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目标中的道德教育启发

时间:2022-05-13 11:29:08

职业目标中的道德教育启发

一、“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崇高”:职业选择的“共同目标”

《考虑》一文的开头(前三段)是颇耐人寻味的,它着眼于确立讨论青年选择职业这一问题的起点:人的自由。这一起点的确立来自于马克思对人本身的定位:人是处于动物与神之间的人。人一方面突破了被自然束缚的动物状态,具备了自由的可能性。但这种自由又并非一种任性而为,它需要有更高的价值的引导。人的自由的现实性恰恰在于,“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变得高尚的地位。”[1]455这段话可谓《考虑》一文的价值根基。“神”的“指定”的用词,与下文“神轻声地但坚定地作启示”诸种说法,其实质是对人的价值根基的描述。马克思讨论职业选择这一看似社会层面的话题时从人的最高价值根基着眼的做法值得我们留意。我们高校的道德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社会性的规范教化而没有深入讨论人的价值根基的话,将缺乏一种活泼的源发力量。尤其笔者所属的职业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仅驻停于道德规范的律令要求上,更不能屈从于某种急功近利的职场潜规则,而是应该真诚地探讨诸如“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的价值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崇高”是马克思为青年人的职业选择设定的“共同的目标”。这一目标的设定既有服务社会、人类的严肃性,又有着尊重个体特质的关怀和体贴,更有着对职业选择的内在的德性要求———趋向崇高。《考虑》一文正是在这一“共同的目标”的指引下,对青年面对职业选择时各种心灵困惑的疏解。可以说,马克思的德性要求是建立在对同辈人心灵困惑的细腻分析和同情理解基础之上的。笔者确信,17岁的马克思在《考虑》中提到的青年人的诸种心灵困惑,在中国当下的高校大学生中依然存在着。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应该从尊重和理解青年一代的真实心理状态和个体差异开始。更何况,人的本质是自由的,青年人具有自我选择的权利。正如马克思所言———“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道德教育在其本质上终究得归结于被教育者的自我提升,他们必须有自我提升的欲求和启动相关实践的内在心灵需要。不过,人的自由、人的选择的权利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为善,亦可以作恶。马克思既强调人的自由,又强调人对崇高的德性追求过程中的自我提升,“因此,认真地权衡这种选择,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听天由命的青年的首要责任。”[1]455《考虑》下文即是对各种选择的分析和权衡。

二、探究“热情的来源”:职业选择中的情感因素

在《考虑》中,马克思对处于“感情激动”状态中的人的职业选择是深怀疑虑的。他警惕感情的波动对于青年人判断能力的冲击———表面的热情其实是一种迷思和自我的欺骗,所以,他提出:“如果不对热情的来源本身加以探究,我们又怎么能认清这一切呢?”[1]456马克思在文中提到的热情的来源多是负面的,主要有虚荣心、名利以及自以为是的幻想。马克思拒绝一种炫耀性质的职业,强调对职业应有长期的稳定的情感态度,所以他对基于虚荣心、名利蛊惑下的职业选择的后果多有批评,其理由是情感的热度会迅速消歇。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对情感波动的强度是有相当的估计的,他甚至认为热情鼓荡的时候,理性是无法加以约束的,人们自然会丧失冷静分析的能力。“在这里,我们自己的理性不能给我们充当顾问,因为当它被感情欺骗,受幻想蒙蔽时,它既不依靠经验,也不依靠更深入的观察。”[1]456-457此刻,“我们的目光应该投向谁呢?当我们丧失理性的时候,谁来支持我们呢?”[1]457马克的回答是:“是我们的父母,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饱尝了人世辛酸。──我们的心这样提醒我们。”[1]45717岁的马克思在处理职业选择的情感因素时能注意到,青年人丧失冷静分析能力的重要原因是“经验”的匮乏,所以他主动地提出要参照父辈的生活经验,这是很可肯定的事。我们高校的道德教育,同样应该在丰富青年人的生活经验上多做努力,尤其是对于那些生活历练较为匮乏的大学生更应如此。对父母的职业、社会生活经验的汲取也确实应该成为大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的重要事项。笔者以为,这一课题还没有引起高校道德教育者的充分的自觉。我们的道德教育,还存在着重理论知识、轻视生活经验的误区。而一些刻意设定的社会实践项目也不能紧密结合大学生的个体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积极鼓励学生对父母生活经验的深入了解,不失为一条现实的选择。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弥合与父辈之间的代沟,有助于代际间的情感交流,更是代际间智慧传递的应为之事。(本文来自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杂志。《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三、“精神原则与肉体原则”:职业选择中的自我认知

既然马克思认识到生活经验的重要,他就无可回避地要直面职业选择的现实性问题。这一现实性的问题可能来自于我们的社会关系,也可能来自于我们的生理(体质)。马克思承认,在社会关系方面,“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决定它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1]457而在个体的生理因素方面,“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1]457马克思期望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要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尤其是要审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的有限性。在他看来,如果我们刻意违背客观的现实,譬如,不顾及自己生理的特点,“超越体质的限制,但这样一来,我们也就跨得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残破的废墟上,我们的一生也就变成一场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的不幸的斗争。”[1]457马克思赞成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某种“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高度匹配的职业选择标准。马克思列举了“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的不匹配将会导致人心灵世界的扭曲──人们或因恪尽职守而伤害身体乃至丧失生活的幸福感,或因力不胜任而备受指责甚至自愧自卑。在他看来,“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的高度匹配才能使人的心灵状态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出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能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1]457是否存在着比“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高度匹配更崇高的职业选择标准呢?马克思真正心仪的是什么样的职业呢?在他看来,在理想的情况下,更接近“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崇高”这一“共同目标”的职业无疑是最好的。“如果我们的生活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获得最高尊严的职业,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一种能给我们提供最广阔的场所来为人类工作,并使我们自己不断接近共同目标即臻于完美境界的职业,而对于这个共同目标来说,任何职业都只不过是一种手段。”[1]458在这里,马克思又一次强调了“共同目标”对职业选择的指导意义,而在《考虑》的文尾处,他更是明确地提出了,“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守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459众所周知,2001年中共中央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其中我国的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不难看出,我国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正是致力于“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这是马克思的吁求,同样也应是高校道德教育的使命。

作者:裴蓓张克工作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