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时间:2022-10-18 10:40:29

中职德育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摘要]对于中职德育课程来说,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是从德育课程教学的需求上提出来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准确的教学环节,选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软件,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借助信息技术可以辅助德育教育的开展,实现优化教学的目标。基于此,针对中职德育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程;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对策

信息技术是呈现知识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时也是辅助教学顺利开展的认知工具之一。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可以改革德育教育,同时也可以突出德育教育的优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德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工作,探索有效的措施,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保证德育教育的质量。

一、借助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与生活整合在一起

可以说,信息技术与德育课程的整合其实就是借助已有的信息资源来发挥信息技术的潜能,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但是将信息技术与德育整合在一起,并不是单纯的在德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而是借助信息技术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对内容进行整合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转变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中的图片以及视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自身的讲解来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观察与思考。如,学生在学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生活出发,给学生播放农作物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等来找出不同点,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结合矛盾中的不同点,可以让学生明确其特点。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其相同点,以此来得出最终的结论。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明确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这样也就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印象。借助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规划教学内容,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保证方法整合的效果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在逐渐完善。德育教育内容的深度与难度也有了一定的增加。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将生活实际展示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如,学生在学习“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设计出相应的动画,然后组织学生观察其中的变化情况,从而引导学生得出量变与质变的概念等。通过借助画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明确对自身生活之间的影响。借助信息技术还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由于画面比较逼真,所以教师借助生动形象的讲解,也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一内容,这样也就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在整合方法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从信息技术出发,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际中还要借助多媒体等来创新教学方法,如借助多媒体来开展演示型教学模式等。

三、拓展教学空间,增加教学内容的容量

对于理念上的整合来说,就是要加强德育教育与不同课程领域之间的联系,将生活经验融入其中,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学生在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时还要借助信息技术演示给学生,以此来帮助学生得出结论。通过给学生演示“苹果的坠落”等,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符合规律现象并不等于规律本身,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对规律的认识。通过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在缩短了教学时间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借助信息技术还可以冲破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感性的材料。借助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针对现阶段中的社会形象等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也就不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了。

综上所述,进行整合不仅是思想,同时也是实践,因此,在实际中要掌握好信息技术,加强与德育教育之间的联系,教师也要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教学环境的有效性,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作者:高兵 单位:山东省茌平县职业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曾小苑.谈中职德育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当代教育论坛,2011(5):110-111.

[2]张玉森.创新德育模式提高学生素质:谈中职德育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吉林教育,2015(17):67-68.

[3]李新勤.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5,(1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