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的风险与策略思索

时间:2022-05-06 09:55:00

物流企业的风险与策略思索

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和保障,物流是基础,资金流是保障,从而实现物流与金融高效率配合。将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相结合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是物流企业、银行和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主要途径之一。运输在途监管是物流企业开展的一项新的融资物流业务,它能将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很好地结合起来,把整个运输的过程包含在了质押的过程之中,特别是使用远途运输,充分利用了货物的周转时间。

一、运输在途监管概念的提出

近几年来,关于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相结合开展新的业务的研究并不少,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讲,几乎更多的研究是仓单质押模式,即出质企业将自己的原材料、半成品或产成品储存在物流企业监管的仓库中,然后凭借仓单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根据质押品的价值和其他相关因素向出质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1],这一过程中,物流企业负责监管和储存质押品,质押品几乎处于静止状态。显而易见,79江苏商论2010.8图1运输在途监管模式·现代物流·这一模式的缺点是没有考虑货物的运输周转时间,于是文章针对这一模式的缺点首次提出了另外一种融资物流业务运作模式———运输在途监管模式。运输在途监管是指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发货人(出质人)将市场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的产品作抵押转移给银行,银行根据市场情况按一定比例提供融资,当收货人向银行偿还货款后,银行向物流企业供应商发出放货指示,将货权还给收货人。这一模式特别强调了把质押品的运输过程包含在质押过程中。

二、运输在途监管的运作模式

运输在途监管作为一项新的物流业与金融业相结合的业务模式创新,其业务流程可参见下图1。运输在途监管模式作为一项新的融资物流业务运作模式,无论是对物流企业、银行、发货人还是收货人均有着积极的意义。对物流企业来说,利于其开拓新业务,吸引更多的客户进驻,开拓新市场,延伸服务链;对于发货人来说,可以充分利用货物的运转时间融资,解决资金周转问题,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收货人来说,可以缓解短时间内因资金短缺而订购不到货物的情况,减少了因缺货造成的缺货损失,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对于银行来说,可以推进银行业务的创新,促进业务发展,同时开发了新的客户群体,提高了资金利用率,有效降低了资金风险。

物流企业开展此项业务时,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方式去获取相应费用:(1)按照运输途中监管货物的货值(监管货物吨位乘以货物单价):1‰—5‰。(2)按照银行授信额度(贷款金额):5‰—10‰。以上二种测算方法,必须考虑到货物运输途中的监管时间,运输在途监管时间短,费用低;运输在途监管时间长,费用高。(3)按照实际发生的运输在途监管费用加上盈利部分。通过对运输在途监管的运作模式分析可以看到,物流企业作为中介机构作用不可忽视,它担负着担保以及信用加强的中介作用,物流企业通过开展运输在途监管模式扩展了其业务范围,提高了自身的盈利能力,在自身领域取得了竞争优势。

三、物流企业开展运输在途监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运输在途监管作为物流企业开展的一项新的业务,其运作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风险,控制好风险的发生,可以使业务更好更顺利地开展。

1、人的风险有些发货人对运输途中的质押品没有合法、有效的所有权,不能很好地遵守质押监管协议,商业信誉不好,这样的发货人风险就大。在运输途中遇到危机情况时,发货人恶意逃避、转嫁风险,违约风险就大。另外,如果收货人不能如期还款,也会给物流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在实际操作中,主要表现为发货人或收货人诚信度和资质差。为了防止此类风险的发生,物流企业要加强对发货人的评估,了解发货人的经营状况、资信程度、与监管企业的配合度等方面,具体了解渠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获得:(1)借鉴银行对发货人的分析,了解发货人的资产状况、资信等级和经营状况;(2)实地考察,对发货人的生产和运营情况进行调查;(3)从发货人的客户、网络等第三方渠道了解发货人的基本情况、对于监管的认可和配合的程度、是否存在其他的潜在风险等。另外,物流企业也要适当地对收货人的资产状况、资信等级等进行了解,以剔除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对物流企业来讲,优先选择客户诚信度较高、资质较好的企业。

2、物的风险质押物的风险主要指质押物是否合法、真实、有效,是否易于辨认、储存保管、计量。对于出质押物来源不明,不易分类辨认的质押物,有保质期、危险等不易监管的质押物,不易清点计算数量和重量的质押物,风险就大。在实际操作中,主要表现为质押物在运输途中数量和状态发生明显的变化、质押物不合法、不真实,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为了防止此类风险的发生,物流企业需要对质押物的理化性质、计量方法、品类规格等进行详细、全面的考察,评估监管的难度,判断质押物是否适合运输途中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