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防控研究

时间:2022-09-24 03:00:48

城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防控研究

摘要: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运行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尤其是在支持地方经济和当地民生等方面承担起了重要的责任。随着市场监管趋严,加之网络金融、金融脱媒、消费金融等新兴金融形式的冲击,城市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如内控制度不完善、业务模式滞后、信息化技术水平落后等。本文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角度,对城商行目前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城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防控;对策

随着城市商业银行在市场浪潮中的快速发展,多元化经营理念盛行,大资管计划、网上银行、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等业务也逐步开展起来,但由于城市商业银行总体规模较小、经营发展依赖地方经济现象较普遍、市场定位模糊不清、信用等级偏低等,在发展中暴露出许多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严重危害了银行的稳健经营。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如何加强财务风险防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商业银行加强财务风险防控的重要性

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是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必须要严格遵循的三大基本原则,其中安全性是第一经营原则,流动性既是实现安全性的必要手段,又是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杠杆;安全性是盈利性的基础,而盈利反过来又保证了安全性和流动性。城商行财务风险是指在经营活动中,由于客观环境或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银行发生收益偏离,从而导致银行可能蒙受损失的风险。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票据造假、理财产品无法兑付、内外勾结案件频发、内控制度不完善、市场反应能力缓慢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也一定程度上威胁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由此可见,财务风险防控将成为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

二、城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防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城市商业银行安全性风险防控手段较落后。城商行在经营过程中,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经历了一段快速扩张的时期,重规模轻内控、重业绩轻风险的现象较为普遍。相较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城商行对风险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内控制度不完善,预防工作不到位,不能及时对风险进行预警或者事前提示,常出现案件发生之后才亡羊补牢的现象;城商行内部各部门、各业务条线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管理职能不够明晰,有时出现管理交叉、有时出现管理死角,案件发生后推诿扯皮现象普遍;城商行的总体资产质量较差,不良贷款压力较大,信贷资产状况不合理导致信用风险在客户、期限、区域方面都比较集中,又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产质量的下降;对员工行为的管理手段单一,员工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不高,导致对风险识别判断能力不足,不能及时识别风险并加以控制;员工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员工无视内部控制及银行利益,内外勾结案件频发;财务管理重事后轻事前,只注重反映过往的经营成果,对未来业务缺乏科学性判断,易导致决策偏离方向,造成经济损失。(二)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防控水平较弱。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不高,本文从利率管理和资本充足率管理两方面来分析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防控。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持续推进,特别是LPR转换工作的全面实施,利率几乎完全交由市场来决定和调整,城商行传统的利率风险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现行利率模式下对利率风险管理的需求。利率市场化带来存贷利差的持续收窄,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以净利息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城商行的损益;同时,利率的变动,也会为城商行带来重新定价风险和客户选择权变动的风险。除了利率风险之外,城商行资本充足率虽然满足了监管部门的基本要求,但进一步补充资本的需求增加。一方面城商行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张导致资本承压,资产质量的下降又加大了资本消耗,另一方面城商行的资本补充能力普遍较差,通过权益性融资渠道获得资本补充的机会较少。根据2018年“陀螺(GYROSCOPE)评价体系——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总行评价榜单”数据显示,城商行股本补充能力得分普遍低于85分,对权益性资本的吸引力不强。而大多数城商行未上市,通过外源性方式补充资本的可能性较小,只有极少数经营状况良好的城商行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补充资本。总体来看,城商行补充资本效率较低。(三)城市商业银行盈利性风险防控水平有待提升。城商行普遍面临的问题是收入结构单一,主要收入来源为净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不高。虽然近年来,城商行也在积极拓宽业务品种,但由于市场定位不够清晰,业务特色不突出,只注重短期规模扩张的现象仍然存在,短时间内仍然无法改变净利息收入为主的现状,大幅度增加收入方面显得内力不足。另外,城商行业务财务融合程度不高,管理会计的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财务管理还是比较粗放、单一,造成了财务资源的浪费,节约开支方面也收效甚微。

三、完善城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防控的对策建议

(一)打造城市商业银行安全性风险防控网。1.建立完备的内控管理体制。城商行应建立健全内控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各条线、各岗位的职责及操作规程,加强制度培训,强化合规意识,使得合规理念和操作规程深入人心,从源头上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对风险进行动态监督,科学有效的评估、分析、预测、管理风险,形成良好的风险反馈机制,将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行转移和释放,最大程度上降低负面风险的影响;将管理责任一层层压实,对违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扩大惩处范围,重大违规行为,应从严问责,提高违规成本,构建不敢违规的惩戒机制;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内审部门作为银行经营发展的安全舱,其监督评价职能的有效发挥能很大程度上防范操作风险,控制风险的进一步扩散,作为客观的第三方,内审部门提出的管理建议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规范后续管理活动的开展。2.构建行之有效的信贷风险防控体系。城商行风险管理部门及客户经理应认真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三项工作,构建贷款的全周期风险防控体系;完善贷款档案,详细记录每一笔贷款搜集到的各项数据信息,并及时更新;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公积金中心、税务部门、财政部门等的信息沟通交流,多维度了解贷款人的各种信息,降低风险;严控大客户、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等的授信,避免贷款过度集中。3.持续做好员工管理工作。城商行应将员工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持续做好员工的培训、培养、职业发展和员工行为管理工作。对专业管理人才要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定期进行培训,加强人才队伍梯队建设,通过定期业务培训、实战指导、岗位轮换、跨业务条线学习等方式,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从源头上减少操作风险因素的产生。(二)优化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防控体系。1.完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城商行应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利率形成机制,优化利率波动应对措施。深入分析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明确市场定位,形成科学稳定的利率微调机制;建立和完善利率风险评估监测系统,动态监控利率波动,并纳入预警机制,对异常利率及时进行预警及后续跟踪评价;丰富利率风险管理手段,运用压力测试、产品期限设计等多样化的管理手段来降低利率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扩大资金来源渠道,使资产负债期限分散化,提升利率风险防范能力。2.构建多维度资本管理框架。城商行应构建多维度的资本管理框架,管理触角应涵盖资本补充、资本管理到资本使用的全过程。精确计算经营发展所需的资本,对资本进行动态的分析和评价,同时树立资本约束的发展理念,将资本与风险、效益挂钩,在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提升资本规划的科学性;加快业务转型,进一步提高中间业务的比重,走“轻资本”发展之路,减少资本占用,以此来调节利润结构和盈利模式,减缓和防止资本充足率的下滑。(三)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盈利性风险防控水平。1.积极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城商行应树立多元化经营的理念,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加大新业务、产品的研究力度,努力打破产品、业务、条线之间的管理壁垒,拓宽业务收入来源,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构建客户多维度管理系统,适时的接入市场监管、税务、住房公积金等外部系统,全方位了解客户情况,以此分析客户服务需求,避免提供同质化的金融服务,通过配置相应的结算业务、账户管理、服务管理等,从而增加客户黏性,提升客户忠诚度,促进大零售业务的开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剧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引发了金融机构的大洗牌,城商行应抓住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加强科技驱动,利用直销银行来突破地域、网点的限制,扩大受众群体,提升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布局;城商行应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续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为新兴产业、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等提供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推进普惠金融业务的大发展。2.加快推进管理会计应用。城商行应结合自身经营发展状况,加快推进管理会计在银行的应用。应积极推进管理会计与财务、业务的融合,提高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财务资源与业务、产品效益相结合。从每一项业务出发,将财务要素纳入到业务开展的所有流程节点,一方面方便后期财务数据的取数、汇总、分析和评价,另一方面数据信息也可以及时反馈业务开展的质效,从而有利于统筹资源配置,提高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益。

四、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下,作为金融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守银行经营发展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科学有效的防控财务风险,将成为城商行未来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商行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侯毅恒,龚椿楠,林艳.城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8(05):152-157.

[2]杨开宝.内控视角下加强城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8(06):116+121.

[3]唐建伟.完善银行资本补充体系[J].中国金融,2019(07):67-69.

作者:张为为 单位:南京银行镇江分行计划财务部