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信息化技术应用

时间:2022-07-03 02:50:47

电力建设信息化技术应用

电力改造工程关系着输电、用电的正常运行。每年国家大成本投资促进电力工程建设,以保证电力系统投入运行后发挥预期的调控作用。这就要求不仅要从资金投入方面增大电力建设力度,还要从技术上对工程改造予以指导。而信息化技术运用于电力建设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重点研究信息化通信系统在电力建设中的运用极为关键。

1早期电力系统建设存在的不足

电网是电力工程改造的主要内容,在电力建设期间应注重电网功能的全面升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自动化电力工程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信息技术融入电力系统之后,电力建设不再仅限于本行业电网的改造,也涉及到通信系统、传感系统、计算机系统等多个方面。传统电力工程建设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传输问题。远程电力系统操控依赖于数据传输,但基于通信系统的电力信号传输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设备自动化改造体系中,操控人员发送出命令信号后,系统难以正常调用功能模块处理信息。面对这种情况,电力系统难以实现自动化调控动作,破坏了电力信息传输的稳定性。②功能问题。早期电力系统缺乏通信模块功能,各种电力数据传输面临着许多困难。从工程改造内容来看,电力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系统性,能够从整个区域范围调控电能运用。但由于电力系统的功能模块较少,如没有语音电力、视频电力等,依旧达不到高效率系统运行的要求。③效率问题。受到电力建设条件的影响,旧电力模块在执行电力命令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率。电力系统内连接的数据设备复杂多样,实际操作中运用到的设备数量较少,连接过多的设备反而造成了设备间的相互干扰。此外,电力系统存在的谐波干扰、电磁干扰等问题也限制了效率的提升。

2电力系统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

电力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满足社会供电、输电、用电的需求,通信系统凭借其独特的功能优势在电力建设行业中得到了推广运用。近年来,通信系统与电力系统相互融合的模式更加普及,这也成为了许多电力工程改造建设的研究重点。从实际运用情况看,以通信系统为主的电力信息化改造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充分表明了电力建设的必要性。①自动处理。信息技术运用于电力建设是其数字化改造的第一步,未来数字电力系统面临的运行困难更多,各种不同形式的数据信息均要经过该系统处理。信息化模块中配备了监测系统,当发现电力设备出现异常故障后,可及时发出感应信号,然后,根据提供的数据代码经过计算机平台自行处理。如,供电系统异常后,可经过信息检测、信号感应、数据处理等完成操作。②保护信号。电力工程改造所用的设备或元件多数安装位置暴露在外,使用较长时间后,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尤其是恶劣天气条件下直放站扩大信号的能力减弱。信息化改造利用监控系统配备的信号处理功能,当各种设备功能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可及时转接信号,将其传输至其他设备持续传输,从而防止电力系统信号的丢失。③检测异常。通信系统是电力工程不可缺少的模块,也是未来工程信息化改造的关键。信息系统负责对数据信号的频率进行优化处理,结合相关的通信设备扩大电力信号的传输范围。如,一些特殊原因会造成信息系统功能减弱,从而限制了设备信号的传输。设计信息化监控系统可及时发现电力系统的异常情况,提醒检修人员尽快处理。

3电力信息化模式建立的内容

我国在早期已经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国内产业结构发展中。但受到电力工程建设条件的限制,信息技术的功能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发挥,通信系统未能与电力系统充分融合,反而降低了系统运行的效率。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电力部门对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功能有了明确的认识,至今,我国把电力技术的核心构成集中在计算机技术、电力技术、传感技术3个方面。①通信技术。其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数据信息传递的平台,保持社会电力网络的畅通性。现代电力系统基本上从有线电力转变为无线电力,这种结构上的优化升级提高了用户传输信息的便捷性。短时间内即可接收来自各地的信息内容,这促进了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信息技术最强大的功能是对原始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从而保证数据信号的稳定传输,为用户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如,电力施工现场,为每个施工人员配备电力设备,现场负责人无需到达施工现场即可指挥人员完成作业任务。②传感技术。设计人员在规划电力工程改造阶段,可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从而获得准确的参考数据。用户通常把工程改造信息输入计算机操作系统,再利用操作平台自动处理数据,可保证工程改造方案的准确性。图1是电力建设中发动机管理系统(EMS)的运用,该系统利用传感器把用户发出的信号准确传输到目的地,使接收方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感技术的功能也快速升级。从最早的小范围、小流量传输,逐渐演变成大范围、大流量、高效率的传输模式,适用于未来各个企业的改造发展,并且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收益。③计算机技术。在工程改造现场,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多功能式的控制中心,方便了现场人员的实际作业交流。利用计算机辅助电力建设,可在短时间内生成信息内容,并且定点、及时地把信息传输给接收方,协调了电力改造工程的现场作业。计算机技术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形式,其不仅具有高科技的操作系统,还能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服务模块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信息时代背景下的计算机技术,更多的是运用于电力行业的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监控等模式,并且发挥了十分理想的服务效果。

4未来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

电力建设走信息化道路是行业创新的必然趋势,但面对现有的社会环境及技术条件,电力部门制定的改造方案往往无法正常实施。未来电力工程建设也面临着诸多趋势,其核心是朝着“高科技、智能化、数字化”等方向发展。①自动性。自动化操控是电力建设的主流方向,系统操作人员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编制相应的程序代码输入到操作系统中,利用程序代码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操作自动化既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也解决了人工操作面临的诸多困难。②多样性。电力建设的多样性涉及到其使用功能、内部结构、设备等方面。首先,电力系统自身具备的功能,如,对数据信息的自动收集及处理,对外界干扰因素的防御功能等;其次,基于通信系统的信号形式也更加多样,如,语音、文件、数字、视频等不同的信号。③复杂性。信息化背景下的电力建设更加复杂,主要体现在电力工程引用的设备更加复杂,这说明智能电力模块的功能越来越多。除了常见的电力设备外,无线电力设备将成为未来电力的新型构成,高科技设备不仅信号传递性能强,在抵制外界因素干扰方面也有较强的性能。

5新型电力工程改造的注意事项

信息技术运用于电力建设还需注意诸多内容,这是由于我国对新型电力模式运行还缺乏足够的经验,若调控不当则会影响到系统运行的效率。从未来发展趋势判断,新型电力工程改造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保证数据安全。数据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是考虑的重点,电力信息传输不仅影响了设备传递信息的安全性,也会破坏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因此,智能电力工程改造必须注重信息的安全传输,通过采取信号检测及模拟调试等方法提高电力工程改造的安全系数。②灵活运用技术。电力工程是一项技术性要求严格的项目改造活动,无论是设计人员或者技术人员在改造期间,都要掌握技术运用情况,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电力科技服务于工程改造。如,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电力技术等,建立多功能的数据传输模块。③优化系统功能。不仅要建立智能化电力系统,还要对系统功能的发挥创造有利的平台,这样才能满足未来用户对电力工程改造的运用要求。如,企业在制定工程改造方案期间,要对其配备相应的维护方案,特别是对电力系统常见的故障进行及时处理。

6结语

无论是政府或企业投资电力建设,其在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前提下,最终目的是创造理想的经济收益。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建设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为主的信息系统将得到全面运用。面对新型电力系统项目,施工单位在建设期间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技术,保证电力项目能够正常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创造更加优越的用电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