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法律职业道德论文

时间:2022-07-07 08:56:57

法理学法律职业道德论文

根据《说文解字》记载,现代意义上的“道德”是指社会伦理规范。据此,法律职业道德的概念即在广义的法律活动中,法律职业者从事法律活动所必须要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解释的优点在于符合法理学常识中的“法律原则的抽象程度与解释力成正比”。古人有云“太上,不知有之”。在强调法治与德治并重的今天,法律职业道德更是社会法律职业活动者所要深思并践行的行为准则。

一、多维度探讨法律职业道德的内涵

法律职业道德的内涵与外延及其丰富,我们应从客观视角与主观视角两个角度出发来讨论。法律职业道德从客观上来讲,其内涵与外延包括但不仅限于制度赋予法律职业工作者追求正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我们通过普通判断力可知的法律工作者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准则就是笔者这里提到的客观角度的法律职业道德,它客观上约束着法律职业工作者的职业行为。从主观视角出发,法律职业道德形成于法律工作者个体的实践中,形成属于自己主观层面的法律职业道德。这是指将书面上的基本原则运用到实践中,形成一套存在于内心的、稳定的、可感知的自我行为习惯。同样的概念被不同的个体消化为具有丰富内涵的案例模型,形成为个体所单独享有的大脑规范结构。

二、法理学角度下法律职业道德的价值

从法理学角度来讲,法是国家的产物,是统治者为了实现统治、维护政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所制定的规范的总和。首先,法律因其自身固有的阶级性使得法律职业道德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价值。法律人的职业活动所蕴含的道德水准和职业操守的价值就不仅仅局限于个人道德于社会道德的浅显内涵,更多的是法律人的职业道德对于国家政治、法律信仰以及司法公信力的影响。近年随着我国法治事业的发展,国家及有关部门以更积极的姿态处理过去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之前发生的冤假错案,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司法实践的大步迈进。近年通过媒体与互联网的披露,暴力袭警抗法、藐视法庭秩序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是否应该在谴责这种不当行为的同时反思法律工作者自身的不足。司法工作者对法律的信仰程度直接影响着公众对于国家公权力的信赖程度。若司法人员中立判断,廉洁自律,司法环境就会形成一种信赖气氛,进而整个司法才会拥有受人尊崇的社会基础。第二,法律不仅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所必须使用的手段,更是人民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惩罚违法犯罪行为的客观依据,这就使法律职业道德的价值也体现在了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风尚能够更好地保障公民应有的权利,最大程度地尊重和保障人权,使每个公民都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中做一个完整、独立且自由的个体。如若法律得不到遵守,那么法律就是一张废纸。基于此,为了使法律发挥出它自身的价值和固有的作用,尊重并遵守法律是每一个公民和每一位法律工作者必须达成的共识,而这又与法律工作者的行业规范和自我约束密不可分。法律条文所记载的对于公民权利的保护只是理论上的保护,而每一次法律活动,大到一次法律判决,小到一次商品交易都是法律条文的现实运用。法律的制定需要一定合法合理的法定程序,正如每一次法律条文的运用都需要法律职业道德的融通。如果法律工作者缺乏相应的道德规范,我们将很难想象法律将得到怎样的解释和适用,公平的裁判将无从谈起,正义的追求也将遥不可及。此外,法律制度的完善与法律职业道德的严格遵守也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加里宁格勒曾说:“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我国目前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依法治国也进入到了完善阶段,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法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法治事业的进一步向前都需要先行法律的良好落实和有效总结,这也就需要法律工作者以更高的职业道德对待法律工作。一方面,法律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准越高,我国现有的法律规范实践就会越顺利,公民在通过法律诉求自己的主张时就会更正当的获得救济,不致于使公民陷入有法可依但诉求无门的境地,不致于使法律成为一纸空文或削减其应有的效力。另一方面,法律行业职业道德的提高在保障现有法律健康有序实行的基础上,更有利于我们在现有法制体系背景下去总结司法实践中发现的法律空白,去总结我们现行法律的优势以及仍需要弥补的劣势。如果法律工作者都试图利用法律的不足之处去规避自己从业的风险,这样的做法仅对自己一时的利益看起来有所裨益,但对于个人漫长的职业生涯和国家本就不易的法律事业发展来讲,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我们应通过科学的设计,民主的渠道和严谨的逻辑,对现行法律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周全和完善。

作者:申思 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