大更换一次。发放外科一门诊就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500张。1.3.3评价标准采用就诊患者满意度为评价标准,门诊就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采用本院自制标准以调查表形式进行调查。

2组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候诊时焦虑情绪,是否方便复诊时预约挂号,患者满意度比较见表1对照组比较,P<0.05由表可见,实验组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利用候诊时间,播放当日坐诊医生信息,与疾病相关的医疗讯息,用生动、形象的幻灯片,重复放映,减轻了患者等待时的焦虑,更方便患者复诊时预约挂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方法讨论外科门诊每天接诊547士300人,在时间紧张,问诊时间短的情况下,对照组患者依据出诊医生一览表,一台含有675名医生专业介绍的自助查询机,根据职称、挂号费、挂号员的经验和患者感觉选择医生,退号、换号频繁,增加了工作量和纸张的浪费,重要的是延长了患者就诊时间。在患者选择医生方面,虽然有方法,(5)但是与实际工作不符合,不能更加贴近患者,对医院的服务质量满意度下降。实验组在医生一览表和自助查询机的基础上,A区、B区、中央区更准确、详细的介绍与就诊相关信息和健康宣教,充分利用诊区电子挂号系统,工作更细致、深人。方法简单,科室支出有限,社会效益更大化。实验组克服的弊端实验组分诊护士在电脑上及时更改由于外出学习、急诊、休假、开会、退休的坐诊医生信息,准确性高并克服了以下弊端。坐诊医生一览表和自助查询机更换周期长,有错误信息;易误导患者。河南农业大省,较多患者无法上网查询或不愿用查询机,依赖挂号员和分诊护士,外科门诊坐诊医生191人,工作人员对每位医生的特长如果掌握不熟练,也误导患者。每次更换压膜纸质宣传栏;宣传费用增加。周六、周日有坐诊医生,网络上、自助查询机、宣传栏上没有。实验组的重要性是方便挂号员、分诊护士更准确的掌握医生专长,为患者提供指导。督促医生不能随意换班、调班。协助信息中心及时更改网络和自助查询机信息。及时通知门诊办公室,让预约挂号者及时更改约定时间,避免浪费时间、人力、费用。意义实验组利用门诊电子系统,根据每个专业每天患者就诊需要,宣教内容可以及时变化,来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细节,实现服务方式个性化、服务模式特色化,满足就诊知识需求。延展了服务范围、改善患者体验,在和谐医患关系方面发挥者重要的作用,适合各科室推广应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化、专业化的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中,门诊能更细致的做好支持系统的工作。

门诊医生范文篇9

关键词:精神科;用药;问题;对策

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环境等内外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1]。调查显示[2],目前我国精神障碍总的患病率为17%,主要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焦虑症,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精神类疾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精神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医院精神科门诊中,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精神科患者普遍缺乏正确的用药意识与认知。所以,精神科门诊用药较为复杂,要考虑到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双重因素,但避免不了在门诊用药处方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问题[3],如超说明书用药、处方量过大、联合用药过多等。现将医院精神科门诊中患者用药情况作一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9年2~11月医院精神科门诊处方1200份,月均处方120份。根据处方内容确定用药基本情况,再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版)》《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和药品说明书对抽取的1200份处方进行点评分析。

1.2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并进行描述性统计。

2结果

2.1精神科门诊患者用药情况

根据对本院精神科门诊处方的调查,本院精神疾病主要用药为抗精神病药(34.5%)、抗焦虑药(16.9%)、抗抑郁药(13.8%)、抗躁狂药(9.6%)、抗癫痫药(8.2%)、脑代谢药(7.0%)、细胞营养药(6.4%)及其他(3.7%),其中以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占比最大。见表1

2.2处方不合理因素

在对1200份处方点评分析后,发现其中136份为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比11.3%(一份处方包含多种不合理因素仅算为一份)。其中不合理原因主要为药物联合使用过多(32%)、镇静催眠类药物使用过量(26%)、超说明书用药(24%)、频繁换药(18%)。见表2。

3讨论分析

3.1医院精神科门诊患者用药情况及不合理处方原因分析

根据对本院精神科门诊1200份处方调查分析,可知在门诊患者中抗精神病药物用量占比最大(34.5%),其次为抗焦虑药(16.9%)和抗抑郁药(13.8%),上述三类患者用药占比总和超过6成,为门诊主要患者类型。对处方进一步分析发现,其中136份(占比11.3%)处方为不合理用药处方,不合理原因如下。3.1.1药物联合使用过多一方面由于医生急于控制患者的症状,另一方面由于医生本身对药物的作用特点认识不够,忽视患者的身体和经济承受能力。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一些医生喜欢采用包围式选择药物,致使药物联合使用过多,对同一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过多的联合用药不一定能加强治疗效果,反而会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氯丙嗪联用奋乃静,两者作用机制相似,患者合用后,氯丙嗪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受体,导致奋乃静不能发挥作用,反而导致两者副作用叠加;氟哌啶醇联合利培酮使用会增加锥体外系不良反应。3.1.2镇静催眠类药物使用过量虽然多数精神病患者都会伴随睡眠障碍问题,临床医生通常也都会选择镇静催眠药来解决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但此类药物在精神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比例仍比较大,主要表现在医生在未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就选择镇静催眠药、多种镇静催眠类药物同时使用,或者药物长期使用,这些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毒副作用,多种安定类药物同时使用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长时间使用会导致患者可耐受和对药物的依赖性,停用时产生戒断症状。3.1.3超说明书用药超说明书用药是指在使用精神类药物时药物使用的适应证、剂量、疗程、途径、人群等超出用药说明记载的范围[4],具体原因如下:①药品本身对特殊人群缺少研究,导致药品说明书不够完善。②一些精神科药物的说明书存在滞后性,临床经验还未形成理论指导用药,医生更倾向于自己的临床经验为患者给药。③说明书中对用药方法的介绍过于模糊,如部分药物在使用时需要随着患者病症的变化或治疗情况变化逐渐改变给药剂量,医生难以把握好用药剂量,容易导致药物毒副作用或者有效剂量不够面临病情复发的风险。④一些医生仅凭个人的临床经验用药,药品的临床使用信息不停在更新,但医生对药品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之前的经验上,没能很好地了解到相关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⑤精神病通常需长期用药,临床医生有时候为了照顾患者避免来回旅途劳累,特别是异地患者来回交通不便,为了一次多拿药故意将处方剂量开大,但是精神类药物通常属于特殊管理药物,这样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隐患。3.1.4频繁换药精神类患者体质较敏感,用药剂量宜逐渐增大,一般要求在缓慢加药至治疗剂量两至三周后,治疗效果不达标或者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时,即应缓慢停药,在停药过程中不易使用与原用药相同药理的药品替换,对于难治类的精神类疾病可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来控制病情。由于医生和患者对于病情控制的期望较高,一些医生出于急于控制患者症状的心态,一旦使用的药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着单一用药的原则,医生便尝试新的治疗药物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导致患者频繁换药。

3.2相应的管理对策

3.2.1健全医院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建立处方评价的长效机制,加强同临床医生用药交流定期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药房不能够只负责拿药,不顾不理不合理处方,盲目执行,应该对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干预。医院需要监管医生和药品厂家之间的利益问题,出现药品回扣问题,一旦发现严惩不贷。另外,加强对精神类药物的管控,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执行,同时加强对医生和患者关于精神类药物管控的宣传,完善精神类药物相关的的各项登记手续。3.2.2加强对医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训加强对医生专业能力的培训,包括科室内部组织的培训及外部的学术会议,鼓励医生参加继续教育进修。定期考核精神科医生的业务知识,包括临床常用药物的适应证、性能、疗程、毒副作用、禁忌证、用法用量等,尽可能以最少的剂量达到最好的疗效,以单一用药为原则,对于难治性精神疾病的患者,酌情予以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加强医生业务能力的同时不忘对他们职业道德的培训,医生用药关乎患者生命安全,要增加医护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合理用药的自觉性。3.2.3加强临床药师的监督作用由于临床医生通常业务繁忙对药物的配伍搭配及最新研究进展了解不深,此时应该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临床药师药及时对处方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应该立即和临床医生沟通探讨,同时也要加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的意识,通过医生和药师的配合服务于患者3.2.4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用药宣教精神病患者由于其精神和认知能力有限,自行服药容易产生安全隐患,部分家属对精神类药物的特殊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过度的注重病情和疗效,对药物本身的毒服作用缺乏辨识,特别患者长期服药容易使家属失去监管的耐心,导致各种风险的增加和病情的复发,因此要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用药宣教,有针对性地开展免费的患者用药宣讲课,促使患者和家属正确用药。

4总结

随着国家对精神卫生的重视,精神科门诊中患者越来越多,精神科处方的不合理现象也相应越来越多,包括药物联合使用过多、镇静催眠类药物使用过量(26%)、超说明书用药和频繁换药等,为保障精神疾病患者安全用药,应该通过医院制度建设、医生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培训、药师的监督和对患者和家属的用药教育这些方面加强管理,只有政府、医院、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庭共同配合行动起来才能更好地治疗精神疾病患者。

参考文献

[1]石秀秀,李峥光.照治疗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1):13441348.

[2]施慎逊.中国精神疾病防治进展[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8,33(6):139.

[3]管翠华.精神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1):158159.

门诊医生范文篇10

关键词:患者满意度;医院管理;影响因素

患者的满意度是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及接受程度,农村居民对就医的满意程度及主观能动性是对农村医疗质量评价的最终标准。农村患者满意度的衡量标准不仅包含疾病治疗结果、医务护理质量及诊疗操作水平,还要包括就医流程是否复杂、医院的设施、环境及后勤服务是否满意、医务人员是否尽职和医务费用是否能够承担等。从农村患者对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的满意度分析农村医疗体系的欠缺,以及社会整体医疗质量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徐州市铜山县某医院患者为调查对象,包括门诊与住院患者。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55,有效回收率85.0%。

2.研究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门诊服务的满意状况(具体包括门诊导医服务态度、接诊医生的服务、对挂号室、检验科、收费处、药房等科室的服务等)、住院服务的满意状况(具体包括病房整洁与规范情况、护士的技术操作、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主管医生的诊疗措施、主管医生服务态度、治疗效果、就医的费用等)、后勤服务的满意状况(具体包括就医环境及流程、饮食与起居等生活服务、医院的环境设施及卫生等后勤服务)等对医院综合满意度的影响。

3.统计学处理。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录入,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录入的数据进行一般统计性描述。

二、结果

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基本情况。参与调查的医院患者中,男性139人,占54.5%,女性116人,占45.5%;小学以下学历87人,占34.5%,初中学历58人,占23.0%,高中学历55人,占21.8%,大专及以上学历52人,占20.6%。

2.对医院满意度的总体评价。全部调查对象中,对医院满意的有213人(占83.5%不满意的),对不同性别、学历及收入情况的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显示不同性别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6,p<0.05),而不同学历与收入状况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对于门诊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全部调查对象中显示对门诊导医服务态度是否满意、对接诊医生的服务是否满意、对挂号室、检验科、收费处、药房等科室的服务是否满意、是否愿意介绍其他病人来本院就诊这4个因素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对于住院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全部调查对象中显示入院介绍及健康教育是否清楚、对病房整洁与规范情况是否满意、对护士的技术操作(如静脉穿刺)是否满意、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感觉状况、对主管医生的诊疗措施是否满意、对这次住院的治疗效果是否满意、是否能承受此次就医的费用这7个因素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入院介绍及健康教育是否清楚、对主管医生服务态度感觉状况、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是否暗示您给医院工作人员送钱、物或宴请这三个因素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对于后勤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全部调查对象中显示对本医院的就医环境与流程是否满意、对医院的环境设施、卫生等后勤服务是否满意这两个因素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这次住院的饮食与起居等生活服务是否满意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门诊与住院的总体满意度83.5%,其中,门诊患者满意度为83.6%,最低满意度因素为对门诊导医服务态度的满意度(83.3%);住院患者满意度为84.0%,最低满意度因素为对主管医生的诊疗措施的满意度(83.9%)。

三、讨论

1.能否承受此次就医费用是影响农村居民对医院综合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次调查在此仍有部分居民对医疗费用状况不能接受,体现出当下农村医疗体系资金投入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社会与医院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2.本次调查显示对门诊导医服务态度是否满意、对接诊医生的服务是否满意、对挂号室、检验科、收费处、药房等科室的服务是否满意等因素是影响门诊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门诊导医服务的态度。

3.对于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分析显示医生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仍需有进一步的改善,医务工作人员应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等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找出患者的身心问题,运用临床知识、专业技能与护理手段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变被动诊疗护理为主动关心患者,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达到“促进健康、维持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4.农村医院医药费用高,但就医环境与流程、医院的环境设施及卫生等后勤服务并没有相应合理性的提升。被调查的农村居民反映乡镇医院虽然方便,报销比例相对来说比较高,但是其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及卫生条件等都不能满足参合农民的就医需求。

四、结语

1.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医疗体系的资金投入,降低农村居民的就医诊疗费用,减轻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

2.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部导医人员是医院的形象大使,她们的言行举止、服务态度和工作表现直接影响病人对医院的总体评价。组织导医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导医卓越服务基本内容及要求,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水平,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

3.医院应将医德医风建设有机地放入医院整体管理建设方针中去,医务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与技师等都应注重医疗模式的改变,自身的服务态度应更为改善,医院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

4.应当重视对农村医疗机构整体环境与设施技术的建设与完善。由于农村医疗机构也有其劣势,因此,财政投入不足和缺乏专业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看清楚农村医疗机构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它的投入,提升医疗管理水平,增加卫生设施的配备,改善医院环境与卫生条件建设。

作者:安书仪 江涛 徐莉春 冯文静 单位:徐州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参考文献:

[1]崔凤,赵俊亭.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分析——对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农民的调研[J].人口学刊,2012,(1):6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