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链创建思考

时间:2022-04-30 04:16:18

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链创建思考

1背景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沿自1978年创建的科技情报专业(1993年教育部改为科技信息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1998年教育部对高校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后,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建立起了信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同时专门成立了教学改革项目组(简称“项目组”),提出了信息管理“专业素质链”与“专业课程链”的理念,并在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予以具体实施和实践,希望能为面向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整体建设提供有益的普适性参考。

2教学和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

2.1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专业核心课程定位模糊,相关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存在重复交叉。信息管理的专业核心课程达10余门,主要涉及了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管理流程等内容。这些课程彼此在内容上相互依存、相互衔接,因而某些教学内容存在交叉重复,既影响学生学习,又使得有限的课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任课教师之间的临时性协调来解决,随意性较大。因而,不同专业课程的定位和与之对应的教学内容建设显得特别重要。(2)教学内容更新与学科发展和国际前沿不同步。作为一个新兴且发展迅速的学科专业领域,信息管理的专业教学须与学科及业界发展同步,而原先的课程教材大多比较陈旧,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随着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加入了国际拔尖信息管理学院联盟iSchool联盟,对教学的国际化接轨提出了新的要求。(3)课程内容抽象,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信息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而课程教学内容大多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缺乏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4)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原先的课程教学主要集中在课堂授课、课程实验等方面,对于学生从事社会实践、素质培养、科研训练等活动的指导比较薄弱,因而造成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创新能力的欠缺。针对这些问题,项目组展开了广泛的调研分析,以此作为教学改革方案提出的基础和依据。

2.2已有的专业课程方案调研

目前针对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方案主要有:(1)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指定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8门核心课程[1];(2)200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确定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4门专业主干课程[2];(3)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共同组织力量成立的“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课题组参照由国际计算机学会(ACM)、信息系统学会(AIS)和信息技术专业协会(AITP)共同提出的信息系统学科的教学参考计划和课程设置模式(IS2002),制订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的教育体系框架《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ChinaInformationSystemCurricula2005,CISC2005),设计了包含11门核心课程在内的信息系统本科教育课程体系[3];(4)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国际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CNAIS)成立的“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11”课题组在CISC2005基础上,结合国际最新信息系统教育研究成果和我国专业教育及课程设置特点,研究和设计了《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11》(ChinaInformationSystemCurricula2011,CISC2011),设计了12门课程,包括6门核心课程和6门推荐课程[4]。上述方案体现了1998年5个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后的基本课程体系,也是对源自不同背景专业的共同要求,但并没有体现原来不同背景专业已经形成的优势和特色。考虑到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信息管理专业与国际拔尖信息管理学院联盟iSchool专业的相近性,并且学院在2009年加入了iSchool联盟,成为该联盟在全球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成员,项目组对iSchool联盟的主要成员学院(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等)的信息管理类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调研和分析。我们发现iShool的课程设置强调以培养具有实践应用型能力和研究型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在强化信息采集、组织、检索、分析、评级、服务和开发利用等核心课程基础地位的同时,大量开设选修课,适应不同信息职业的需要。部分高校将课程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的课程重点有所差异,通常是从理论开始,不断深入[5]。此外,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前任院长ToniCarbo提出了“核心课程链”(CoreCoursesChain,CCC)概念,该学院据此设置了相当于必修课的核心课程,虽然数量不多,但与专业的关系最为紧密,也最为基础和重要。

2.3信息管理“专业素质链”与“专业课程链”的提出

依据调研结果和前期建设基础,并结合本专业背景及自身特色,项目组创新性提出“专业素质链”和“专业课程链”(SpecialtyCoursesChain,SCC)的理念和结构模式。之所以称为“专业课程链”,原因是由于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多种背景,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方案中,一些重要的专业课程并没有进入核心课程范畴,但这些课程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养成却非常重要。人才培养是实施教学的根本目标,项目组倡导树立从学生需求与能力培养出发的理念。“专业素质链”由认知———理解———应用—创新四个环节构成,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逐步培养起来的专业素质层次;与此对应的是满足不同专业素质层次培养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体系构成了完整的、具有紧密逻辑关系的“专业课程链”。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链”包括《信息管理学基础》、《信息组织》、《信息构建》、《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与预测》、《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经济学》等一系列课程,这些课程内容按照信息管理的业务流程来组织和展开,在专业教学中具有不同的任务和定位,并且对应于“专业素质链”的不同环节和培养层次,支撑学生专业素质链的形成和实现。在数字时代和泛在信息环境下,要求信息职业者能够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熟练地从事信息选择、采集、组织、加工、存储、传递以及知识的挖掘、提炼和集成等工作[6],按照信息管理业务流程来组织构建的专业课程链正是适应了这种人才培养的需求。

2.4“专业课程链”上的课程定位

在“专业素质链”和“专业课程链”的理念下,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链”划分为三个部分:(1)《信息管理学基础》课程定位在“专业课程链”中门户课程的角色,侧重于学生在“专业素质链”上认知和理解层次的专业能力培养,并为后续课程提供前导性支持。(2)课程链中的其他后续课程中,《信息组织》、《信息构建》、《信息检索》、《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分析与预测》、《信息服务与用户》等依次线性展开,如同链条,环环相扣,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对应于信息管理的完整流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经济学》分别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为信息管理流程提供支持。后续的这8门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在理解-应用层次的专业素质培养。(3)与这些专业课程配套的训练项目,包括课程实践、寒暑期社会实践、学生科研立项、学生学术社团等则从多个方面指导和协助学生在专业应用层面上的拓展,并进一步向创新层次提升。“专业课程链”上的课程在性质上偏重于信息类,除此之外还开设有技术类(如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等)、管理类(如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研究方法类(如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等)与实习等其他类型的课程,由此构成系统的课程体系。

3“专业课程链”的实施及效果

3.1重组优化教学资源

“专业课程链”通过对整个信息管理专业知识领域的全局导引和对课程链上的各门课程的知识领域界定,解决了不同课程之间的定位和衔接问题,对本专业的其他基础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经过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项目组教学团队结合课堂讲授积累的素材和经验,在准确把握学科专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信息管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出版了高质量高水平的系列教材。项目组中的9门(信息管理学基础、信息组织、信息构建、信息检索、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分析与预测、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经济学)课程现都拥有了自己的教材,其中有3本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5本高等学校教育精品规划教材,1本部级精品课程配套教材,1本全英文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项目组教学团队结合课堂讲授积累的素材和经验,在准确把握学科专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信息管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及时对课程教材进行修订。目前教学使用的均为2008年以后出版的新版教材,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新颖性。除了课程教材之外,《信息组织》、《信息检索》等课程还配备了相应的实验教材,使得实验教学进一步系统化和规范化。同时,项目组还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充分利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实验室的优良条件和优质平台资源进行实验教学,并指导学生开发建立了如语言文学资源平台、ICE-TEA交互式英汉跨语言信息检索系统、XML检索系统、区域性农业集成信息服务平台等系统平台。这些系统既是学生实验学习训练的成果,同时也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积累。在实训实习方面,项目组与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湖北省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武汉武昌区档案馆、省市级图书馆、湖北省麻城市农技推广中心、武汉蓝星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良好关系,为学生的课外参观、社会实践、科研立项活动等提供了坚实的基地条件。通过教学资源的重组优化,专业课程链的效应得到凸显。在“专业课程链”的9门课程中,目前已建设了4门部级精品课程(信息管理学基础、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检索)和2门湖北省精品课程(信息组织、信息服务与用户)。课程级别和教材级别均在国内本专业领域中属于突出的优势地位,对同行兄弟院校产生了典型且广泛的示范作用。

3.2推进实践型教学方法

原先的教学和培养偏重于认知和理解层面的专业素质培养,对于实践和应用的指导较为缺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会感到学习内容比较抽象,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造成“专业素质链”中的“应用”和“创新”环节薄弱。针对这种现状,项目组积极推进实践型教学,通过加强并完善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以及指导与课程相配套的应用及创新项目两条途径,来完成学生对专业知识从理解到应用的提升。(1)课程在教材及课堂讲授当中都大量增加了网络相关的专题内容,展现出信息管理在新兴网络环境下的应用与拓展,以此丰富课程内容,增加课程新颖性。(2)加强课程学习的实践环节。课程链中有的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实验课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课程团队对实验课的专题和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规范实验作业的要求,选择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数据库(如OCLC、WebofKnowl-edge、CNKI等)、商业数据库(如Dialog、万方等)作为实验数据集,并充分利用自建的实验室网络平台资源进行实验训练。在此基础上,还指导学生开发建立系统平台成果,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知识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对于课程链上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信息管理学基础》、《信息资源建设》等,项目组提出了理论课程“实践化”的思路和模式,在理论课时之余,增设课外专题实验,通过对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网站、SNS网站、网络调查平台等具体实例的可操作性认知和感知,加深学生对信息管理相关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后续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3)强调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他们对于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在课堂上通过对实际研究与业界发展的实例分析和分组专题讨论展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结合理论来对观察和分析实际中的应用问题。此外,项目组在课堂上开展互联网企业面试模拟测试,帮助学生从就业角度来了解专业定位;通过信息检索命题测试、商品购买实例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对信息搜寻行为的类型和目的有更加切身的认识。(4)通过课外实训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为了增强学生对信息管理实践工作的感性认识,项目组积极推进校外课堂的建设,专门安排学生到信息组织机构进行参观学习(湖北科技信息研究院、湖北省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武汉江通动画、省市级图书馆等),使大家通过实地考察、现场咨询、听讲座等方式了解信息机构业务流程、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管理模式等,并对专业学习和前景规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项目组中的知名教授还专门开设了“国内外信息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与‘3I’共同成长”等专题讲座,使同学了解当代大学生所处的信息时代特征,信息管理学科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及趋势,信息素养的涵义及其培养等问题,使同学在建立起学科专业图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专业学习定位。(5)积极指导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科研立项、“武汉大学信息素养协会”等学生学术社团的活动,鼓励学生将课程内容切实应用于实践活动当中,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和应用创新能力。

3.3“专业素质链”的贯通

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具有现代管理科学基础,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能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规划工作的信息管理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由于本专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应用型导向,强调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iSchool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注重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跨学科研究能力和较强创新实践能力,适应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在社会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7]。为了达到此目标,iSchool院校通过与知名公司、相关机构等开展合作教学、实习项目以及联合培养课程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素质,提升毕业生的求职优势[8]。“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CISC2005)”课题研究显示,缺少有效的实践和实习环节是目前信息管理专业的主要缺陷之一,普遍存在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在iSchool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分别通过课堂实验教学、学术科研项目、实习和多样化的社团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9]。信息管理“专业素质链”从认知———理解———应用———创新四个环节对学生能力培养提出了进阶式的任务和要求,在实践方面专门设计了由课程实践、暑期实践、科研立项、学生社团相结合的课程配套项目,其中学生自建的学术型社团是课程链中的特色所在。这种组织形式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设了稳定的团体氛围,既锻炼了学生的研究与实践活动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在整体上,“专业课程链”通过多层次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的衔接使得素质链上的四个环节得以贯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知识应用创新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在假期社会实践和大学生科研立项方面,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多项项目获部级大学科研立项、社会实践校级重点资助、省“优秀实践团队”称号。特别是学生自主创建的“武汉大学信息素养协会”,作为国内第一个以信息素养为主旨的学生社团,通过连续六届的“百度无限”全国高校搜索大赛在全国高校中打造出了极具影响力的品牌;通过承办连续两届的武汉大学学生社团国际交流营之国际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邀请赛活动,大大提升了信息素养协会的国际化形象。信息素养协会成员的成果还在2009年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了湖北省特等奖和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此外,协会成员还在专业权威及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信息素养主题的专业论文,其中1篇在信息管理领域国际著名杂志ElectronicLibrary2012年第2期上刊发。

4结语

在“专业素质链”和“专业课程链”理念指导下,项目组立足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在应用层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后需要继续研究和改进的问题包括:(1)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信息环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背景下对于信息职业人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适应新的需求,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2)本项目提出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着重强调专业人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今后需要对人才能力培养的成效进行更为系统的评价;(3)在“专业课程链”的基础上,需要探讨如何与其他专业课程共同构建出具有层次性的课程体系结构,并通过模块化课程设置提供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10],为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支持和引导。

作者:马费成宋恩梅工作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