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师范学校德育课公民权利教育目标

时间:2022-09-28 05:45:48

幼儿师范学校德育课公民权利教育目标

摘要: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们正处于从学校到幼儿园,从学生到幼儿园教师的过渡阶段,也是进行公民权利教育的黄金时期。本文主要探究学生公民权利教育的目标,通过目标确立,为开展公民权利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师范学校;公民权利教育;目标

近年来,部分幼儿教师虐童事件频繁发生,例如2017年11月上海携程公司亲子园事件,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人身权利受到伤害。虽然事后幼儿园和教师受到处罚,但无辜的孩子身心遭到摧残,权利被严重侵害。这些伤害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源自于整个社会公民权利教育的弱化;幼儿师范学校对公民权利教育的缺失;学校对公民权利教育目标不明确、认识不准确。目标是行动的向导,目标是前进的动力。幼儿师范学校德育课公民权利教育首先要确定教育目标。

一、幼儿师范学校德育课公民权利教育概念

广义的公民权利教育就是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公民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的教育。狭义的公民权利教育就是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不同方式,向学生传授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教育途径,顺应、加工、内化为学生自身信念,并指导未来工作生活实践的教育活动。本文所指的公民权利教育为狭义的公民权利教育。简单的说公民权利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教育和义务教育。

二、幼儿师范学校德育课公民权利教育主要目标

1.丰富学生公民权利教育的内容

幼儿师范学校德育课公民权利教育的目标就是在德育课堂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不同方式,向学生传授公民权利、义务的内容,同时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信念,能够指导未来工作生活实践。目前幼儿师范学校的幼师生们的公民权利的知识是匮乏的,我们首先要确立的目标就是丰富学生的公民权利知识。确立公民权利教育的内容要遵循两个要求,1)符合国家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要求。当代社会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依法享有公民权利和承担公民义务的公民成为了社会的主体。但在现阶段,理想和现实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当前我国公民的素养低下、公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淡薄是不争的事实。培养合格公民,提高公民素养,丰富公民权利教育的知识就是要对公民进行以平等为核心的权利知识教育和承担责任为核心的义务知识教育。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确立公民权利教育的知识内容。幼儿师范学校公民权利教育的对象是在校的幼师生们。我们在进行公民权利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幼师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教育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和学生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相一致,才能有助于学生们的成长。幼师生们入学时文化素质低,思维简单、权利意识低下,因此在确立公民权利教育的内容要体现出从由浅到深、由简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分阶段分层次,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育内容与被教育者的发展实际相一致。

2.培养学生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感

当今社会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身份就是公民身份。公民身份也被视为现代国家中最普遍的成员身份。每位公民要认识到自己的公民身份,通过公民身份认同,更进一步提高对自身的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的认知与权利意识觉醒。正如凯思﹒福克斯(FaulksKeith)所言,公民身份是一种成员地位,它包含了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对于公民身份的理性认同,是形成合理的公民观念和公民教育理念的基础。公民权利教育的缺乏,导致幼师生们对“学生”“未来教师”的身份的认知远远高于自己对“公民”身份的认同。作为学生立足校园看社会,考虑最多的是自己的学生身份,很少立足社会看校园,忽略了自己的公民身份。公民权利教育首先培养学生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感,确定自己是一个具有主体性权利的公民,学生公民的自由权利是任何组织、政府和社会共同体所不能干预的。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公民身份的认同意味着“对国家的忠诚和认同,具有国家意识,也表示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具有民族意识”,也就是说公民资格的认同的前提是国家的认同和民族的认同。

3.培养学生的自由平等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自由与平等的精神是整个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也是公民权利教育追求的目标。公民权利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由平等精神。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每个人生而自由、平等”“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自由、平等观念虽诞生于西方,但它绝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也是我们进行公民权利教育所要培养的精神。但是由于中国几千年来固有的封建文化传统,本质上是不讲权利的专制主义文化,缺乏“自由”“平等”观念,所以中国人的自由平等观念是贫乏的。虽然近代思想先驱们曾极力宣传平等自由思想,但是国人的权利认知水平依然低下。幼师生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从小接受平等自由的教育,但是自由平等的情感仍有待培养,自由平等的信念仍有待加强。在校园内存在的“官本位”“师道尊严”等思想仍旧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幼儿园工作中出现教师虐待学生、体罚学生、谩骂侮辱学生等现象,也说明幼儿园教师对自由平等的认知水平有待加强。因此要通过公民权利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由平等精神。“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说明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公民权利。平等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的精髓,而平等自由精神则是进行公民权利教育的准则。

4.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与能力

现代公民教育和公民权利教育理念,都特别重视公民的实践与参与。公民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越来越成为公民资格的一个重要维度。在实践上,培养主动积极参与型公民已经成为世界公民教育目标的共同指向。正如中国学者杨深坑指出的那样:“公民资格之获得并非仅止于法律上拥有平等、自由、参政权而已,公民的认同也并不是在价值观念上附同于某一国家或社群之集体意识。公民资格之获得与公民认同形成之先决条件毋宁说是沟通理性的成熟发展,使个体有足够的能力,积极参与合理的公共决策过程。”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现代国家民主政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党和政府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小到基层领导的选举,大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公民都有直接或者间接参与的权利和义务。具备公民权利意识的公民有很强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主动地介入政治,就国家政策提出意见、质疑,以期影响国家政策。但目前幼儿师范学校学生政治参与度低,参与愿望少,参与热情差,有效的参与能力低,很多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认为“政治是国家的事,老百姓参与不参与没有关系”,还有人认为“政治是领导说的算,参与只是形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公民权利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公民有序参与意味着公民具有一定的参与知识与参与能力,公民能运用法律制度所赋予的基本权利,独立地进行价值判断。“民主要求成熟的公民”,公民有序参与要求公民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公民逐步树立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培养自身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公民参与能力是指人们进行利益表达、参与决策、组织活动的能力,它体现了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熟练程度,只有具有了一定的参与能力,公民才能自主理性的提出自己的利益要求并作出正确选择。在幼儿师范学校公民权利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1)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思想素养,才能关心政治,增强对政治的信赖度,积极投身政治参与实践。

2)培养学生的政治方向意识。只有坚定不移地跟随党和国家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使学生的政治参与朝着良性发展的方向前进。

3)培养学生的参与技能。例如思维批判的技能、辩论的技能、语言表达的技能等。

4)参加实践锻炼。通过校园活动参与、自我管理、社团管理来促进未来学生的参与能力。总之,幼儿师范学校德育课开展公民权利教育要首先明确目标,根据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才能保证课程顺利开展,才能使公民权利教育不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FaulksKeith.Citizenship[M].London:Routledge,2000:13.

[2]刘婷婷.公民资格视域下的我国公民教育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8.

[3]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林火旺.自由主义与公民道德[DB/OL].

作者:贾伟伟 单位:安徽省宿州逸夫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