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高校道德教育

时间:2022-06-24 10:54:41

以人为本的高校道德教育

1发挥大学生主体自觉性,唤醒道德意识

1.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道德环境

校园的人文环境、学术气息、思想氛围对在校的大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又极其深远的影响,相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来讲,这些属于高校道德教育的隐形资源。在学生课余活动中、日常生活里有机地融汇笃学感恩的校风、严谨诚信的学风、团结和谐的班风。通过主题班会、演讲赛、辩论赛、社会实践等活动,给予学生以策划者、参与者的“主人”身份,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触动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由自主产生的道德情感,产生道德行为、树立道德观念。

1.2重视网络影响力开辟道德教育新阵地

要把新型领域的资源如网络工具运用于高校道德教育,大部分学生已经将网络作为学习的重要工具了,可以在网页设计中开辟专栏介绍道德理论和道德认知的训练方法,可以设计一个模块专门针对学生道德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制定一个中长期的培训计划,还可以通过在线答疑、师生讨论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加强辅导员博客的建设,搭建师生网络交互平台,促进学生道德认识能力的提高。

2提高大学生选择能力,确立道德标准

2.1培养学生树立自主选择意识

步入大学生时期的学生,由于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辨识能力,并且自主选择的欲望也不断增强,作为教育者应该了解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视学生的选择需要,帮助其树立自主选择的意识,如果一味要求和强制服从,学生以后的内心自我选择动力便会逐渐丧失,结合时代的要求和大学生的发展特点,高校的道德教育不但不应强制学生顺从,反而要关注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的需要,积极创造可能的条件激发道德需求。

2.2给予学生道德选择的自由

自由是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基础,所谓的道德选择自由是指道德主体按照其意愿独立自主地在各种客观可能性中决定采取某种行动或创造某种行为,同样自由不等同与任意和随性,而是要在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与核心道德价值观念主导下进行的自由选择。因此,要转变传统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充分考虑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与大学生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给予多种选择的基础上,教会大学生甄别的方法、选择的方式,充分发挥大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其做出正确的、符合道德标准的选择。

2.3帮助学生树立道德选择标

大学生正处于辩证思维的形成阶段,大学的教育中要使用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共同作用的方式,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价值观为基础作用,引导大学生建立符合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的标准,并能够依据此标准自觉地做出道德判断。

3增强大学生自律能力,遵守道德规范

道德他律是道德教育中一种相对低级的教育形式,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激发主体的道德需要,建立内在的道德价值体系,在面对道德情境能作出正确的道德评判并自觉地做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达到道德自律。自律是大学生巩固和完善道德成果的重要体现,高校道德教育应该合理利用道德规范的约束作用,提高大学生自律能力,促使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良性互动,达到道德教育的效果。

3.1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强化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或社会群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和谐社会而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社会责任感可以分为社会群体责任感和个人责任感两种,社会群体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只有转化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后才能具体发挥其作用,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既是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自律意识,是个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对自己所提出的要求与对自身行为的自我约束可见。大学期间,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法律意识,使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普法。从法律的层面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体会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感,在崇尚自由的同时不忘法律的约束,思想上能够自我控制、自我教育,行为上才能有理、有节、有度。

3.2增强道德规范的合理性,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道德规范是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与实践活动而发挥作用的。因此,道德规范要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学习和付诸实践。在网络媒体繁荣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生活已经不再是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那般单调,而是伴随着网络世界的精彩和绚丽,面对教学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改变,学校道德教育更要对网络隐性资源进行控制,以更接近当代大学生生活的视角,增加相关的道德教育板块,设立论坛或专栏,提高互动性、双向性,改变传统机械灌输的教育模式,合理运用网络工具,发挥网络教育的积极作用,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在网络上开展自教自律,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同时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判断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改正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得到自我评价的反馈信息,又能加深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认识,是深化认识的过程。大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规律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评价别人到评价自己,从片面到全面,学生对自身的道德水平有全方位的了解,更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进行转化和调控,以达到提高自制、自控能力的目的。

3.3加强道德实践,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监督能力

大学生对有的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并不是不知道鉴别、判断,而是缺乏改正的精神。据某高校调查显示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也是这100%的学生承认,校园的种种不文明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既联系大学生自身实际,也要联系社会实际,鼓励大学生参加道德实践,使其能全面认识社会,辩证看待他人,深刻解剖自我,客观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改正能力,加强道德自律。只有将道德认识主动自愿的约束自身的道德行为,在日后的道德困境中才能“独善其身”,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

本文作者:梁日宁工作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