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9-19 04:25:23

浅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基于预算控制而开展的管理制度。当前,预算管理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兼顾战略目标、人本理念等内容的现代企业预算管理模式,也是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系统管理工具。本文在分析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工业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工业企业预算管理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工业企业;预算管理;全面预算

一、引言

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基于预算控制而开展的管理制度。当前,预算管理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兼顾战略目标、人本理念等内容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也是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系统管理工具。从企业层面看,它通过业务、资金、信息的整合,明确、适度的分权、授权,推进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等,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作业高度协同、战略有效贯彻、经营持续改善、价值稳步增加的目标。从具体行为方面来说,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工业企业围绕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进行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调控和预算考评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全面预算是对全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全员参与,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这个过程经过多次反复沟通,最终形成上下达成一致的、分解到明细、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部门的年度预算下发执行,从而使企业的企业战略得以实现,其对工业企业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合理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配置企业的资源

企业预算管理是通过科学的预算规划,制定合理的战略目标。为确保实现理想的利润,调动可利用的资源,保证部门资源配置合理,保证资金流动的更加准确、更加合理。通过预算管理,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二)降低内部经营成本,提高预测及管理能力

资本流动是引起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和动力,通过对现金流量的预测,可以分析出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冗余,通过资金有规划的、合理的投入,有利于风险管控,减少市场冲击带来的压力。

(三)建立科学量化的绩效基准,提高考评的公平性、客观性

在企业内部,有利于形成可衡量的绩效管理制度,可以分析制定合理的绩效预测,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绩效对比,从而最大限度地在管理层面激发员工动力。

二、工业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国内工业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还不够深入,存在粗犷和片面的现象。主要是没有真正理解其中要义,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预算信息渠道狭窄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设计中的维度细分,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利益,无法将预算编制延伸到具体的业务层面。预算体系划分到各部门,有些部门相互推诿,或者视野狭小,追求部门利益的最大化,导致预算缺乏了全局性,缺少整体性。

(二)全面预算的项目内容分类不明确,各类因素不明不准

在预算目标分解中对各项预算指标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的时候运用何种方式方法降低不准确。预算中,有些内容项目是明确的,波动幅度不大的,易于预算和处理;有些项目内容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波动的幅度较大,规律不易被掌控,导致预算的准确性明显降低。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错位,湮没了其具体运行的管理功能

由于预算准备与实际业务有勾稽关系,编制预算前期准备过程中的预算口径统一存在困难。业务的专项性造成统一上的困难,容易出现指标不对口,有些部门业务预算直接引证考核预算的方式,造成完全与实际脱轨,预算的意义不大。有些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混为一谈,将预算管理看作是财务部门的一项工作,由财务部门进行简单的绩效考核就可以得出结果。因此要区分几个概念:一是预算与预测,预算是基于数据支撑的有针对性的制定的相应对策、方案和措施,预测只是针对于结果而言,缺乏过程的推演和控制。二是预算与财务,预算是一种可量化的、全面的企业管理方式,财务只是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划分。

(四)不重视全面预算管理执行,重编轻用的情况存在普遍

预算控制中采取何种手段来做到事前控制,如果有突发事件,该采取什么措施补救。如何提前设立调整变更的条件。一是预算控制缺乏相应的预警机制,在应对外部营业环境冲击和国家政策调整中,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缺乏及时合理的调整的方案。预算所延伸的部门的预算粗犷,没有形成相应的敏感带,导致反应迟钝。二是一些企业重视预算编制的划分和夯实,却不注重预算的执行和落实,尤其是预算管理的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不到足够的重视,所以专门的预算功能发挥不明显,预算管理作用收效甚微。

(五)在预算执行沟通中,预算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难以保证

某些企业预算时间长,数据整理慢,数据的时效性和全面性不足。一些部门将预算视为一项附加工作,相互之间沟通较少,没有充分有效的分析。一些企业缺乏预算编制的相关数据和材料,且各项业务实施过程中一味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忽视了业务预算管理,并且,工业企业未能够实现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之间的挂钩关系,导致工业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孤立,甚至,部分部门为了自身的部门的利益,不惜损坏工业企业整体的利益,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业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三、完善工业企业预算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优化预算体制,拓宽预算形成渠道

从制度层面落实各部门的成本控制职责,细化各项成本指标。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可量化的科学标准,要有科学的预测机制,去掉粗犷性的预计,要精确预算各部门的成本,要精确细化各项指标,减少预算的随时性,坚持客观的、发展的、有联系的预算各项指标。在员工层面要求员工积极参与到预算环节,员工在基层一线,更了解基层实际和相关动态,要充分发挥员工参议的主动性,首先要利用好企业文化,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观,使员工与企业俱为一体,共同进退;其次是要形成良好的建言献策机制,要鼓励员工参加相关的议事,要鼓励全员主动为企业建言献策,要奖励提出好的建议的员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上下结合编制的程序提升预算管理的积极性,突出预算编制最终受益的是广大员工,只有企业有永续经营的可能性,员工才有持续的收益。

(二)预算能力程序化,系统化,信息化

预算能力程序化,系统化,信息化,提高整合相关数据的能力,排除大量数据的复杂性,保证预算的精确性。首先,预算体系的设计中梳理流程,明确责任目标与业务预算的逻辑关系,形成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的分类,可控因素要形成具体量化,不可控因素应当根据市场波动,形成相对的误差校正范围,通过这两方面的集成,来确定预算的程度设计,以此,来提升预测的精确性和解决大量数据带来的复杂性。其次,借助信息化手段在执行中事前控制,体现管理会计的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业务过程,分类预算,所有的预算应当有该业务明确的计算过程和依据。工业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和相关能力开发相应的预算数据处理系统或者软件,将预算工作程式化,提高预算的效率。有条件的,可以建立相应的模式运算器,来检验预算分配的相关运行可能产生的结果,以此来帮助确定合理的分配体系。

(三)建立预算编制表,多部门标准多向综合比较

一是,维护好预算定额,建立公司同一定额标准与不同部门采取不同定额标准的建立,支持将定额值作为部门预算编制的计算元素。二是,利用信息化系统建立预算体系,通过预算表格,把多维元素以实际业务为核心延伸到多个维度。三是,在预算上要多部门横向纵向比较,要综合确定预算标准,以确保资源分配使用的最大化。

(四)提升有效应对外来风险的能力

一是建立外部市场环境预测、国家政策走向等内容的审查机制,提前设置外部经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候,定期审查外部条件,及时调整预算,采取合适公司的变更方式,对相应的审批权限也要同时调整。二是预算管理精细化,越能看到外部环境对内部的冲击,要在各部门的出口上,严把关口,一一对应,保证预算资金流向可知可控。

(五)加强预算执行监管,减少内部资金流向偏移

没有监管,就没有可控方向。全面合理的监管体系就像河道一样保证着资金的运行方向和运行安全。一是对预算执行中的沟通,可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的沟通体系,建立预算执行监控预警。二是定期召开预算执行会议,对突发事件采取非定期方式进行处理。三是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预算沟通效果。四、结语企业预算管理就是要通过预算控制,确定科学目标,合理分配资源,调动全员的主动性,全面挖掘企业管理的潜力,加强企业的绩效水平,提高企业工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通过预算管理,强化风险预测和预警机制,提升抗御风险的能力,也能通过预算管理机制的运行,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和存在缺陷,有利于尽早带活管理体系。通过全面预算,可以加强对经费支出的控制,合理控制运营成本,实现投入产出比的较大化。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我们可以使企业的管理,由繁到简,有难到易,由模糊到标准,由复杂到程式,由不确定到精细化,这些都符合现代科学管理的思路。当然,预算管理只是企业建设的上层建筑,会随着物质条件、生产方式的改变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作为一项管理手段,就当下的企业而言,仍具有较强的使用性,因此,要不断强化全面预算的数据化、精细化、绩效考评的动态比较、分配的公开和多重参与,以更好地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贺永祥.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财会研究,2015,(7):211.

[2]何海燕.浅谈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难题及其对策[J].中国外资,2013,(1):108.

[3]谭锦玉.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管理纵横,2013,(26):102.

作者:廖新荣 单位:西部钻探克拉玛依录井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