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推进德育教育

时间:2022-01-02 03:09:54

大学课堂推进德育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责任感缺失。责任感缺失主要表现在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缺失三方面。就社会责任感而言,很多学生不清楚自己将要在社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不明白报效社会、服务社会的是自己的根本使命,不懂得感恩国家和社会。由于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和奋斗方向的迷失,导致很多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荒废了学业。而且,当代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家长宠爱,生活自理能力差,不理解父母生计的艰辛,不但不考虑为父母减轻家庭压力,反而过着纸醉金迷的校园生活,挥霍着父母挣来的血汗钱,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业重视度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挂科成普遍现象,退学、降级的学生(包括研究生)比例逐年增加,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毕业时不能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即将毕业时,不关心自己的就业情况,无视各种增加就业机会的资格证书考试,逐渐使自己沦为社会的边缘人。另外,堕胎现象在大学校园已经越来越普遍,个别女同学堕胎多次,这种挥霍自己身体健康的行为,也是对自己极不负责的表现。(二)社会诚信降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进一步导致社会诚信的降低,部分学生视社会诚信为儿戏,甚至无视诚信,如考试作弊、信用卡欠款不还和多张电话卡透支等行为在校园屡有发生。当然,当这些有损诚信的事情一旦被发现或揭穿,后果不堪设想,甚至会断送自己的学业,使自己的十年寒窗苦读付之东流。每逢期末考试,学校和老师都会再三强调诚信考试,但仍有很多学生顶风作案,成为诚信考试利剑的刀下之鬼。诚信是一个人的立命之本,当诚信缺失后,后果可想而知,没有一个单位或企业愿意接受一个诚信有问题的学生,也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他们,这些人最终将走向社会的边缘或被社会淘汰。社会诚信的减低,进而带来了更多负面的影响,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对学校的社会声誉造成了损害。学校动辄和学生签订各种责任承诺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不完全信任,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学生诚信的丧失,使学校不得不采取这种比较被动的措施。(三)爱国热情不足。爱国热情是每个中国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虽然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在我们的教育全过程中,我们至始至终无不接受着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和教育,但广大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越来越不足,具体体现在对祖国的认可度低,盲目的崇洋媚外,对我们的民族品牌产品不感兴趣和缺乏信心,宁可高价购买一些国外的高价奢侈品(如手机等消费品),也不愿意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国内产品,缺乏对我国国情、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正确认识,缺乏对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导致中华民族的很多精髓文化正在被遗弃或丢失。近年来,出国热只增不减,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去国外镀金,完成自己的学业。另外,在某些国家利益问题上,立场不坚决,态度冷漠。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国家这一概念也越来越模糊,只懂得享受国家赐予我们的一切,而不知去回报和服务国家和社会,以个人利益为核心,将国家和民族利益抛在脑后,肆无忌惮的掘取个人利益。(四)心理素质差、心智不成熟。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素质差、心智不够成熟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心里疾病发病率高,尤其抑郁症患者陡增;穿着打扮古怪,行为异常现象严重;抗压能力弱,部分同学因为挂科、失恋等小事情而倍受打击,导致心理失常,做出某些诡异之事,更有甚者自寻短见,极不负责的结束自己的生命。另外,在校园经常出现大学生被骗之类的事情,说明其心智还不够成熟,对事物的认识还不足,其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容易被外界的各种物质刺激所诱惑,容易被不法分子迷惑和利用,迷失自己,走上不归路,这样的例子在当今大学校园数不胜数。综上所述,当今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感、社会诚信、爱国情怀以及心理素质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如何从根本上教育和引导他们,是当前从事高等教育教师的当务之急。

二德育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教育指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达到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目的[1-3]。传统教育模式下,由于大学德育教育形式和方法的局限性,广大专业课教师习;惯于把专业课课堂教学看作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专属阵地,将学生德育教育的任务放置一边,推卸给德育教师,这无疑将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另一方面,由于扩招和国内经济发展转型等多方面原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优异的学习成绩是他们在社会上安身立足的资本,所以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道德和价值观的养成和培养却重视度不够,甚至被忽略。长期下去,学生也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德育教育可有可无,并不是自身发展需要的重点,对自己而言只是上几节课,获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以利于评优和奖学金评定等。大学作为国家高等人才的培育基地,其核心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促进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而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首要具备条件就是具有高尚道德品质,政治立场、理想信念鉴定,爱党、爱国、爱人民,三观端正,能够积极开拓进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首先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全过程中,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优先地位。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这不仅是高校教师的职责要求,还直接关系到学生教育的质量和成败。

三大学课堂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大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肩负着共同的任务,二者也成为大学教育相互依存、互为促进的不可分割的两个内容[3-5]。由于德育教育主体在专业方面的局限性,单纯的德育教育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把德育教育融于专业课程教学的知识传授中比德育专业教育更有意义,效果也会更好。目前的大学教师,大多数都是具有博士学位的科研型专职教师,往往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造诣,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尊敬,会让学生产生信赖感和获得感。这些专业教师的奋斗历程和成功经历,是现代大学生学习和借鉴的现实模板,他们在课堂上提出的观点和建议,也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渗透和融合,是新时代德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6,7]。在专业教育中,专业教师作为主导,其一言一行、道德修养、思想境界以及社会责任感等都会感染和影响学生,特别是专业教师对专业学科领域的科研见解和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启蒙和导向效应。因此,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严以律己,用渊博的专业知识武装自己,用为人师表的行为准则规范自我,用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支撑自我,通过教学各个环节去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增长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中获取到有益于自我成长的正能量和道德影响,去反思自己,进化自我,努力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纠正不良作风,端正学习和生活态度。另外,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知识方面的渗透,灌输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熏陶爱国主义情怀,提升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加强共产党革命传统教育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注意的是,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德育方面的内容同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自然地传递给学生,适时地引入德育教育内容,同专业教育完美结合,而非简单的德育灌输,要特别注意两者结合的时机,实现二者的自然结合,避免生搬硬套,更不能颠倒主次。而且,德育内容的引入和讲述一定要适度,讲得过多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而且容易引起学生厌学和抵制,讲得过少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达不到德育教育的预期效果和目的。另外,教材是教师的主要教学工具,是在专业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的依据。专业课程主讲教师应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和素材,将具有教育意义的德育典型事例,有计划、艺术地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正确地引导学生,为他们的成长铺路,从而实现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双赢,使德育教育真正成为专业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促使学生做到德育与智育的同步提升和自我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感、有爱国情怀、有诚信和心理素质过硬的新时代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吕兆丰.大学德育引领着大学教育的方向[J].中国高等教育,2008,5:14-15.

[3]尹强.大学德育:重返本质的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67-17.

[4]金仕琼.增强大学德育教育实效,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J].辽宁大学学报,2002,30(6):50-52.

[5]夏喜利.加强大学德育教育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科技信息,2007,11:220,205.

[6]陈珂,张智,何丹,等.大学德育教育创新: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J].高等农业教育,2012,12:25-28.

[7]张琳.教师在大学德育教育中角色的转化[J].成人教育,2012,301:84-85.

作者:田新民 单位:新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