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措施10篇

时间:2022-08-04 09:32:16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措施10篇

第一篇: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对策

一、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中的难点

1.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理念不能紧跟时代潮流

思想是行动的灵魂,如果思想都是腐朽的,那行动肯定也会非常不灵活。就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理念来讲,这种思想甚至都不为领导人所认识,他们认为理念可有可无,只要做好行动便好。但是,因为理念的落后,工作在这种理念下的人员思想也随之落后,没有什么创新的想法,依旧追随老一辈的做法实行,慢慢的已经不能紧随时代潮流了。

2.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工作内容不合理

首先,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没有事实依据,证据不充分。一般说来,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是建立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之上的。其次,一些事业单位弄虚作假。在现实情况中,某些单位为了获得巨大的私有利益,虚报项目规模的大小,明明就是一个小型项目,他硬是说成一个大公司规模,最后支出一大笔费用,徒有虚名,还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资源。

3.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执行力困难

事业单位在估算金额时总喜欢过高估计,而到最后往往是真正支出的小于预算的,那么剩下的金钱要如何解决的呢?事业单位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难堪的局面,就在年底要做总汇的时候违反规定多支出,减少这种余额的发生。还有的单位,本应该支出的项目,资金却总是跟不上,不仅使项目停滞不前,也使得事业单位丧失掉了信用。尽管预算管理制度有着明文规定,但是事业单位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都使得项目支出预算管理难上加难。事业单位不遵守规定,自己胡乱篡改,不能把支出用到实处,总是挪用支出费用,再加上监管也很不到位,致使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过于混乱。

4.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缺乏监督

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缺乏监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责任人没有明确表明,即使有了责任也不知道应该谁来承担,而且也没有相应的监管机制,更没有专门的评估机制;二是,社会公众对此也是漠不关心,因为事业单位财政信息不能公开透明,大家想了解都了解不到,更不要提对此现象进行监管查看了。

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解决的对策

1.改变落后理念,增加新的管理观念

高估冒算的理念已经过时了,我们必须进行新的观念转变,要做到实事求是,不可弄虚作假。实事求是,是改变这种落后思想的唯一标准,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充分合理的利用项目资金,不可好大喜功,一味的追求利益需求。领导者们不仅要自己转变观念,也要时时刻刻提点督促工作者尝试新的想法,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想法看法,大家整理思路,汇合思想,这样才能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为事业单位注入一股新鲜空气。

2.加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执行力度

尽管有了规定也是完全不够的,要有一份权责分明的标准,明确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出了事情要负全部责任。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项目支出的程序办事,不能自己私自挪用资金。各部门不仅要分工明确,而且还要互相配合,相互协调,使每个部门都能了解到其他部门的情况,可以统筹分配,逐渐的提高办事效率,不至于互相扯皮推诿,互不承担责任。

3.增加对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监管

监督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必须要从全方位进行监督,不仅要来自领导的,也要来自人民群众的。首先,领导监督是必须的,还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奖罚制度,有功就要奖励,有错就要惩处,不能碍于情面,不能带入私人感情。其次,财政信息要公开透明,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必须要扩大,能够使人民群众也能看到支出的具体情况,让人民监督,这样做不仅是给了人民群众权利,也是让他们履行自己的义务。

三、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中具体探讨

中国的事业单位从古到今,有许多根深蒂固的想法难以改变,对这些想法做出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要长久的坚持下去,现在事业单位中的混乱不堪代表的是旧事物,但是新事物总会代替旧事物的,发展是肯定的,变化也是肯定的,所以我们要对未来的事业单位充满信心。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中尽管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也有很多的对策予以解决,只要我们耐心以对,相信事业单位不会让我们失望,最终会向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也不能把责任一股脑的全推到事业单位身上,因为事业单位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它有错也并不是它自己一人造成的,我们也不能就这样放弃,觉得事业单位就是利益熏心,无药可救了,其实,事业单位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也为社会创造了不少的利益,许多基本生活离开了事业单位便不能运行,凡事有利也有弊,我们也应常见到事业单位中的好处,而不能总是埋怨事业单位的不足。如果社会的监管到位,事业单位也不会如此猖獗,还是由于人们的漠不关心,助长了这股歪风邪气,现在事业单位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人们却总是批评他的不足,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件事情,从两方面入手,接受好的一面,消除它坏的影响,这样便是最好的了。

四、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还是不尽完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律的进步,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是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的,我们要对此有信心。只有每个事业单位都能严于律己,从自身做起,这样才能使整个行业的风气有所转变,才能提高事业单位利用资金的效率。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是一个社会问题,这就需要全社会人民的共同探讨,大家劲往一处使,便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尽管现在依旧混乱不堪,除了事业单位自身的原因,这也和社会风气脱不了关系的,社会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想要扭转这股风气必须要加强整顿,使整个社会都充斥着诚信、真实、友善的风气,这样才能使社会更加的欣欣向荣。

作者:刘莉 单位:驻马店市河道管理局

第二篇: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措施

一、现行预算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新预算法实施后,对预算的编制、审核、监督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建立全口径预算为改革方向,建立部门预算的公开制度,确立了勤俭节约收支平衡等基本原则,也促进了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一个较为严密的组织体系,其中包括了全员参与的预算编制、全过程监控等一系列工作内容,但现行预算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也渗透在了这些方面。首先,在预算编制方法上存在着陈旧的问题,很多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方面都是采用历史基础加弹性空间的传统基数法模式,这种模式在操作上比较简单,对预算编制人员的个人技能要求不高,虽然参照过去预算编制内容进行新的预算编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已有工作有序开展,但没有从单位实际情况和年度工作重点出发来安排预算,对未来发展无法进行重点预测,导致预算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难以将预算分解到各部门执行,导致执行过程中常出现调整预算的现象。其次,一般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的周期上面也都采用传统的预算编制周期,往往都是采用年度预算编制形式,预算编制过程短,时间紧张,准备不充分,导致预算编制质量低,从而大大削弱了预算管理的规范性与精细度。再次,当前预算管理在许多时候并未形成科学体系,预算管理也仅仅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具体分支部门来开展工作,部门间的联系与沟通无法有效达成,从而难以发挥出预算管理对内部管理工作的有效指导。再者,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预算执行不严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事业单位未能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导致预算执行不够严谨,预算随意性及盲目性强,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追加预算比较普遍。由于刚性不足,从而影响预算的严肃性,致使预算形同虚设。最后,当前预算管理工作一直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预算管理在失去辅助的约束和监督情况下,想要凭借自身能力加强工作力度往往会更加困难,同时各种问题与疏漏也无法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

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全面预算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跳脱原有的单纯预算管理分支,站在更高的高度全面参与内部管理及各项财务管理工作。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想要切实开展,不仅需要加强预算管理工作本身的质量,同时还需要建立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新型财务管理体系。

(一)改革预算编制方法

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主要是以历史预算及决算来指导新一轮的预算编制,同时结合发展需要预留一部分的弹性空间。在当前市场经济逐渐活跃、财务管理职能不断变化发展的情况下,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新的管理要求,所以预算编制方法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应该将历史基础加弹性空间的编制方法,转变为以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为编制核心的零基础预算编制方法,使预算的编制更具前瞻性,从而有效确保未来发展的资金供给,同时也能够避免因为种种历史遗留原因,而造成的部门间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问题,避免资金使用的不足与闲置,最大限度实现资金及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二)修正预算编制周期

年度预算虽然能够从表面上给出预算执行的走向,但是由于编制周期与执行周期都过长而容易产生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执行空窗期问题,所以应该对编制周期进行调整。将年度预算编制进行分解,根据实际情况可分解为半年度预算、季度、月度预算,从而加强预算编制在内容上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要将预算细化落实到部门、项目、个人,并将指标和责任层层分解,提高编制的科学性。由于预算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泛,包含目标预测、项目论证、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等大量的工作,所以,在预算编制时间安排上,保证充足的编制时间是必需的。

(三)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执行已经逐渐不能够适应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在资金来源的渠道管理上面,原本的单一财政预算拨款及支出管理模式已经与实际的多元化资金来源不相适应,因此应该建立健全新型的预算管理体系。在具体工作上面,要在原有的财政预算拨款及支付管理基础之上,扩大资金来源及管理,加强社会资金筹集、企业资金赞助以及其他来源的项目设立与监管,同时加强收支双向管理制度执行,确保资金的合理优化利用,避免财务管理与资金管理脱节的问题发生。

(四)加强监督约束机制建设

监督约束机制是确保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辅助,要明确相关岗位的权限,确保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评价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监督约束机制建设应该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内部监督约束主要是指内部审计机制建设,具体来说,首先要通过制度的形式将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及权威性进行固定,确保工作开展的严肃严谨。在人员构成方面不仅要有内部财务管理人员及各环节主要负责人,同时还要邀请社会专门审计机构人员参与,从而提升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外部监督渠道建设方面,要加强与社会媒体的沟通协作,通过宣传教育的形式提升社会大众在履行舆论监督权利方面的自觉意识,为管理工作营造一个严肃的外部环境,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质量的切实提升。

(五)成立全面预算管理机构,制定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在执行和监督,因此,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是执行和监督的主题,也是关键。事业单位可以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等相关机构,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计、执行、预算与评价等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监控评价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并不断进行修订完善,达到持续改进提高的效果。

三、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现代事业单位的重要管理内容,而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传统预算管理方法已经逐渐无法适应事业单位的当前需要及未来发展,全面预算管理是将传统预算管理的职能进行了进一步扩展,从单纯管理转变为全面参与内部管理,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

作者:蒋晓莉 单位:宿迁市公共医疗卫生救护中心

第三篇: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对策

1、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预算编制与管理不协调。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中,在财政预算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预算的编制与资金管理情况协调性不足,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其原因在于我国的事业单位过去是直接由国家财政提供资金支持,各项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基本已经稳定,积累了较大量的资源,但是对于非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两者出现不协调的情况发生。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在资金预算环节没有全面地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有多种资产占有不合理的现象出现。

1.2预算编制与决算编制不协调。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模式是采用每级政府机关都设立自己的财政管理,自身掌握预算和决算编制,只要将编制逐级上报即可。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主管部门提出相应的管理要求,事业单位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填写,最终汇集成财政预算报告。由于这样的审批程序导致了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管理人员不重视预算工作的重要性,只是简单应付了事,将工作交由上级部门管理和分配,导致该不协调的情况发生。

1.3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力不够。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的执行情况不足,没有严格的依照预算编制进行资金的管理,随意使用和主观使用的情况比较常见,支出控制管理不够严格,存在诸多的资金浪费情况。部分单位没有严格的对财政资金进行核算,而是加入到普通经费中进行使用,将资金用于福利补贴和员工消费中,出现资金利用不合理的情况。这些实际情况的存在导致资金的预算工作失去了本身的约束和管理效力,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带来负面影响。

2、有效管理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的对策

2.1完善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监督体系。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制度的有效约束,没有制度的有效管理很难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第一,我国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于资金财政预算的管理工作,对于监督部门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采用全面完善的事业单位管理约束体制,保证财政预算能够实现透明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模式。第二,指定专门的资金管理责任人来管理资金的动向,一旦发现资金流动方向问题时,直接对管理责任人进行审查,没有得到良好解决的进行严格的处罚,绝不姑息。最后,财政单位、审计单位和人大等机构必须加强合作和沟通,一起努力建成一个科学完善的管理系统,使体系能够正常稳定高效的运行,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保证资金问题能够按照指定的预算来使用,切实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

2.2强化预算和决算环节管理。第一,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上级单位下达的资金预算管理要求进行资金预算工作的制定,确保预算指标科学合理。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对于资金的使用问题严格进行控制,严禁资金的随意使用,对支出环节指定专门的监督小组进行检查,使用严格的预算定额来使用资金。严格依照资金拨付程序进行资金移动工作,避免资金滞留现象出现。其次,事业单位对于财政资金的决算应当重视,加强中间环节的管理工作,实行有效的决算管理体制,学习其他单位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保证决算工作具有足够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3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对于国家提供的专项资金事业单位必须组织专门的领导小组来进行管理,重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监督和检查,将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提升。第一,建立专门的资金项目库系统,对项目申报工作和立项工作进行认真仔细的审核,财政部门必须在经过严格审核程序之后再将其纳入项目库中进行管理,对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严格确认,使项目能够有效实行。财政部门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对支出环节的各项内容和标准进行审核认定,并编制详细的资金支出明细表。第二,财政部门应当保证资金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性。要关注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一旦发现存在使用问题,立即对资金进行约束,严查相关责任人,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同时对资金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严格控制,有效的处理各个部门的问题。

作者:赵宏宇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财政局

第四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对策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预算编制的时间安排不合理

阳泉市安排预算的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年的11月份中旬,12月份又进入年终决算,时间紧,任务重,当年的1月5日左右报部门决算,1月15日左右报部门预算,满打满算报预算的时间也就10多天。预算编制的质量可想而知,而且当年1~3月根本没有预算可执行,到四月份人代会开完才能下达当年预算,很多资金只能参照上年执行,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二)预算编制比较粗糙

从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来看,有些单位预算编制比较粗糙,对全年收支缺乏充分的预测和详细的规划。目前,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由于体制改革管理趋于弱化,财务基础工作薄弱,无法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相互推诿,导致编制预算所需的大量基础信息缺失,财务人员也只能凭借自身的主观判断和上年数据来确定预算编制的内容。

(三)预算的编制不精细

在编制基本支出预算时,预算单位基本支出的自主调整的范围仅限于人员经费经济科目之间或日常公用经费支出科目之间的必要调剂,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之间不允许自主调整,而我们实际的工作中,人员经费常常挤占公用经费。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做不到全面细致的,比如:采购一批电脑,采购人对电脑知识掌握不多,电脑型号也不了解,政府采购时做不到心中有数,只能听取供货商的意见,招标时又选价格低的电脑,可想而知电脑的配置也会降低,采购回来的电脑用不了多久就会淘汰,浪费财政资金。

(四)预算组织机构设置简单,人员配备不足

阳泉市的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由单位的财务人员承担预算编制的主要工作。主要原因是预算管理没有引起单位领导的足够重视。在日常工作中,由单位的报账员填制国库集中支付申请单,根本不知道年初安排的预算,都有哪些项目,哪个项目有钱就先使用哪个项目的资金。编制预算也只是单纯的为了应付财政,而不是根据部门项目情况及人员配备等来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做严重制约着单位预算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延长预算编制时间,进行科学的部门预算编制

延长预算编制时间,从年初就开始明确预算目标,收集相关资料调查研究、综和分析,项目论证等基础工作,一边研究,一边细化项目细则,尽可能考虑周全。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完善编制方法,细化预算编制。不考虑以往期的期间费用,综合平衡编制预算。首先,落实单位内部各部门的预算编制责任,在预算业务内部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各业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要履行的职责。其次,建立单位内部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机制,按照规定进行项目评审,确保各部门高效运用与预算编制有关的信息,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最后,重大预算项目采取立项评审制度,单位可以自行组织评审,也可以委托专家或中介机构进行评审。

(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由专人负责科学的编制预算

单位的预算编制应当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编制及时,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首先要认识到编制预算的重要性,单位领导要指派专人负责;其次,要认识到预算管理不只是个别部门的工作,而且是整个单位各部门各项资源的优化整合,它的战略性和系统性要求所有部门共同参与。第三,要积极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编制预算时要考虑近几年增减因素,不能随意夸大或隐瞒,力求各项预算数据真实准确,内容全面完整,并严格执行《预算法》。

(三)预算编制精细化,建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预算制度

为了更好地编制预算,事业单位应运用零基预算,合理科学的编制预算。其中,人员经费根据编制内实有人数与各项定额标准核定,日常公用经费以人员为计算对象的部分,根据编制内实有人数与各项定额标准核定,以物耗为计算对象的部分,根据单位实物数量与实物费用定额标准核定。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节约、高效、合理的利用财政性资金,建议制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预算办法》,单位需要购入的固定资产价格、用途一目了然,这样就必须制订和健全各项资产的配备标准、用途,建立固定资产的绩效评价和信息管理系统。

(四)优化部门预算的执行与考评

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审批后下达的正式预算,按规定编报绩效目标,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工作,对预算的执行进行绩效跟踪,配合财政部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本单位绩效自评工作,对预算项目的考评,要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激励机制,重点应放在项目的节支增效上。如对专项工程预算的考评,重点应放在决算比预算的节支情况,工程质量验收是否到了预期要求,项目建成后的产出效益是否到了经济评价的目标。今后,阳泉市事业单位要推行预算绩效管理,这就需要财政部门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制度,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归纳、整理、分析反馈给单位,要求单位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支出成本,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优化资源配置。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达不到绩效目标或者评价结果较差的,财政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这样,才能促进事业单位全面实现预算管理的目标,并且因时、因地制定好预算。

作者:黄玲 单位:山西省阳泉市矿区财政国库支付中心

第五篇: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的管理

一、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

(一)单位收支预算编制的内容

每年10月份财务科与单位主要各职能科室沟通编制下一年度单位收支预算(资金用款计划),一般包括:人员经费、正常公用经费、专项公用经费支出三大部分,其中:

1、人员经费支出:主要根据市编办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批的本单位人员编制、实有人数、工资标准,来编制单位每个职工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社会保障代扣款项费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数据。

2、正常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办公费、水费、电费、办公取暖费、交通费、差旅费、职工教育经费(按基本工资的1.5%)、工会经费(按工资总额的2%提取)45%单位留存、15%上交主管局工会、40%上交市总工会、福利费(按基本工资的2.5%提取)、事业单位综合定额经费(按在职员工人数×5500元/年)。

3、专项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办公设备及家具购置费(严格按照单位申请由国有资产管理局核定的项目执行,没有特殊情况不得任意调换)如:保障房分配费用、网络宽带使用费、办公楼物业费、保障房信息管理平台升级等等信息化项目,都需要各职能科室编写出部门该项目预算政策及实施的依据、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产生的绩效和效益。

4、专项项目经费超过30万元的经费要有绩效评价报告。

(二)编制方式

部门预算编制采取自下而上的汇总方式,从基层预算单位编起,逐级汇总,所有开支项目落实到具体的预算单位。

(三)编制流程

部门预算编制程序实行“二上二下”的基本流程。“一上”阶段,主要目的是由单位提出下一年度预算建议数。即从基层预算单位编起,形成本单位年度部门预算。然后层层审核汇总,由一级预算单位(主管局)审核汇编成部门预算建议数,报送财政局。“一下”阶段,主要目的是由财政局下达各部门预算控制数。即财政局有关处室对各部门上报的预算建议数进行审核、平衡,汇总形成市本级预算初步方案报同级政府同意,经批准后向各部门下达预算控制限额。“二上”阶段,主要目的是形成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和各部门预算草案。各部门按财政预算控制数重新调整本部门预算草案,上报财政部门审核。“二下”阶段,主要目的是以法律文件的形式下达下一年度预算。主要由财政预算主管处汇总本级财政收支预算草案,上报同级政府批准,并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部门预算草案经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财政部门直接将预算批复给部门,再由部门逐级批复给基层单位。在每年的2月底,3月初资金才能拨付到位。

二、实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后,预算单位用款计划

预算单位月度用款计划是预算单位依据市财政部门批复的单位年度部门预算和项目进度编制的下月用款计划额度,用款月度前15日将项目用款计划报财政部门主管业务处。包括:国库直接支付、财政直接支付用款计划和财政授权支付用款计划三部分。

(一)国库直接支付

是指财政部门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将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如:工资银行化支付、正常公用经费中实行统一管理的车辆维修、保险支出以及需要上缴的工会经费,拨付给非预算单位的专项经费以及对下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等。

(二)财政直接支付

是指市财政部门通过财政直接支付零余额账户将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即商品或劳务供应商等下同)或用款单位账户,再由人民银行与银行进行国库单一账户与财政直接支付零余额账户之间的资金清算。包括:政府采购资金项目,直接支付到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专项资金经费。预算单位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财政性资金包括工资和离退休费用支出、工程采购支出、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及财政局下达的直接支付目录规定的项目和其他支出项目。要求每月15日之前完成。

1、工资、离退休费支出

纳入财政统发工资的预算单位,其工资、离退休费支出实行财政直接支付。财政预算安排的工资资金实行统一发放,单位依据编办审核编制人数及人事部门核定人员和工资报财政部门核拨经费,并委托银行直接拨付到个人工资卡的管理方式。

2、工程采购支出

工程采购支出适用于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是指负责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基层预算单位)的支出,包括基建支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采购、工程监理和设计等支出。所附的支付凭证包括:购货合同或招标采购的中标供货合同、发票复印件、项目监理书、工程价款结算单等。建筑安装、设备采购、工程监理等支出,按规定程序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劳务提供者。特殊情况,可按规定程序支付到直接收款人支付资金的单位,再由其及时支付给收款人。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工程采购支出部分,需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的,根据有关规定履行招标、投标程序。

3、物品、服务采购支出

物品、服务采购支出适用于预算单位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直接支付目录》所确定的商品、服务采购支出。报账单位提供石家庄市政府采购办公室出具的《石家庄市政府采购中标(成交)结果通知单》、《协议供货协议书》中有收款单位名称、中标(合同)总价、资金性质、采购单位名称,市财政局业务主管处室及石家庄市政府采购办公室印章、签单人、审批人签字等内容。供货单位出具供货的发票及清单原件,办理拨款手续。预算单位专项支出是指用于完成专项工作或工程,并需要单独报账结算的支出。依据上级财政部门和本级财政下达的专项资金指标、批复的用款计划和有关支付凭证,填报《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报财政局审核。财政局审核无误后,及时办理资金支付。所附支付凭证包括:购货凭证、购货合同、招标采购中标通知书、验收单等。

(三)财政授权支付

是指预算单位按照市财政部门的授权,在批准的用款额度内,通过授权支付零余额账户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再由人民银行与银行进行国库单一账户与单位授权支付零余额账户之间的资金清算。财政授权支付的资金一般包括公用经费及专项资金中确需实行授权支付的部分。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每月25日前,由财政局国库处按月(季)均衡下达授权支付额度。其使用于未纳入直接支付的费用支出如购买办公用品等日常零星支出。即单件物品或单项服务购买额不足规定的财政直接支付项目目录之外的购买支出,特别紧急支出、经财政局批准的其他支出。财政授权支付可以办理提取现金、转账、汇兑、同城特约委托收款等业务。1、现金。零星支出可使用现金支票结算,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零余额账户可以提取现金或办理现金结算须在正常工作日的14:00之前,使用储存现金须符合《现金管理暂行条列》规定;2、转账;3、电汇;4、托收。预算单位需要通过零余额账户办理同城特约委托收款业务如:水、电、气、话费等。

总之,单位合理用足用好财政资金,就需要单位各职能科室指定专人负责,责任到人、责任到岗配合财务依据财政批复预算的额度,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有计划的实施正常公用、人员经费的申请和拨付、专项公用与专项项目预算的招标、评审、资金的审批等,来进一步完善单位预算管理,提高支付效率。

作者:崔建荣 单位:石家庄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

第六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预算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对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部门中仍普遍存在着“重资金、轻资产”的落后观念。由于存在这样的思想认识,有的单位对资产管理工作缺乏认识、重视不足,从而造成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的问题。再加之相关的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较差、缺乏职业道德等,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处于滞后的状态中。这种管理中的认识问题严重影响并限制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相对接工作的顺利实施。例如,有的事业单位已经开展了对大额资产的处置管理工作,但是对于其他资产的管理环节的工作并未展开。而无法全面展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对其资产管理行为进行约束。

(二)预算缺乏全局性、可行性指导

预算作为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优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可以从预算的全局性、可行性这两方面着手。但是,就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必要的内部财务控制能力,很多单位的预算习惯于听从上级行政指挥、家长制管理的现象也极为普遍。对预算经费缺乏全局性把握,随意性大,通常是预算经费支出使用后不知使用在何处,导致预算资源的使用绩效下降。另外,在预算计划的实施上并没有根据本单位的自身实际需求出发,而是本着先将预算资金要到再进行分配。特别是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上缺乏严重的沟通与协调,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

(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首先,资产的购置程序不规范。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购置前,对市场的同类产品的行情并不了解,也没有做可行性分析,很多资产的购进计划都是领导一拍脑袋的结果,人为因素较强。例如,有的单位为了与其他单位相比,追求更好的办公条件与环境,随意增加固定资产的购进计划,或者对于尚在使用年限内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急于更新固定资产,导致一些还处于使用期内的固定资产处于闲置状态。其次,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存在职责不清的问题,对资产更是缺乏统一的协调与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率,由于有的单位并未对资产的使用指定专人负责,使得资产在使用、保管、维修等方面存在疏漏。

(四)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未能实现资产的动态化管理

我国行政单位的资产管理中,主要的信息收集工具就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这一系统是由财政部统一要求实施的,主要是用来掌握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经过多年的努力,这项系统已经逐渐在全国的事业单位中铺开使用,但是,目前,对于该系统中数据的更新问题,很多单位都不能做到动态上报。

二、有效推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策略

(一)以管理的信息化为出发点,全面推进资产的动态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与网络的普及,目前,我国各行各业中纷纷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也不例外,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的前提下,一定要建立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其与财务管理的无缝对接,这不仅有效的提高了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更实现了对资产的信息化、动态化、精细化的管理,使得资产的信息实现了单位内部与外部的共享。另外,内部审计人员还必须对资产的管理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与专业的测试,对于系统中不完善的地方及时提出建议,为今后系统的调整、软件的开发、修正提出建议,以确保资产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充分挖掘信息系统的价值,为资产信息化的完善奠定基础。例如,尽快完善现有的资产管理软件,实现与部门预算、政府集中采购、国库集中支付、财务核算等工作的衔接,实现信息的共享。

(二)以规范化管理为着眼点,规范资产预算编制流程

我国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资产的购进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监督必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财务监督与管理。即:对资产从申请购置开始先填写请购单,并对其审批、调整、执行、领用、保管、评价、分析等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考核,形成对资产的动态化管理,即:从资产的采购、入库、验收、入账、使用、计提折旧、报废等过程建立完善的、全方位的管理。而这些工作的前提就是实现资产预算管理的规范化。

作者:潘丽梅 单位:喀什市财政局

第七篇: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1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1创建和谐、健康的单位文化

预算管理能提高单位的计划执行力,能让相关人员对单位的运行现状能做出客观的分析,有利于他们对战略计划做出及时的调整,部署完善的业务执行计划。全面的预算管理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对统一员工的工作目标并朝着一致的战略目标努力有着很积极的意义。人员素质也会加强。这能促进了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增长和工作效益提高。

1.2对资源优化配置有积极的意义

预算管理是根据单位的总预算和部门的年度业务发展目标以及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来对预算进行编制,又能根据实际的资金需求来给予部门预算,降低实际需求和预算之间的差距,这样可以减少资金的浪费。编制预算可以帮助单位的工作计划顺利实施,对拨给各部门的预算资金也有大致的了解,这样明确了资金的大致走向可以发现事业单位存在的资金漏洞并作出及时的补救,是事业单位降低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所以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事业单位的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

1.3推进事业单位战略计划的实施

预算管理可以促进上级与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协调,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减少他们因为资源分配不均、工作职责不同而产生的矛盾,这样各部门之间以及人员配合默契就可以增加工作的效率。全事业单位都密切配合,根据业务的计划预拨财政款,让业务计划和预算顺利进行,这时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战略就便于实行了。这种将预算的全面管理与事业单位计划战略贯彻实施联系在一起的方式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和组织的关注。

2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2.1预算管理缺乏条理性

现在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有些事业单位只是针对业务一线部门采取精细的预算编制,很少考虑其他部门的实际预算情况,这样使得预算编制信息不准确,造成预算编制和实际需求有不一致,后期预算计划执行率不强,可行性差。运用这种单一的基数增长法并不适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零基预算情况较少出现。这种在后期会造成预算混乱、工作量增加的方式,是跟不上现在的财政体制改革的,他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其次,在预算管理时,预算项目条款不清晰,导致预算执行者的责任目标不明确,因此,进行预算时要对项目细化,资金用于哪个活动或个人。要全面考虑业务中的新旧项目,防止预算与实际出现偏差。最后,现在某些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脱离实际,没有根据单位的战略计划和部门计划定制预算方案,导致预算有很强的随意性,有些事业单位没有给预算部门足够时间收集和整理预算信息,便大致的上报一个预算数据,这样后期还会出现预算补报情况,这样不仅给预算工作增加了难度,还是得预算编制管理混乱。

2.2预算管理不严格,缺乏对资金使用的过程控制

预算管理监控这一环节薄弱,在预算计划执行期间可以随意的更改预算指标,较为普遍的现象是超支现象严重,常常将项目用资金挪用到基本日常开销上,没有达到专项资金专用的情况,这样部门间预算相互调剂的事件屡见不鲜,预算就失去了它的权威性。在预算方面,预算计划执行过程管理不严,日常预算报告也只是走形式,要求很宽松。即使是对预算进行监控检查,也只是针对某一各部门或某一项目的预算资金计划了解。而没有对预算过程全面监控,这样就容易出现预算漏洞和预算计划执行不顺的情况。这种原因出现也是由于事业单位缺乏专门的预算监管人才所致。制订预算计划时,缺乏对突发状况和额外支出的预测,这样导致在有意外预算时,要花时间去探讨,评价这种额外预算是否值得拨款,这样就耽误时间,造成决策延误。

2.3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

在预算管理方面全员的预算意识不够,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正常运行时所发挥的功能。现在主要问题是:第一,预算管理常常和把同单位的财务管理等同,没有建立其独立的系统,使得预算管理没有引起上层领导及全体员工的重视。第二,单位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与单位战略计划之间是联系起来的,只是把预算管理作为一种财务规划和需要完成的任务来完成。预算缺乏前瞻性和长久性是由于没有把国家的发展计划和方针政策联系起来。第三,预算管理还是以那种传统的方式做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变换,没有考虑单位实际形式,预算配备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只是为了预算而预算,对预算计划不能灵活变通。导致预算管理没有实质性的转变。

2.4预算管理评价机制不完善

预算管理计划执行情况可以通过预算评价来考核,现在预算管理考核在事业单位中存在几个问题:第一,预算执行考核存在片面性,只是对预算资金剩余多少来考核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并没有结合他们用预算资金所创造的效益来比较预算执行的好坏。第二,一些单位的财务和会计数据不准确,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这样预算考核和评价没有实际的数据作支撑,就难以进行有关预算执行的绩效考评工作。第三,预算项目结束后没有及时地对预算执行情况做出评价与总结。

3加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措施

3.1完善预算编制,增加预算的科学性

首先,预算编制前要征询全部门的意见,让每个部门都根据自己部门的业务需要和项目计划制定一份预算报表。同时财务部门由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根据单位的总体战略部署,制定一份具有预测性的合理预算报表,然后把部门和财务的预算报表整合,拟订最终的预算计划,最后报告给上级审批,这样会大大增加预算准确性。其次,对单位由于业务变化产生的收支方面的改变要及时的计入预算表内,并根据项目层次和体系详细分类,这样为相关人员提供目标指导,并减轻了预算项目核算的工作。最后,事业单位可以通过采取零基预算来优化资源配置,减少管理过程的麻烦,提高相关人员技能以及新旧预算接洽能力。

3.2对预算执行过程监控

建立完善的预算计划执行监督机制,对预算执行进度要随时由部门领导或预算项目的相关负责人报告,财务部要预测预算管理情况,便于上级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做出及时调整,对不管是否是重点预算项目的预算进度要突击检查,这样更能发现问题,防止违规行为发生。明确相关监督部门的职权,财务部门控制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浮动幅度,监督部门就配合财务部门有关资金控制的工作。对预算项目的突发状况和预算资金偏离较大时,要组织相关人员探讨,及时地制定调整预算调整方案。避免单位的财务危机。

3.3加强人员预算管理意识

正确认识预算管理的功能,单位要认识到预算管理是对本单位的资金使用最优化的管理活动。他除了是政府部门的管理要求外,也是对单位短期业务目标起到促进作用,与单位的长期战略计划是联系的。要将预算管理建立成完善独立的体系引起单位全体人员的重视,把其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来抓。

3.4健全预算管理评价考核机制

预算执行情况好坏要根据部门的效益与支出比率进行考核,细化部门考核的量化标准,针对预算项目进度质量、效益及成本对预算情况考核。根据人员的贡献和不足,做出奖惩。在预算项目结束后要及时地对部门的预算情况做出评价和考核。日常财务信息和会计资料要完备,这样为考核预算执行情况提供了数据支持,有利于考核的顺利进行。

4结论

只有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的全面管理才能让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降低财政危机出现的可能,也能推进事业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进行预算管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必须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作者:于晶 单位:松原市宾馆

第八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一、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的作用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强化,能够合理配置事业单位的公共资源,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来自财政拨款,通过合理的预算管理能够通过控制财务收支指标,来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对有限的资源充分进行分配,减少财政资源浪费问题的同时,还能够提升事业单位财政资源的配置优化程度和使用效率,实现合理资源配置。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层面,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能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有着控制、编制、监督、执行等作用,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能够改变财务收支不平和支出低效的情况,提升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将预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考核标准,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考核性,根据不同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评定,制定完善合理的奖惩措施,提升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整个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方面

预算管理的覆盖范围较广,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全面性也使得编制时间延长,编制方法更为复杂。在事业单位中预算编制往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短时间的预算编制很难进行严谨的调查研究取证,缺乏科学性。而“零基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将全部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不受之前的预算计划和执行情况影响。但在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过程中仍然大多使用以上一年实际支出为基础,考虑新增加因素,从而对今年预算进行确定的编制方法,这种编制方法的预算与本年度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并且上一季度的不合理支出没有剔除,失去了全面性和有效性。

2.重视程度不足

预算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的全面性管理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配合才能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工作的成效。但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管理层及员工仍然对预算管理工作缺乏相应重视,这主要是由于预算管理与员工工作的联系没有被明确认识,事业单位员工仍片面的认为预算管理工作属于会计工作部分,并应由财务部门负责,与自身工作并没有较大联系。而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中,财务人员由于缺少预算编制的重点内容知识,忽视了预算管理的目的及重要性。加强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在事业单位中建立有效的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全体员工转变传统观念,积极参与并配合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加强预算编制及管理的真实性,从而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成效。

3.执行力度不够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一经批准需要严格执行,不能随意的进行更改。但在许多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不强,随意改变预算指标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主要是由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缺乏监管机制,预算财务指标不明确,缺乏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分析和考核,对下一年预算编制起不到借鉴作用。并且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监督过程,由于缺乏合理的奖惩机制,只有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给予表现良好的员工奖励,惩罚预算执行过程中随便增加支出、改变资金用途的员工,合理的将预算执行情况与员工绩效评价相联系,才能增强预算管理执行过程的有效性。

三、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1.预算编制方面

事业单位应当明确认识到预算编制不仅是预算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当前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方法从基数法转向零基预算,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不再依赖上一年基数的情况,而是对本年度的预算管理进行合理科学的编制。加强预算管理的编制效率,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任务,合理分配单位部门的工作计划,对每个项目的成本进行计划,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明确认识可用资源和单位机构设置,将人员编制作为最基本的资料,结合事业单位的新一年目标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根据权、责、利的可控原则,合理分配部门和个人在预算编制中的应享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将权、责、利加入奖惩机制,加强事业单位员工责任心,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效率。

2.预算执行

科学的编制预算需要按照严格的计划才能进行,预算执行主要是按照国家和单位的相关规定,按照财务报销的手续进行相关的财务基础工作。因此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工作重心应当放在加强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积累预算管理工作经验的同时,也加强了预算执行的效率。事业单位应当明确认识到预算执行的主要内容,对资金调度和财务收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和业务部门交流情况,并完善资料的整理和归类,从而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作者:黄蕾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第九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预算管理措施

一、目前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同预算管理结合工作的实施及成果

经过在中央及辽宁、北京等省市地区财政部门探索资产管理同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实施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明确了资产管理工作的主体,财政部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各级财政部门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主体,这为资产管理工作奠定了制度性基础。二是财政部颁布了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方法,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机构也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三是管理方式的革新和转变。通过广泛推广、应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信息化系统,并从中央向下推行至省一级,极大的提高了资产管理的实际水平。四是增强了资产管理中的收入管理工作。经过研究制订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入管理办法,将上述单位的国有资产收入也纳入到了财政管理的渠道。五是有效推行了标准化的定额管理工作。通过试点尝试制定资产配置的定额标准,制订了取暖费、电话费、维修费等标准,为推行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进行了有力的尝试。六是开始推行部门的国有资产配置预算。比如财政部就已经把国有资产的配置划入到中央的部门预算中去,并对新购置的车辆、房屋大型设备等资产进行专项的编制以及审核工作。上述的工作实践,取得了有效的工作成果。首先,创新改变了工作的理念,通过以达到基本性公共服务均衡化为目的,建立资产管理同预算管理结合的理念,使预算编制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试点的单位和部门开始建设完善以存量资产为基础,结合单位工作目标及任务编制预算的思路。其次,研究出了资产管理同预算管理有效结合的模式,打破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两张皮”的状况,丰富了部门预算的实际内容和外延,使部门预算的编制具有更强的系统性,也使得预算编制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及规范性。最后,有效节省了财政资金,从中央以及各省市的资产预算审查状况来看,核减率都提升了很高的水平,大量节省了财政资金。例如广东省最近两年的资产预算核减率均达到了20%以上。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同预算管理结合工作现存的突出问题

(一)存在重视资金管理、忽略资产管理的认识误区

各行政事业单位都应当确立和其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相配套的资产配置标准,从而使预算的安排和执行有着适当依据。在实际执行中,因为缺乏科学适当的配置定额,致使对预算的确定缺乏硬性约束,许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关于资产的预算安排存有很大随意性。

(二)预算的编制、执行没有同单位的资产存量有效结合

目前的预算管理工作仍是以投入控制为重心的传统管理方式,以对支出的控制为主。在部门预算的编报工作中,主要是重视对控制的投入,欠缺对单位资产余量的关注;而在预算的执行中,也主要是以规定的项目和金额执行,将控制支出作为管理的重点,没有对单位资产的存量进行全面的管理。在此种现行管理方式下,资产支出之后留存的国有资产以及和预算支出没有直接性联系的国有资产,常常游离在财政部门的监管之外。

(三)管理手段滞后

目前,国内的国有资产动态管理系统已经开始渐渐向下推广,还没有建立全国性的资产动态信息化管理,无法实现资产管理从“入口”到“出口”的全程化监管,新增资产的配置同现有资产管理也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财政部门、上级主管机构、各单位之间资产信息的沟通没有便捷的渠道,致使对预算的组织实施没有精准的基础性资料,这就使得资产重复购买、超标准超支等现象屡有发生。

(四)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和资产管理工作薄弱

一部分单位只有资金账,欠缺统一的固定资产登记账;对于资产的出借、处置行为也未遵照规定实施处理。对于本单位的资产收入的管控也有着较大的漏洞。由于缺乏有力监管和制度的缺失,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出租、出借,低价转让现象经常发生。还有的单位将本单位的出租出借收入未纳入财政收入的监管渠道,使之成为本单位的“小金库”,不仅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也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

三、增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同预算管理结合的新思路

(一)增强资产管理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认识

最近20年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增加速度已经超越了同期国有资产的增加速度;其现在已经占到国有资产比重的约35%。当前需要在各级单位、各部门加强宣传的力度,使各部门人员充分认识到二者相结合,深化国有资产配置预算对深化预算管理、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深深的认识到资产管理同预算管理两者紧实的联系,及时转变“重资金轻管理”的落后理念,同时改变只注重资产购置,不注重资产管理的观念,为两者的结合创造一个良性的氛围。

(二)细化规范对国有资产配置的预算编制流程

首先是对资产配置的预算编制方法开展梳理,使之同部门预算的编制程序有效衔接,使整个编制流程更紧凑。其次,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准的提升和预算编制工作的进一步细致化,应当着手研究制订单位资产的运维费用定额标准,着重研究关于房屋建筑、大型设施及设备、从公务车辆等的运行费用标准,进一步实现二者的深度结合。再次是要细分完善财政部门内部同预算单位预算编制实际操作中的操作流程。

(三)加快推广实行国有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推广实行国有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实现对国有资产全过程、全方位监控的必须手段,也是实现资产管理同预算管理工作结合的重要基础。在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推向省级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向市县级进行推广。系统的推行实施应当遵照“财政部门——主管机构——事业单位”的架构部署。在“金财”工程这一一致性体系下,要达到系统的既独立运行又能够和部门的预算、财务核算等其他信息化系统有效衔接,充分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建设广泛的国有资产动态管理系统,实现财政部门同事业单位数据的联网和动态更新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建立国有资产的报表报送制度,并敦促各单位及时对数据进行更新,保证账实、账账能够相符。

(四)建立完善国有资产定额标准体系

国有资产的配置定额应该由财政部门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及开展工作的具体情况分类别制定,主要包含建筑物标准、配车标准、通用性办公资产标准、专用资产标准等。伴随预算改革的深化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管理措施的细化,今后阶段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应当切实遵循定额的标准开展核定,纠正超配、超购单位资产的问题。另外,由于全国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可以由各省市区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区域性的标准,从而为实现单位国有资产的更新和配置奠定坚实基础。

(五)创新管理,探究国有资产的共享互用体制

要把资产动态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作为组织实施国有资产购置预算的基础,今后阶段国有资产的配置工作也应当同国有资产的存量进行挂钩。同时,为提升国有资产的适用效率和效果,应当尝试建立国有资产合理调剂的共享互用机制。在推进国有资产全方位管理工作基础上,推行公物仓管理制度,对单位的闲余资产及临时性机构的资产进行适当调剂,推行大型设施设备的共建、共享机制,降低浪费和重复配置,提高购置资产的利用效率。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规模和质量不匹配的是,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却明显处于滞后的阶段;其与部门预算编制实施、政府采购和集中支付制度都存有明显脱节的现象。伴随国内财政改革的继续深入,以及预算管理工作的公平性、效率性等特点,对资产管理工作同资金以及预算的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二者的有力结合不仅能够实现国有资产配置的合理化和利用的高效率,同时也可以起到降低行政开支、实现“阳光型”财政等目的。推广实行二者的科学结合,按照科学高效的方法配备国有资产并批准相应的运行费用,不仅能够适应和满足行政单位自身的发展要求,还可以达到减少财政资金浪费、节省财力的目的。实现上述两者的结合,是下一阶段各有关单位的重要工作。

作者:吴文臣 单位:国家羊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第十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策略

一、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不足

1.部门预算的编制过程尚不规范。按照我国《预算法》的有关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年度预算编制的时候应该根据一定的编制要求与标准展开。但目前当前我国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方面存在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充分的对预算编制工作进行准备,编制之前没有对所预算的项目进行严格的考察和调研,导致编制的项目缺乏真实性,而且预算编制的质量并不高,主要表现在各项目之间的分解纪录不清晰不准确。二是预算编制严重脱离实际,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之前并未对自身单位的固定资产存量,固定资产损耗,流动资产等进行评估,而是随意的进行预算编制,导致预算编制不够准确。三是财政预算的内容不够详细,一些单位并没有对自己所预算的项目进行详细说明和单独的进行更加细化的预算编制,导致在预算过程中预算内容公开透明度不强,造成贪污腐败。所以总的说来,我国目前的预算编制过程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政府的预算资金下发不够准确,甚至与实际资金需求相距甚远,不能严格地反映出事业单位的真实资金使用情况。

2.预算下发后各单位预算执行力不强。预算执行力的提高是单位财政预算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单位良性发展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单位预算经审批通过下发到单位以后,不允许随意更改所预算内容。实际上,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力方面的监督并不是很严格,往往注重于预算的分配而疏于管理。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对预算执行后的效果进行严格的考核,所以不能科学地评价预算资金是否正确使用、是否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预算资金的收益情况等重要问题。二是对预算编制里所写项目随意的进行更改,导致资金不能如实的得到使用,甚至出现公款挪用的腐败情况,客观上创造违法违纪的温床。

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对策

1.严格规范预算编制过程。行政事业单位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是预算编制的完善,预算编制的完善是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力求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迫切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发挥很好的促进导向作用,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各单位发挥作用的最有力保障,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编制。首先,应该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准确掌握本单位各资产的数量、分布和使用状况等信息,并结合单位自身的职能作用和发展需求,来合理地配置资产,尽可能细化各项目的支出,最终得出一个有效透明的资产配置方案。其次,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应该加强预算编制工作中的科学性,要有效地将那些不合理的不符合时展的需求剔除,避免重复购置同一种资源或者限制浪费资源。最后,应该改变原来的预算方式,建立单位自己的历史数据库,利用程序对各项明细预算进行管理,形成数据采集、情况分析的机制;然后,通过数学上的最优化方法来合理地进行预算编制,强化预算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2.增强各单位的预算执行力。在单位的预算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严格的依照预算编制的实际内容进行各种活动,将预算编制的内容充分细化,形成一个完善的严格的预算执行系统。首先,将员工的绩效和年终奖与预算的执行情况相联系,促使员工廉洁奉公的完成自身的工作,以这种方式实现对预算执行的控制。其次,定期对预算执行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对单位内部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评和奖励,促进各部门之间规范自身的行为。再次,建立一套严格完善的制度,严禁任何员工擅自改变资金的用途,擅自超额使用或者挪用资金,提升资金保护的有效性、安全性、高效性,确保预算资金落到实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后,建立预算执行情况的通报系统,对预算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如用途、金额、使用情况进行及时通报,以更好地发现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均必须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力求做到完善地全方位地进行预算编制,合理地对预算进行分配,严格地对预算的执行进行监督,全面规范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重要力量。

作者:杨冬梅 单位:河北省抚宁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