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医患纠纷风险管理探讨

时间:2022-12-08 10:28:26

急救医患纠纷风险管理探讨

近年来,医疗机构中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社会中关于医疗风险事件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有研究表示,通过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对可能导致医患纠纷发生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医疗风险事故发生率[1]。本次研究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所有病例中随机抽取224例,就风险管理在防范院前急救医患纠纷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具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所有病例中随机抽取224例,其中2015年整年间抽取112例,2016年整年间抽取112例。2015年的112例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51例,最大72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46.71±5.24);2016年的112例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54例,最大71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47.14±5.30)岁。我院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风险管理,统计并分析风险管理前后院内纠纷事件发生率与引发纠纷的主要原因。1.2风险因素分析。我院通过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对目前院内可能引起医患纠纷的所有因素进行区分、整理,对院内实施急救过程中医患双方可能出现的争议性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以下原因:①社会因素:院内关于对患者急救处理具体的规章制度可能不够完善,在出行急救车辆方面可能不够迅速,院内专业的医疗急救设备可能不完善;②双方心理因素:因疾病原因,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就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的情绪中,接受治疗时依从性较低,治疗效果不显著,由此产生医患纠纷。除此之外,医疗人员可能心理素质不过关,影响急救操作的正常完成,在治疗过程中增加了患者的风险程度;③因院内展开急救治疗的患者多为意外伤害或是突发性疾病,自身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多,通过现有的医疗设备与医疗人员并不能做到完全排除风险因素,因此抢救治疗效果可能与患者、患者家属内心期望的有一定差异,从而使患者或患者家属心理压抑,最终导致医患纠纷的产生。1.3风险管理实施措施。1.3.1提升急救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素质。院内可定期对急救工作人员开展急救专业知识与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在提高院内工作人员急救技能的同时,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与风险辨识能力。同时,使其能够明确急救无风险进行可有效维持双方的权益。在对急救人员进行培训后,定期对其工作质量采取奖惩的形式进行检查[2]。1.3.2加强沟通能力与心理素质。患者在入院进行急救治疗前,急救人员应采用沟通技巧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采用言语安慰的形式适当减少患者心理负担。同时,院方可定期开展对心理人员实境培训,采用现场模拟教学的形式对医疗人员自身心理素质进行培训,旨在提高急救人员的临时处理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1.3.3加强宣传力度。院内各项工作应对患者全面公开,如疾病相关的收费标准、运行原则、在急救车的醒目位置张贴价目表。利用现代互联网科技与媒体等多方面渠道对急救工作内容与相关基础急救处理方式进行广泛传播,使患者都能对急救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使患者在自身急救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依从性,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急救成功率。1.4统计学方法。将本次研究所得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我院风险事故发生率对应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表示两组间数据率的差异,将χ2作为两组间对比检验标准,若(P<0.05)则可认为本次研究两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管理前后两组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实施风险管理后,院前急救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实施风险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管理前后纠纷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引发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均为处置措施,其次为医疗因素,见表2。3讨论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形势的不断改变,社会群众对医院医疗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部分医院往往不能满足患者高要求的医疗服务,导致医患双方在医疗质量上不能达成共识,院内的实际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自身所预想的医疗服务质量出现较大的偏差,患者内心无法解释,从而产生医患纠纷。特别是医院在对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医患双方长因救治方式产生争执,更加大了风险事故发生概率。现阶段医疗机构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虽不能完全避免,但可通过有效的管理模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在急救工作中采取风险管理模式后,可有效提高急救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患者一旦出现任何可能引发风险事件的因素,可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处理,降低了患者投诉发生率[3]。并且采取风险管理模式还能对急救车的出入情况、医疗设备的携带情况进行核实,避免就地对患者展开急救的时候,出现急救设备不全的情况。同时,急救过程中,适当地进行心理沟通与安慰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抑郁的情绪,使其在急救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依从性,提高急救成功率,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本次研究中,实施风险管理前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实施后,与吕翠琴[4]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院前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时,采用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院内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院内工作人员预防风险、避免风险的意识,使院内医疗工作能正常、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见菊.风险管理在防范院前急救医患纠纷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182-183.

[2] 王鑫,崔晓丽.风险管理在防范院前急救医患纠纷中的应用[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5,3(10):551-554.

[3] 王项菲.腹部外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风险管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44-145.

[4] 吕翠琴.浅谈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6):895-895.

作者:杨万千 单位:桐梓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