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时间:2022-03-23 02:46:08

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城乡差距较大的问题。笔者扎根农村中学从事班主任工作十余年,发现当前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多层面、多角度地抓好农村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中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的来看,农村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主流还是好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受社会环境、客观条件的影响,新时期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一)家庭教育缺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受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外出务工等影响,家庭教育在大量农村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严重缺位。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些留守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或亲戚朋友代管,在生活上许多地方照顾不周,学习上也基本没人关心,思想上更是面临着“隔代”交流。成长环境和学习条件的恶化,家庭的不完整,教育的不全面,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久而久之,留守儿童极易形成厌学心理和一些负面情绪,产生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有的甚至形成对社会的仇视和对人生的怀疑。(二)学校“德智失衡”,对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与智育应该是同步提高、协调发展的。然而,由于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限制,许多农村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许多农村中学仍片面追求升学率,实施素质教育的力度明显不足,教育形式相对单调,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三)校外活动场所匮乏,使学生过早沾染上不良的社会风气。陶行知认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强调的是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许多不利于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因素。尤其是农村未成年人的校外活动场所相对匮乏,、喝酒、吸烟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歌舞厅、游戏厅、黑网吧也随处可见。各种成年人的活动场所缺乏监管,无时不冲击着本身就缺乏抵御能力的中学生这一弱势群体,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判断,使他们很容易迷恋其中,过早沾染上不良的社会风气。

二、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对策

加强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协调联动,互相配合,探索和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作为一名班主任,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总结出以下几个对策。(一)开办家长学校,做好家访工作。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农村,很多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经验,忽视家庭教育,甚至有些家长因外出务工而无法进行家庭教育。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着家长思想落后、疏于管理、过分依赖学校和隔代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大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对于有效开展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多年来,我坚持为每一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亲情教育、养成教育等家庭教育方法的培训。同时,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坚持做好家访工作,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倾听家长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家长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二)严抓班级德育管理,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班主任的重点工作和首要任务。严抓班级德育管理工作,要从建立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入手,通过制度来管理学生,才能以理服人。为此,我在班级里建立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及学生自我管理制度,设置了“文明行为监督岗”“示范岗”,推行“一日班长”制度、值日值周学生制度、文明小组评比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同时,建立学生进步激励制度,设立“学生进步表彰栏”,坚持每月分类评选学生进步奖并予以公开表扬;建立师生心灵沟通制度,在班级内设立“班主任信箱”“科任教师信箱”,及时倾听学生的心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创新德育内容和形式,提高德育实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坚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力求从学生生活中挖掘德育素材,不断创新德育内容和形式,提高德育实效。比如,积极探索班级文化、走廊文化和板报文化建设的新形式、新思路,使班级和走廊的每一面墙都能够发挥育人的功能;开展“读书沙龙”“每日大讲坛”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表达能力;策划和开展“倡导道德规范,建设绿色校园”“文明从我做起”等主题活动和班会,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组织郊游、踏青、野营等户外活动,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参观革命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开展个体心理辅导,使学生摆脱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品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有了发挥特长、张扬个性的机会和舞台,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将优良的思想道德内化为自己的优秀品质,使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知行得以完美统一。家庭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启蒙的地方,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更具亲切感和长期性,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社会是学校的外部环境,加强社会道德“大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净化学生的成长环境,能够有效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因此,针对当前农村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互动,形成合力,积极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形式和方法,探索适合农村中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新路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中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李晓阳 单位:盖州市双台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